岳麓版必修2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作业4.doc_第1页
岳麓版必修2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作业4.doc_第2页
岳麓版必修2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作业4.doc_第3页
岳麓版必修2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作业4.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我小测1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在农业发展的初期就已显露出地域的差别。下列考古材料最能反映黄河流域原始农业特点的是()a炭化的谷粒 b稻谷遗存c规模较大的粮仓 d幼体猪骨2商周时期,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是()a用骨、石等材料制成的耒、耜等b用青铜制成的耒、耜等c用铁制成的耒、耜等d用铁制成的犁、锄、耙等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指()a. 铁器的使用 b. 牛耕的运用c. 桔槔的使用 d. 筒车的使用4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主要是因为()a牛耕的广泛推广b铁农具的出现和推广c曲辕犁的发明d耕作方式的科学性5曲辕犁的发明,是继汉代犁耕发展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a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定型b长辕变曲辕,犁架变小,更加轻便灵活c既节省了劳力,又提高了耕作速度d使用比较平稳,是北魏农学家的杰作6借用牛力耕田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特色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主要的农业耕作方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春秋初期开始出现牛耕b西汉初期牛耕得到广泛推广c犁壁的使用是牛耕得以推广的关键d曲辕犁的出现,使同时完成翻土、灭茬、开沟、起垄等工序成为可能7 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图所反映的农业生产方式盛行于什么时期()a原始社会 b商朝c西周 d西周灭亡以后8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社会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对这一经济形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产生b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c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d小农经济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9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 b耜耕c石器锄耕 d铁犁牛耕10 礼记有“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后率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藉田礼”和“亲蚕礼”。这表明()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 d统治者“以民为本”11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这种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a小农经济 b佃农经济c庄园经济 d商品经济12墨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上述材料描述的生产方式出现于何时?农民“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的主要动力是什么?这种生产方式为什么能够在封建社会长期占统治地位?参考答案1解析:粟是黄河流域最有代表性的农作物,粟麦生产是我国北方农业生产的显著特点。答案:a2答案:a3解析:注意本题设问的角度,题目要求回答的是“农用动力”方面的变化。答案:b4解析:四个选项都有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但要注意区别各种耕作方式出现的历史年代。牛耕的广泛推广是在汉代中期,曲辕犁的发明是在唐代,故排除a、c两项。比较b、d两项,生产工具的改进是生产力进步的一个显著标志,生产力发展主要体现在生产工具上,所以应选b项。答案:b5解析:这是一道逆向选择题。曲辕犁在唐代时出现于长江下游一带,所以d项是错误的。答案:d6解析:牛耕出现在春秋后期;西汉中期以后,牛耕才得到广泛推广;犁壁在使用时,能同时完成翻土、灭茬、开沟、起垄等工序,自犁壁使用后,牛耕才得到广泛推广。所以排除a、b、d三项。答案:c7解析:图片反映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这种生产方式盛行于井田制瓦解之后,而井田制走向瓦解开始于春秋时期。答案:d8解析: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因此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d9解析:a、b、c三项的耕作方法主要盛行于先秦时期。此题要求回答的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主要耕作方式。答案:d10解析:天子“亲耕”、皇后“亲蚕”都是象征性的,只是统治者表达对农业重视的一种方式。答案:a11解析:中国古代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而脆弱的小农经济需要强大的国家政权来保护。 答案:a12参考答案: (1)春秋战国时期。(2)农民“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可以“多聚菽粟多治麻丝葛绪捆布”。劳动效果与其经济收入直接挂钩,有效地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小农经济与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