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1 4.3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作业.doc_第1页
人民版必修1 4.3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作业.doc_第2页
人民版必修1 4.3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作业.doc_第3页
人民版必修1 4.3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作业.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十三)(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鉴于历史的经验和台湾的现实,我们提出了祖国统一之后可以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由此可以看出,“一国两制”的提出最初主要是为了解决()a香港问题b台湾问题c澳门问题 d国际问题解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国策。“一国两制”,即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但由于其创造性与智慧性,比较成功的最先用在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故排除a、c两项;d项“国际问题”,明显属于无关项。答案:b2(2016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二下统考)2015年12月20日,澳门举行了庆祝回归祖国16周年的隆重庆典。港澳回归,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运用。关于“一国两制”,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b回归后的港澳台保持原有社会制度c其核心是一个中国d回归后港澳与少数民族自治区相同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根据一国两制的规定,回归后港澳与少数民族自治区是不相同的,这是教材的基本知识点,由此可见牢记教材的基本知识点也是非常重要的。答案:d32016年1月1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7周年。它的发表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并被看成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c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d倡议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解析: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有助于两岸关系缓和,与材料“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相一致,故a项正确;“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于80年代,与题干“2016年1月1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7周年”信息不吻合,故b项错误;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与题干中“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的信息无关,故c项错误;告台湾同胞书没有涉及两党对等谈判问题,故d项错误。答案:a41986年5月,香港广角镜杂志曾记载一位台湾老兵的一段话:“在长达30多年的岁月中,凛于严厉的禁制,我们将人性中最大的需求,压在心灵深处,只在深夜梦回之时,放枕痛哭。多少人等不及见到家人,客死台湾,饮恨终身。”此呼声()a有利于打破两岸交往的坚冰b表明台湾民众支持和平统一c说明了“一国两制”深入民心d直接促成两岸“三通”的实现解析:题干讲的是一位老兵,不能代表台湾民众,排除b项;本题是1986年,还不能说“一国两制”深入民心,排除c项;d项是1979年以后才开始的。答案:a520世纪90年代,台湾与大陆分别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这两个组织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方面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a确立“和平统一”的方针b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c发表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d打破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海协会与海基会的成立,这推动了“九二共识”的形成。“九二共识”强调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因此b项正确。而a项与改革开放有关,出现于1979年。c项不是主要成果,d项也正确,海协会与海基会的来往反映了两岸民间交往,但不是主要成果。答案:b6“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在20世纪90年代末,这恐怕是炎黄子孙最为熟悉的歌曲。macao能够顺利回归,其因素包括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英国的积极配合回归是人心所向,符合历史潮流a bc d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完全可以使用排除法,因为“英国的积极配合”是不符合事实的,所以本题凡是含均是错误的,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项。答案:c7. (2016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2015年3月,习近平主席为两岸关系定调,强调“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和“坚定不移携手民族复兴”。这些大政方针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是()a必须坚持“九二共识” b海协、海基会的沟通c两岸三通的扩大 d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解析: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突破是“九二共识”的实现,是发展两岸关系的基础,故a项正确;海协、海基会的沟通是九二共识的前提,故b项错误;两岸三通的扩大是2008年,故c项错误;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不是材料反映主要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8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黄埔军校,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徐向前(共和国开国元帅之一)听说广州的国民政府要办军官学校,就去了广州。有一天,徐向前跑去听孙中山的演说,他回忆道:“记得大意是讲三民主义孙中山明确表示以俄为师,使我更坚定了报考黄埔军校的决心。后来,蒋介石嫡系部队里的许多将领,都是黄埔生。共产党员蒋先云同志北伐战争时当团长,负了伤,坐着担架指挥冲锋,牺牲时年仅28岁。”据红色记忆:中国共产党历史口述实录(19211949)材料二徐向前、许光达等百余名黄埔同学召开大会,宣布成立延安黄埔同学分会,叶剑英(曾任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时任八路军参谋长)和重庆会友陈宏模莅临大会。大会致电校长蒋介石,表示要加强黄埔同学团结,促进全国团结抗战的通电。陈伙成、王建强中国共产党与黄埔军校材料三1984年,黄埔军校同学会在北京成立,黄埔军校一期学生、徐向前元帅担任会长,在台湾,1991年,邓文仪等在台黄埔同学成立了“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两岸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二十多年来,发扬黄埔精神架起了一座海峡两岸及海内外黄埔同学沟通联系的桥梁,成为黄埔同学的精神家园。王国举论黄埔精神对祖国统一的贡献和意义(1)据材料一、二判断,徐向前报考黄埔军校和组建延安黄埔同学分会时的时代背景分别是什么?据材料概括黄埔军校对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2)据材料三,“两岸黄埔军校同学会”为什么能成为黄埔同学的精神家园?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它们成立的政策因素。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提示的地点“广州”“延安”,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得出答案。第(2)问依据材料信息归纳出答案。答案:(1)背景:国共合作形成,国民革命运动兴起;民族危机严重,国共合作抗日。贡献:为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