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选修1 戊戌变法 作业3.doc_第1页
岳麓版选修1 戊戌变法 作业3.doc_第2页
岳麓版选修1 戊戌变法 作业3.doc_第3页
岳麓版选修1 戊戌变法 作业3.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我小测1下列各项中符合早期维新派“商战”思想的是()a“自强之术,在于练兵”b“十万之豪富,则胜于有百万之劲卒”c“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d“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知有生之乐”2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成为一场政治运动,关键是()a维新派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b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相结合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d维新派争取到光绪帝的支持3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太旧。”该思想家是()a康有为 b梁启超c严复 d胡适4“公车上书”中提出设“议郎”一职。“议郎”应为通晓中外政体、方正直言之士,且由士民公举产生。这反映了维新派()希望参与政治模仿西方议会政治对皇权加以牵制和限制反对封建君主专制a bc d5光绪帝说:“国家振兴庶政,兼采西法,咸以为民立政,中西所同。而西人考究较勤,故可以补我所未及。”此语说明光绪帝()a要挽救民族危亡 b要为人民改革政治c要向西方学习 d要利用民众的智慧6 1895年,由文廷式出面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宣传“中国自强之学”。强学会的成员中有()维新派地主阶级开明人士洋务派传教士革命派a bc d7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的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奉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是()a道光帝 b咸丰帝c光绪帝 d宣统帝8戊戌变法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措施,不包括()a开办京师大学堂 b废除八股c设立译书局 d废除科举考试9“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不昌者也。有之,请从嗣同始。”谭嗣同以身殉难前的这段自白表明了他的()a烈士精神 b种族成见c浪漫性格 d厌世心态10戊戌变法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b封建地主阶级中维新派与顽固派的斗争c清统治集团中帝党和后党的斗争d资产阶级上层和下层的斗争11阅读下列材料: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请完成:(1)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12昙花一现的现代化(图1)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史学家胡绳语),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图2)在“忧时七上皇帝书”的感召之下,身不逢时的年轻国君在颐和园行宫(而非紫禁城内正式议政的勤政殿)与一位“秀才”共谋国事。(图3)但是,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却在京城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 图1 图2 图3请在上述图文启发下联系历史,完成下列问题:(1)具体解释“已成定局的悲剧”和图1暗喻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2)年轻国君与“秀才”共谋国事指的是什么事件?为什么说上述历史事件是一场“现代化”运动?(3)图3释文没有用“画上了句号”,而是用“画上了休止符”,这里的深层次含义何在?参考答案1解析:早期维新派的“商战”思想是指发展民族工商业,属于经济领域,a、c两项的“练兵”“造炮制船”属于军事领域,d项“社会经济组织”属于政治领域,符合题意要求的是b项。答案:b2解析:19世纪末中国社会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维新派将发展资本主义和救亡图存结合起来,体现着历史的发展方向。答案:b3解析:“旧”是指封建顽固派,“新”是指革命派。比顽固派新,比革命派旧的政治派别是维新派。康有为是维新派的最典型代表,在革命运动蓬勃兴起,乃至革命胜利后,他仍然坚持资产阶级改良的观点。答案:a4解析:“议郎”即议员,要求设“议郎”一职,实质上是要求建立议会,实行君主立宪制。答案:b5解析:从材料中的“兼采西法”“补我所未及”等内容可以看出,光绪帝接受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但从“明定国是”诏书可以看出,光绪帝所学习的内容与维新派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所以,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并非为人民改革政治。答案:c6解析:强学会是一个推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政治团体,不主张进行革命,故不正确。答案:a7解析:百日维新是在光绪帝主持下进行的。答案:c8解析:戊戌变法的措施之一“改革科举制度”而不是“废除科举考试”。答案:d9解析:谭嗣同的话表明了他想以个人的牺牲来唤醒民众进行变法的决心,因此题干中的话体现的是谭嗣同视死如归的烈士精神。答案:a10解析:戊戌变法以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所以从其实质上来说是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义的斗争。答案:a11解析:本题是对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考查。第(1)问,“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旨在“除旧布新”,中国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从内外因角度考虑。第(2)问,是考查明治维新在政治方面的改革措施。参考答案:(1)含义: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成功(或“改革必须除旧才能立新”)。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或“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封建顽固势力强大。(2)改革措施: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废除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12解析:结合图文材料不难回答第(1)和第(2)问中的前一小问;第(2)问中的后一小问要结合该事件的突出特征进行思考回答;第(3)问实际上是要求回答戊戌变法运动的深远历史影响。参考答案:(1)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公车上书”,推动了当时维新运动的兴起。(2)光绪帝召见康有为讨论维新变法事宜。戊戌变法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发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试图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