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选修四:专题五 四、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二)(教案).doc_第1页
人民版选修四:专题五 四、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二)(教案).doc_第2页
人民版选修四:专题五 四、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二)(教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题四、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二)课型新授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2、 简述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的举措: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电气化设想。3、体会列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巨大的创新精神。教学重点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教学难点体会列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巨大的创新精神。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一)、巩固新生政权 1、背景: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列强武装干涉(英法美日的武装干涉);俄国地主、资本家叛乱;为打退国内外反动势力,维护新政权,工作重心重新转移到军事方面 2、政策: 、外交上:布列斯特和约 、经济上: 政策 a、内容:农业上:实行 制; 工业上:企业 ; 产品分配:实行贸易国有化;实行实物配给制; 实行劳动义务制。 b、评价: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争取战争胜利,巩固了 ;但损害农民利益,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军事上:实行义务兵役制,组建红军(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实施新经济政策 1、背景: 七年的战争,使俄国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经济危机激化了国内矛盾,农民不满、水兵叛乱,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合新形势,改革经济政策迫在眉睫。 2、内容: 农业方面:用 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方面:解除部分企业的国有化,部分国企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 商业方面:允许一定范围的 ,让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分配制度上: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的 制 3、影响: 调动了人民的劳动积极性,使国家经济明显好转,工业生产得到迅速 ;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证明了社会主义需要 ,为后来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 在一个小农占绝大多数的国家里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三)、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形成列宁主义 1、1905年7月,列宁写成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第一次阐明了在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特点、动力、道路和前途,论证了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和工农联盟的问题,提出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 过渡的目标。 2、1914年,侨居瑞士的列宁与各国社会民主党左派一道,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论战中,列宁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策略,号召各交战国的无产阶级调转枪口打倒本国的统治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3、1916年,撰写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得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4、完成国家和革命,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阐明了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等重要思想。 5、形成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如经济文化建设,国家党政机关的改革,民族问题等等(四)、评价列宁 1、伟大的思想家: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结合俄国实际,创立列宁主义;2、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1)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历史新纪元;2)巩固政权,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毕生努力3)为世界人民指明新方向二、【重难点突破】 列宁的伟大贡献 一个政党:缔造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 一个国家:领导十月革命,创立社会主义俄国 一个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列宁主义 一大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索俄国发展道路三、巩固提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32年,美国出现了约200万人的流浪大军。1933年,失业人数将近1 700万,约为劳动人口的四分之一。中产阶级的积蓄和家产荡然无存,社会地位一落千丈。几十万少年失学,几百万青年没有就业,许多家庭连照明用的蜡烛都没有。历史必修一(人民版)材料二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农村实行的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反而得到了强化。这引起了战争期间默默承受重负的农民的强烈不满。在城市里,许多工人因生活条件恶化也心怀不满,纷纷罢工。农民和工人的不满情绪也牵动着军队士兵。1921年2月28日,波罗的海舰队主要基地喀琅斯塔得发生水兵叛乱,参加者多为刚刚穿上军装的农民,他们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政治口号。历史必修一(人民版)请回答:(1)造成材料一状况的原因是什么?为克服这一状况,罗斯福政府采取哪些措施?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影响?(2)根据材料二说明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在哪里?(3)罗斯福新政和新经济政策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解析本题围绕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和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危害命题,以体现罗斯福新政和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正确性和创新性。从要求回答的内容看,多是基础知识的考查,这说明基础知识在平时学习的重要性。注意结合材料及所学作答。答案(1)原因: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措施:整顿银行;恢复工农业生产;兴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保护劳工权利。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