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杰腾-参读梅耶荷德 反思语文教学 .doc_第1页
饶杰腾-参读梅耶荷德 反思语文教学 .doc_第2页
饶杰腾-参读梅耶荷德 反思语文教学 .doc_第3页
饶杰腾-参读梅耶荷德 反思语文教学 .doc_第4页
饶杰腾-参读梅耶荷德 反思语文教学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参读梅耶荷德反思语文教学饶杰腾引言寒假读梅兰芳传,书中提到1935年梅兰芳接受苏联邀请,赴苏演出。苏联方面组成迎接委员会,成员之一是世界级著名导演梅耶荷德。他认为,说梅兰芳的戏是程式化的戏,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梅兰芳的戏,是中国传统模式与梅兰芳演绎个性的有机结合。从这里,我联想到语文教学:有没有基本程式?若有,妨不妨碍语文教师个性风格的形成?是不是因为要个性就不要程式,或者要程式就不要个性?在梅兰芳身上,程式并没有妨碍个性的发挥,而是有助于个性的发挥。现在语文教学界讨论语文课要不要教学模式。无疑应该要,但要解决好如何使“程式”不是限制,而是助长教学个性发挥的问题。当年有位导演说:以前以为中国和日本的戏剧是一回事。看了梅兰芳的戏,觉得二者有本质区别。中国戏剧更多的像希腊和欧洲戏剧,而日本戏剧更多的像罗马和美国戏剧。罗马、美国戏剧更具有机械性,而希腊、欧洲戏剧更具有灵动性。我们的语文教学为什么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为语文教学指向美国的“实用”,而不同于欧洲,过于讲究所谓“规律”。带着这些问题,我找到梅耶荷德的三篇文章,从他111段论述中抽取了58段,又精选为32段,组成七个部分。请看讲义。第一部分(读第1则梅耶荷德语录,边读边嵌入感想。“您说到了戏剧学,而我对此一无所知。科学家们尽管就一些未来的科学结论争论不休,但他们一致同意,水烧到100度就开了。而在我们这个领域里,还没有类似的明确而朴素的真理。在任何问题上都有截然不同的观点!所谓戏剧学的首要任务,是确立统一的名词术语和朴素的真理的定义,只有这样它才有可能成为一门科学。但我担心,这还是个相当遥远的目标您希望我能写一本厚厚一大本书来论述我的导演经验,可是我倒幻想着能写一本厚厚的小册子,来阐明一些最朴素的真理。这样的小册子就需要我全部宏大的艺术经验。”)戏剧学如何成为科学;语文教育学如何成为科学。(1)戏剧学不同于自然科学,语文教育学当然也不同于自然科学。所以研究语文教育学不能纯用实证的方法来解决,否则就会背离语文教育。(2)追溯语文教育的历史进程,确立语文学科的核心概念。比如说“语文”这个核心概念。从五四运动以后,叫“国语”“国文”。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回忆当年学习语文的情况。(读,此处仅录大意)他说:我们小时候没有“语文”这个概念,那时叫国文。为什么弃“国”字不用?大约是受外来文化影响,以为应当国际化。中华民族的文化文章有什么不好,“国”字岂能弃之不用!去掉了“国”字,就把语文学习混同于外语学习了。教育大辞典里有“语文”这个词条,解释说,语文学科包括本国语言学习和外国语言学习。这个名词术语,从1904年以来,有过这样的变化:1904年:读经讲经 / 中国文字、中国文学; 1913年:辛亥革命后,取消“读经讲经”,阅读内容并入“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 1923年:国语 / 国文。大陆解放了,蒋介石带着“国文”去了台湾。大陆就变成了“语文”。到现在,这个概念的含义还不清楚,而且越来越膨胀。从语言文字,到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直至“文明”,似乎都在“语文”的范围之内。当初,叶老有过一个经典的解释:语,指口头语言;文,指书面语言。“语文”的含义究竟是什么,至今还在讨论。又如“文道统一”。解放后,有过这样一些提法: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品德教育、社会主义爱国教育各自都是什么意思?其内涵又有什么不同呢?语文教学有没有最朴素的真理?为什么梅耶荷德不想写一部大书,而要写一本厚厚的小册子,也需要具有宏大的艺术经验才能完成。这对我启发太大了。语文教师提高得慢,原因是咱们老师知识型的多,反思型的少。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育学,这三个把你们套住了。如何解套?需要反思梅耶荷德这位伟大的导演,他的艺术思想从哪里来的?来自他宏大的艺术经验。今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大家公认千手观音是最好的。其编导接受采访时说了一句话:面对一群天真可爱而又聋又哑的孩子,怎样把她们潜在的美发掘出来?“限制是锤炼天才的磨刀石。”你们要把实践放在第一位,凭借实践来审视这些教育理论。如果把实践放在第二位,那就很容易盲从。语文教学想摆脱这个限制,可还摆脱不了。比如,说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不对?也对,也不对。也对,是说中心语对,学生的确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主体。不对,因为无限制,这就错了。“主体”前面要加4个字,学生是语文教学过程中“走向成熟”的主体。学生还没有成熟,由此展开的“感悟”“探究”等等,都要有限制。请问:“两小儿辩日”的探究,与中学生、大学生的探究能同在一个水平吗?不承认限制,不承认层次,无量无质无序,就成了混沌状态。第二部分(读梅耶荷德的第2条语录:“评价假定性是艺术的属性,难道不是和捍卫营养价值是食物的属性这一论点一样吗?”)先看梅耶荷德说的“假定性”。简单地讲:如果舞台上表演晚上的情景,灯是要亮着的,通过演员的一举一动,叫人感到夜幕降临了。什么是语文学科的属性呢?工具性乎?人文性乎?工具性与人文性之统一乎?1997年以来语文教学全国大讨论,中心问题是:语文学科到底姓什么?工具是什么?工具是由人而制造的,为人所利用的。语言是人创造的,为人的交际所用的。工具就有人文性。最重要的一条是交际性。不是为了交际,语言就没有必要产生;不是为了异地的信息交流,文字就没有必要产生;不是为了远距离的亲切的交际,可视电话就没有必要产生。在交际中,最重要的是对人的尊重。我退休五年多,从深圳听到锦州,听了不少课。课上气氛热烈,但发现一些老师在引导学生读书方面不认真,不完整,还没有深入下去,就随便展开讨论。不好好读书,一路批判下去,批朱自清,批杨朔,批叶圣陶,这叫什么人文性?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说应该由朱自清自己去买橘子,而不应该让父亲去买;愚公为什么不搬家读懂文章了吗?没有读懂就批开了,结果朱自清不理你,因为你没读懂朱自清。我们培养出一批不读书,只有小“个性”的学生。离开工具性,人文性就无所附丽,无从谈起。比如学习陈涉世家,如果不管文言,整天讨论陈涉怎么样,吴广怎么样,农民起义怎么样,那是历史课,不是语文课。第三部分(读梅耶荷德的第3-5条语录。摘要:“质朴是艺术最为珍贵的品质。”“所有杰出的演员都很少化妆,因为这只能妨碍他们。迷恋于化妆这是演员的幼稚病。”“服装,这也是躯体的一部分。”)语文教学存在严重问题,就是把一些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教学高手,善于把复杂问题作最为简洁的处理。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现在语文教学不是这样,讲究包装,花样特别多。比如,初一学习狼,找了几个学生,分别扮演狼和屠户,做各种动作。可怎么做也没有作者蒲松龄描写得生动。再比如学习白杨礼赞,不好好念书,画一张画:黄土高原上,几棵白杨树。我怎么看,都看不出“伟丈夫”的形象。迷恋于化妆,这是教员的幼稚病。追求服饰而离开躯体,躯体就变成衣服架子,有什么内在的生命力呢?质朴,这是语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返璞归真,应是语文教学的正途。第四部分(读梅耶荷德的第6-8条语录。摘要:“我无限地热爱我的工作,而人在工作的时候,心里都是欢快的”“你们应该努力感到完成每一个舞台任务后的欢愉。这是最重要的法则。”“演员在完成某个戏剧行动时,一定要给自己找到创作的欢愉。找到了这种欢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胜利也将向您招手。”)老师们,你们工作的时候,心里感到欢快吗?完成一项语文教学任务,是否找到了这种欢愉?我有许多学生,和我说起所从事的语文教学工作,欢愉的不多。语文教学为什么没能给语文教师带来欢愉呢?说到这里,很想回忆我中学时代的语文课。那时,我们的语文老师学有专攻,很有功底,讲课特有激情。记得有一次讲叶老的夜,晚上我几乎不敢回家,教学气氛创造到这种程度。每周我们都盼望上语文课。课上,没有提问、表演、练习,只是讲课。60年代我回母校,听老师讲了如何备课:(1)当老师先当读者(没有与文章作者的交流,且慢举起手术刀大卸八块)。(2)当老师先当学生(用老师的语言和经验,讲到学生心坎里去了)。现在的课,老师愉快吗?学生愉快吗?怎样才能愉快呢?树立自信是最重要的法则。要看到自己的亮点,寻找自己的工作乐趣。第五部分(读梅耶荷德的第9至11条语录。摘要:“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最高的荣誉难道不就是运用前所未有的手法进行创作?”演员“应该给自己的即兴表演,保留某些空白点”,“用他今天临时想到的表演来补充它”。)这一点,对语文教师来说尤其重要。讲出自己没有准备好的东西,到时候非讲出来不可,这些内容就是你欢快的所在。(读梅耶荷德的第12至15条语录。摘要:“优秀演员的表演中没有任何中性的东西”。“艺术家应该有广泛的爱好和兴趣,要广为涉猎,经过咀嚼,有些加以扬弃,有些自己吸收”)语文教学要通过教师这个“我”重新揣摩教学内容。优秀教师也应该没有“中性”的东西,所有教学细节都符合教学需要。语文教师不要只在字词句篇上兜圈子,广泛学习,深入思考,精选慎取,为教学所用。第六部分(读梅耶荷德的第16条语录:“从40岁到45岁,是一个表演艺术家的黄金时代。在这个年龄,舞台演出的经验又得到了丰富的生活经验的补充。”)一个语文老师,从30岁到45岁,是黄金时代,语文教学经验得到丰富的升华和补充。不能光从语文教学来丰富语文教学,一定要从生活经验来丰富语文修养,才能体现朱子说的那4个字:切己体察。给学生讲的,是自己的感受,是涌出来的,迸出来的,不是挤出来的。像这两句古诗:“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我上次回潮州老家,在汽车上忽然想起这两句诗,涌出一种不安的感觉,怕这怕那的。这是真切的情感体验。你们要善于用生活经验作补充,去丰富语文教学。(读梅耶荷德的第17条语录:“演员在演过每一个角色之后,都会给自己留下一些新的色彩,而且会一直保存下去。”)语文教师每完成一次教学任务,一要发现自己所呈现的新的色彩是什么,保持下去,然后发展开去,就能常教常新。(读梅耶荷德的第18条语录:“观察力!好奇心!注意力!在古典文学作家中,你们首先应该阅读那些促使你们的观察力得到提高的作家的作品。”)观察力、好奇心、注意力,这三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是什么关系?好奇心绝不是小孩子才具有的。好奇心是发现的先导,没有好奇心就很难有发现的灵感。(读梅耶荷德的第19条语录:“练功!练功!练功!但如果是只能练身不能练脑,那么这样的练功有何意义?”)指导练习时,要考虑“思维”的含金量。(读梅耶荷德的第20条语录:“剧本的台词越是紧凑,就越是要把从一个单元转入另一个单元、一个节奏转入另一个节奏的转折处交代清楚。”)一个教学过程,与演戏一样,转换的地方要交代清楚,使课生动而有条理。听一些课,热热闹闹却没有条理。教学应该有清晰的脉络。(读梅耶荷德的第21条语录:“话语说出来应该讲究味道,以便刺激旁人的胃口;这就像厨师端上美味菜肴来,先不忙把锅盖掀开,先用话语的芳香来诱惑我们,然后让我们品尝。”)你的课,能不能用话语的芳香诱惑学生,然后叫学生品尝?有人说要学生自己品尝,也有人说教师不加引导,学生会把甜的尝成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自己进入文本,而不是强行拉他们进去,照你的思路进去。(读梅耶荷德的第23条语录:“应该具有自己置身于整个演出结构中的演员自我感觉。”)要想一想,教一篇文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真切的感觉。最怕老师没有感觉,一味跟着学生的感觉走。教育学认为,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是否充分,这是由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体现来衡量的。非主导下的学生活动,不见得能够发挥“主体性”。(读梅耶荷德的第24条语录:“有一些剧本虽然本身的文学价值并不很高,但却留下了卓越的舞台演出的余地。只有很有才气和内涵丰富的表演,才能充实这些素材。”)新课标问世时间不长,教材编得仓促,这可为我们留下很大的“发挥”的空间。语文教学,是一种再创造。(读梅耶荷德的第25条语录:“有些人一看到空谷就想起无底深渊,而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桥梁。我属于后者。”)成功远远地在向我们招手,桥要自己来造。语文教学的桥,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夯实基础与创新的关系。将着眼点落在“素质“上,才能有教学的欢愉。第七部分(读梅耶荷德的第26条和27条语录:“戏剧有一个奇怪的特点:天才的演员总能碰上天才的观众。”“要相信观众!他们远比我们想像的要聪明。”)语文教学也有这样一个特点:优秀的教师总能碰上聪明的学生,又往往使学生更加聪明。(读梅耶荷德的第28条语录:“应该感到观众的呼吸”,“您要是演得很好,观众就会和您用一个节奏呼吸”。)语文课上师生共鸣极其重要,要产生和谐共振。如果彼此呼吸的节奏相去甚远,就很难产生这样的效果。(读梅耶荷德的第29条语录:“你们知道吗,萨尔维尼和罗西演的哈姆莱特几乎每次都不一样,有时丢掉一些哲理性的独白,有时又重新把它们加进去。这取决于剧场观众的组成情况!”)语文课千变万化,取决于学生的情况。(读梅耶荷德的第30条语录:“我断言,一出戏从来不是在准备好了之后才公演。因为一个戏只有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