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数学导学案.doc_第1页
五数学导学案.doc_第2页
五数学导学案.doc_第3页
五数学导学案.doc_第4页
五数学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五班级 数学 下册 主备人:李敏 复备人: 课型:探究型 课题: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学生姓名: 一、学习目标:1.在认识体积单位,知道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联系和区别基础上,学习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与化、聚方法。 2.学习计算重量的解答方法。 学习重点:体积单位的进率。计算物体的重量。 学习难点:体积单位的进率的化聚。 二、预习学案: 1、计算体积用 ( )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2、填空: 1厘米 1平方厘米 1立方厘米 单位 单位 单位 说一说:计算长度用 单位,计算面积用 单位,计算体积用 单位。 1米=( )分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分米=( )厘米 1 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相邻的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三当堂检测:1.我会填: 5立方米=( )立方分米 1.5立方米=( )立方分米 2400立方分米=( )立方米 125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3.6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2、一块长方体的钢板,长2.5米,长1.6米,厚0.02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每立方分米的钢重7.8千克。这块钢重多少千克? (注意前后单位统一)。 3、一块正方体的钢板,棱长是20厘米,每立方分米的钢重8.9千克。这块钢重多少千克? 4、一根长方体钢材,长4.8米,横截面是一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每立方分米钢重7.8千克,这根钢材重多少千克? 5、一块长方体铁板重468千克,又知铁板长2米,宽1.5米,厚2厘米。每立方分米的铁板重多少千克?(列方程解答) 四、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五、要挑战老师或同学(秀秀我自己,为他编一道题)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五班级 数学 下册 主备人: 李敏 复备人: 课型:探究型 课题: 容积和容积单位间的进率 学生姓名 一、学习目标:1、我知道容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毫升,弄清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简单的进率和名数的变换。2我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良好习惯。二、预习学案:1、什么叫长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体积单位的进率是多少?3、教师出示准备好的长方体木盒(有一定的厚度),问:你能想办法求出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吗?三.探索新知。1、了解容积的含义。2、常用的容积单位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关系?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3、怎样计算物体的体积4、一种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8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5.一种正方体铁皮水箱棱长0.8米,这个水箱能装水多少升?(铁皮的厚度略去不计。)6.一个油桶,底面是边长2.5分米的正方形,高3.6分米。把这样的一桶油注入容积是750毫升的瓶子里,可以装多少瓶? 四、课堂检测:1.填空。A2.4升=( )毫升 3.5升=( )立方分米B500毫升( )升 760毫升( )立方分米C6.09立方分米=( )升=( )毫升 1750立方厘米=( )毫升=( )升D435毫升=( )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2.一种背负式喷雾器,药液箱的容积是14升。如果每分钟喷液700毫升,喷完一箱药需要多少分钟?(动笔解答)3.手扶拖拉机的油箱,从里面量长3分米,宽2.3分米,深1.6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柴油多少升?每升柴油重0.82千克,求装的柴油重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学会了六.我要挑战老师或同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五班级 数学 下册 主备人:李敏 复备人: 课型:复习课 课题: 容积和容积单位练习 学生姓名:一、学习目标:1、我能进一步理解体积、容积的概念。2、我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学习重点:进一步理解体积、容积的概念。学习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二、导学案:(一)、基本训练。1、我们学过了哪些体积单位?容积单位?2.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多少?容积单位呢?3、 0.54升=( )毫升=( )立方厘米 2430毫升=( )升=( )立方分米 4升30毫升=( )升=( )毫升 320毫升=( )立方分米 2.4立方分米=( )毫升4、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计量单位。一瓶墨水的容积约是60( )。一张课桌所占教室空间约350( )。 一间教室面积约是50( )。课本封面的面积约是237( )。 一棵大树高15( )。(三)、综合练习。1、一个铁皮无盖正方体水箱,棱长2米8分米,做这个水箱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如果1立方米水重1吨,这个水箱可装水多少吨?(厚度忽略不计)2、一个长方体油箱,从里面量,底面周长是12分米的正方形,高5分米,这个油箱的容积是多少?3、挖一个长方体游泳池,长30米,宽20米,深2米,这个游泳池最多能盛水多少立方米?占地多少?4、把9升水倒入一个里面长是50厘米,宽是45厘米的长方体容器里,水的高度是多少?5、学校要砌一堵长25米,厚20厘米,高4米的砖墙,如果每立方米用砖520块,一共要用砖多少块?6、一块正方体花岗石,棱长1米,如果1立方分米石块重2.7千克,这块花岗石重多少千克?(四)、思考题。1、下图是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箱,长、宽、高分别是50厘米、40厘米、30厘米,现在打包带按图上所示(接头不计)。这个纸箱至少要多少厘米的打包带?合多少米?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知道了:六.我要挑战老师或同学: 五班级 数学 下册 主备人:李敏 复备人: 课型:探究型 课题: 分数的意义 学生姓名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2、在自学的过程中体验收获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学习重点:正确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学习难点:能正确理解单位“1”及分数的意义。一、导入出示1/4:你认识这个数吗?对1/4你有哪些认识?1/4是怎么得来的?举例说明。板书课题。二、自助(一)1、画一画。在下面的图形中表示出它的1/4。 2、比一比,想一想:上面的4幅图表示的 有什么不同呢?3、做一做。任选几枚磁扣,自己创造一个分数并把结果填入下表。所用的颗数平均分的份数取的份数用分数表示 观察,比较,思考:可以把一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也可以把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 自由选择数量和平均分的方法,在操作中感受分数的意义。完成本组表格,为展示做准备。三、生助议一议。分数的分母和分子与什么有关系?结合你创造的分数,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是什么? 四、师助学生展示自学内容,展示过程中学生互相补充,教师适时提问,及时引导并适时板书(一个整体都可以表示什么?单位“1”为什么要加双引号?分数的意义是什么?)五、自助(二)自学分数单位 卡片:说出所出示分数的分数单位。六、反馈练习1、用分数表示图中涂色的部分。 课件出示为什么分的总数量不一样,每份的数量也不一样,却可以用相同的表示呢?分数与什么有关?2、圈里共有几颗磁扣?相同的数量为什么可以用不同的分数表示? 3、听口令,抢答。七、你的收获?八、小知识课下自学。 分母与平均分的份数有关,分子与取的份数有关。分数的概念通过交流逐渐完善。 结合展示内容,学生观察,思考,教师引导,逐步完成分数意义的概括。它们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分数单位由什么决定? 运用分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也是进一步学习分数问题的铺垫。感受成功五班级 数学 下册 主备人:李敏 复备人: 课型:探究型 课题: 分数与除法 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2、渗透辩证思想,激情发学习兴趣。3、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点: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具准备:3张同样大小的圆片,剪刀,实物投影仪。学习过程:一、导入新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我们现在来复习一下,请你完成下面的题目:1、口算:3.8+1.29= 0.60.7= 12-3.8= 2.14+0.6= 1.50.3= 7.4-3.6=2、填入适当的小数,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120ml=( )l 200ml=( )l 569立方分米=( )立方米 125平方分米=( )平方米3、78 表示( )个( )。78表示:( ),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联系呢?二、探索新知、发展智能:1、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得多少个?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结合我们刚才复习部分的内容,根据分数的意义,说一说你有哪些解法,下面分组讨论,看看哪一组同学能有新的发现。解法一:解法二:揭开联系:2、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请同学们拿出圆片和剪刀分组动手操作,想一想有哪些方法,分组讨论,方法一:方法二:比较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比较简单3、把5块饼平均分给8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个?4、小结提问: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A、你能举出几个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商的例子吗?小组分组进行。B、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用b表示除数,上面的式子可以用怎样的式子表示呢?5、分数与除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四、巩固练习: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58=( ) 2425=( ) 1649=( ) 713=( ) 5797=( ) 2378=( ) 2、填空:710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的数,121表示两个数( ),还可以表示( )。3、填入适当的分数:9cm= ( ) dm 79dm= ( ) m 30cm=( ) m56平方厘米=( ) 平方分米 133立方分米=( )立方米 五、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小组织交流并分组汇报。六、教师对各组的表现进行评价。五班级 数学 下册 主备人:李敏 复备人: 课型:探究型 课题:真分数和假分数 学生姓名教学目标:1、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掌握其特征。2、认识带分数,理解带分数是大于1的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3、掌握把假分数转化为带分数的方法。教学重点: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假分数和带分数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填空。57= 913= =( )( ) =( )( )2、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内容,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分数分类的知识。板书课题:真分数和假分数。二、自学检测。1、自学教材第69、70、71页,回答下列问题:、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 ),真分数小于(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 )。 、像3 、12 ,这样的分数叫做( )。2、检测。、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6 7 45 假分数 真分数 带分数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真分数一定小于假分数。( )、假分数都大于1。 ( )、带分数都比假分数大。 ( )、分数分为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三种。 ( )、分母是4的假分数有无数个,而真分数只有3个。( )三、教师导学。1、纠正学生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真分数的意义和特征:真分数的意义: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的特征:真分数小于1。3、假分数的意义和特征: 假分数的意义: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的特征: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4、明确带分数意义、组成及读写法。5、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明确:用分子除以分母,当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时,能化成整数,商就是这个整数。分子不是分母倍数时,能化成带分数,商是带分数的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6、学生谈收获体会。四、课堂练习。1、填空。、分母是6的真分数有( ),分子是5的假分数有( )。、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 读作:( ),十五又六分之五写作:( )。、在下面括号里填入适当的数。1= ( )9 4= ( )6 2= ( )1 = 16( ) 2、把下列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 = = =3、把下面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13 = 4 = 3 = 5 =4、解决问题。、小刚计划用15天读完一本书,那么平均每天读完这本书的几分之几?7天读完这本书的几分之几?、学校食堂每天用食油3,一桶10的食油可以用多少天?(用带分数表示。)五班级 数学 下册 主备人:李敏 复备人: 课型:探究型 课题: 约分 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理解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意义,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约分。2、引导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掌握约分的方法难点: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并能准确地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复习铺垫1说一说2、5、3的倍数的特征。2说出28和42的公因数。3. 说一说分数的基本性质。导入讲述猪八戒分蛋糕的故事,八戒想出了四种分法,请同学们帮帮八戒,哪种分法给师傅的最多?合作学习1、引导发现谁来说说看,哪种分法给师傅的最多?小组交流)2、明确概念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三个式子,你发现了什么?这里的除数都是什么数?像这样,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约分。还有什么发现?像 这样的分数,当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数的分数,我们把它叫做最简分数。约分的最后结果应该是什么分数?3、实践探究看这4个分数,哪个是最简分数?说说其它的3个为什么不是最简分数。现在,请你从3个分数中任选一个进行约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约分的方法。4、比较两个同学的方法,有什么异同?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第二种方法可以只除1次?两种方法都可以,但是无论哪一种方法,我们在约分的时候都应该注意什么?完整的说一说约分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三)、巩固练习1、第86页第4题。(1)学生独立连线。(2)集体交流,为什么这样连?(媒体演示)2、第86页第3题。(1)学生试做。 (2)集体交流。约分时怎样才能又对又快,你的心得是什么?3、第86页第5题,比较大小。(1)学生试做(2)小组内交流比较好的方法。(3)反馈信息四、课堂检测1判断。 (1)把一个分数化成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2)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只有1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 (3)最简分数一定是真分数。( ) (4) 约分以后,分数单位变小了。( ) (2下列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化成最简分数。 五班级 数学 下册 主备人:李敏 复备人: 课型:探究型 课题:最小公倍数导学案 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两个概念。2、理解求最小公倍数的算理,掌握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学习重点: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难点:用不同的方法寻找最小公倍数复习铺垫:1、分别写出2和3的倍数五个 。 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2、2和3的公有的倍数有哪些?最小的是哪一个?有没有最大的公有倍数?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汇报交流1、2和3的公有的倍数有哪些?最小的是哪一个?有没有最大的公有倍数?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二、合作探究寻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1、自己用不同的方法找一找6和8的最小公倍数。(先独立学习,遇到困难可小组合作,最后在小组内交流)2、在小组内说一说:我们找出了( )种找6和8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分别是:3、你最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三、探究、发现规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看你发现了什么?3和6 2和8 5和6 4和9我的发现:四、课堂检测:1、下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由。(1)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2)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 )(3)月季每4天需要交一次水,君子兰6天浇一次,李阿姨今天同时给月季与君子兰浇了水,那么,最少24天之后要同时给这两种花浇水。( )2、爸爸、妈妈和小芳一起晨跑,爸爸跑一圈用3分钟,妈妈跑一圈用4分钟,小芳跑一圈用6分钟。(1)如果爸爸妈妈同时起跑,至少多少分钟后两人在起点再次相遇?这是他们各跑了多少圈?(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五、课后作业:1、36可能是哪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试一试,看你能找出几组?2、自学课本92页你知道吗?,并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找出6和8的最小公倍数。五班级 数学 下册 主备人:李敏 复备人: 课型:探究型 课题: 通分 学生姓名一、学习目标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能准确快速地比较各类分数的大小,初步理解通分的意义和作用。学习重点:通分的含义和方法。学习难点:公分母的确定。复习铺垫1、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9和27 7和8 6和102、把下列分数改写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把一个饼平均分成4份,小明分得 ,小红分得 ,谁分得多?为什么?4、两个同样大小的苹果,一个平均分成四份,小明分得它的 ,另一个平均分成了5份,小红分得它的 ,谁分得多?为什么?三、导学案: 比较下面分数的大小 观察讨论:1、第一组分数有什么特点?第二组分数呢?2、怎样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呢?3、豆类食品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脂肪,黄豆蛋白质的含量约是 ,蚕豆中蛋白质的含量约是 ,黄豆与蚕豆哪个蛋白质含量较高?4、 与 的分子相同吗?分母呢?像这样的分数我们把它叫做异分母分数?它们的大小应如何比较?(小组合作,探究交流)5、集体汇报交流。6、学生自己看课本94页通分的概念。四、课堂检测:五、课后作业:课本96页9、10题。五班级 数学 下册 主备人:李敏 复备人: 课型:探究型 课题 分数和小数互化 学生姓名导学目标:理解并掌握小数化分数和分数化小数的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二)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复习铺垫1读出下面各小数,并说出它们的意义。0.3,0.25,0.14,0.08,0.315。2求下面各题的商。(分别用小数、分数表示。)34 1545 18510 910615通过用分数与小数分别表示各题的商,你发现了什么?合作探究1、小数化分数。把0.9,0.03,0.425化成分数。(先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做法)(1)请观察化简前的分数,分母与小数有什么关系:有没有规律?(2)请再观察分子与小数有什么关系?(3)把小数化成分数要注意什么?小练习: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0.76.130.08 0.5 0.661.752、分数化小数 A:把 化成小数。(独立完成)(1)能不能直接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看法。(2)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把这些分数改写成小数的?(3)观察分母和小数部分,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怎样能很快地把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练习: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把 化成小数。(先独立研究,如有困难在小组内交流) (1)这一组分数与上一组分数有什么不同? (2)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把它们化成小数? (3) 能不能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1145能不能除尽?除不尽时要怎么办? (4)谈一谈分母不是整10、整100、整1000的分数化小数的方法。把0.7 0.25 这六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起来。四、课堂检测:1把下面分数化小数。(笔算)五、课后作业:1、练习十九6、7、8题。2、拓展作业:自学课本100页你知道吗?判断最简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五班级 数学 下册 主备人: 复备人: 课型:探究型 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 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学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增强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意识,提高对知识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3、养成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学习重难点:重点:知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难点:学会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一、问题引入3 1 、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81 5 4 1 2 、( )个 是 , 里有( )个 。6 6 7 71 4 3 、3个 是( ), 是4个( )。5 84、谈话: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习过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这个知识。二、自学讨论 (认真阅读104页教学例1,并认真完成下列内容,不懂的要反复思考,相信你一定会很棒的!)1、自学例1(1)、认真观察104页图画,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要求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该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3)、你能算出结果吗?你是怎样想的?(4)、在计算时分母有没有变化?分子呢?(5)、你能把你的计算过程完整地写下来吗?(6)、通过解答上题,想一想分数加法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2、自学讨论例2:(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2)、要求“还剩多少瓶矿泉水?”该怎样列式计算?你是怎样想的?(3)、从你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4)、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的含义有什么关系?(5)、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减法?3、小结: 你能说一说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吗?计算的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怎么办?4、试一试: (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1)、填空并列式计算。(2)、计算。 2 5 2 5 5 1 5 1 = = = = 9 9 7 7 8 8 6 6 7 1 7 2 = = 10 10 9 9三、展示交流 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如有疑问或者要补充的意见,要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四、反馈提升 1、完成练习二十一中第1题。 2、完成练习二十一中第2题。五、全课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班级 数学 下册 主备人:李敏 复备人: 课型:探究型 课题: 异分母加减法 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归纳、概括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提高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3、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学习重难点:重点:能说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关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你都知道些什么?2、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知识。二、基本练习: 1、计算: 1 3 4 2 11 9 = = - = 5 5 5 5 12 12 2 4 1 4 2 1 = - = - = 3 7 7 8 8 52、一个水池已经灌了池的谁,还要灌多少水才满? 83、用分母相同的分数组成算式计算。 3 3 4 4 2 2 1 1 7 1 4 4 9 9 5 5 9 5 9 94、新风小学各年级学生人数分布情况如下。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2 15 2 15 2 15 3 15 3 15( ) ( )(1)、六年级学生人数占几分之几? (2)、一、二年级共占几分之几? (3)、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对你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6、展示交流: 各小组展示交流自己的学习情况,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如有疑问要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三、反馈提升:练习册第40页第1课时。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五班级 数学 下册 主备人: 李敏 复备人: 课型:探究型 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二) 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 、学会三个分数连加、连减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 、提高运用多种方法解题的能力。3 、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学习习惯。学习重难点:重点:学会三个分数连加、连减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一、回顾旧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谁能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2、口算: 7 1 2 2 5 2 = = = 9 9 5 5 6 63、分数要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相加或相减?在计算的过程中是哪一部分不变?是把什么相加减?二、自学讨论 (认真阅读107页内容,并认真完成下列的问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1 出示例3 。电视台少儿频道各类节目播出时间分配情况如下:节目类型动画类游戏类教育类科普类其他时间分配 4 1 15 7 15 2 15( ) ( )(1)、大家仔细观察,少儿节目频道有哪些节目?(2)、是不是它们的时间都被列出来了呢?(3)、还有哪些节目的时间没有显示出来?(4)、前三类节目共占每天节目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5)、其他类的节目占每天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你是怎样计算的?(6)、上面的两个算式和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有什么不同?(7)、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的连加和连减?2、试一试: 7 1 4 (1)、 + + = 9 9 9 7 1 5 (2)、 = 12 12 123、应用题: 清风小学一共有六个年级,下面有一个各个年级的学生人数分布表,请仔细观察表格 ,然后回答问题: 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占总人数的比列 4 17 3 17 2 17 3 17 2 17 ( ) ( )(1)、六年级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2)、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人数一共占几分之几?(3)、你还能不能自己设计出一些连加或连减的问题,并做出自己的解答。三、展示交流 各小组汇报预习收获,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提出疑问,全体同学一起分享。四、反馈提升 教科书109页练习二十一的第58题。五、课堂小结 1、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法则什么?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班级 数学 下册 主备人: 李敏 复备人: 课型:探究型 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旧知识转换成新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2、学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3、能够正确地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和验算。4、能够从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中,增强环保意识学习重难点:学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正确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现在我们正在创建卫生城市,我们每个人都要为建设文明、卫生的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那我们能做些什么呢?2、两周前,老师布置了一项调查、收集资料的作业:(1)、调查自己生活的社区主要有哪些生活垃圾?(2)每种垃圾大约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3)哪些垃圾可以作为有用资源回收? 二、自学讨论1、(自学课本110111页的教学例1,并认真思考、完成下面的任务,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1)、从图中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2)、废金属和纸张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 1 3 + = 4 10(3)、从上面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4)、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多少?该怎样列式计算?(5)、你是怎样计算的,能说说计算过程吗? 3 3 ( ) ( ) ( ) = = 10 20 ( ) ( ) ( ) ( )答:( )多,多 。 ( )(6)、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2、议一议: 你能说一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吗?3、试一试; 5 1 1 1 3 1 = = = 8 3 2 5 4 7 1 3 4 1 1 1 = = = 4 8 7 6 5 84、下面的计算对吗? 2 4 2 3 4 7 = ( ) =( ) 3 9 9 5 7 12 7 3 4 1 3 13 = ( ) = ( ) 10 5 5 2 7 14三、展示交流各小组展示交流自己的预习收获,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如有要补充的意见,要大胆展示自己。四、拓展延伸 完成练习二十二中第1、2题。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班级 数学 下册 主备人: 复备人: 课型:探究型 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算法。2 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3 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学习重难点重点:正确、熟练、灵活地应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难点:运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复习引入1、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法则,谁还记得?你能说一说吗?2、提问:为什么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3、强调: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相加减。二、基本练习1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5 题。(1)、学生先独立完成,并验算。(2)、集体订正时,请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根据等式的什么性质来解的?2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6 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发现规律,然后在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找到下面的规律。( l )这些分数都是分子是1 的分数。(2 )每道算式中的两个分数的分母是互质的。(3 )计算时,只需将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母相加(减)的结果作分子,就可以速算出得数。(4)、指出:今后遇到这样的题目,可以利用规律口算出结果。(5)、提问: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你能直接说出结果吗? 3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7 题。(1)、你能根据已有的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吗?(2)、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4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8 题。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出题,另一人回答,然后交换过来。要求自制卡片中的分数不要超出本单元分数的范围。5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9 题。让学生先读题,弄懂题意后再动手画。讲评时,请学生说一说思路。6 完成教材第115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0 题。老师先介绍“杨辉三角”,再让学生算一算表中每一横行各数的和,概括得出的一串和有什么规律。出示“杨辉三角”图:再将表中的1”都换成“”,看看这个规律还存在吗?换成“”呢?(学生在教材上填一填,发现规律依然存在。)7 完成教材第115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1 题。学生利用课前调查的数据填表并计算,然后制成条形统计图。8 完成教材第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2 题。学生先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然后用分数加法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可以这样操作:先将4 个苹果平均分给8 个孩子,每人得到48=(个);再将剩下的2 个苹果,平均分给8 个孩子,每人得到2 8 =(个),所以,每个孩子可分得+=(个)。9 完成教材第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3 题。让学生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