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1)内容标准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2)知识与能力掌握百日维新的内容、失败原因及进步意义。通过对戊戌变法的科学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3)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情景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层层设疑,深入浅出地启发学生对百日维新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构建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来突破重点和难点。(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要求变法顺应历史潮流,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的精神。2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三中已经学习了戊戌变法的部分内容,结合初中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学生对本节所涉及的百日维新的直接背景及百日维新的简要评述都有比较翔实的了解,而对百日维新的具体措施相反显得陌生一些;经过对三本必修的学习,作为文科班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归纳、概括、分析、评价历史的一些基本的方法。3重点难点1、重点:戊戌变法的内容和影响。2、难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戊戌变法的评价。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日落紫禁城投影:日落紫禁城 教师讲述:一位同学朗读这首日落紫禁城。我给这首诗每一部分取个名:风云起波澜;日月换新天;无力扭乾坤和历史在沉思,用这四幕来诉说戊戌变法的故事。上一节课你们已经学了戊戌变法兴起(风云起波澜一幕),接下来请看第二幕:日月换“新天”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二)新课教学:投影:第二幕日月换新天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讨论,“改”这个声音最有可能是谁发出的?学生代表回答问题:康有为?慈禧太后?光绪?教师引导:康有为?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他是坚定的改革者。慈禧太后?说到苍老,慈禧的确够老,当时都63岁了,可能会是慈禧发出的吗?“改”后面除了一个问号,还有个感叹号,说明了什么?说明发出这个声音的人最终下定了决心要改,而慈禧最终是赞成变法的吗?所以三个观点中,我偏向是光绪发出的。毕竟和握有实权的慈禧作对,胜负难料,犹豫是情理当中的事。外:1897年德国军队强占胶州湾;俄国强占旅顺大连;1898年法国强租广州湾;英国强租“新界”和威海卫 , 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内:1889亲政,被有实权的慈禧打压,身心疲惫,未老先衰,这“苍老”恰恰体现了光绪要变法的原因。而此时康有为第五次上书产生重大影响,接着康有为又上书光绪帝上清帝第六书,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提出了具体变法措施,推动维新变法形势进一步高涨。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实行变法,从6.21-9.21推行新政,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情景设计:安排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并讨论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参与这场变法。第一组 扮演顽固派、旧官僚 ,第二组扮演八旗兵,第三组扮演资产阶级维新派、实业家,第四组扮演准备科考的读书人。仔细讨论变法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措施,你满意不满意?对变法的哪点内容不满或满意?教师采访并引导学生理解:变法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与政治精简机构,提高效率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西学的传播有利于培养维新人才。 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抵抗外来侵略。由此可见一方面改革阻力太大,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为变法的结局埋下伏笔。另一方面变法光绪帝至上而下改革,为什么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宪法等君主立宪制主张?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投影设问:第三幕无力扭乾坤为什么说是一场“现代化”运动?为什么这场顺应历史潮流的“现代化”运动会失败呢?失败诗文为什么没有用“画上了句号”,而是“画上了休止符”,这里的深层次含义何在?(你如何理解?)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播放视频:教师提问并引导:资产阶级维新派所倡导的君主立宪制议院、开国会、制宪法兴民权虽最总没有实行, 企图在中国推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次初步尝试,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从器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全方面学习西方,标志中国进入近代化整体阶段。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是一场“现代化”运动。(结合视频,课本127,128讨论)老师提问引导: 新政过于急躁、冒进、“求快”;对帝国主义列强和袁世凯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改革面临着不利的国际环境等使这场顺应历史潮流的“现代化”运动最后失败。教师提问并引导:一方面 休止符百日维新失败,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另一方面变法的精神还在继续,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簇危机的脚步还在继续。那之后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又进行了哪些探索呢?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情感教育:说到变法的精神耳边似乎还回荡着谭嗣同的呐喊。学习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要求变法顺应历史潮流,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的精神。投影设问:第四幕历史在沉思“历史在这里沉思”,沉思什么?有人这样描述 戊戌变法:一班书生加上无权的皇帝在士大夫小圈子里进行动员,显得幼稚而无为”,你如何看?学生分组讨论回答:老师提问引导: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挽救民族危机为目标,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具有强烈的爱国性;戊戌变法是现代化”运动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明显的进步性;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具有启蒙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猛烈抨击封建思想文化,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继戊戌变法之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迅速到来。(三)拓展探究(四)教学反思活动3【活动】情景设计:安排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情景设计:安排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并讨论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参与这场变法。第一组 扮演顽固派、旧官僚 ,第二组扮演八旗兵,第三组扮演资产阶级维新派、实业家,第四组扮演准备科考的读书人。仔细讨论变法经济、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伙合同协议书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1)教学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第2课 事半功倍有技巧-特殊输入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辽师大版(2015)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中医考试题库及答案软件
- 河南省青桐鸣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大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 商场电商平台合作及数据共享合同
- 绿色建筑项目结算付款与环保协议
- 媒体机构新员工入职内容创作与版权归属合同
- 股权激励计划实施与员工股权转让全面合作协议
- 担保公司业务合规管理合同
- 中试平台运营管理制度
- 2025年中国汽车用PTC电加热器数据监测报告
- 海参池养殖合作合同协议书
- 幼儿园中班科学语言《望着月亮吃大饼》课件
- 日本《大肠癌治疗指南》解读
- 颞下颌关节肿瘤
- 素质的课件教学课件
-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构词方式
- 设计院管理规章制度手册及实施指南
- 医院转诊合同标准文本
- 学生奶采购配送服务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