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备课.doc_第1页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备课.doc_第2页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备课.doc_第3页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备课.doc_第4页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备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课时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目的要求:梳理本单元的知识,以形成知识体系;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型:复习课重难点: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用字母表示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用加法结合律来简算是教学重点。用字母来表示公式是难点。教学过程:一、 知识体系:我们在第一单元主要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让我们一块来回忆一下它的主要内容吧.(师引导,师生共同总结) 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它具有应用上的广泛性,它最大的好处在于能让无穷无尽的计算变得简单明了.比如,一个本子的价钱是8角,买若干个本子用多少钱?这时我们可以把变化的本子的数量用字母来代替,假如用m代替,那就可以用8m来表示买所有数目的本子所花的钱数.在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中,省略乘号时,要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2、根据字母的取值,来计算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我们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几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当知道所用字母的值的大小时,就可以把它带入式子中,求出最后的结果.比如,我买了20个本子,花的钱数就是当m=20时 8m=820=160(角)答:我一共花了160角钱.3、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公式。 路程 (s) 、 速度(v)、时间(t)的关系可以表示为s=vt 如果用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s表示它的面积,C表示它的周长,那么,s=a2 c=4aa2表示两个a相乘,2a表示两个a相加。那,什么情况下a2=2a呢?你还会用字母表示哪些知识呢?4、加法结合律、交换律的运用。加法交换律是数字间交换了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加法结合律是改变加法的运算顺序,和不变。还有哪些能让计算简便的规律呢?它们的应用会让我们的计算更简便,在我们的生活中应当有简算的意识。计算完了,怎样验算呢?如,270+460+730 627+(403+597)二、巩固练习1、 小明家到学校a千米,小红家到学校的距离比小明家少3千米,小红家到学校( )千米;小军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小明的5倍,小军家到学校( )千米。2、 小汽车每小时行80千米,t小时后,它共行了( )千米。3、 比较大小34+6868+34 56+789789+65 4、 省略乘号写出下列各式 b8 m1 vt (a+5)2 5y5、 我们班男生32人,女生比男生多一人,女生有多少人?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班上交流,把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集体解答)怎样解答?6、 暑假中,我到外地旅游m天,计划每天消费200元。(1)我一共花费了多少钱?(2)当m=5时,我花费了多少钱?(3)如果我带了5000元,还剩了多少钱?7、 简算下列各题282+47+153+18 350+704+50 724+206 21+13+48+9+17 432-23-77 342-1988、 刘公岛上58月份参观的人数统计表月份人数5月份19686月份7527月份10328月份1248(1) 四个月工有多少人参观了刘公岛?(2)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答?创意作业 :教后札记:课题:济南长途汽车总站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课时:第一课时课题: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学习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2、在具体运算中,让学生了解感受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中进行应用。3、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课型:新授课教学重点:探索掌握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准备: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出示主题图)同学们知道图里是哪里的场景吗?你对这里了解多少?(出示信息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板书课题)学生提问,师有选择地进行板书。二、合作探索1、乘法结合律师:我们这节课重点研究“大巴车每周运送旅客多少人?”这个问题好吗?你能列式计算出来吗?学生独立计算。全班交流。师板书不同算法。师:同学们观察这两种算法,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学生观察发言,归纳得出:两个算式中的三个数都相同,计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等。师:这有没有可能是一个规律?(学生猜想)我们能不能想办法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想?学生小组合作,举例验证猜想。全班交流。师:通过验证,我们知道了: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数,积不变。这个规律跟以前我们所学的哪条定律相似?你能给这条新定律起个名字吗?学生发言。师总结板书:乘法结合律。师:你能用字母表示出这个规律吗?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让交流的学生说说式子表示的含义。2、乘法交换律。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不能大胆地猜测一下,乘法中还可能有什么规律?学生发言:可能乘法也有交换律。师:让我们小组合作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学生合作验证,得出结论: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学生思考用字母表示出这个定律。集体交流。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在订正时,指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填写。2、自主练习第二题。学生先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连线的原因。引导学生发现,有些式子中不仅应用了乘法交换律也应用了乘法结合律。3、自主练习第六题。先让学生根据表中的例子,把表格填完整,交流后启发学生再举些例子加强体验。在学生改写用字母表示的除法式子时,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个因数等于积除以因数,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除数等于被除数除以商”的关系。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四、评价总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在小组里跟其他同学说一说。板书设计: 济南长途汽车站366407 36(6407)=230407 =364480=161280(人) =161280(人)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教后札记:第二课时课题: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目的要求:1、进一步熟悉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感受数学规律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多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交流能力、归纳理解能力及求异思维。课型:新授课教学重点:学会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习题图。复习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简便计算: 282+47+153+18 895-103395-(72+95) 144-98+56学生独立计算,订正时,指生说说运用了哪些运算律。二、合作探索师: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计算更简便,那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是否能使计算简便呢?让我们试一试好吗?出示:12578,学生独立计算。全班交流,师有选择地板书。师:通过刚才的交流,你有什么想法或发现?学生发言交流:先算125和8相乘,会使计算简便。师:这种算法运用到了什么规律?现在你觉得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否会让计算简便呢?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第三题。先指学生分别说一说,这些算式怎样算起来比较简便。对于151225这道题,我们可以怎么计算?重点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交流。2、自主练习第四题。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深入理解题意,并进行交流并列式计算。在解题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运用运算律进行简算的习惯。3、第五题,学生先观察图,理解题意,相互交流对题意的理解。重点引导学生说说“来回”的含义。学生独立计算,订正时,交流一下算法。4、第七题。出示四组算式。师:这些算式跷跷板哪边“轻”哪边“重”?为什么?(两边的算式得数一样)那你能发现每一组算式间的关系吗?它们都有什么特点?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小组合作探讨,全班交流。发现规律:一个数边疆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乘积。师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出这个规律。学生独立计算第(2)题,订正时,指生交流算法。5、第八题,学生独立完成,师限时,请做的快的学生交流经验和做法。6、第九题,先让生读题,观察题图,再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根据各自的选择计算出所需要的钱数。向学生渗透爱护花草,保护环境的思想教育。四、拓展提高“聪明小屋”,先让学生观察题图,弄清题意,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试着填出图形。做完,师引导学生找出填写规律。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第(2)题,集体交流。五、评价总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对生活有什么意义?你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表现满意吗?板书设计:12578 12578 =12587 =7(1258) =10007 =71000 =7000 =7000教后札记:第三课时课题:济青高速公路乘法分配律教学目的要求:1、结合具体情境,学生解答“相遇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乘法分配律。2、借助已有的经验和具体运算,初步学会用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学习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重难点: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教学准备: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你了解我国高速公路的一些情况吗?山东境内有哪几条主要的高速公路?你知道济青高速公路的情况吗?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师简要介绍我国及山东省高速公路发展情况。(板书课题)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师: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有关乘法的问题)学生交流,师适当板书:济青高速公路全长约多少千米?二、合作探索1、解决问题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学生先独立思考,小组探究,全班交流:求济青高速公路全长就是求两辆车两小时行驶的路程和。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画出线段图,表示出解决这个问题的两种思路。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后,师适当板书。2、探索学习乘法分配律师:观察、比较上面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思考交流,师引导学生重点从计算结果、算式的结构和计算方法上进行比较。师:根据前面所学的定律,结合刚才的发现,你有什么想法?学生交流,提出猜想。师:你们能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吗?学生小组合作,举例验证,并进行记录,全班汇报交流。师:你们真了不起!刚才你们发现的规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这个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你能用字母把它表示出来吗?学生尝试表示,师板书。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指生交流是怎么链接的,为什么这样链接?2、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说说这样填写的理由。3、第三题,学生独立判断对错,在小组内交流结果,说说错的原因并将错误的算式进行纠正。四、总结评价师:这节课上你有什么收获?你能评价一下你和小组同学的表现吗?板书设计: 济青高速公路方法一 1102+902=400 方法二 (110+90)2=400乘法分配律:(a+b).c = a.c+b.c教后札记:第四课时课题:济青高速公路教学目的要求:1、进一步熟悉乘法分配律,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2、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定律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求异思维,逐步养成简算习惯。课型:练习课教学重点: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难点: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数学定律。教学准备:习题图,复习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 简便计算: 600254 8(2515)学生独立计算后,集体交流,指生说说所运用的定律。二、自主探索 师:同学猜如果在计算中运用乘法分配律,是否会让计算简便呢?那就让我们来试一试好吗? 出示算式:12105 1356+656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集体交流。 师:你是怎样运用乘法分配律来进行简算的呢?引导学生一一交流,重点交流12105的简算方法:先求一百个12是多少,再5个12是多少,合起来就是整个算式的得数 师:通过这两道题的计算,你获得了有关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的什么经验?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汇报。三、应用练习 1、自主练习第五题。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各题的简算方法,再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时,指出错的学生说说错的原因。 2、自主练习第四题,出示题图,让生读题弄清题意,在小组内交流各自提出的问题,提炼各组最有价值的问题进行交流。学生独立解决问题,集体订正。 对于两种不同做法,引导生观察、比较哪种更简便,在以后的计算中,尽量采用简便算法。3、自主练习第六题,让学生自读题,弄清题意,独立解决问题。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4、第七题,让学生观察、比较各组算式,猜猜三角形中应该填什么号,再分组计算验证猜想,从而得出各组两个算式得数相同,小组合作总结规律,进行交流。得出: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去乘相减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减。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出这个规律。 5、第八、九两题,先让学生根据题中的信息列出算式并计算,通过相互交流沟通,引导学生自觉寻找简算方法,培养简算习惯。 6、第十、十一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提问、计算,多让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 7、第十二题,先让生观察题,弄清题目要求,然后说一说这些算式中要填的数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填完在小组内交流。 8、“我学会了吗”,师引导学生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灵活解决问题,重点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四、评价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习得快乐吗?这一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通过几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话想对同学们说一说?教后札记:课时:第五课时课题:综合应用消费知多少教学内容:课本30-31页教学目的要求:1、经历调查、搜集、整理数据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增强统计意识。2、在分析数据作出判断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价值。3、通过对自我消费行为的反思,学会合理消费,养成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课型:新授课教学重难点: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及结果分析。教学准备:统计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我们的日常消费主要在哪些方面?你知道你的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