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后期制作效果处理.doc_第1页
录音后期制作效果处理.doc_第2页
录音后期制作效果处理.doc_第3页
录音后期制作效果处理.doc_第4页
录音后期制作效果处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录音后期制作效果处理(1)降噪.人声之前会有一段噪音,那就是环境噪音,选中那段环境噪音,然后 在菜单栏上选择“效果”,接着选择“刷新效果列表”,出现对话框,选择“是”刷新完后,接着选择菜单栏上“效果”里的“噪音消除”选项,然后选择“降噪*”,进去后选择“噪音采样”,然后按“关闭”.再重新选择菜单栏的“效果”里的“噪音消除”的“降噪*”,最后按确定,这样录音过程中的环境噪音就消除了.这只是环境噪音的消除,人声末尾的尾音这也要消除,否则会影响整首歌曲的效果消除这个噪音有专门的插件“waves”的“Rvox”效果*,这个效果*能剪除人声末尾的尾音,建议设置不要过,否则在每句话的首尾处会有明显的突然消失声音的感觉.(2)激励人声.双击人声音轨切换到波形编辑界面,选定全部波形,然后在“效果”里选择“DerectX”里的“BBESonicmaximizer”插件,然后大家会看到三个旋钮,第一个调的是低音,第二个调的是高音,第三个调的是总输出音量.大家可以根据人声来调整高低音还要总音量,开始录进去的人声不是很有力度,这就需要加高音激励起来,这样听起来就好听些,给一参考男声:5.7.3 女声:6.4.2 不信大家可以试试看咯. (3)压限.安装waves 4.0后,在“DerectX”选择“wavesC4”,出现调整窗口.这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声音对高低频进行调节,开始使用软件的时候也许还不知道怎么调整相关数据,大家可以这样,在调整窗口选择“load”,进去后会看到很多种效果,大家可以选择倒数第四个“pop vocal”,然后按确定.压限的作用就是人声的高频不要“噪”,低频不要“浑”。开始不知道怎么用上面的方法,以后熟练以后要根据自己的人声调整正确数据.(4)增强人声的力度和表现力.安装“Ultrafunk fx”效果*后会有名称叫 “Compressor R3”的效果*,这效果*的作用就是增强人声的力度和表现力打开后会看到上面有四个小方框,不同的数据会有不同的效果,开始不知道怎么用的时候可以把这四个数据输进去,第一个输入:-20 第二个输入:4.0第三个输入:16 第四个输入:7.0 除了顶上这四个,底下还有2个,第一个输入:40 第二个输入:200 然后按确定就可以增强人声的力度和表现力了.上面提供的只是大概的数据,具体数据还要靠大家去感觉,最后确定.(5)混响.安装“Ultrafunk fx”效果*后有会叫“Reverb R3”的效果*.此工作需要很细心,不同的录音环境,不同的曲风混响效果都不一样的.这需要大家不断的积累经验,容积较大、吸声不足的房间,效果*的人工混响时间要短.男声演唱时混响时间应短些;女声演唱时混响时间可长些.专业歌手混响时间应短些,否则会破坏原有音色的特征,业余歌手可用较长的混响时间,以掩盖声音的不足之处等等开始使用这个软件的朋友可以具体我提供的数据输进去,一共有13个小方框,第一:0.0 第二:75 第三:7.1 第四:0 第五:50 第六:100 第七:1.0 第八:500 第九:2.2第十:7.8 第十一:0.0 第十二:-14.3 第十三:-12.3 .再次声明,上面提供的不是标准数据,这只是给刚开始用此软件朋友提供的,具体的数据要靠自己的耳朵去感觉.告诉大家,混响大小的就是最后一个,也就是第十三个,大家要细细的听,混响加大就有空旷的感觉,即使是业余歌手爱好者,只加一点就好,不要过大。(6)均衡人声.安装“Ultrafunk fx”效果*后有会叫“Equalizer”的效果*.主要作用就是均衡人声,让高频在保持不噪的前提下调整到清晰通透;低频保证不浑浊的前提下调整到清晰、自然.同样开始使用此软件朋友可以先使用我提供的这些数据,不是标准数据,具体数据还要靠大家以后自己去摸索。效果*一共要三列数据,在这我就一列列写出来吧.第一列:40;60;200;800;4600;15000. 第二列:1.0;0.8;0.8;0.6;0.6;0.5 第三列:0.4;-2.2;0.3;0.0;6.5;0.0;0.0.把数据输入后按确定.(7)单声道换声立体声.一般录出的人声都是单身道,这时候需要换成立体声这样听起来才会有立体感和方位感哦。具体方法是这样的:双击音轨进入单轨模式,然后按F11,接着选择16位立体声格式,最后按确定.接着选择全部波形,然后选择“Ultrafunk fx”效果里叫“Phase”的效果*.会出现三个小框框,第一个是调声相状态,第二个是调声场宽度,第三个是处理后的音量大小.大家戴上监听耳机细细的听哦,调到自己感觉最好的数据,然后按确定.这样单声道就转换成立体声了,大家听听,是不是比单声道好听多了呢?前面这七个步骤就是最基本的人声后期处理步骤哦.还有很多效果*,这需要大家多多去摸索,多多去尝试,然后把效果加到人声里.第六步:混缩.人声后期处理作完后接着就是混缩了哦.混缩之前要先把伴奏处理 一下,大部分伴奏都应该是网上下载的伴奏,好多伴奏的效果都不是特别好 混缩之前先细细听伴奏,稍微作一下处理,加上一些低频,挑好EQ.伴奏处理好以后,就进入多音轨界面,调整人声音量,如果演唱者音色不错,可适当减小一些伴奏音乐的分量,以突出演唱者的歌声;如果演唱者对这首歌由的旋律不很熟悉,容易唱走调,合不上拍,为了掩饰这些缺点,这时可适当加大一些伴奏音乐的音量.人声音量调整好后,在“编辑”菜单栏里选择“混缩到空音轨(音轨3)”,接着选择“全部波形”.这样混缩就完成了. 第七步:混缩后的处理.混缩好后双击混缩音轨,进入单轨形式,从头到尾仔细听一遍,听听是否均衡,是否需要加些低频等等,把EQ调好.一点点慢慢的调节,调到自己满意为止哦。一切都调整好以后,接着要作的就是是保存自己的作品,双击混缩音轨,然后选择菜单栏的文件,选择另保存,选好文件格式,一般选的都是128KBPS的MP3,或64KBPS的WMA,按确定就可以了,最后就是打开作品慢慢欣赏了哦. 后期制作录音技巧 录音后期制作(综合篇) 复制链接 无极 无极 当前离线 积分85237 该用户从未签到557主题 1332帖子 8万积分 管理员威望11362 金币50655 贡献10361 UID2帖子1332主题557精华33注册时间2011-5-7在线时间252 小时 积分85237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23:00:19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录音的前期准备 一首好的翻唱作品最重要的是什么?这里大家要有个明确的观点,那就是一定要有好的干声,当然还不能缺了好的伴奏。那么怎样得到好的干声呢,这就是我们录音前期要做的事了,首先要确保干声噪音小,尽量避免喷麦和过载,因为喷麦和过载一旦形成那在后期做效果的时候就无法去除了,顶多只能稍微改善一下,所以这个相当重要。录音时要有个安静的环境,房间有窗帘的最好把窗帘都拉上,门窗关紧,杜绝一切外在的形成噪音的因素。至于因为声卡和麦的问题而形成的噪音那就没什么好的办法了,最好的办法就是升级你的声卡和麦,呵呵,那就只能看大家的经济能力了,玩翻唱我想稍微好点的耳麦应该就可以了,声卡现在决大多数是主板集成的AC97声卡,没有特别高的要求录录歌也没什么大的问题,所以建议大家如果是因为麦的原因造成噪音特别大的话那就去买一个单独的电脑麦,就是那种放在桌子上的单独的麦,一般人家开会什么的用的到,这样可以减少噪音的形成。还有能不用音频属性里的20 db提升尽量别用,用了噪音也会很大。 喷麦: 喷麦的形成主要是我们唱歌时嘴里的气流直接冲击麦而造成的,所以我们一般把麦的位置放在和鼻尖平行的位置基本上就能有很大的改观,当然能买个防喷罩是最理想的了,不买自己动手做一个也可以,比较简单,制作方法网上有很多。(进口双层防喷罩SAMSONPS01,) 过载: 过载的问题和我们录音时麦音量的大小有关系,后期做效果提升太多也会导致过载,那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录的时候杜绝过载,适当留有一点余地,这样后期做效果的时候才有调整的空间。录音时解决过载的问题很简单,在你录歌前先试录一段,唱一段你要录的这歌的高潮部分,也就是整首歌动态最大的那段(唱最大声那段),一边录一边看下面的电平表会不会一唱就达到最右边的红线,如果是那样就应该调小麦的音量,多次调试肯定能找到最好的那个位置,确保你唱多大声电平表也不会达到最顶端。不过麦的音量可不是固定的哈,建议每首歌都作上面的调整。 以上就是录音前期的准备工作,当然还有重要的一点是练熟歌哦,歌不熟再怎么录都是次品。 我为什么要说这么多录音前期的准备工作呢,那是因为很多人都以为录的好不好没太大关系,后期做好点就都解决了,其实这个观点是大错特错了,要知道再好的厨师没有好的原料也做不出可口的佳肴,要想得到好的翻唱作品,好的干声绝对是最最重要的,后期做效果只能起到美化你声音的作用,绝对没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2录音之前调节电平调节: 打开C.E.第一步要做的是调节电平,以防止在后面录歌时候出现电平过载,调节好了还可以最大可能避免喷麦. 1 单轨模式下,按F10或者 点选项,点录音电平.此时你看到C.E.最下面的电平指示针在一个比较细小的范围内浮动. 2 点选项,点录制调音台,不要以为是什么新式武器.出来的不过我们非常熟悉地录音属性控制台(recording control) ,一般情况下有三个选项(有的朋友会有四个),不管,把MICROPHONE(麦克风)这个选项打上钩,因为这个是单选题,你要从麦克风录音就得选它,不然你就得零分,要补考的. 3 打好钩之后,再来调节录音音量,(注意有一个水平方向调节的推子和垂直方向调节的推子,我们要调的是垂直方向的,并保证水平方向的推子在最中间位置),然后你一只眼睛看推子,一只眼睛看下面的电平指示计,会发现,电平指示计的浮动范围会随着推子的移动而改变,嘿嘿,原来不是固定汇率而是人工宏观调控自由浮动汇率. 4 调到哪个位置最合适?我知道很多朋友想问了.有什么参数可以套啊?回答是没有标准答案! 此时你对着麦,稍微大点声唱一些含有普通,扑灭,朴素,菩萨,等等的歌,然后眼睛死死盯着电平指示计,如果你一开口它就冲到最右边红色警告了.那么你就把垂直方向的推子往下推点,再来.一直推到你要很大声它才会红色警告你为止! 偶尔小小如蜻蜓点水般碰到最右边的0位置是可以忍受的.但是不要推得太小,有可能你的声音都录不进去了哦. 5 调节好了 电平过载问题你就基本打好了疫苗了。3后期调音步骤: 1,降噪; 2,BBE(声音闷可是做,否则可以省略不用);3,EQ(wave里的Q10);4,L效果器(L2/L3需另外下载的插件)5,压限C4 ;6,混响(Ultrafunkfx ReverbR3)。 1,降噪:第一步肯定是降噪了,这个大家一定很熟悉吧,其实我用过很多降噪的方法,用下来我觉得有两个是比较好的,这里写出来给大家,相信很多人大都是用的我说的那两个办法吧。方法1: 第一个是不改变降噪器的任何设置,选干声中间空白处一段平直的噪音进行噪音采样,然后用这个先降20%,听听是不是噪音小了很多,如果大了那继续重复上面的步骤,再采样降20%,是重新采样再降哈,一般顽固的噪音用这个办法降三次就可以了。方法2: 第二个方法是改降噪器的参数,采样快照改为900,FFT设置为8192,改好后进行采样,然后降65%一次搞定,哈哈,这个方法降噪即简单又好,我目前就是用的这个。这里要注意的是我们要采集的那段噪音一定要找干声中最平直光滑的那段,噪音里不能有伴奏声,否则降噪后干声会严重失真的,噪音采集长度一般为5秒左右,不能太短。 2,BBE: 噪音降完了,再来听听干声,很多人接下来的习惯是用BBE了,千万不能乱用哦,要根据干声的情况来决定,如果干声高频不足声音发闷那可以用下BBE,如果感觉声音不是太闷尽量别用,我们可以通过EQ来解决,个人感觉用了BBE后干声出来的声音很假,不真实,而且BBE提升了高频和低频而忽略了中频,对后面EQ的调整加大了复杂性,能不用就尽量别用吧。 3,EQ:我的习惯在多轨里的第一步是做EQ,通过EQ我们可以对人声音色进行润色,优化。这里我推荐大家使用WAVE里的Q10,这是一个10段的EQ,从16HZ16KHZ分为10个频段,我们把这10个频段细分下:低频段为16200HZ,人声的浑厚度和丰满度在这里能够体现出来。中低频为200600HZ,人声的力度和结实度。中高频为6006000HZ,人声的明亮和清晰度。高频为600016000HZ,人声的表现力和解析力。 耳麦录的干声低频段比较浑,高频段就很糙,加上基本上我们录音使用的是比较便宜的耳麦,所以我会对100HZ以下全部切除,因为那里我们的耳麦录到的肯定都是噪音,因此我会选Q10里的第一个频段TVPE里的最后一个选项HIGH-PASS。然后拉动上面的第一个小圆点往右移动到100HZ附近,这样我们就对100HZ以下进行了切除。如果干声缺乏响度和力度那就提升200300HZ吧,500800HZ要有所衰减,使人声不要太生硬,25004000HZ稍微提升可以增加人声的厚度,8000HZ附近的衰减可以缓解齿音发出的刺耳声,1000016000HZ提升可以增加人声的表现力和华丽感。这里我不提供具体的提升和衰减多少db,因为每个人的声音都不一样,只要我们了解了各个频段的具体作用,就可以根据要做的干声进行调整,记得结合伴奏调整啊,呵呵,我的原则是不管具体的数据,只要把干声调到在伴奏中好听就成功了。 L2效果器:调完EQ后是不是觉得干声变的好听点了?没有啊,那继续调。好了,调完EQ下来要做的就可以自由选择了,通常我如果觉得干声不饱满的话我会在这时加WAVE里的L2效果器,这个效果器用起来很简单,界面也非常清楚,把Threshold向下拉,具体音量根据伴奏而定,其他都不要动,嘿嘿,你会发现人声好象已经变的丰满了,而且也清楚了很多。 压限: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压限了,压限器在CE里非常多,它的作用是针对干声把声音大的地方压下去点,声音小的地方提升点,使我们的干声更为均衡,我一般用的是WAVE里的C4和ULTRAFUNKFX里的COMPRESSOR这两个压缩器,最近也开始用WAVES5.0里的LINMB,这里推荐大家使用C4和COMPRESSOR这两个,C4是一个四段动态压限器,它可以对不同频段进行不同的压限,而且由于它的操作始终是在动态中进行,还包含了一个四段的动态均衡器,所以一直被认为是压限器里的极品而被大家广为使用。C4的外观布局: 预设值:从C4的外观说起,最上面一个是C4的预设值,里面有很多选项供大家选择,大家可以一个一个听听比较下,用的最多的是POP和POP VOCAL,这两个主要是针对人声的调节。显示屏: 里面是四频段的一个动态EQ,大家可以用和调我上面说的WAVE里Q10一样的方法来调节这个,不过因为我们上面已经用了EQ,所以这里建议大家只作轻微的调整。Crossover:此栏右边依次是四个小窗口,分别显示的是显示屏里面四段EQ里三个小滑块(也就是低中高频的频点),还有一个是Q值,一般我们选择了预设值,比如POP VOCAL的话这四个小窗口的数值是不调整的。C4的精髓: 再下来就是C4的精髓了,一个四频段的压限器,可以分别对低频,中低频,中高频,高频进行不同的压缩。在窗口右下侧纵向排列有5个可调整的地方,最上面第一个THRESHOLD是门限值,拖动滑块,左侧标尺栏里面的数值就会改变,数值越大对那一频段就压的越深,反之也一样(这里的数值是负数)。比如我们觉得干声的低频段太强,那就把第一个滑块往下拉,边听边调,其他也以次类推。第二个GAIN是增益,调整它可以单独对某一频段提升或者衰减。第三个RANGE是压缩比率,调整它可以控制压缩的力度。第四个ATTACK是压缩的起始缓冲时间,第五个RELEASE是结束缓冲时间,这两个是控制压缩器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压缩用的。至于旁边还有三个小窗口一般不动。我们一般要压缩的大多数是流行歌曲类,所以可以选择预设值里的POP VOCAL这个专门为流行歌曲设置的值,然后根据要做的干声具体再调整下,还是那句话,和着伴奏边听边调,调到自己听着舒服为止。弄明白了C4压限器那其他的一般也都能看明白了,所以别的我就不说啦。 混响: 我们已经做好了压限,现在听听人声是不是比较好听了啊,不要告诉偶没什么改变哦,哈哈。好了,现在可以给干声加混响了。混响我觉得Ultrafunkfx ReverbR3和TC Reverb的都不错,Ultrafunkfx ReverbR3的界面看起来比较复杂,可以调整的东西也很多,TC Reverb的混响就比简单明了,界面也很直观,但是TC的插件要单独下,可能大家没有,如果谁要的话可以跟我说哈,嘿嘿,这里我就只好说Ultrafunkfx ReverbR3啦,反正这两个效果差不多,都是很适合我们对人声加混响的。我们首先要弄明白Ultrafunkfx ReverbR3里各种调节的作用,INPUT是输入电平,调节总音量的大小。LOW CUT是低频切点,切点越大声音越低沉。低频切点一般调节在400500之间;HIGH CUT是高频切点,切点越高声音会越有穿透力。高频在5.5KHZ6.5KHZ之间。PREDELAY是早期反射,一般不调,如果要调节一般也不超过10 MS。ROOM SIZE是空间广度,这个的调节要视伴奏的空间广度而定,一般建议还是不去动它,为50左右。DIFFUSION是扩散程度,一般在5070之间比较理想。BASS MULTIPMIER是低混比率,据说这个能影响人声的厚度和清晰度,但是偶没感觉到,嘿嘿,我一般调在2.0。CROSSOVER分频点,一般在160HZ240HZ之间。DECAY TIME为延时时间,建议最大不要超过2.5S,大了人声就象在云霄深处的神仙发出来的,嘿嘿,听歌的都是凡人,估计没人喜欢那样的声音吧。慢歌一般在1.52.5之间,快歌时间应短点,0.61.5之间是差不多了。HIGH DAMPING高频衰减,这个的意思是混响从哪个频段开始衰减,如果设入值为4KHZ,那么混响就会在4KHZ这个点开始衰减,具体的调节要根据伴奏和干声来调节,总之值越大混响越大,一般为10KHZ左右,快歌应小于7KHZ。DRY为原始干声控制,这个可以调节人声的远近,值越大离麦越近。E.R.为早反射声,值越大声音越往两边,值越小声音越往中间,某些需要做特殊效果的歌会用到,一般建议不调。REVERB为混响音量,这个大家应该都明白,值大混响量就大,但是目前流行小混响,呵呵,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而定,一般在 -7 -12左右。WIDTH为声场宽度,一般不去调节。余下的基本不用调节。 到这里一首歌的后期基本已经结束,如果感觉人声不够温暖那建议大家安装一个电子管暖声插件AUTARES TUBE。它可以增加人声的温暖度。 好了,一首歌应该做的差不多了,在仔细听几遍,是不是觉得人声在歌曲低潮阶段大了,而在高潮部分又有点小呢,没关系,我们可以用音量包络线来对伴奏或者人声调节,人声的混响在某一段大了或者小了可以用干湿包络线调节。 混好后如果大家还想做的更好的话建议大家下载一个母带处理插件“臭氧”,或者另一个“恐龙”,它们能使你的歌听起来更加好听,人声和伴奏更加协调。不过那又得好好专研一番了,那两个东东尤其是臭氧比较复杂。 4话筒躁音,电流声问题解析: 很多朋友都说自己录出的干音噪声电流声很大,本人给出几点拙见。首先找一下自己的噪音问题是出在哪里,方法很简单:在不插话筒的前提下打开音量控制-点开选项的属性-把播放和录音的MIC音量都开到最大,高级选项的20FB增强也打开,戴上耳机听听有没有底噪,如果有:证明你的主板因为电路布局和走线不合理而引起的干扰,这种情况只有更换独立声卡才能解决。如果没有底噪,就证明声卡没有问题,而是由于你的MIC引起的噪音。现在市售的电脑耳麦和鹅颈会议话筒因成本考虑,在做工方面偷工减料现象比较严重,只要是由于话筒的信号线屏蔽线质量太差引起的噪音,这种情况下没必要更换话筒,其实只要去把话筒线换掉就OK了,可以去电子市场更换,几块钱就能解决问题,买的时候可以看看线材的内芯和外网屏蔽层的铜丝多少来判断线材的质量好坏,反正是越多越好(等级分别:钢丝,铜丝,无氧铜,后者价钱偏高)。买完让商家或搞家电的人帮你换掉就行了,喜欢自己DIY的也可以自己动手!其实多数网友都是第2种原因的居多!接地线是能减小噪音,电脑的电源都属于高频的开关式电源,整机工作的时候都会带感应电,不接地时,电源的高频杂波会对声卡形成干扰。但是接地不能根本的解决噪音问题虽然主要问题是在麦上,但是也有一些补救的办法,效果最明显的就是换声卡了,市售的独立声卡接一般的连体麦(耳麦)或者鹅颈麦(会议麦)噪音都会降的很低了,原因是避开了主板的干扰,其次动手能力强的朋友可以自己改动一下主机箱,例如前面说的机箱外壳接地(例如家里的水管或者暖气管),换质量好点的电脑电源,在电脑电源的输出引线套上铁氧体磁环(一般的USB设备的插头处都有一个黑颜色的橡胶块,其实里面就是铁氧体磁环,铁氧体磁环能够很好的吸收线材中包含的高频杂波成分,一般电子市场都有卖的,很便宜),使用带电源净化器的交流电源插座等等。用电脑麦录歌时,尽量不要用手去摸麦头和线,因为人体身上的分布电容会被声卡放大成杂波信号。选购普通的电脑麦录歌时,引线要尽量短些,才能把噪音系数降到最低。5均衡器各频率指项1均衡器的调整方法: 超低音:20Hz-40Hz,适当时声音强而有力。能控制雷声、低音鼓、管风琴和贝司的声音。过度提升会使音乐变得混浊不清。 低音:40Hz-150Hz,是声音的基础部份,其能量占整个音频能量的70%,是表现音乐风格的重要成份。 中低音:150Hz-500Hz,是声音的结构部分,人声位于这个位置,不足时,演唱声会被音乐淹没,声音软而无力,适当提升时会感到浑厚有力,提高声音的力度和响度。提升过度时会使低音变得生硬,300Hz处过度提升3-6dB,如再加上混响,则会严重影响声音的清晰度。 中音:500Hz-2KHz,包含大多数乐器的低次谐波和泛音,是小军鼓和打击乐器的特征音。适当时声音透彻明亮,不足时声音朦胧。过度提升时会产生类似电话的声音。 中高音:2KHz-5KHz,是弦乐的特征音(拉弦乐的弓与弦的摩搡声,弹拔乐的手指触弦的声音某)。不足时声音的穿透力下降,过强时会掩蔽语言音节的识别。 高音:7KHz-8KHz,是影响声音层次感的频率。过度提升会使短笛、长笛声音突出,语言的齿音加重和音色发毛。 极高音:8KHz-10KHz 合适时,三角铁和立*的金属感通透率高,沙钟的节奏清晰可辨。过度提升会使声音不自然,易烧毁高频单元。 2 平衡悦耳的声音应是: 150Hz以下(低音)应是丰满、柔和而富有弹性; 150Hz-500Hz(中低音)应是浑厚有力百不混浊; 500Hz-5KHz(中高音)应是明亮透彻而不生硬; 5KHz以上(高音)应是纤细,园顺而不尖锐刺耳。 整个频响特性平直时:声音自然丰满而有弹性,层次清晰园顺悦耳。频响多峰谷时:声音粗糙混浊,高音刺耳发毛,无层次感扩声易发生反馈啸叫。 6混缩的20个诀窍:1、删去不用的轨、参数设为平直、关掉每轨的效果发送。2、增益控制不过载,不用删去气口。3、编组控制,效果返回的编者按一定要进入该编组。4、明确音乐各部分的音量变化,在轨单上作出记录,作Automation时听着音乐而不是看着电平。5、在同样的监听环境下多听一些成功的商业音乐。6、不要作过份的效果处理,特别是混响。越干的声音就越靠前,如果非得把主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