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自编)必修二期末训练卷9.doc_第1页
【2013】(自编)必修二期末训练卷9.doc_第2页
【2013】(自编)必修二期末训练卷9.doc_第3页
【2013】(自编)必修二期末训练卷9.doc_第4页
【2013】(自编)必修二期末训练卷9.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吴江区汾湖高级中学历史组 编订:向 东吴江区汾湖高级中学第二学期期末45分钟训练卷(九)高一历史(必修二)姓名:_ 班级:_ 得分:_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1、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中,“社”是土神,“稷”是谷神,但“社稷”却被用作国家代称。这主要是因为: A鬼神迷信思想盛行 B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人们要依靠土地和谷物生存 D国家的税收主要是土地上出产的谷物2、宋代词人周邦彦在少年游中说:“并(太原)刀如水,吴(苏州)盐胜雪。”这反映宋代: 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B手工艺的提高和专业市镇兴起 C太原、苏州成为著名都会 D商帮势力崛起3、唐前期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晚唐诗人王建夜看扬州市描述:“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两者相互矛盾,所以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夜市” B前者比后者具有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没有“夜市” C文学作品缺乏可信度,不能证明唐代出现“夜市” D两则材料时间不同,唐代后期可能已经存在“夜市”4、1759年,有一位官员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白银)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这些言辞中包含的信息主要有: 清朝江南地区的丝织业发达 丝绸是当时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 中国已经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国内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形成 A B C D5、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 C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6、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纺织品介绍到欧洲。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7、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贸易通道的改变 B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8、彭慕兰教授认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这里“向下”和“向外”分别应指: A挖掘煤炭和进行三角贸易 B挖掘煤炭和进行殖民扩张 C挖掘石油和发展海军力量 D扩大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9、乔治从美国芝加哥邮政大厦,给远在纽约的妈妈发了一封电报,电文如下:亲爱的妈妈:今晚我将开汽车到机场,乘坐8点起飞的民航客机飞往伦敦,不能与您共度圣诞佳节。请原谅!您的儿子:乔治。”乔治发这封电报的时间可能在: A18世纪晚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晚期 D20世纪早期10、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使历史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主要体现在洋务运动: A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20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 C一战时期世界局势的动荡 D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推进的步伐12、1942年5月前后,日商企图强行收买上海申新一厂和八厂产权,荣德生严词拒绝。他说:“我是中国人,决不把中国的产业卖给外国人。”下列有关表述,不准确的是: A民族企业要发展,必须完成反帝任务 B拒绝日本收购,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C上海民族企业受到日本企业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挤压 D不把产业卖给外国人,体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13、“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是周总理1962年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路线方针通俗易懂的注解: A“一化三改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路线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4、1979年美国西部时间2月2日,邓小平在西蒙顿竞技场的宴会大厅里握着美国企业家哈默的手说:“我们都知道你,你是在苏联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了列宁的那个人,现在你可要来中国帮助我们呢。”邓小平说这番话的直接背景是: A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开始确立 B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得以确立 C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决策15、1984年3月24日,福建日报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发表了一封对中国企业有着划时代意义的信,在福州召开工业会议期间,福建省55位国有骨干企业厂长经理向省委呼吁请给我们“松绑”。这里的“松绑”是指: A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D参与国际市场竞争16、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建立4个经济特区 邓小平南方讲话 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开放、开发上海浦东 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扩大企业自主权 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7、1926年北洋画报曾刊登出中国人之福耶祸耶?的漫画。漫画中最大的特征为“女爱日本玩具”、“子去美国学习”、“母用法国饰品”、“父吃英国烟酒”。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普通民众生活水平大为提高 B漫画主要讽刺的是当时的媚外现象 C当时中国成为西方的头号海外市场 D西化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18、一位久居上海的民营资本家一直坚持阅读申报,以了解国计民生。这位民营资本家在1918年的申报上可能读到的新闻是: A一美商在沪投资开办西餐厅生意火爆 B京剧名角谭鑫培奉旨进宫给皇帝表演 C元旦节期间国内首条空中航线已开通 D沪地学生罢课声援北京学生爱国运动19、20世纪30年代,美国资本家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作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四分之一的棉田在即将收获时被铲掉埋在地下。这种现象说明: A美国经济进入了极度繁荣时期 B资本主义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极端尖锐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D美国人民的生活得到普遍提高20、一般情况下,失业率的高低能从另一角度反映经济发展的趋势,在研究性学习中班级同学观察图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作出如下判断,正确的有: 1929年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925-1929年,美国失业率起伏不定,说明经济比较萧条 1929-1933年,美国失业人数猛增,说明经济危机异常严重 1933年后的十年间,美国失业率逐年下降,表明美国经济 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A B C D21、北京师范大学黄安年教授认为:“本世纪(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罗斯福改革和邓小平改革的不同之处是: A调整原有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面临经济发展的严重困难 D维持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22、列宁指出:“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的分配。现实说明我们犯了错误。”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列宁否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作用 B材料中的“错误”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战时共产义政策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3、斯大林曾经断言:“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至100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好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苏联为此进行的努力不包括: A实行新经济政策 B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 C实施五年计划 D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24、二次大战后,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成为可能。下列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源于1944年一次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 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 对世界经济的复兴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A B C D25、下面是三大区域集团的情况,下列有关结论不准确的是 : 名称 亚太经合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时间1989年1993年1994年 A欧盟合作程度最高 B都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 C具有地缘经济特征 D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二、非选择题:(25分)材料一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21年3月21日颁布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法令规定,每一农户的粮食税额取决于他的土地数量、家庭人口、收成财产状况。所有农户在缴纳粮食税以后可以自由处理剩余的粮食,可以拿到市场自由出卖。 材料二 中国粮食产量统计表(万吨)1952年1957年1958年1959年1961年1962年1984年1990年1639219595200001700014750160004071243500材料三从1958年夏季开始,只短短几个月时间,全国七十四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成二万六千多个人民公社。参加公社的农民有一亿二千多万户,占全国各民族总农户99以上。当时,提出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制完成向全民所有制过渡,快的三四年,慢的五六年,认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遥远将来的事情。(1)材料一中布尔什维克党对以前的什么政策进行修正?修正后的经济政策有什么突出特点?_(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19581961年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的政策因素。_(3)20世纪80年代以后粮食产量又出现大幅度上升的原因有哪些?_(4)从中、苏两国经济发展历史中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吴江区汾湖高级中学第二学期期末45分钟训练卷(九)高一历史(必修二)参 考 答 案一、单项选择题(25题,共计75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 BDCDCABD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 CD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