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3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作业.doc_第1页
岳麓版必修3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作业.doc_第2页
岳麓版必修3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作业.doc_第3页
岳麓版必修3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作业.doc_第4页
岳麓版必修3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作业.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五)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建议用时:20分钟)学业达标练1导致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了封建制度日趋没落之外,还在于() 【导学号:15322045】a抗清斗争高涨b社会相对安定c西方思想的影响d商品经济的发展d明清时期产生的带有民主色彩的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故选d项。2历史课上,老师展示了如下两则材料,材料体现了明清时期的新思想。这一新思想是()a工商皆本b格物致知c存天理,去人欲d批判君主专制d材料信息“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和“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观点,明显体现了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3韩非主张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环境,最正确的评价是()a有利于封建统治b阻碍历史进步c都是片面的思想d都是进步的思想d韩非身处战国时期,主张君主专制适应了当时历史的发展潮流;黄宗羲生活在明末清初,这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时期,反对君主专制,具有进步意义。4亭林文集中载:“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这表明作者() 【导学号:15322046】a倡导经世致用b反对诗文创作c极力尊崇道统d抨击八股取士a题干材料表明,顾炎武认为“君子之为学”是为了明道和救世,这体现了他倡导经世致用的思想。5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导学号:15322047】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a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从明朝灭亡、汉族亡国中反思君主专制之害,进一步提出限制君权的各种设想。6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对三种主张的理解正确的是() 【导学号:15322048】a都有利于封建专制统治b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c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巨变b孟子的“民贵君轻”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反映了秦汉大一统时期的时代需要。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体现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君主专制日益强化的时代特点。据此可知,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故选b项。a项不符合黄宗羲的主张;c、d两项不符合董仲舒的主张。冲a挑战练7大多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在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试图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这种“新的价值导向”最有可能是() 【导学号:15322049】a民主科学,人文启蒙b考据训诂,追求本真c经世致用,实事求是d精神修养,理想人格ca项是近代中国的价值导向,不符合题意;b、d两项是宋明理学的传统价值导向,不符合题意;c项是明清之际思想家的新主张,与传统价值不同,故选c项。8社会发展既要重视以人为本,又要注重法制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15322050】材料一孔子认为: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的根本吧!材料二汉文帝的车驾至中渭桥时,突然从桥下窜出一人,把皇帝的御马吓得又叫又跳,文帝大怒,把这人交给廷尉张释之治罪。经审讯查明,此人在桥下躲避皇上车驾,误以为车驾已过,急着回家,没想到惊吓了御马。张释之认为此人是偶然过失,只是违反了“清道令”,判以罚金后释放。材料三仆诚赖天之灵,偶有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治。是以每念斯民之陷溺,则为之戚然痛心,忘其身之不肖,而思以此救之,亦不自知其量者。王守仁王阳明全集材料四黄宗羲以“托古改制”的笔法,肯定“三代之法”是“天下之法”,而批评三代以下之“法”为“一家之法”。他倡导民治、反对封建专制,主张立公法、废私法。他指责封建法律是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其积极意义何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在立法指导思想上和秦朝的不同之处。汉初这种立法思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守仁提出的经世济民方案的核心内容,并分析他强调该核心内容的社会政治背景。(4)根据材料四概括黄宗羲的法制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影响。解析第(1)问,由教材可知其核心,意义可从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角度回答。第(2)问,结合“此人是偶然过失,只是违反了清道令,判以罚金后释放”分析第一小问;第二小问,原因可结合汉初的统治措施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良知之学”直接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加以概括。第(4)问,法制思想可以根据材料四提供的信息“倡导民治、反对封建专制,主张立公法、废私法”概括;影响可以从思想批判和民主启蒙两个方面辩证阐释。答案(1)核心:仁。意义: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和谐社会人际关系。(2)不同:汉,减轻刑罚,断狱从轻;秦,严刑酷法。原因:吸取秦亡教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3)内容:致良知。背景:明代中后期,政治黑暗(皇帝专制、特务横行、宦官专权等);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之陷溺”);伪善流行(社会风气败坏)。(任答其中一点即可)(4)法制思想:倡导民治,主张立公法。影响:揭露和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为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教师用书独具】1某同学参观李贽故居,最有可能看到的字幅是()a“天不生仲尼,万古为彻夜”b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c“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d“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d李贽认为是非标准应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所以最符合题意的是d项。2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现实意义在于()a批判了君主专制制度b澄清了“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c唤醒了人们的“民权”意识d使人们勇于改革时弊,增强社会责任感d注意题干要求“现实意义”。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点有利于增强社会责任感,故选d项。3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前者()a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c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d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d黄宗羲和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是明末清初民本与民主思想萌芽的代表人物,他们批判君主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而宋明理学则是维护君主专制。4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1)根据下面的儒学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序号言论言论者思想核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孔子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民本“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2)有人说儒家学说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这在上述言论中有无体现?试阐述理由。(3)结合上述言论及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对先秦儒学发展的思想来源及其内容、作用和地位。(4)根据以上言论谈一谈儒家思想在当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价值。解析第(1)问,考查对儒学家经典言论的识记和理解,难度不大,对思想核心的把握要注意紧扣材料,简明扼要。第(2)问,要注意结合以上言论加以论述。第(3)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要点要明确,书写要条理。第(4)问,是开放性题目,紧扣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价值,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述。答案(1)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王守仁;“致良知”。(2)有体现,如,该言论强调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