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3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作业.doc_第1页
岳麓版必修3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作业.doc_第2页
岳麓版必修3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作业.doc_第3页
岳麓版必修3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作业.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六)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建议用时:20分钟)学业达标练1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当时使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b中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a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标志着中国科技水平进入到世界前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故a项正确。21965年,某报刊发表评论:“它的实现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这是指() 【导学号:15322292】a电子计算机的问世b人类基因的研究c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d籼型杂交水稻c根据“1965年”“人工合成蛋白质”等信息可知,指的是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3法国费加罗报1970年4月27日发表时事评论:“人们可以说,并且人们在说:中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空间大国。不,中国是第三个空间大国,实际上,凭时间的排列没有根据技术能力排列重要。”该评论可以佐证当时中国() 【导学号:15322293】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卫星发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c载人航天技术成功实践d“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b根据材料“1970年”、“空间大国”等信息可知,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的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故b项正确。4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相继取得了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青蒿素药物、杂交水稻技术等领先世界的生物学和医学成就。这说明() 【导学号:15322294】a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研究的根本条件b集体主义和协作精神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推动力c自力更生是科学研究的主要途径d科学研究只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才能成功b从材料信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及所学知识可知, 集体主义和协作精神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推动力。5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表述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导学号:15322295】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是我国实行“一五”计划的突出成果b袁隆平杂交水稻研制成功,缓解了“大跃进”带来的经济困难c“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提高了新旧格局交替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d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确立,反映了新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成就c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一五”计划是19531957年,故a项错误;袁隆平杂交水稻研制成功是在1973年,而“大跃进”带来的经济困难发生在19591961年,故b项错误;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c项正确;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与新中国科技发展成就无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6“亿万星辰汇银河,世人难知有几多。神机妙算巧安排,笑向繁星任高歌。”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先进行列b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流下了辛勤的汗水c中国每秒运算上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问世d21世纪中国取得的这一科技成果令人备受鼓舞c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银河”、“神机妙算”。1983年,我国第一台命名为“银河”的每秒运算亿次的巨型计算机正式通过国家技术鉴定,这是改革开放初期在科技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a、b、d三项表述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冲a挑战练7观察国家财政拨款科学研究经费支出总额表(单位:亿元),其中基建支出的变化主要反映出()1960年1980年1985年1988年科研经费22.753.38393基建经费11.111.31825总额33.864.6102118a.经济建设规模的萎缩b科研浪费现象日益严重c科研条件的逐步改善d财政拨款的使用率不高c从1960年开始到1988年,科学研究中的基建支出逐渐增加,体现了国家在逐步改善科学研究的硬件条件,故c项正确。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15322296】材料一1954年,毛泽东询问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能否援助中国研制核武器。赫鲁晓夫傲慢地回答:“搞核武器是很费电的,就是把中国的所有电力都投入进去也不一定够用。我们苏联有核武器就行了,用不着大家都来搞它。”材料二在汲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凭借科学有效的管理协调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中国在核武器研制领域,以最少的研制经费,创造了最快的速度。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材料三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我们认为中国不仅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1)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2)材料三中,袁隆平用什么科学成果解决中国与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解析第(1)问,根据两则材料信息,从尖端科技的发展要靠自己创新,不能依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