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一次抽测.doc_第1页
九年级第一次抽测.doc_第2页
九年级第一次抽测.doc_第3页
九年级第一次抽测.doc_第4页
九年级第一次抽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 学号 姓名 座位号 密封线万年初中九年级语文学科错题再练测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一(24分)1根据拼音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虽历经cngsng( ),饱受mnn( ),但每一次都能以我们民族特有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我们坚信,有各族人民并肩xishu( ),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2用课文原句填空。(6分)愿将腰下剑, 。(李白塞下曲六首)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吴均与朱元思书)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2分)A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文学家以脍炙人口的诗句吟咏它,绘画家以使人迷恋的丹青描绘它,摄影师以令人神往的镜头记录它。B今年我国将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届时通过电视直播,地球上的观众对航天员在空行走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C改革开放30年来,南通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经济社会发展取季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安居乐业。D“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4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改正。(4分)今年7月,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会迎来一次日全食。本次日全食持续时间长达两个多小时左右。日全食这一天文奇观,将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江苏正在系列开展日全食科普宣传活动。第句,修改意见: 第句,修改意见: 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3分) 竹 石郑燮 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注】 郑燮:号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为“扬州八怪”之一。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请从“认、咬”两词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空白处。应填 。(1分)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写人。诗人在赞美竹的 品格的同时,寄寓了自己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2分)6丰富多彩的初中语文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九年级(6)班组织了一次“我心中的语文”专题学习活动,其中有主题为“话说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交流会。在这次活动中,请你完成以下任务:(6分)请为本次交流会的场地布置拟一副对联,要求所写内容切合活动主题。(2分) 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谈谈你的评价。(结合作品内容,50字左右)(4分)宋江 祥子 格列佛 汤姆索亚 二(61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79题。(12分) 城市空中森林 在城市里,我们能看见许多摩天大楼,可是这些大楼不是住宅就是写字楼。而美国“尼科塔产品开发公司”设计的“城市空中森林”摩天大楼,则主要是为环保而兴建的。它是一种巨大的污染物过滤器,可以把来自周围的有害物质过滤掉,让空气清新。 “城市空中森林”摩天大楼高122米,人们可以在每一层楼内种植常青树。一幢大楼可以种植400棵树,用以吸收污染物,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每一幢“城市空中森林”就是一个巨型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可以建造在工厂和其他重大污染源附近。楼内的树木不仅仅吸收二氧化碳,还可以吸收热气、含氮污染物、含硫污染物和粉尘等,让那里的空气变得干净起来。 “城市空中森林”将使附近居民和动物受益,堪称一把遮挡炽热阳光的保护伞。由于数百棵树的降温作用,每到夏季,周围空气变得十分凉爽。这种建筑还是一种节能建筑,按照规划,大楼中部装有风力发电机,可以提供建筑内的照明用电,也可以驱动为常青树提供水和营养液的水泵。惟一需要外部能量的是运送维护人员上下的电梯。这种建筑由于只承载树木和土壤,而且采用了板式构造,因此可以建造得轻型一些,不需要完整的底座,只要三根牢固的支柱就可以了。这种建筑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小,不会占用太多宝贵的城市土地。这种建筑的主体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相当坚固。底部的一根短支柱是实心的,其他两根长支柱是空心的。长支柱内部设置电梯,管理人员从这里进出大楼。大楼的两侧有两块醒目的翼板。这种翼板是由尼龙材料制成的,不是简单的装饰物,而是一种空气吸收装置,以便为大楼内树木的生长提供更多的空气。美国一些建筑专家认为,“城市空中森林”顺应了时代的需求,是世界上最具创意的建筑设计之一。7阅读全文回答:“城市空中森林”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作用?(4分) 8第段中,“这种建筑不会占用太多宝贵的城市土地”一句中的“太多”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9有人认为,兴建“城市空中森林”摩天大楼,还不如在地面上多种树。请联系文中相关内容,说说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4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013题(14分)精神拾荒三步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的名言。意思是说:只读书不思考,后果是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后果是危险。孔子当然不是无的放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是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有一种人,读书很多,称得上博学,但始终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还有一种人,酷爱构筑体系,发现新的真理,但拿出的结果往往并无价值,即使有价值也是前人已经说过而且说得更好的。一个人真正好读书就必定是有所领悟,真正爱思考就必定想知道别人在他所思问题上的见解,学和思怎么能分开呢?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读书引发思考,带着所思的问题读书,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如此看来,学和思不可偏废。在这两者之外,我还要加上第三件也很重要的事录。常学常思,必有所得,但如果不及时录下来,便会流失,岂不可惜?不但可惜,如果任其流失,还必定会挫伤思的兴趣。席勒曾说,任何天才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外界的激励,如一本好书,一次谈话,会比多年独自耕耘更有力地促进思考。托尔斯泰据此发挥说,思想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它的加工和表达则是在一个人独处之时。这话说得非常好,但我要做一点修正。根据我的经验,思想的产生不仅需要交往亦即外界的激发,而且也需要思想者自身的体贴和鼓励。如果没有独处中的用心加工和表达,不但已经产生的思想材料会流失,而且新的思想也会难以产生了。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觉得自己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我的体会是,三天不动笔,就必定会思维迟钝,头脑发空。灵感是思想者的贵宾,当灵感来临的时候,思想者要懂得待之以礼。写作便是迎接灵感的仪式。当你对较差的思想也肯勤于记录的时候,较好的思想就会纷纷投奔你的笔记本了。所以,不但A是互相助兴的,B也是助兴行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学而思,思而录,是愉快的精神拾荒之三步曲。10作者说的“精神拾荒三步曲”指的是哪三步曲?三步曲之间是什么关系?(4分) 11第段中席勒和托尔斯泰的观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4分) 12根据上文的论述,请在空格A和B处分别填上合适的词。(2分)A、 B、 13联系你的学习或者读书体验,说说你对作者观点的理解。(4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8题(16分)抽打心中的樱桃花年少时家中的院子里种了两棵樱桃树。每年春天,樱桃树上总会挂满红得晶莹透亮的樱桃。摘一颗放到嘴里,令人唇齿留香、心旷神怡!有一年的春天,樱桃树开满了花,开得比以往哪一年都要多。蜂蝶在樱桃花间飞舞,馋嘴的我似乎已经闻到了樱桃那种特有的香甜味,就连在睡梦中,都是满树的樱桃在冲我微笑。一天早晨,我还躺在床上,就听到院子里传来“噼里啪啦”的树枝摇晃的声响。我赶快爬起来,冲到院子里。竟看到母亲正拿着一根竹竿在樱桃花间抽打,其中的一棵好像已经抽打完了,樱桃花像下雨一样落了一地。她正准备抽打另一棵樱桃树呢!我赶忙跑过去一把抱住了母亲。任凭母亲如何解释,我都紧紧抱住她的双臂不放手。母亲无奈之下只能住手,她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也好,到了樱桃成熟的时候,你就知道我抽打樱桃花的用意了!”转眼间,樱桃花落了,两棵樱桃树都结满了青青的樱桃。尤其是我从母亲手中保护下来的那一棵,樱桃结得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到了樱桃成熟的季节,那棵经母亲抽打的樱桃树硕果累累,一颗颗樱桃仿佛一盏盏挂在树上的小灯笼。而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上的果实仍然是一片青绿。我坚持不吃已经成熟了的樱桃,静候着那片青绿变成点点唇红。但结果令我失望,已经成熟的樱桃被吃光了,我保护的那棵樱桃树仍是满树青黄,并且树上的樱桃开始干瘪、变黑、脱落,渐渐的树干上的绿色也退去,变得干枯,毫无生机。母亲告诉一脸失望的我:这棵樱桃树由于在春天花开得太多,又未经抽打,所以结的樱桃也太多。由于水分、营养供应不上,它累死了!母亲用牺牲一棵樱桃树的代价告诉了我一个道理:。人活在世上是不能太贪心的,要学会取舍。心中贪念太多,只取不舍的结果,就像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最终导致你不堪重负、两手空空;而适当的舍弃,看似是一种失去,但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获得更加丰厚的给予和回报!14第段中,作者为什么极力状写樱桃花开之盛和“我”对樱桃的憧憬?(2分) 15第段中,“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请自己的语言分别描写当时情境中“我”和母亲的心理。(各不超过40个字)(3分) “我”: 母亲: 16联系上下文,请写出母亲用牺牲樱桃树的代价告诉“我”的道理。(答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17根据全文内容,说说标题“抽打心中的樱桃花”的作用。(4分) 18阅读课文错过选段,结合上文内容答题。(4分)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赏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不能错过预定的站台!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人生的历程,其意义不只是生命的流逝,还在于要从生命的长河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刘心武对“错过”的体悟告诉我们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对待“人生的终点”。请结合以上材料和对抽打心中的樱桃花一文的阅读感悟,谈谈你所受到的人生启迪。 班级 学号 姓名 座位号 密封线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8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1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又何间焉 间: 必以信 信: 20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可以一战A忠之属也 B受之天也C何陋之有 D见渔人,乃大惊21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2分) 22阅读本语段,从鲁庄公的角度分析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原因。(2分) 根据所教课内文言知识填写(2324)(11分)字词解释(5分)23会天大雨 诚以吾众 便要还家 欣然规往 负势竞上 句子翻译(6分)24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三作文(65分,其中含写字分5分)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你是谁?也许曾有人千百次地问过你。我是谁?你也许曾千百次的问过自己。是一棵草还是一片瓦?是一朵花还是一棵树?是搏击长空的鹰,还是驰骋沃野的马,抑或是纵游深海的鱼?是坚强者,还是睿智者请你以“我是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可以发表议论,抒发感情。3.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题目 600 参考答案:一1、沧桑磨难携手2、略3、C4 删去“多”或“左右”。 删去“系列”,或把“系列”移到“宣传”后。(找到病句,1分;正确修改,1分。每句2分,共4分)5咬 (1分)坚韧,执著(意思对即可,2分)6、示例一:综合学习视通中外,人物评述心系古今。示例二:忠奸智愚百家名篇常浏览,嬉笑怒骂千古人物任评说。示例:汤姆索亚生性顽皮,喜欢恶作剧,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即使在洞中历险时,也很少想到自己的安危,处处为蓓姬着想。二7过滤有害物质,让空气清新;为附近居民和动物遮挡炽热的阳光;降温,使空气凉爽。(答对其中两点即可,4分)8不能删去。(1分) 如果删去“太多”,就说明“城市空中森林”不会占用宝贵的城市土地,这与事实不符。(意思对即可,3分) (共4分)9不设统一答案,言之有理即可。(观点1分,理由3分,共4分)示例一:我认为应该兴建“城市空中森林”,因为它不会像在地面上种树那样占用太多宝贵的城市土地。示例二:我认为应该在地面上多种树,因为兴建“城市空中森林”摩天大楼既需要成本,又耗费能源。10、学,思,录。学和思不可偏废,常学常思,必有所得,但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便会流失,三者都很重要。11、相同:他们都认为天才(或者思想)不能孤立地产生,需要与人交往等外界激励(或激发)。不同:席勒更强调如一本好书、一次谈话等外界的激励;托尔斯泰则强调思想的加工和表达是在一个人的独处之时。12、A学和思B录13、略14、极力状写樱桃花开之盛和“我“对樱桃的憧憬,为下文母亲“抽打”和“我”“护花”作铺垫。15、示例:我:看,我的那一棵果实那么多,幸亏我执意保护;哼,你那棵就少多了,后悔了吧?母亲:毕竟是小孩子,不知道樱桃树疯结的后果,过些日子你就会明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