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第五单元语文备课教案.doc_第1页
四上第五单元语文备课教案.doc_第2页
四上第五单元语文备课教案.doc_第3页
四上第五单元语文备课教案.doc_第4页
四上第五单元语文备课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 学 设 计 方 案年级:四(5)任课教师:张丹 实际授课时间:学科:语文课题:1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 1 课时)总序(65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10个字,认识10个字。2、初步理解“繁华、 沉重”等词语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学习1-4自然段。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情感目标: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要点学会10个字,认识10个字,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周恩来之所以决定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原因。教学资源教学挂图板书设计13、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贫 振 偏 欺辱 效 绩 抄 获 奉献 精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一、激趣导入二、引导尝试1、初步谈话,理解课题。 同学们,你们现在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回头看看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读书?2、同学介绍搜集周总理的资料。(一)检查预习,反馈交流。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1) 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2)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在书上作上记号,待会在。齐读课题,思考:“中华崛起”是什么意思?文章中有一个词意思刚好和它相反,是哪个词?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3)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挣奉”是后鼻韵,“振、献”是前鼻韵。 3反馈交流,词语方面重点检查“繁华、 沉重”等词语的意思。4学生提出文章中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二)、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1-4自然段)。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1-4自然段。思考:你从这部分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2指名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尤其要指导学生在朗读伯父与周恩来的对话时, “这是为什么?”要读出不解和追问的语气。“为什么在中国土地上的这块地方,中国人不能去”要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 伯父沉重地说:“中华不振哪?”“沉重”是什么意思?伯父的语气为什么沉重?读出来。3尊重学生自身的体会,不要强求学生所有的体会都一样。教师相机的作出指导。如:从 “这是为什么?”体会到周恩来对这些事情的关注。“为什么在中国土地上的这块地方,中国人不能去,他偏要去看个究竟”体会到周恩来是一个善于观察周边的事情的人。4结果他发现了什么呢?(中国同胞受欺辱)读出来。随即理解词语“欺辱”五、作业。重点讲解“辱、博、异”,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归结全班朗读这部分,注意要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当时的社会现实:贫穷落后,受到列强的欺凌。深刻理解“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教学反思本节课我找了一些当时的图片,学生看了非常震惊,也有利于学生理解什么是“中华不振”?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 学 设 计 方 案年级:四(5)任课教师:张丹实际授课时间:学科:语文课题:1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 2课时)总序( 66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学习5-9自然段,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情感目标:了解周恩来是如何表明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树立为国家繁荣而刻苦学习的远大志向。 教学要点1.精学课文5-9自然段,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全文。教学资源教学挂图板书设计13、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疑惑为什么在中国土地上的这块地方,中国人不能去 中国不振静思如何解决呢? 望着远方 沉思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响亮而坚定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一、激趣导入二、引导尝试1、复习本课生字词。2、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周恩来在沈阳看到的情景,周恩来看到这些后,他常常站在窗前,向租界的方向远远地望着、沉思着。你觉得他在望什么呢?沉思什么呢?自由地读读课文的5-7自然段。一学习课文第二部分(5-7自然段)。1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思考:你觉得他在望什么呢?沉思什么呢?(沉思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师: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呢?2学习5自然段。师:谁来告诉大家,读出课文中间的原句。(注意强调:他站起来,响亮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师:谁能用响亮而坚定地语气读出来。(指名读,齐读。)3学习6自然段。师:对于周恩来的话,校长是怎么说得呢?谁能读一读。相继理解词语“铿锵有力”的意思。教师指导朗读。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8-9自然段)。师:那周恩来做到了吗?我们一起默读课文的8、9自然段,看看他做到了没有?指名回答。师:他不仅做到了,而且成为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总理。这样一个说到做到的人,能不为他感到骄傲吗?我们带着自己的感情齐读这两个自然段。三学生默读全文,体会周恩来从疑惑到静思到立志的心理变化过程。师:默读课文,谁能说说你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的理解。四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归结1阅读关于写周恩来总理故事的书,从而进一步了解伟人。 2将你所了解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事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本等形式,展示学习的收获。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我一是特别注重学生的个别指导,尤其是在学生自读自己悟时,深入学生,及时帮助。二是尽可能多的为学困生提供锻炼、展示的机会,如在生字检查时,特意让学困生来读,读对了就让他当小老师,给予及时的鼓励。三是提供学困生进步的空间,如在朗读指导中,让学困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的帮助下,逐渐从不会读到会读,从会读到有感情地读,不断进步,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教 学 设 计 方 案年级:四(5)任课教师:实际授课时间:学科:语文课题:14、小萝卜头的故事 (第 1 课时)总序( 67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12个字,认识8个字。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学习1-11自然段。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理解“孺子可教”的意思。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故事。 情感目标:体会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精神。教学要点初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精神。教学资源教学挂图板书设计14、小萝卜头的故事趣 奈 鬼 刮 误 诵 依 炉钉 锁 袋 仇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一、激趣导入二、引导尝试1、师讲述小萝卜头的事。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小萝卜头在狱中学习 的故事。2、齐 读 课 题 。3、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小萝卜头的了解。(一)检查预习,反馈交流。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1)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2)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请学生根据文章写的几件事进行分段,强化学生的分段意识。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3)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在书上作上记号。 2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师 思考:课文写了小萝卜头学习的几个故事?哪几个故事?激励同学们把握机会,积极参与讨论吧!师:现在我们就开始具体的看看这几件事情。三、学习第一部分(1-11自然段)1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1-11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说了些什么?哪些词句看出小萝卜头学习刻苦?指名朗读,指名说。(重点指导朗读11自然段。)师:我们一起读读11自然段。想想:他为什么这么刻苦呢?(因为他要学好知识,成为坚强的共产党人)师:他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都这么刻苦,真是让人敬佩啊!现在请带着自己的感情来读一读11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2齐读1-11自然段。 带着自己的感受和我们刚才读11自然段的感情,我们一起来读读1-11自然段。 3师小结:还有三件关于小萝卜头学习的故事,我们下节课再学习。(四)作业。1师重点讲解“懂、默”,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2写字时注意书写规范。归结课后收集有关小萝卜头的资料教学反思但因为受条件制约,没能让学生观看相关影视片断,没有辅以声像资料,情境的营造和对孩子们的情感激发还欠火候。教 学 设 计 方 案年级:四(5)任课教师:实际授课时间:学科:语文课题:14、小萝卜头的故事(第2课时) 总序( 68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复习生字词 学习课文12-16自然段。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囚歌 。情感目标: 学习“小萝卜头”具有远大的革命理想,为建设新中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要点1、精学课文1216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能感情朗读。2、背诵囚歌教学资源教学挂图板书设计14小萝卜头的故事一刻苦学习二背诵囚歌。三要帮伯伯、妈妈他们报仇。四小萝卜头学了更多的知识。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一、激趣导入二、引导尝试(一)复习生字。抽读生字卡片。(二)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小萝卜头向罗伯伯和车伯伯刻苦学习的故事。还有三件事情,我们这节课接着学习。学习第二部分(12自然段)1自由读12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讲了件什么事情?(罗伯伯教小萝卜头背诵叶挺将军的囚歌)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2谁来为我们读读囚歌?指导朗读,并做简单的讲解。齐读。3指导朗读背诵。师:正当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时候,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发生了。三、学习第三部分(14-15自然段) 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小萝卜头的老师罗伯伯和车伯伯被敌人杀害了,妈妈要他记住这件事情,要帮他们报仇。指名读,齐读四、学习第四部分(16自然段)师:小萝卜头的老师都死了,他该怎么学习呢?默读最后一个部分,告诉我答案。(黄显声将军成了小萝卜头的老师,小萝卜头学了更多的知识。)五、齐读最后一部分讨论交流师:学到这里, 从“小萝卜头”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请你快速浏览一遍课文,回答问题。结束语:就让我们以“小萝卜头”为榜样,刻苦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六、作业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到这里, 从“小萝卜头”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请你快速浏览一遍课文,回答问题。结束语:就让我们以“小萝卜头”为榜样,刻苦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归结你想对小萝卜头说些什么呢?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谈。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应引导孩子进行过去与现在生活两者比较,联系生活实际,让孩子懂得幸福来之不易,要珍惜,学会感恩。但我花的时间较少,以后注意。教 学 设 计 方 案年级:四(5)任课教师: 实际授课时间:学科:语文课题:15、童年读水浒传 (第 1 课时)总序(69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学习13自然段。能力目标:1、能在预习的基础上,说出文章大致内容。2、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语言环境及生活理解词语意思。正确流利的地朗读课文。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教学要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初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3、从哪些词句能够体会“我”爱上读水浒传的?教学资源教学挂图、录音机板书设计15、童年读水浒传程咬金 秦叔宝 猛烈 圈套 烧煤赤手空拳 打猎 智力 提纲 提供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一、激趣导入二、引导尝试 初识水浒传1、播放好汉歌,调动学生的情绪。2让学生谈谈对水浒传有什么了解。(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检查预习,反馈交流。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教师强调要求:1)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2)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我”读水浒传的几个过程?介绍水浒传是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用的第一人称,给人真实真切的感觉。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反馈交流。声音响亮地读一读词语(见板书)师:老师知道还有不少同学都有疑问,我想请你们做上符号,看看等我们这篇课文学完了以后,你的问题解决了没有?师:下面我们就默读课文,思考一个问题:课文写了作者读水浒传的几个过程?师:现在我们就开始具体的看看“我”读水浒传有哪几个过程?(二)学习第一部分(1-3自然段)1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思考:“我”如何爱上读水浒传的?a)小时侯听邻居老大爷讲故事,初次接触水浒故事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对于武松打虎更是百听不厌。b)写在家里找到一套水浒传,虽然看不懂,却盼望能读像水浒传这样有趣的书。c)写当心爱的书被大火吞没了后,哭着要水浒传,直到妈妈答应了才破涕为笑,更表明了“我”想看水浒传的心情。师:通过这几件事情,我们不难看出“我”爱上了读水浒传。我想你一定有自己的体会了,现在请带着自己的感情来读一读13自然段。(三)作业。1讲解“叔、套”,引导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2写字时注意书写规范。归结搜集水浒传全套书读一读。教学反思教 学 设 计 方 案年级:四(5)任课教师:实际授课时间:学科:语文课题:15、童年读水浒传 (第 2课时)总序(70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复习生字词,学习4-6自然段。2、你从哪些部分可以体会出“我”爱读水浒传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复述课文。 情感目标:了解水浒人物故事与同学交流,感受阅读的快乐。教学要点1、.精学课文45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全文。复述课文。教学资源教学挂图板书设计 15、 童年读水浒传 想看水浒传爱看水浒传读水浒传的收获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一、激趣导入二、引导尝试(一)复习生字词。(二)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我们知道了“我”是如何爱上读水浒传的过程,还有两个过程:爱看水浒传、读水浒传的收获,我们这节课接着学习。一、继续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二部分(4、5自然段)爱看水浒传1、从这4、5自然段中的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出“我”爱看水浒传?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4、5自然段后汇报学习成果。指名朗读。让学生想象画面,体会“爱读”。a)师:我“迫不及待”地读起来,谁能说说“迫不及待”的意思?“我”是怎么“迫不及待”地读的?(早上晚上放学路上)b)师:“我”还怎么读呢?(还读了“武松打虎”)3、品读“武松打虎”的细致描写,以第5自然段的描写为剧本,小组排演“武松打虎”小短剧。a)自由朗读这个自然段。b)请小组合作排演武松打虎的小短剧。可以加上对话,看看哪个小组最精彩?c)再次朗读。4、感情朗读,读出“我”的痴迷和喜爱,感受“我”阅读水浒传的喜悦。带上自己的感情读读这两个自然段。指名读、齐读(二)学习第三部分(6自然段)读了水浒传后的收获 师:读这个自然段,这个自然段又说了什么?你们自己读书的时候,有没有象文中的“我”这样,有自己的收获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全班交流。说给大家听听?读读文中“我”的收获(三)复述课文。师:学到这里, 我们知道了文中的“我”童年读水浒传的故事,经历了三个过程:想看水浒传爱看水浒传读水浒传的收获,请快速浏览一遍课文,结合老师的板书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课文内容。 (四)作业。 复述课文。归结 说水浒,论水浒。说一说你最喜欢那一个人物。教学反思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我这一节课的致力追求,尽管我进行了有益的积极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也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还有少数学生主动性仍然不够,有待于以后更多的鼓励和引导。教 学 设 计 方 案年级:四(5)任课教师:实际授课时间:学科:语文课题: 古诗诵读 子夜吴歌 (第 1 课时)总序(7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会认四个字,学习借助拼音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2、体会诗的意境。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情感目标: 体会女子对征夫的思念之情。教学要点1、 朗读、 背诵古诗。2、 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古诗表达的感情。教学资源教学挂图板书设计子夜吴歌 捣 良 罢 征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一、激趣导入二、引导尝试1、 同学们请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你由此想到了什么?2、 揭题,长安的夜空,秋风四起,人们正在给远方的亲人准备冬衣,看到此景,诗人写下了子夜吴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一、诵读古诗,了解大意。1、学生自由读古诗,学习生字。2、师生交流:你们听过这首古诗吗?对这首古诗你有那些了解?出示课件向学生介绍:子夜吴歌共有4首,这是其中的秋歌。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3、指名读古诗,教师相机指导读音和节奏。4、看图再度古诗,借助注释说说古诗的意思。 二、品读古诗,感悟诗情。1、师:你们想念过亲人吗?能说出当时的感受吗?2、师生交流。3、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自渎古诗。4、指名朗读古诗,读出感情。5、配乐朗读。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背诵古诗。 归结1、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思念故乡、亲人的古诗?2、 指名学生背诵这首古诗。教学反思这节课在启发学生想象人物内心活动时因为迂回反复浪费了一些时间,有些孩子想象单一,受局限,前面一个同学的想象时常牵制住了后面同学的想象,在引导的时候应该强调孩子们去想象不同身份,不同情境下思妇内心的活动,如白发苍苍的老母亲会想些什么?再如在没有战争的日子里,一家人是怎么生活的?通过这种对比想象把学生体会到的情感在逐步推进和升华。教 学 设 计 方 案年级:四(5)任课教师: 实际授课时间:学科:语文课题:语文乐园(五 )(第1课时) 总序( 72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读词语,注意带点字的写法。 能力目标: 建立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情感目标: 体会词语的乐趣,感受语言的魅力。教学要点了解常用字的写法,体会词语的乐趣,感受语言的魅力。教学资源教学挂图板书设计语文乐园(五) 弹琴 冲刺 仰望 环绕 映衬 具体 收拢 害怕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一、激趣导入二、引导尝试师:同学们,今天乐乐要带同学们到语文乐园去玩,大家高兴吗?(一)、请读一读词语,注意带字的写法。1、让学生自己读准这些词语,并理解词语的意思。2、说一说,写词语中带点字时要注意什么?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3、 小组交流各自的发现。4、 全班集体交流。 指名说一说,写词语中带点的字时要注意什么?“琴”字与“绕”字注意不要多加一点,“刺”的第二笔是竖,第三笔是横折钩,中间没有封口,“害”字的中间是“丰”,“拔”字的第四笔是横不是竖折。1、写一写,比一比,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字写写,写完后比比谁写得正确、美观。2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大家记住这些字的要点吗?可引导学生通过编顺口溜,讲小故事等形式记住这些字的书写要点。(二) 读一读,猜一猜,两个谜语。1学生自由读一读两个小谜语,注意读准字音。2思考这两个谜底是什么?说说自己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3教师出两个谜语给学生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4 请学生出谜语让老师和同学猜(可以是在课外积累的)5作业。书写“琴”、“刺”、“仰”、“绕”、“衬”、“具”、“拢”、“害”。归结附谜语: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看着是绿的,吃的是红的,吐出来是黑的。(打一水果)教学反思可以让学生多准备一些字谜等,这样可以丰富课堂。教 学 设 计 方 案年级:四(5)任课教师:实际授课时间:学科:语文课题:语文乐园(五 )(第2课时) 总序(73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写一写,背一背有关的句子。 把字写工整、美观。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能力目标:理解成语故事南辕北辙的意思。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懂得除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外,还可以从别的来源获得知识。教学要点1、理解成语故事南辕北辙的意思。2、教育学生懂得除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外,还可以从别的来源获得知识。教学资源教学挂图板书设计语文乐园(五) 写一写,背一背 读一读。 探究与发现 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一、激趣导入二、引导尝试师:同学们,今天乐乐继续带同学们到语文乐园去玩,去理解更深奥的知识,大家乐意学吗?1、 写一写,背一背有关知识的句子.1、 先让学生正确流利地读出着两个句子。2、 互相说一说自己对句子的理解。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3、 描一描,议一议那些字写的好。临摹抄写句子,比一比谁写得工整、美观。4、 请同学背诵这两个句子。二、 读成语故事南辕北辙。1、 学生自渎故事,注意读准字音,正确的朗读句子,了解故事内容。2、 借助拼音、工具书,弄懂“辕”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南辕北辙”的意思。3、 联系实际谈一谈生活中的事例,加深对成语意思的理解。4、 学生自渎故事,互相讲一讲这个成语故事。三、 学生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1、 学生自己读一读,这3个句子,说一说句子的问题在那里,应该怎样修改。2、 探究发现语病,同桌交流。3、 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4、 出示一些病句,让学生用修改符号修改,在实际运用中熟练掌握常用的修改符号。5、 拿出自己的作文本,看看是否有语病,试者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四、作业。1、 写一写,背一背。2、 改一改从网上找了一些病句,让学生来修改。让学生知道句子的病因在哪。归结、 收集成语故事,从中了解其意思、 学会修改病句。教学反思教 学 设 计 方 案年级:四(5)任课教师: 实际授课时间:学科:语文课题:口语交际(第1课时) 总序( 74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以“是怎么一回事”为话题看图说话。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做到口齿伶俐,说话有条理。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要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心。教学要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做到口齿伶俐,说话有条理。教育学生要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心。教学资源教学挂图板书设计 是怎么一回事 看图 说话 明白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一、激趣导入二、引导尝试师:在你的身边有没有孤寡老人,如果有,你观察到他们的生活有没有困难?如果有,你打算怎样去帮助他们?1、 学生先自行看图 ,说说自己看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2、 互相讨论交流。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调整3、 指导学生看第一幅图,先说图中画的是什么内容?再想一想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时的天气、周围的环境。最后说一说老爷爷听到电话响后的行动。4、指导学生看第二副图,想一想老爷爷在和谁通电话,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