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深处是铜仁.docx_第1页
桃源深处是铜仁.docx_第2页
桃源深处是铜仁.docx_第3页
桃源深处是铜仁.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桃源深处是铜仁仁和铜仁 许多地名,都与传说或典故有关。铜仁也然。 初听铜仁之名,让人肃穆!为它隐含的文化内涵,引发许多旷古悠思。 沿着这一思绪寻找,就会在锦江广场,看到伫立于石阶之间的三尊铜像。虽然它们是前几年才塑造的,但它们并非艺术的虚构与想象。因为,它们的前身,伴随着铜仁这个名字,在这青山绿水间,存在了700多年,直到1954年,才被人偷凿成碎片,当作废旧变卖。 隋朝时期,铜仁叫静仁县,随后叫万安县、常丰县等。元朝,一渔人偶然从铜岩水下,打捞起了三尊铜像,分别是道、儒、佛三教的鼻祖 老子、孔子、释迦牟尼。这一惊天奇事,震动朝廷。为顺天意,便“以司治有古铜人三”,而设置铜人大、小江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明代,才将铜人定名为铜仁。据铜仁市志记载:“古人认为人者,仁也,渐人之化,于是就改铜人为铜仁。”如果说,前几次的更名是随朝代的交替而更改,那么,从铜人到铜仁,无疑是古人文化意识的自觉与追求。 仁,这个儒家文化的核心,它是每一个中国文人志士精神修炼的最高理想。而将此作为一个城市的精神追求,不得不让人惊叹!翻开铜仁的历史,溯时间的长河而上,铜仁这块美丽的地方,历来是少数民族杂居之地,曾一度被朝廷置之不顾,任其自然。或许正因为如此,这块三江汇合的世外桃源,成了历代自由之士归隐或商贾拓展业务的最佳选择。他们的到来,无疑为这块荒蛮之地,注入了新鲜的文化元素。其中,秦朝有名的方士徐福后裔的迁入,就是一个代表。 明嘉靖初年,徐福后裔自江西临川府迁居铜仁府后,一直坚持“立品行、正风尚、课子弟、尊师道”的家训。400多年来,虽几经战乱,徐家一直保留着世代书香门弟这一传统,人才辈出,科甲蝉联,为官清正,政绩斐然,是当时贵州有名的几个家族文人集团之一。 受徐家的影响,以陈珊为代表的陈家,也是铜仁历史上有名的文人士大夫家族。 陈珊出生贫寒,但自幼受邻居徐家书香门弟之风的熏陶,承袭了良好的读书之风,以贵州乡试第二名的成绩而名噪一时。1553年中进士,成为铜仁府首名进士。授官行人,州府同知。由于治家严谨,读书之风甚浓。自明代科举以来,他家不仅是贵州父子进士第四门,四世同堂九举人,还被称为贵州举人第一家。 在这些文人世家的影响下,铜仁,这个远离政权中心的地方,出现了与其极不相称的尚学之风,且日渐甚浓。仁和之美,作为铜仁的精神内质,在生活于这块土地之上的每一个人的血液中流淌,在他们不经意的一言一行中显现。从而,涌现了喻政、张元臣、张殿臣、杨廉、罗联芳、曾瑞英、徐钟藩、周锦桐、周逸群、秦光远、马元熊等,一大批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格理想的仁人志士。 如果说,三尊铜像从江而起,是上天对铜仁这一“仁和”文化的标榜,那么这些历代的仁人志士,就是铜仁文化的真正内涵。 “仁”与“和”,是一切事业得以发展壮大的先足条件与环境。铜仁这座仁和之城,又得 锦江之便,自然成为商家向往之地。自宋代以来,全国各地的商贾过洞庭、沿沅水,溯锦江,纷纷云集铜仁。据黔游纪略记载,铜仁滨河船舶往来,日凡数百号。外商在铜开设洋行五、六家,城内大中商户400余家。成为黔东和川东一带的各种土特产和省外常德、汉口等地工业品的集散中心和销售场所。每年销售桐油350余吨,牛皮、五倍子、生漆、土碱、吴茱萸近1000吨。明末清初,铜仁城已达23000余人,涌现出了新老八大商号,成为了铜仁商业历史又一鼎盛时期。1919年,仅经营山货土产这一项,八大商号每户获利都达10余万大洋。 然而,历史总是在开幕与谢幕之间前行。 随着陆路交通的兴起,铜仁,这个缘江河而起的商业中心,终因千山万水的阻隔,无情地衰落了。 而今,行走于中南门的古墙广厦之间,寂静的阳光中,似乎还能感到当年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商业盛景,无声地讲述着昔日的辉煌!山水铜仁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依山傍水而居。 铜仁,这座四面环山,三江穿城的美丽小城,无疑是人居的最佳选择。站在文笔峰顶,俯瞰铜仁城,真可谓是“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画中”的山、水、城交融的山水园林城市。 岁月悠悠,苍山不改。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湾水。当时间流转到了新的世纪时,走南闯北的铜仁人,见过了外面的山山水水后,猛然发现,桂林山水甲天下,而故乡的山水甲桂林。 无论是林木苍蔚,寺庙隐露的东山,还是千奇百怪,妙趣横生的九龙洞;无论是清丽俊秀的十里锦江,还是碧水丹山的水晶阁,无不让人称赞为天工妙笔。 这是上天赋予铜仁人的一份无价财富!铜仁之美,美在俊秀多姿的山,美在温存相依的水,美在温和仁爱的民风民俗,美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美在真,美在诚,美在让一个个浮躁的心灵都能在这里得以妥贴与安宁。 当今世界的纷繁与杂乱,何处才是心灵的安居之所?许多人,在不断地追问。 面对这样一个时代背景,铜仁自信地向世人亮出了一张王牌 “梵天净土桃源铜仁”。 也许,有人对此不以为然。因为陶渊明笔下的桃源实景,众说不一,终难定论。然而,陶渊明本是弃官归隐的山水诗人,其笔下的桃花源记,作为一个文学作品,诗中之景,完全可能是他借对武陵之感书写心中理想的世界。那么,既是同属武陵,又有锦江相依,铜仁,必有桃源神韵。 这么说来,桃源是一个理想,是一个永远无法抵达的乌托邦。但是,只要努力,就会一步步向它靠近。 其实,这么多年来,铜仁一直在这样努力!虽然没有丰富的矿藏,没有宽阔肥沃的土地,没有便利的交通,但有一片宁静的世界,还有一方处女地般的青山绿水。有了这些,还需什么?于是,铜仁人开始打扫门庭,希 望以大山深处处子般的情怀,给八方客人带来温馨,带来愉快,带来享受。 自2003年起,一场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为目标的“四创”工作全面展开。从硬件到软件,从言行到意识,“四创”给铜仁人带来的,是一场洗礼。 且不说城市保洁员这一庞大人群,每天超早贪黑的辛勤工作,给城市带来的清爽整洁的变化,就从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城市绿化来说,1997年至2008年,铜仁城市绿化工程直接投入资金达317万元,新增绿地3平方公里。2009年,更是达到了历史之最。这一年,投资了1.6亿多元,共修建了三江公园、火车站广场、花果山广场、北门广场、文笔峰和架梁山两座山体公园等。仅三江公园投资就达6000万元。整个城市的园林绿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而今的铜仁,不仅山更青了,水更明了,街道也变得宽敞整洁了。更大的变化在于每一个铜仁人心中生长出了一片美丽的希望。 他们已把城市当成了自己的家,不再无视街边的垃圾桶,不再无视红绿灯,不再无视公交车上站着的老人与小孩,不再肆无忌惮于自己的言行与举止。 自2005年以来,铜仁这座城市可谓好事连连,喜事不断:首先被网民们评为中国西部名城,随后又获得了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2009中华十大生态亲水美景等称号。2010年12月,当又一块金字招牌 “省级园林城市”被揽入怀中时,铜仁人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向世人大声呼喊:这里的山最美,这里的水最清,这里的人最纯朴与善良。 于是,全省第五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选择了铜仁。这不仅是对铜仁的极大促进和推介,更是对它承载能力的全面考验。 事实证明,铜仁是有潜力的,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2010年,50多亿元的投入,使铜仁向现代人理想中的桃花源,又迈近了一大步。 难怪著名作家贾平凹感叹:“城在山窝子里的多,但江从城中穿过的少,竟然三江穿过,城分为四,十三桥卧波的只有铜仁铜仁之所以黔中独美,美在有梵净山的蕴蓄,美在有锦江水的茂润,活该是桃源的深处。”这是对今日的铜仁最好的诠释。桃源深处的铜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向往。 据资料显示,2010年,铜仁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76万人次,同比增长48%,实现旅游总收入14.2亿元,增长73%。 全年游客176万人次,横向比,也许算不了什么,但纵向比,48%的增长率,不能不说是一个跨越!大气铜仁 新建成的三江公园,荟萃着铜仁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要算那幅长49米、宽5.5米的龙舟文化浮雕墙。 作为中国龙舟之乡的铜仁市,龙舟,已成为当代铜仁人的精神图腾。 这或许有些让人不解,因为在中国,特别是在南方,龙舟比赛,早已是普遍的、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项群众运动。然而,铜仁人, 对于龙舟比赛,却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体验。 每年端午,无论烈日当空,还是大雨滂沱,锦江上数十只龙舟,如箭似飞,两岸更是人山人海,挥手狂呼,其情其景,恨不得自己跳上那一叶叶轻舟,甩开膀子拼搏一番。 这就是铜仁人对龙舟的痴迷。 铜仁市的决策层是敏锐的,他们从龙舟比赛中,提炼出了“团结协作,奋力争先”的精神,作为铜仁精神,激励全市人民的工作斗志。于是,一幅幅宏图在铜仁这块板土上勾画,一条条经验在火热的实践中总结,一个个奇迹在汗水中铸就最早的文字记载,明代的铜仁城,只是一个以老市政府为中心,沿东山而建,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小城。数百年来,铜仁城一直囿于河东老城区发展。直到1956年,共青路的修建,铜仁城市才把触须伸过锦江,向河西荒山野岭扩张。 1958年,当建市的思路提出时,城市规划这个概念才引入铜仁。于是,铜仁第一次有了城市建设规划的粗线条,构成了铜仁城市以后发展的骨架。 1999年,当梵净山大道、东太大道、清水大道以及大江坪桥、清水桥相继建成,铜仁城才形成老城区与谢桥、灯塔以及坞坭科教区在内的现有42平方公里的城区规模。 作为一个先行者,历史总是一次次选择铜仁。 而今,地委、行署决定地市共建,着力构建铜仁城市经济圈,决意建成100万人口规模的黔东北区域中心城市、湘鄂渝黔边区商贸集散地。 围绕这一目标,铜仁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区总面积达757.6平方公里,中心城区304.7平方公里。新的规划还明确提出:在铁路方面,积极推进长昆快速铁路客运专线玉屏至松桃段的建设,配合建设铜仁高铁站和桃映站的建设,实现铜仁与贵阳直通的目的。同时,加快渝怀铁路复线建设。在公路方面,改造201和305省道为二级路,规划沿渝怀铁路的灯塔至漾头至怀化的二级路,规划建设中心城区快速环线等,使之形成完整的公路交通干线网。在航空方面,加快铜仁凤凰机场4D级扩建,开通与湖南张家界民航机场形成互补的旅游航线。 一时间,以铜仁为中心的铁路、高速公路和航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正在构成;以南拓北展为走势的大兴、谢桥、灯塔、川硐教育园区的城市格局迅速铺开;从塔冲经流留寨到大兴的城市快速干道在急速延伸;集休闲、旅游、购物、人居为一体的城市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