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提纲.doc_第1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提纲.doc_第2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提纲.doc_第3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提纲.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排水体制的定义及分类(特点),旧城排水的改造方向定义:为了系统地排除和处置各种废水而建设的一整套工程设施。分类:(1)合流制: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套渠内排除的系统直排式合流制:混合污水不经处理和利用,就近直接排入水体;特点:a不设截留干管和污水厂,简单易行,投资最少;b严重污染水体,不易采用;c早期老城市采用。截留式合流制:在截留干管和原干管相交处设置溢流井,截留晴天和初雨时的污水;特点:a主干管尺寸大,污水厂处理规模大;b晴天水利条件差;c晴雨天水质水量变化大,影响污水厂;d污染有所减轻;e老城市改造最经济的选择。 (2)分流制:将污水和雨水分别在两套或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包括污水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统。按照雨水排除方式分类。 完全分流制:包含两种排水系统,污水排至污水厂处理,雨水经过雨水系统直排水体;特点:a雨水完全直排,b初期雨水未得到处理c管道多,投资大,施工麻烦d新建城市,重要工业企业采用。不完全分流制:没有雨水排水系统,雨水通过地面漫流进入不成系统的明渠或小河,然后进入较大水体;特点:a雨水直接排放,b投资少适于发展中城市。半分流制:(截留式分流制):在雨水干管上设雨水跳跃井,截留初期雨水;特点:a雨水系统完善,b完全分流制的改进,c造价高投资最大,适用于经济发达环保要求高的地区。排水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组成部分:1、管渠系统手机和输送废水工程设施;2、污水厂改善水质和回收利用污水的工程设施;3、出水口废水排入水体的工程设施。污水泵站的分类及设置;管道系统上的窨井类构筑物检查井:检查、清通和连接灌区而设置;常设在管渠交汇、转弯、管径或坡度改变以及跌水等处,相隔一定距离的直线管渠也设检查井。跌水井:实质是具有消能设施的警察警,当上下游管段出现2m以上的落差时设置。常见有竖管式(适用于400mm一下的管道)和阶梯式(400mm以上的管道)两种。水封井:防止管道中的爆炸性气体进入车间;溢流井:截留晴天时全部污水和溢流雨天时超过截留管道输水能力的雨水。跳跃井:用于半分流制系统,截留初雨或小雨时的全部雨水;大雨时,雨水跳跃截留干管,全部雨水直接排入水体。冲洗井:防止管道淤积,分为自动冲洗井(采用虹吸式,构造复杂,造价高,很少采用)和人工冲洗井(适用于400mm以下的管道,长度一般为250m)。潮门井:防止潮水河水倒灌;橡胶鸭嘴阀:防止潮水河水倒灌,可代替潮门井。雨水口:收集雨水。倒虹管;管桥;出水口(略);污水、雨水出水口位置与水体水位间的关系;1、污水管道出水口尽可能淹没在水中,是污水和河水充分混合,同时避免污水沿滩泄流,造成环境污染。2、雨水管道出水口应露在水体水面之上,否则天晴时河水倒灌管道,造成死水。管道系统六大布置形式及其适用条件(地形); 正交式:干管与水体垂直,直接排放到水体,适用于水体与管网有一定的倾斜角。 截留式: 平行式:干管与水体平行,适用于河道倾斜的地形。 分区式:污水雨水分开收集,分开输送,统一处理;适用于地形高差很大的地方。 分散式: 环绕式:干管平行于城市边界,适用于中间高两边分散的地区(只有一个排水口)管道内水流特点:(1)水流和河道中的水流很相似;(2)重力不满流;(3)夹带固体杂质污水和雨水水力学设计原则及其异同点(1)污水管渠水力设计原则:1、不溢流(作为通风排气的通道,为不溢流留有余地),2、不淤积,3、不冲刷管壁,4、注意通风(2)雨水管渠水力设计原则:1、尽量利用吃糖、河滨受纳地面径流,最大限度减少雨水管道的设置;2、利用地形,就近排入地面水体;3、考虑采用明渠(造价低);4、尽量避免设置雨水泵站(投资大,用电量大)雨水管渠水力设计准则:1、管道按满流设计,明渠应留超高,不小于0.2m;2、最小设计流速为0.75m/s,明渠为0.4m/s;3、管道可不考虑最大流速,明渠最大流速按表4-8采用。4、最小管径300mm,塑料管最小坡度0.002,其他管0.003;5、管道流速公式: v为流速,I为水力坡度,R为管道水力半径,n为管壁粗糙系数按表2-1(略)采用;6、最小覆土厚度,在车行道下时,一般不小于0.7m,基础应设在冰冻线以下。设计管段的概念及其划分划分原则:(1)设计流量的变化(2)地面坡度的变化六大水力学要素:Q =Av Q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m3/s;A设计管段的过水断面面积,m2;v设计管段过水断面的平均流速,m/s;R水力半径(过水断面积和湿周之比),m;I水力坡度(即水面坡度,也等于管底坡度i);n管壁粗糙系数,一般采用0.014.各设计参数的相关规定不计算管段:因设计流量很小而采用最小管径的设计管段,不进行水力计算,没有设计流速,直接规定管道的最小坡度。管径或渠高/mm最大设计充满度200-3000.55350-4500.65500-9000.710000.75充满度、覆土厚度和埋设深度的概念充满度:水深h和管径D(或渠搞H)的比值,最大充满度见表:覆土厚度:管顶的外壁到地面的距离;最小覆土厚度决定于:防止污水冰冻和土壤冰冻膨胀而损坏管道;防止管壁被车辆的活荷重压坏满足支管在衔接上的要求。管段衔接原则、方式(定义)及各自的适用条件管段衔接原则:a不爬梯b不埋深c不回水衔接方式:a管顶平接:使上下游管段的管顶内壁的高程相同;特点:上游管段产生回水的可能性较小,但使下游的埋深增加。b水面平接:使上下游水面高程相同;特点:上游小管道容易回水,但可以减少下游管道埋深,一般在充满度0.8处平接。c管底平接:上下游官底内壁高程相同; 适用条件:D下D上D下=D上D下I上水面平接,当流量大幅增大管底平接排水量定额、变化系数、比流量、管道定线的概念生活污水设计流量:K总 Qd生活污水设计流量,L/s 生活水量定额 N使用管道的设计人口数K总总变化系数。N的估算方法:1、N=PA P人口密度,人/hm2;A排水区域面积,hm2 2、 N0现在人口数,-人口增长率;n设计年限(20-30年)K总=K日K时 K总见表3-1(略)比流量q0:设计管道单位排水面积的平均流量,简化计算;L/(shm2) 工厂生活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生活污水流量不大时梦一般可采用最小管径(300mm),不需要计算,当流量较大时:1、 管理人员生活用水定额30-50L/(人班),车间工人一般为30-50L/(人班),用水时间为8h,小事变化系数为1.5-2.5。2、 建筑淋浴用水定额,一般为40-60L/(人班),延续供水时间为1h。公式参照前面城市生活污水流量计算工厂工业废水设计流量: qm生产每单位产品的平均废水量,m2; M产品的平均日产量;T每日生产时数;K总因为K日=1,所以,K总=K时污水管道系统控制点的选择控制点:对整个管道系统的高程起控制作用的地点,一般是距污水厂或出水口最远处或排水流域中地面高程最低处,管道埋深有特殊要求;控制点的埋深影响着整个管道系统的埋深,应尽量浅些;减小控制点埋深措施:加强管道强度,填高控制点的地面高程,设置局部泵站提升水位。管段设计流量、高程的计算步骤和方法及相关例题管段设计流量组成部分:(1)沿线流量:从本管段服务的街坊流来的流量。(2)集中流量:从工厂(生产车间及生活区)或公共建筑来的流量。(3)转输流量:从上游管段和旁侧管段来的流量。降(阵)雨历时、暴雨强度、小面积汇水的概念,暴雨强度公式降(阵)雨历时:一场暴雨经历的整个时段为阵雨历时,阵雨过程中任一连续的时段为降雨历时,两者常用分钟计算。 t1地面集水时间,min;t2在管道中流行的时间,min;L集水点上游各管段的长度,m;v相应各管段的设计流速,m/s。降雨强度(雨率):某一阵雨历时内平均降雨量。表示方法:(1)(mm/min)(2)qL/(shm2)=Ki=166.7i 小面积汇水:面积小于100km2集水时间、径流系数的概念集水时间:排水区域中,最远一点到达该区域集水井所需时间,规范建议在5-15min中选取,一般为10min。 地面径流量:降雨过程中,流入管道的雨水流量;径流系数():地面径流量与降雨量之比。整个城市或厂区雨水设计流量计算小面积汇水,雨水管道设计流量推理公式: A-排水面积,hm2 i降雨强度,mm/min; q降雨强度,L/(shm2);K单位转换系数,167;-径流系数,小于1,。调节池的作用蓄洪滞洪降低下游干管尺寸建调节池的益处:(1)在雨水感官中游或有大流量交汇处设置,可降低下游管渠的设计流量(降低管渠尺寸)(2)正在发展或分期建设的区域,可解决旧有雨水管渠排水能力不足的问题;(3)在雨水不多的干旱地区,可用于蓄积雨水综合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