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翻越远方的大山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习刘翔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同时明白前进道路上的一些困难看似不可战胜,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超越的时候。二、教学重点:了解刘翔的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体会他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三、教学难点:能从刘翔的故事中获得启示。四、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配套光盘五、教学时间: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认知目标:掌握本课生词新词。能力目标:能正确书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目标:初步感知刘翔不断进到,不断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教学过程:一、视频引路、导入课题:1、播放刘翔跨栏的视频。2、你们认识他吗?谁能介绍一下他?(多找几名同学,教师适当补充)3、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变成“跨栏王”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翻越远方的大山)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教学要求:(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理解词义,读懂课文。(3)思考如下问题:“大山”指的是什么?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刘翔是怎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3、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开火车读。跨栏 田径 决赛 希腊 雅典 国际 隐隐 成绩 纪录 呐喊 当初 祝贺 遥不可及 风驰电掣读音注意:掣 字形区分:纪 记(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相机指导读易错、难读的句子。文中有两处问句,要读好疑问的语气。4、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1)谁能说说“大山”指的是什么?(2)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3)刘翔是怎么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从这你体会到了什么?5、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决。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让我们再次读课文,这一次请同学们默读,感受这些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想一想刘翔是在翻越这座大山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读完后试着完成这样的填空:遥不可及-(站在山脚下)-(翻越大山)。 我们能按照这条时间线索把课文分成对应一座的三大部分呢? 第一部分(一至二自然段),主要写刘翔刚练跨栏那会儿,把约翰逊当成一座要不可及的大山。 第二部分(三至七自然段),写刘翔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来到了“大山”脚下。 第三部分(八至十一自然段),主要讲刘翔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最终战胜了约翰逊。 “远方的大山”对于刘翔来说是什么呢?他是怎么样翻越的?在翻越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最终成功了吗?在翻越的过程中他表现出了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10道高栏、110米的距离、潇洒的动作,炮弹般的速度、不仅改变了一个民族关于速度的记忆,弥补了一段想象中的记录空白,同时也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刘翔它已经成为了大家心中一个不容忽略的名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刘翔的自传体作品齐读课题。2、上节课,同学们围绕课题提出了几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今天我们就带着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3、出示:“远方的大山”指什么?(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你能找到答案吗?)二、学习1-7小节过渡:为什么在刘翔眼里,约翰逊就是一座“远方的大山”?请你细细地读一读文章的1-7小节,找一找相关词句,画出来体会体会。刚练跨栏那会儿,根本就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能亲眼看到约翰逊。在我看来,他就是一座远方的大山,我到山脚下的那一天都遥不可及,更别提要翻越这座大山了。”(1)你体会到了什么?(差距大、实力强)(2)从哪看出来差距很大?“奢望”:读.什么叫奢望?什么对于他来说是奢望?(亲眼看到其人)“远方的大山”:远、大、高不可攀/望尘莫及“遥不可及”:什么叫遥不可及?什么对于他来说“遥不可及”?连到达山脚下的那一天都遥不可及,更别提要翻越这座山了,所以对刘翔来说,这是一座矗立于“远方的大山”,要想翻越它,只能是一个过高的难以实现的希望,是梦想!(3)这座山又远又大,想要翻越它真难啊!谁来一读这段话。(指名读第2小节)差距很大,刘翔自己也认识到了这一点,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体会。(齐读)“那次,我没能进入决赛,只能作为观众在一旁感受约翰逊风驰电掣般的速度。”(1)、什么叫“风驰电掣”?(形容象刮风和闪电一样迅速)(2)、约翰逊实力强劲,而我只能作为观众,连进入决赛的资格都没有。(3)、读一读,体会一下两者的悬殊。“整个2003年,我跟他的比赛近10次,竟没有一次超越他。但我跟他的差距越来越小,我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第一!”(1)、为什么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约翰逊是座“大山”?(理解“近10次”、“没有一次”、“屡屡拿第二”、“总是”。)(2)、在这么多次的比赛中,约翰逊能稳稳地占据冠军宝座,可见其实力的强悍。“很早就知道阿兰约翰逊的名字了”(成名时间很早,早就声名远播,是大家的偶像)小结:事实上,阿兰约翰逊从1989年出道至今,已经在110米栏界奋斗了20年。4枚世锦赛金牌、1枚奥运会金牌、3枚室内世锦赛金牌,是110米栏界的霸主,无法超越的对象。所以这样一个强劲的的对手在刘翔看来是一座“远方的大山”,翻越它便成为了他的一个很难实现的希望,一个梦想。刘翔就此放弃了吗?他选择了什么?(坚持)选择了翻越远方的大山(点题)那他又是(出示)怎样一步一步翻越远方的大山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3-7小节,找一找关键性的词句,体会体会。学习3-7小节1、同学们,大山遥不可及,面对这座大山,刘翔是怎么想的?出示:“刘翔啊刘翔,你将来能和他跑得一样快吗?”(1)刘翔是很多同学的偶像,你能读出他此时的心声吗?(2)这句话虽然是一个问句,但是刘翔心中有答案吗?(有,希望能,有了目标,成为了梦想,也有了超越的决心。)(3)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这句话。过渡: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这样的目标,所以刘翔不断努力,不断进步。2002年,他就和约翰逊肩并肩地站在了同一个赛场上。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的进步吧!2、齐读第5小节(1)虽然他向着他的目标又更进了一步,但是那一次还是留给了他无限的遗憾。遥望着约翰逊胜利的背影,他会想写什么呢?(2)交流(3)虽然这次比赛给刘翔留下了遗憾,但更激起了刘翔不懈奋斗的动力。引读:他进入决赛的机会,和约翰逊面对面过招的次数也,整个2003年3、出示:“整个2003年,我跟他的比赛近10次,竟没有一次超越他。但我跟他的差距越来越小,我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第一!”(1)、在这么多次的比赛中,你看到他的努力了吗?(2)、当他屡屡拿第二的时候,他还会想什么?交流。4、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只要拼搏就一定能超越,即便引读第7小节。总结:同学们,约翰逊是一座“远方的大山”,而刘翔就是凭借着树立明确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敢于超越的精神这样一步一步地接近了目标,最终成功翻越“远方的大山”,超越了梦想。瞧,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三、齐读8-11小节1、你读出他的心情了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兴奋、激动)从哪里看出来的?2、指导朗读:你走进了刘翔的内心,读好它!(指名读)3、他成功翻越了大山,超越了约翰逊,他的高兴不言而喻。(齐读)四、总结1、同学们,超越约翰逊是刘翔的梦想,它看似遥不可及,难以实现,但刘翔凭借着自己不畏艰难、顽强拼搏、敢于超越的精神,成功地齐读,文章学到这,你有什么感想?2、练笔,交流(成功就是翻越远方的大山!)3、刘翔不是作家,可翻越远方的大山一文,却深深吸引了我们,因为他用真心、真情记录了自己内心最真的感受。同学们,用笔真切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4、“中国有我,亚洲有我,我会再次飞翔,这就是真我的刘翔!”推荐阅读我是刘翔。雪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理解“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重点难点】通过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和对课文空白处的想象,理解“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教学准备】两幅鸽子图(第一幅画有一只受伤的鸽子,第二幅画有一只展翅飞翔的鸽子)、轻音乐录音带、小黑板【教学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以形促读,以境促读,让学生在读中生情,在读中激情,在读中感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示课题,质疑导入。1、世间有各种各样的感情,你体会过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吗?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发生在受伤的孩子和受伤的鸽子之间的感人故事,题目是:雪儿。(板书:注意“雨”字头的写法,齐读,注意“儿”读轻声)2、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长句子要多读几遍。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媚敷弧喃剩鸽捡哀悠阻忠递盼线慰指名读,要求声音响亮,读音正确。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对了掌声送给他,有错误举手纠正。(2)出示词语明媚的春天美丽的弧线艰难险阻飘飘悠悠千山万水轻轻捧起十分快慰要求不但要读准确,还要读好,把词语的意思读出来。指名读评价再指名读齐读(3)交流读书收获:通过初读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自由练读课文,不但要注意声音,还要表情。2、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范读等多种形式分节朗读课文。3、默读课文,完成填空。爸爸带回,我为雪儿,盼望。听爸爸说雪儿是,我更盼望。雪儿展开,我望着心里。这三句话分别是哪些自然段的主要意思?4、小结四、出示生字,指导书写1、范写,明确注意点。重点指导“剩、慰”2、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一、出示图片,激情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雪儿,你们看,雪儿飞来了!(出示展示飞翔的雪儿图)同学们,这就是雪儿,你们喜欢雪儿吗?请你说一句喜欢它的理由。2、可是有一天,你们喜欢的雪儿受了伤。(出示受伤的雪儿图)它飞不起来了,你看,它的眼睛里充满了哀伤。你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心里怎样?你会怎么办呢?3、你们说得真好,我们知道作者此时正受伤在家,十分孤独寂寞,她看到受伤的雪儿,又会怎么想呢?4、相似的遭遇使作者对雪儿格外同情,那么她又是怎样对待雪儿的呢?二、细读课文,朗读感悟(一)学习课文2、3小结1、默读课文2、3自然段。“我”和爸爸是怎样对待雪儿的? 划出有关句子,圈出重点词。(生读、画、师巡视)2、交流。3、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4、小黑板出示:“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我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心里会怎样想呢?是啊,这句话不仅要读出对雪儿的怜爱,还要读出作者对雪儿能早日展翅飞翔的盼望,以及自己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想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吗?(范读)读得怎么样?你们也想读得和老师一样好吗?要想读得好,不但要注意声音,还要注意表情。(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5、从爸爸那里,我知道了什么?6、雪儿如此勇敢、忠诚,是人们的好帮手,于是(引读) 谁能读好这一段呢?(指名读)(二)学习课文(46节)1、在作者的细心照料下,她的盼望终于实现了。指名读第4节2、雪儿终于又能展翅飞翔了。(出示展翅飞翔的雪儿图)看到雪儿的伤好了,你的心情怎样?(高兴、激动)3、文中的“我”的心情和我们一样,课文第4小节中哪一句话写出来了?请找出来。4、谁能用高兴的心情读好这一段?请大家练读。指名读。5、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雪儿在蓝天中飞翔,老师也想读一读,可以吗?请听老师朗读第3句,你们边听边想象,雪儿在空中是怎么飞翔的?你觉得它飞得怎样?(引导学生从“托”、“划”、“美丽的弧线”等词上体会雪儿动作的有力,姿态的优美)6、雪儿不但能飞,而且飞得矫健有力、姿态优美,你们想和雪儿一起飞吗?让我们配上轻快音乐一起朗读第4小节,边读边和雪儿一起飞吧!(配乐表演读)7、看到雪儿终于翱翔在蓝天,这时,你想对雪儿说些什么呢?8、此时,翱翔在蓝天的雪儿,它的心情又如何呢?它会对照顾它,关心它的小姑娘说些什么呢?9、是啊,当我孤独寂寞的时候,是雪儿给我带来了快乐。当雪儿翅膀受伤时,是“我”挽救了它的生命,给了它悉心的照顾。我和雪儿相依相伴了这么久,我们之间已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现在要分别了,多么让人舍不得呀!请同学们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朗读第五自然段。(1)自由读。(2)指名读。(3)挑战读。(4)齐读。10、“我”对雪儿依依不舍,雪儿飞走了,“我”为什么还感到十分快慰呢?11、齐读最后一节。三、总结全文,迁移练习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文中的“我”帮助受伤的雪儿,让雪儿重新飞向蓝天的故事,在与雪儿相识相伴的日子里,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2、有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吗?你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愿意把它写下来吗?花瓣飘香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理解生词。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理解生词。 1、出声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得有感情。 2、字形指导:“摘”字别写错。 3、哪些词语你不理解?提出来师生互相释疑。(注意指导理解词语的方法。) 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49自然段分角色朗读。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写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 3、课文写小女孩几次摘花瓣?(2次)分别在哪些段落中?哪一次写得最详细? 4、我们现在可以先把这两次摘花瓣分别单列为一段,接下来看看剩下的自然段与这两段有无紧密 5、齐读剩下的自然段 6、学生各抒己见,说说段落划分,师及时点拨指导。7、师归纳:我们按时间的不同把课文分为4段: 第一段():写“我”家门前开满月季花。 第二段():写第一次看到小女孩摘花瓣。 第三段():写小女孩第二次摘花瓣,并且“我”搞清了小女孩摘花瓣的原因。 第四段(最后一自然段):写小女孩给妈妈送花瓣的事感动了我。 三、熟读课文,初步体会小女孩“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四、总结:通过对这篇课文的了解,你还有什么疑问?或者你有什么感受?第二课时教学目的: 1、精读课文,感悟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2、抓住关键词语和人物对话中的提示语,细心品人物的美好心灵。 3、针对最后一自然段展开想象,训练口语,进一步理解文章内涵。 教学重点:精读感悟,品味情感。 教学难点:对关键词和提示语的理解要通过反复细读去领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懂事的小女孩,谁能说出她为什么懂事? 2、找读相关语句读一读。(第7、9自然段。) 3、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精读学文。 过渡: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课文两次写小女孩摘花瓣,其中第一次写得简略,第二次写得详细。我们先易后难,来看“第一次”。 、指名读第二段。 1、画出小女孩摘花瓣时的动作。(俯、双手捧着、穿过、跑远。) 2、同学们带着你的理解和感受再读这一段。 3、反馈对这些动词的理解。(结合课文插图作答。) 4、师:还有一词也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小心”,你从这个词语中看出什么?(小女孩不是有意在搞破坏,说明她很细心。) 过渡:课文第一次写小女孩摘花瓣,用了很多动词修饰,我们从语词中感受到了小女孩对月季花瓣的喜爱,那么她摘花瓣做什么用呢? 、分角色朗读第二段。 1、画出描写小女孩被“我”发现摘花瓣并叫住时的表情句子。 2、“不知所措”、“惶恐”说明小女孩心里表现是怎样的?(有些害怕。)3、师:出现这种心情表现很是正常,因为毕竟小女孩不是理粗地做这种事。后来怎样呢? 4、指名分别读49自然段。 5、通过作者与小女孩的对话,我们终于得知小女孩偷摘花瓣不是为了自己取乐,而是送给生病的妈妈。如此看来,这花瓣当摘不当摘? 6、你觉得小女孩是怎样一个孩子? 过渡:当作者得知实情后,作者是怎么认为的呢? 、齐读第四段,展开想象,训练口语。 1、“我”为什么要买花相送? 2、送花时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3、“我”把买到的一盆带有露水的月季花放在自己母亲的阳台上,母亲会怎样问?“我”又会怎样作答? 三、总结: 1、师:多么可爱的两个孩子呀!他们美好的心灵值得我们去学习。学习他们懂事,关心父母,敬爱父母的美好品质。 2、你怎样理解课题的含义? 为您录制的资源插入时间标签时间: 分 秒 (该资源总长度为:) 描述:增加已添加时间标签列表提交练习2一、 教学提示本次练习的教学目标为:1、 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准确运用表示颜色的词语可以使文章更优美。2、 积累运用表示颜色的词语。3、 学习写好上下结构的字。4、 在大致了解意思的基础上记诵8个成语和古诗清明。二、 教学流程第一板块:学用字词句。1、(老师镜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练习二。(课件镜头)练习2 太阳公公和月亮姐姐分别给我们带来了两段优美的短文。(课件镜头)请大家去读一读这两段话,不会读的字可以去请教字典。相信你们都会读了,我们一起来试试看。2、(老师镜头)这两个短文中都有表示颜色的词语,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用笔划出短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课件镜头)这段话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是“湛蓝”“金灿灿”,(1) 我们一起把这两个词语读两遍。(2) (老师镜头)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平时看到的还有什么是湛蓝的,什么是金灿灿的呢? 我们可以说海水是湛蓝的,成熟的稻谷、麦穗是金灿灿的。(课件镜头)这段话中呢表示颜色的词语是“墨黑”“银亮亮”。(1) 把它读两遍。(2)(老师镜头)我们把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去掉再来读一读这两段话,你会发现什么呢?下面老师读不没有表示颜色的词语的短文,你们读带有表示颜色的词语的短文,想一想它们有什么不一样。(课件镜头)(对比的两段话)(老师镜头)你发现了吗?有了表示颜色的词语,那美丽的画面就仿佛展现在我们眼前了,这就叫形象、生动。(3)(课件镜头)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段话,先自己练一练,待会老师给你们配音乐,让你们配乐朗读,相信你会读得更美的。3、(老师镜头)有了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文章就显得生动、形象了。像这样表示颜色的词语有很多,你能试着再说出几个类似的词语吗?(课件镜头)先说说这一类。(湛蓝、墨黑) 这一类的词语有什么特点呢?前面一个字是形容后面的颜色的,如蓝有很多种,浅蓝、深蓝、灰蓝,这里是湛蓝,非常清澈的蓝,像这样的词语有哪些呢? 这一类表示颜色的词语有(草绿、雪白、金黄、碧绿、粉红)第二类(金灿灿、银亮亮)后面两个字是相同的,试试看,你能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这一类 表示颜色的词语有(红通通、黑乎乎、黄澄澄、绿油油)(老师镜头)那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可以用来形容哪些事物呢?请大家开动脑筋,在这些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或者表示事物的词语。(课件镜头)()的草地 ()的天空 ()的树木 红通通的() 绿油油的()黄澄澄的() 你填对了吗?(答案填出)这样一填,这些天空、草地、树木就显得很美很美了,我们一起来读一遍。4、(老师镜头)相信你们能给这一段话填上表示色彩的词了。(课件镜头)(一段话)请你们拿出笔来,给这一段话填上表示色彩的词语,填好后读给你的同桌听听,说说是不是觉得很美?一个同学是这样填的,(答案)你看,这是不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呀。下面老师配乐,同学们把这段话美美地读一读。(老师镜头)当然你们也可能有别的填法,例如黄澄澄的迎春花,淡红的桃花,蔚蓝的天空等等,只要准确、适当都可以。第二板块:读读背背1、(老师镜头)这个练习中的八个成语。(课件镜头)( 1)试试看,你能把它们读正确吗?(2) 有几个成语比较难读,请跟我读,“有恃无恐”有机可乘 有求必应 (3) 连起来读一读这些成语,说说你发现这组成语有什么规律吗? 对,它们都是以有开头的。(4)这些成语中你知道哪些成语的意思呢?把它说给同桌听听, (5)这儿有几个句子,请大家根据句子的意思填上相应的成语。A、小明做什么事都是开始很认真但到后来就马虎了,妈妈对小明说:“你做事一定要 ,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B、王羲之从小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经过一年有一年的刻苦练习,最终成为大书法家,这真是 啊!C、爸爸是个热心人,朋友请他办事,他总是 。你填对了吗?课后你也可以试着用这些成语说说话。(6)现在要请你们试着背下这些成语了。2、(老师镜头)(1)同学们知道清明节吗?和大家交流一下,清明节人们会做些什么。下面我们来看看清明这首古诗。(课件镜头)(2)(古诗)听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你把不懂的地方在书上做上记号,然后去请教老师和同学(老师镜头)(3)路上行人为什么会欲断魂呢?这要联系清明来想,清明是人们祭奠逝去的亲人的日子,因为深深思念着故去的亲人,人们的心情很沉重,很难过,所以说是“欲断魂”。这首诗勾画出了清明时节细雨霏霏,扫墓的人们感念已故的亲人, 伤心断魂的画面,还描绘了我与牧童问答的有趣情景。(课件镜头)(4)请你们把这首诗多读几遍,记在脑海里。(5)(老师镜头)这首诗是唐朝诗 人杜牧写的,我们曾经学过了他写的山行这首诗,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背背看。 这两首诗因为都是杜牧写的,所以我们可以放在一起背。第三板块:写好钢笔字1、(老师镜头)今天我们学写驾、碧、望这几个字。(课件镜头)(1)我们先来读一读这三个字。(2)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几个字的结构特点,想一想每个笔画间的关系,看看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然后把你的发现和同学们交流交流。(3)你发现了吗?这些字要写得上分下合,但上面也不能分得太开,下半部分要写在中间,特别要注意它们中都有一个笔画非常重要,不仅起到了托住上半部分的作用,而且使整个字保持平衡,美观。你看马的这一横要写长一些,石的撇要向外舒展,望的最后一笔要写长。(4)下面请你们在书上描红,然后仿写。 7菩萨兵教材分析:课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军爱民的一个感人故事。朱德总司令带领的红军以菩萨似的心肠为藏民着想、替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赢得了藏胞的信赖与欢迎。全文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双线并进。一条线正面写朱德领导的红军部队,一条线侧面写藏胞。写红军部队,着重写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从而体现红军的菩萨心肠,略写红军怎么找藏胞,怎么搞春耕,详略得当。学情分析:估计学生能通过课前预习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朱德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品质,课上要让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反复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并学会在习作中通过语言表达心声。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2、学会18个生字,理解词语。3、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教学重难点: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初读课文,读讲第1自然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简述红军长征背景。2、板书课题,提问: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二、初读课文1、自学生字词(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及不认识、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出示: 菩萨糟蹋藏族一段同胞反动朱德翻译糊涂 不饶人哪怨不得春耕挨饿播种干干净净2、检查词语及课文朗读情况。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读讲第1自然段1、自由读。2、指名说说对“长征”、“藏族”的理解。3、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出感情。四、作业1、熟读课文。2、写词语。第二课时课时目标:读讲课文,理解藏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体会红军对少数民族同胞的赤诚爱心,领悟军爱民的优良作风与优良品质。教学过程:一、听写词语。二、讲读第二至第五自然段。1、自由读,思考:课文讲了什么?2、讨论、交流(讲朱总司令想办法动员藏胞回来)。3、出示“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4、指名读、齐读,体会朱德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5、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体会朱德深知藏民疾苦的感情和对藏胞的一片爱心。6、分角色朗读。三、讲读第六、七自然段。1、自由读。2、画出朱德同志对藏胞春耕工作关心、重视的词语。3、交流所画词语。4、出示“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引导理解含义:表面讲春耕,实质是要让红军形象在藏胞心中生根,使藏胞们知道,红军是一心为民的。5、说说这两段讲了什么。四、读讲第八、九自然段。1、自由读。2、默读思考:藏胞为什么全都流出了感激的泪水?为什么会说出“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3、感情朗读。五、总结全文。1、自由朗读全文。2、说说藏胞们为什么把红军称为“菩萨兵”?3、小结:本文记叙了长征途中,朱德同志亲自带领红军战士帮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得到了藏胞信任和感激的事。从中体会到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六、布置作业。1、朗读全文。2、写话: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要求用上“热火朝天”、“干干净净”。板书:10、菩萨兵朱德急坏了怎么受得了尽心尽力藏民躲跑返回流泪8 李广射虎教学提示 教材说明:本课采用“文包诗”的形式,通过讲述李广将军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拈弓搭箭,把白羽箭深深射入石头中的事,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与神勇无比。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塞下曲。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李广的力大无穷与神勇无比。4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教学流程板块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叫课件出示课题:李广射虎。 从这个题目,我们就可以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将“李广”的字体变色)李广是古代一位高级将领,他有“飞将军”的美称。从这个题目,我们还可以知道这篇课文主要是写一件什么事呀?(将“射虎”的字体变色)板块二:初读感知1、请大家打开语文书,按照屏幕的要求自己读读课文。课件出示: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生字新词,可以对照课后生字表多读几遍,也可以请教身边的老师和同学。标上小节号,看看课文的哪几个小节具体写了李广射虎的事?2、刚才,我们读了课文。文中的生字、新词能不能读准了呢?课件出示:先自己试一试,再读给同位的同学听一听。唐代 边境 惊呆 镇守 运足气力出没 巡逻 猎物 扎进 神勇无比(跟着老师再读一遍。将“没、扎”字体变色,注意“出没”的“没”和“扎进”的“扎”是多音字,在这里一定要把字音读准了。)3、这里还有一些词语字音也比较难读,先听老师读一遍,尤其要注意听准加点的字音。课件出示词语下面,就请大家自己试一试吧。石棱 搜寻 月色朦胧 影影绰绰 拈弓搭箭(“棱”是第二声,“搜”的声母是“s”注意读准了。)4、词语都认识了,看一看,课文总共有几个小节?看清楚了吗?是四个小节。想一想,课文的哪几个小节具体写了李广射虎的事?我想,同学们也一定找到了,是课文的最后两个小节。请大家再把这两个小节大声地读一遍。5、指导写字。课件出示词语唐、卢、守、呆、组、锣、搭、猎、扎、期、(本课左右结构的字有“组、期、锣、搭、猎、扎”,其中“组、锣、搭、猎、扎”这五个字,属于左窄右宽的字,而“期”左右两部分大体相等。还要注意“唐”里面的“一横”和“一竖”要出头。)6、下面,请大家描红。 板块三:精读感悟1、唐代诗人卢纶写过一组以塞下曲为题的诗,其中有一首是这样的,我们一起来读: 课件出示: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2、能读通顺吗?先自己试一试。同学们,诗中提到这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将军”字体变色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二小节。这位“夜引弓”的“将军”,便是被人们称为“飞将军”的李广。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诗中描述的,就是他在镇守北方边境时发生的一件事。3、对,他就是指“飞将军”李广。除了“将军”这个词语之外,诗中还有没有大家认为比较难以理解的词或句子?请大家在书上做上标记。4、“草惊风、引弓、平明、白羽”(词语字体变色)这些词语的意思你弄明白了吗?这首诗描述了怎样的一件事?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课文的三、四小节。5、我们先来看看李广是在什么情况下射虎的?课件出示: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读读这两句话,读后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插入 FLASH 想一想 说一说 一天晚上,月色朦胧,松林幽暗,李广带兵巡逻,走在荒山野岭上,突然,一阵狂风吹来,注意课文里用了一个词,形容风来得快,来得猛,哪个词?(将“疾风”变色)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能用一个成语说说你此时的感受吗?老师这儿也搜集一些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提心吊胆、胆战心惊、心惊肉跳、毛骨悚然带着这样的感受,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个句子。6、深山密林,疾风猛吹,非常可怕,更可怕的是听说这一带还有老虎经常出没。有一个人却一点儿也不怕,他就是“飞将军”李广。课件出示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便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着。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 读一读这两句话,想想“拈弓搭箭”会是一个什么动作?用手比划比划。这就是李广“拈弓搭箭”的动作,课件出示:图看清楚了吗?现在,就请女同学读读屏幕上的句子,男同学来演示一下李广射虎时“拈弓搭箭”的动作。再读这段话,感受李广“夜引弓”的连贯、娴熟和一气呵成。7、课文的第三小节描写“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的情景。现在,你明白“草惊风”的意思了吧?找出语句读一读。李广又是怎样“引弓”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相关的句子。8、那么课件出示: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又是哪一节具体描写的呢?课件出示:最后一节读一读。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广的随从便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现在,你知道“平明”和“白羽”的意思了吧?(“平明”就是“第二天,天刚蒙蒙”的时候,“白羽”的意思就是“白羽箭”。) 找到了“白羽箭”,为什么大家都“惊呆”了?对那是因为“白羽箭”深深地扎进石头里 ,怎么拔也也拔不出来“没在石棱中”。 入石三分!让大家看后目瞪口呆,看到这种情景,你能想象出大家会说些什么吗?插入 FLASH 想一想 说一说大家都会惊叹李广是一个力大无穷,神勇无比的将军啊。带着我们的敬佩,请大家再来读这9、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相信大家也一定能把这首诗读好。自己练一练。课件出示:诗句10、“林暗草惊风”是说天黑了,林子里一片黑暗,忽然来了一阵风,吹得的林子一阵响,读得时候要读出那种情景。“将军夜引弓”,从这里可以看出将军“引弓”的动作那样娴熟、果断,读得时候要果断些。“平明寻白羽”是指第二天去寻找猎物,要读出叙述的语气。“没在石棱中”是指人们没想到箭居然插进石头中,大家都惊呆了,读时要强调出来,是“没在石棱中”,听老师再读一遍。然后再自己读一读,背一背。11、学完这篇课文,说说李广给你留下了一个怎样的印象?的确李广是一个力大无穷,神勇无比的将军,带着对李广的敬佩再读这首诗。板块四:布置作业卢纶写过一组以塞下曲为题的诗,共六首,内容多写边塞征战。通过写将军从发令出征、夜巡射虎、雪夜敌逃、庆功宴舞,表现了将士们英勇无畏的性格,气势雄阔。我们学的只是其中的一首,课件出示这里还有其它的五首。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少年王勃教学提示:一、课型:阅读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二、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婺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教学流程:第一板块:初读感知流程一: 1.在江西南昌市赣江边,有一座名楼滕王阁(显示图片),它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名楼,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了。有一篇关于滕王阁的文章滕王阁序,千古传诵,文章的作者就是少年王勃。(显示王勃图片) 2.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少年王勃这篇课文。让我们通过读课文走近王勃,了解王勃。流程二:1先请同学们欣赏一下这篇课文。(播放配乐朗读)2同学们也来读读这篇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尤其是比较长的句子)、读通课文。 3这些词语你会读吗?读给大家听一听。(屏显)探望 南昌都督 宴会 文章 滕王阁序 胸有成竹 文思如泉 千古传诵 同学们尤其要注意“都督”的都,这个字是多音字,在这儿读d。都督是古时候的军事长官,三国演义,周瑜就是掌管吴国军事大全的都督。课文里的这位都督姓阎,他正准备在滕王阁举行宴会。4课文中有几个长句子,读好它们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我们来练一练。(屏显)将下面的长句子读通顺。(1)一位姓阎的都督正准备在滕王阁举行宴会,听说王勃很有才气,便邀请他也来参加。(2)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3)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竟忍不住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5这篇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我请五位同学来读,要求是: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其余同学认真听,学习长处,指出问题。(屏显)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6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屏显)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想一想,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的事情。流程三:1课文读好了,下面我们来学写生字。(屏显)探 昌 阁 督 宴 章 鸭 读 序这篇课文共有9个生字,说说你准备怎样记住它们?2.这几个字要特别注意写法: (屏显)督 宴 序(动画)督:监督别人要用眼睛,所以下面是个目。 宴:上中下结构,写得应紧凑些。 序:广字头里面是田野的野右半部分,不能多撇。 3.请同学们在习字册上描红并书写。 (屏显)描一描第二板块:精读感悟流程一:1王勃为什么会写滕王阁序?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交流交流。(屏显)王勃为什么会写滕王阁序?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交流交流。2少年王勃在探望父亲的途中,受阎都督邀请,前去参加在滕王阁举办的宴会。所以有机会写这篇文章。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一节。(屏显)有一年,少年王勃到远方去探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滕王阁刚刚装修一新。一位姓阎的都督正准备在滕王阁举行宴会,听说王勃很有才气,便邀请他也来参加。 “听说王勃很有才气,便邀请他也来参加”这句话,说明王勃早已远近闻名,那一年他刚满14岁,只是路过而已,就被身居高位的都督邀请,可见他有才气早已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了。流程三(第一部分): 1滕王阁序是怎样写成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三、四节。想一想这个问题。(屏显)读一读,想一想:滕王阁序是怎样写成的呢?2第二节: 重阳节那天,前来参加宴会的人很多,在这样一个场合,都督会请些什么样的人?(屏显)达官贵人 才高八斗的文人 善于吟诗作画的文人是啊,文人墨客是济济一堂,可当都督要求客人写一篇庆贺文章时,在座的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读一读第二节。(屏显)读一读2.就在所有客人都沉默的时候,少年王勃清亮的声音打破了此时的沉寂:“让我来试试吧!”课文第一节就说王勃很有才气。现在请同学们静下心来好好读读第四节,想一想,从哪些词句中能感受到王勃很有才气?可以把它圈出来。(屏显)默读第四节,想一想,画一画:从哪些词句中能感受到王勃很有才气?3(屏显)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竟忍不住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A、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原指一位古人想画竹子,于是在竹林中仔细观察,观察的时间长了,心中有一片竹林,画竹子时就很有把握了。王勃为什么会胸有成竹?读一读第三节。(屏显)王勃为什么会胸有成竹?读一读第三节。当时王勃是在凝望。他不仅仅是用眼睛在看,他是用心灵在看!滕王阁前的美景已深深印在他心中了,这就叫胸有成竹。正因为胸有成竹,所以王勃对于写文章已经很有把握,信心百倍。来,现在你就是自信的小王勃,来读好这句话。(屏显)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 B、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告诉我们王勃写这篇文章时思路就像汩汩流淌的泉水,笔像在上下翻飞,一气呵成。谁来一气呵成地读好这句话? (屏显)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 C、(屏显)当那位都督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连都督也如此情难自禁了,拍案叫绝,王勃真是“才惊四座”呀。我好像感觉同学们也在情不自禁拍案叫绝了,我们来读一读都督的话,夸夸王勃。4.这一小节字里行间都让我们感受到王勃是个奇才,来,再来好好品读一番。(屏显)读一读流程三(第二部分): 1. (屏显)“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这句诗令都督拍案叫绝,让众人惊叹!一起来读读,注意节奏。2王勃为什么能写出这么让人惊叹的诗句呢?读读第三节(屏显)读一读第三节 王勃在看,目不转睛地看,一边看,一边被眼前的美景触动。他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读一读。(屏显)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迷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区块链金融行业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医疗健康行业智能医疗设备市场前景展望报告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招聘应届毕业生拟聘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吉林省2025年吉林白城通榆县事业单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宁市2025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委政法委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克拉玛依市2025新疆克拉玛依市企事业单位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49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乌兰察布市2025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引进4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重庆国咨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招聘1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甘肃张掖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专业技术人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河南空港数字城市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第一批社会招聘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危重患者皮肤管理课件
- 2025年国防教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工伤受伤经过简述如何写
- 银行现金取款申请书
- 人事外包招聘代理合同
- 数字经济学-课件 第3章 数字技术
- AI引领时尚设计新潮-个性化需求的新一代解决方案
- 高二数学直线倾斜角与斜率同步练习题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热障涂层(TBC)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大轻质泡沫混凝土研究报告
- 室内装修工程质量保障措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