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2 第二单元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课件(28张).ppt_第1页
岳麓版必修2 第二单元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课件(28张).ppt_第2页
岳麓版必修2 第二单元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课件(28张).ppt_第3页
岳麓版必修2 第二单元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课件(28张).ppt_第4页
岳麓版必修2 第二单元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课件(28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一 铁路 更多的铁路1 铁路的重要性 速度快 大 费用低廉而便于国计民生 2 表现 1 1881年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唐胥铁路通车 2 1888年 宫廷专用铁路建成 3 甲午战争以后 列强争夺在华铁路的 权 运力 修筑 4 1909年 设计的京张铁路通车 成为中国铁路的里程碑 5 民国以后 商路修筑权收归 但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 詹天佑 国有 思维启迪 1881年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唐山开平至胥各庄铁路在一片反对声中建成通车 铁路建成后 由于清政府视先进的蒸汽机车为怪物 尤其害怕它隆隆的震颤声惊动了附近的皇陵 就让骡马充当 火车头 这就出现了 马拉火车 的天下奇闻 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提示 中国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中国近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中国人闭目塞听 思想落后 二 水运与航空1 轮船航运 1 1872年 成立 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诞生 2 1900年前后 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在艰难求生 民国以后 这种情况没有多少改观 2 航空 1 起步于1918年 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水上飞机 2 同年 北洋政府设 先后拟订以北京为中心的五大民航线路 此后十年间 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 轮船招商局 筹办航空事宜处 特别提醒近代交通运输业促进了经济发展 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 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但同时也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 三 从驿传到邮政1 近代邮政事业的发展 1 鸦片战争后 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地区设立 领事邮政代办所 专门处理各国在华邮政业务 2 1896年 宣告成立 此后清政府设立邮传部 邮传正式脱离海关 3 民国时期进一步发展 1913年 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 1920年 中国首次参加 2 近代电讯事业的发展 1 1877年 在 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仅短短数年 民用电报事业也普遍开展 2 民国时期发展缓慢 直到20世纪30年代情况才有所变化 大清邮政局 万国邮联大会 台湾 3 交通近代化的影响 1 经济和观念上 促进了经济发展 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 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2 社会和生活上 大大增强了中外联系 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特别提醒中国近代交通和通讯事业发展的原因 1 从根本上讲 是西方工业革命冲击的结果 2 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 积极兴办近代交通和通讯事业 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 3 列强为了扩大在华的经济利益 加强对中国的控制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始终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 4 政府的作用 思维导图 知识主线 近现代中国的交通工具经历了由人力车到机动车 由平面交通到立体交通的发展变化 由于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多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并行于世 近现代通讯工具发展经历了从邮政通信到电讯的发展变化 虽然现代中国的电讯工具日新月异 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邮政通信的作用 史料一甲午战争后 列强在中国疯狂掠夺铁路修筑权 到1911年 全国铁路总长9292千米 其中半数以上由外国修筑并控制 史料二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活跃 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貌一新 铁路在畅通经济 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 知识的传播 意味着建立 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 所有这一切 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 自给自足的惰性 推动现代化进程 近代交通的发展 史料三1894年 孙中山曾大声疾呼中国修建铁路 1912年2月 孙中山先生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后致力于发展中国铁路事业 探究问题 1 根据史料一分析说明中国近代铁路兴建的特点 其后果是什么 2 结合所学知识及史料二 概括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影响 3 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孙中山对修建铁路有何主张 其主张能否实现 为什么 提示 1 特点 帝国主义疯狂掠夺中国铁路修筑权 在华修建的铁路长度超过了中国人自己修建的铁路 后果 一是帝国主义从中获取了巨额利润 二是控制了中国的交通命脉 便于它们进一步侵略中国 2 活跃了闭塞地区的经济 推动了商业城镇的发展 带动了与铁路有关的行业的发展 有利于知识 信息的流通传播 但冲击了传统的交通运输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生活 3 主张 修建铁路 大力发展铁路事业 实现商兴民富国强 不能实现 因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 由于列强的侵略 政局动荡 经济凋敝 资金和技术缺乏 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1 特点 1 中国近代交通工具都是从外国传入的 交通运输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外国控制 2 铁路 水运 航空都获得一定的发展 中国交通运输业开始近代化 3 交通工具地域发展不平衡 城市比乡村发达 4 各种交通工具同时并存 5 起步晚 发展慢 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2 原因 1 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 积极兴办近代交通 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 2 中国政府的政策转变及引导 3 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 始终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 4 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 这就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 近代通讯的发展 史料一窃泰西各国 越重洋数万里来至中土 恃其轮船 铁路之利 不啻出入户庭 至于遣将调兵 处分军事 虽悬隔山海 而如指掌 则尤以电报为之枢也 中国驿递文报 羽檄交驰 人马俱敝 迟速之数 霄壤悬殊 光绪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两广总督张树声奏 史料二 具大神通 经纬纵横 匪夷所思 惯传消递息 捷于影响 穿河贯汉 事更离奇 欲报平安 暗牵线索 纵万里关山信不迟 笑鱼笺雁帛 无斯火速 探究问题 1 结合所学知识及史料一 分析近代邮电事业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2 史料一中中西交通 通信技术的差距给近代前期的中国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3 结合史料一 二 从中可以看出通讯出现什么特点 提示 1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国外新技术的传入 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军事政治的需要 政府政策的影响 2 不利于抗击外来侵略 维护国家安全 不利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 传达信息迅速和简捷 中国近代邮电事业兴起 发展的有利因素 1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国外新技术传入 2 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3 军事 政治发展的需要 4 政府的推动和倡导 5 群众反帝爱国斗争的影响 逆向型选择题的解题技法 解题技法 逆向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概念 历史事件的理解 此类题型的主要特点有 1 从题型结构上看 题干中有表示否定的提示或限制词 如 不包括 错误 无关 不符合 不属于 表述错误 等 选项可能是不同的知识点 也可能是统一知识点的不同方面 2 从能力要求上看 除历史学科的一般能力要求外 还突出考查了逆向思维能力 这与运用正向思维的题型不同 学生在思维习惯上很不适应 往往容易出现失误 解答逆向型选择题 一要仔细阅读题干 抓住关键词 找出是哪方面的不正确 二要特别注意是选出不正确的 切忌由于马虎而选出正确的 三要在选出正确答案后 再复核一下 以防止未按逆向型选择题解答 解答该题型常用的方法有 1 直选法 根据所学知识 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2 排除法 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剩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 3 推理法 若不确定某个选项时 可以假设此选项正确 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 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 典题例证 美国学者雷麦曾经说过 除了铁路以外 就没有一种其他近代的经济设备输入中国以后 能够产生这样伟大的影响 下列关于近代中国铁路发展 叙述不正确的是 中国铁路的出现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铁路发展的背后隐藏着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等诸多因素 列强为扩大侵华权益 维护自身工业优势 反对中国近代铁路的发展 中国社会各阶层对修筑铁路一直处于冷漠态度a b c d 解析 中国铁路的出现 并不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而是在巨大外力冲击下的被动接受 因此 铁路诞生的背后 自然而然地隐藏着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的诸多因素 故 说法错误 符合题意 说法正确 但不符合题意 列强为扩大侵华权益 在中国修筑铁路 故 说法错误 符合题意 顽固派对修筑铁路处于冷漠态度 故 说法错误 符合题意 答案 b 即学即用 据近代中国某文献记载 窃闻泰西各国 遣将调兵 处分军事 虽悬隔山海 而如指掌 则尤以电报为之枢也 中国驿递文报 羽檄交驰 人马俱敝 迟速之数 霄壤悬殊 下列对材料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