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2: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作业).doc_第1页
岳麓版必修2: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作业).doc_第2页
岳麓版必修2: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作业).doc_第3页
岳麓版必修2: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作业).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2: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作业)一、选择题1(2017山东潍坊期中)左传记载:“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秋七月,初税亩。”具体方法是“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这实质上表明当时()a周天子加强对土地的控制b诸侯权力增强c税收制度得到国家确认d土地私有权得到认可解析“初税亩”承认土地的私有,材料中描述的是在初税亩实行后,又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一些规定,因此这实质上表明了当时土地私有权得到认可。答案d2(2017福建莆田期中)阅读下列改革措施,据此判断它们共同的历史意义()时间改革措施管仲在齐国改革(公元前七世纪中期)相地而衰征鲁宣公改革(公元前594年)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商鞅变法(公元前四世纪中期)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a直接瓦解了分封制b土地私有权得到了诸侯国法律承认c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为争霸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解析“相地而衰征”,即按照土地肥瘠的不同,征收不等额的租税。在当时各诸侯国的影响很大,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进一步发展。“鲁宣公改革”“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的意思是不管公田还是私田一律按亩征税,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商鞅变法“开阡陌封疆”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度,确立了土地私有制,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得到法律承认的应该是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而不是三者的共同点;为争霸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的是商鞅变法。答案c3(2017山东枣庄一中月考)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所反映出来的实质问题是()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c国君承认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d生产关系发生质的变化解析从“田里不鬻”到“民得买卖”反映了从井田制到土地私有制的变化,说明生产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答案d4(2017广东广州期中)从云梦秦简看,封建国家的农业管理官吏体系自成一体,如“牛长”“田典”“部佐”“田啬夫”等。这种体系说明()a国家对地主豪强加强了控制b封建国家直辖土地数量很大c中国古代农耕经济高度发达d秦朝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解析材料中提到的都是管理国家土地或农事的官吏。封建政府直接掌握的土地太多,必须配备自成体系的农官系统加以管理,故b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虽然表述正确,但与材料关系不大,故排除。答案b5(2017江苏徐州期中)在封建社会一度出现过“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a富者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b贫者生产积极性不高c土地私有制的发展d国家支持富者兼并土地解析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允许土地买卖是造成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a、b、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答案c6(2017山东德州期中)西汉时期,业主开垦荒地而获得土地,并无买卖交易发生,但业主也要模仿土地买卖文契,刻石立碑,说土地是由“东王公”、“西王母”、“山公”、“土公”等杜撰的神话人物手中买来。上述现象表明西汉时期()a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确立b鼓励土地买卖c尊重业主对土地的所有权d禁止开垦荒地解析a、d项明显错误,土地私有是在战国时期确立,材料明确指出可以开垦荒地;b项土地买卖材料中并未反映,材料反映的是“并无买卖交易发生”。从材料“业主也要模仿土地买卖文契”可以看出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注重以地契界定土地所有权,土地是由神话人物手中买来,那么,人们尊重神,自然会尊重买卖土地的结果。答案c7(2017江苏镇江期中)宋元之际史学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自序中写道:“故秦、汉以来,官不复可授田,遂为庶人之私有,亦其势然也。虽其间如元魏之泰和,李唐之贞观,稍欲复三代之规,然不久而其制遂隳(毁坏)者,盖以不封建而井田不可复行故也。”由此看来,马端临认为()a秦汉以后土地私有已是历史趋势b北魏、李唐一度恢复井田制c土地私有加剧了土地兼并d中央集权制具有稳定性解析材料的核心观点是“秦、汉以来,官不复可授田,遂为庶人之私有,亦其势然也”,即官方不再授田,土地私有是一种历史趋势。题干中的后半部分材料“虽其间如”是为了证明材料的核心观点的。故本题选a项。北魏至李唐时一度实行均田制,并非恢复井田制,故b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到了土地私有,但没有体现土地兼并现象,故可排除c项;d项也未能在材料中体现。答案a8(2017湖南娄底期中)明朝的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龙亩,夕贸市廛”。这反映当时农村()a农民生活日趋贫困 b农民生产积极性高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解析依据题干“佃农所获,朝登龙亩,夕贸市廛”可知,反映的是明朝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增强,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合,应排除。答案d二、非选择题9(2017河北沧州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来土地多归有力之家,非乡绅,则富民若夫穷民,本无立锥之地。杨文弱先生全集材料二先代有限田之议,均田之制,口分世业之法,宜仿其制而乘除之,亦因时救弊之政也。胶滨语录材料三徒党不下数千,始则占耕民田,后遂攻打郡县。王文成公全书(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朝后期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2)对于这一社会问题,材料二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问题是否得到了根本解决?原因何在?(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解析第(1)问要根据材料一中“土地多归有力之家,非乡绅,则富民若夫穷民,本无立锥之地”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中提到的“限田”“均田”等关键信息,并调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第(3)问对材料三描述进行归纳概括,注意语言科学,用语规范。答案(1)土地兼并严重(或土地高度集中)。(2)借鉴先代限田制、均田制等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