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小说和电影.doc_第1页
美国的小说和电影.doc_第2页
美国的小说和电影.doc_第3页
美国的小说和电影.doc_第4页
美国的小说和电影.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欧亚国际学院外国文化风景赏析作业 美国的文学和电影 姓名:曹依武 专业:电子商务 年级:2014目录一.美国文学1.1美国文学简介1.2美国文学特点二.美国电影历史和发展三.文学下电影的发展3.1电影的发展对文学的依靠3.2电影和文学的共同发展四.优秀的小说改编的电影 阿甘正传4.1阿甘正传简介4.2小说和电影的差别4.2.1小说和电影的不用4.2.2结尾的不同4.3电影点评 五.总结摘要: 文学是一切影视作品创作的基础,文学作品深刻的内涵与丰富的表现形式,为电影镜头语言的表达提供了参照。中外电影史上,根据文学经典名著改编的电影几乎也成了电影的精品之作。电影来源于文学,文学造就电影。文学与电影有密切的联系,文学表达的是文字的、静态的美;而电影是感官结合的体验,动态的美。文学各种样式对电影的渗透,电影对文学的叙事手法、抒情手法和塑造人物性格的丰富艺术手段的借鉴,使电影艺术在增强自身的表现能力,形成新的综合艺术特质方面,发挥作用。关键词:美国文学 电影 关联 阿甘正传 一.美国文学1.1美国文学简介美国文学(Americaliterature)表现为平民化,多元化,富于阳刚之气,热爱自由,追求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美国梦。美国文学大致出现过3次繁荣:19世纪前期形成民族文学,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文学两度繁荣,并产生世界影响,已有近10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美国文学的历史不长,它几乎是和美国自由资本主义同时出现,较少受到封建贵族文化的束缚。美国早期人口稀少,有大片未开发的土地,为个人理想的实现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1.2美国文学特点美国人民富于民主自由精神,个人主义、个性解放的观念较为强烈,这在文学中有突出的反映。美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移民不断涌入,各自带来了本民族的文化,这决定了美国文学风格的多样性和庞杂性。美国文学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吸取、融化各民族文学特点的过程。 二.美国电影历史和发展在1893年,发明电影视镜爱迪生并创建囚车摄影场被视为美国电影史的开端。1896年,维太放映机的推出开始了美国电影的大众放映。而在电影的发展历程当中,文学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大量的影视作品都由文学作品改编成的。在电影拍摄过程中,电影导演最初接触到的文学剧本是由编剧用文学语言创作的。电影踩着文学的肩膀。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城市工业经济和中下层居民数量迅速增长,美国电影成为适应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种大众娱乐。它起先在歌舞游乐场内,随后进入小剧场,在剧目演出之后放映。三.文学下电影的发展3.1电影的发展对文学的依靠作为20世纪最为重要的艺术样式年轻的电影与古老的文学之间一直存在着亲密的姻缘关系,这种关系在电影发展的最初阶段以及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更多表现为电影对于文学的借鉴和改编,借鉴通常呈现为这样两个层面:一方面,文学的一整套反映生活、表达生活的方法,比如小说的叙事手法、结构样式、表现技巧,诗歌的抒情,散文的意境,都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营养:另一方面,世界电影史上的许多作品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这些文学作品中既包括了经典作品,也包括了当代的畅销作品。3.2电影和文学的共同发展在20世纪是艺术和文学互动的时期,艺术家和作家企图摆脱文学和艺术的纯洁性,倾向于进行艺术和文学的杂交。好莱坞电影对美国戏剧和小说的越界影响使得美国的现、当代文学呈现一种“电影化”的特征。但是如果小说家一味追求小说的“电影化”或银幕改编性,而放弃小说所擅长的从内部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那对于小说家就是一个悲剧。并且电影的出现和发展不是孤立的,不可能摆脱文学的渗透和支撑。二者巧妙结合,为观众带来了饕餮盛宴。由此带来了文学、影视的双赢。四.优秀的小说改编的电影 阿甘正传4.1阿甘正传简介 阿甘(汤姆汉克斯 饰)于二战结束后不久出生在美国南方阿拉巴马州一个闭塞的小镇,他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然而他的妈妈是一个性格坚强的女性,她常常鼓励阿甘“傻人有傻福”,要他自强不息。阿甘像普通孩子一样上学,并且认识了一生的朋友和至爱珍妮(罗宾莱特潘 饰),在珍妮和妈妈的爱护下,阿甘凭着上帝赐予的“飞毛腿”开始了一生不停的奔跑。阿甘成为橄榄球巨星、越战英雄、乒乓球外交使者、亿万富翁,但是,他始终忘不了珍妮,几次匆匆的相聚和离别,更是加深了阿甘的思念。有一天,阿甘收到珍妮的信,他们终于又要见面。在公交站台候车时, 阿甘向他人讲述了他之前的经历。于是他又一次见到了珍妮,还有一个小男孩,那是他的儿子。这时的珍妮已经得了一种不治之症。阿甘和珍妮三人一同回到了家乡,一起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珍妮过世了,他们的儿子也已到了上学的年龄。阿甘送儿子上了校车,从儿子的书中落下了一根羽毛,一阵风吹来,它又开始迎风飘舞。4.2小说和电影的差别4.2.1小说和电影的不用电影阿甘正传与小说原著的首要不同点,就是叙事结构的不同,电影用的是倒叙然后正叙到结尾,倒叙的部分通过阿甘准备收到珍妮的信,去找珍妮的路上,坐在公路边等车,给身边的人讲他人生当中所经历的故事,然后接着见到珍妮和自己的儿子之后故事开始了正叙的发展;而小说原著没有这么复杂,就是通过阿甘的视角,正叙他长大以及后来发生在他身上离奇的人生之旅,故事结尾也就是阿甘讲述自己人生的结尾。从影片和小说原著的这种叙事结构差异中,可以看出电影改变了小说的叙事结构,这种改变相较于整个故事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就是这种没有太大差别的改变,使得影片具有了一份温情之感。小说和电影虽然都是以阿甘的口吻来叙述自己的生平,但是电影叙事结构的调整,改变了小说那种线性叙事的方式,改变了让人觉得阿甘经历了一切之后超然世外的叙述自己的人生经历,而代之以阿甘仍然在故事之中,他还没有经历一切,并不是超然世外,而是参予其中,即使是在他说自己的人生经历的时候,他依然在生活之中,在车站等车,等着去见好久没有相见的珍妮,这位她人生中唯一的爱人和最初最永恒的朋友。当他说完自己的人生经历之后,从身旁不停抹着眼泪的老太太的口中得知去珍妮住处的路线时,他又急不可耐的踏上了眼下的人生之路,影片此时也就结束的倒叙部分,开始了正叙的影片结尾。影片最后正叙的部分,我们似乎能够感觉到阿甘经历的沧桑,当他颤抖着背部略微弯曲的走向小阿甘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自己经历了很长很长的路途之后,突然停下来的那种疲惫和萧条感,这种感觉温馨而美好,所以电影叙事结构的改变,使得影片感觉上更温暖。4.2.2结尾的不同小说的结尾似乎是皆大欢喜的,除了战场上巴布的死亡之外,其他人都好好的活着,并且都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归宿。电影中却不是这样,阿甘妈妈和珍妮都去世了,就在阿甘不断的在人生中完满起来的时候,她们相继去世了,虽然小阿甘最后和阿甘生活在了一起,但是这种结局并不能算的上好莱坞的大团圆结局,反倒可以给观众以更多的思考空间,去思考人生,通过阿甘的人生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因为人生就是这样的不经意,这样的不可捉摸。在荒诞不经的生活之中,会有不期而遇的幸运或者命运,不可预料的事情在发生着,爱我们的人也会不经意的就离我们而去,我们自己也会象影片开头和结尾处随风而去的鸡毛。影片结尾留给观众的思考空间足以怡情足以让人沉思而又感动,在沉思和感动之中,一种温情油然而生。4.3电影点评 电影阿甘正传较之于同名原著小说,最好的地方是借助小说的诙谐、幽默、离奇,生成的一种对于人生,对于这个世界的美好而又淡然的温情感。五.总结 文学以它对世界的感悟保障人类的精神永远有一个支点,这个支点即理想。不管是在精神迷茫的时候,还是在情绪晦暗的时候,或者在我们陷入迷狂的激动时刻,文学总会给予我们可靠的心灵指引。人们通过阅读,以至聆听和观看文学,领悟到人生或世界的某种真相,点燃起心中生存的信念,寻找到个人的生存目标而电影,导演把对某种感受寄托在电影之上,给予它新的生命,让它伴随着自己的梦而转动。而演员则是给自己赋予了新的身份新的生命,用另一种情感去对待一些的事物,一些感情,一些人。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则像是一个聆听者,去感觉,去虚构地体会一些自己无法触及的情感,去填补自己内心的某种空缺。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些丧失人格的人或者事时,会气愤,会咬牙。而面对那些刻骨铭心的爱或者事,我们的心被触动,这大概便是电影最大的魅力,它能让人去站在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去抚平自己的情感。而电影和文学都象征着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为自己的生活去寻求意义。参考文献 1.陈予佳 英美文化影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