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3:第1课 孔子和老子(作业).doc_第1页
岳麓版必修3:第1课 孔子和老子(作业).doc_第2页
岳麓版必修3:第1课 孔子和老子(作业).doc_第3页
岳麓版必修3:第1课 孔子和老子(作业).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 孔子和老子(时间:4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 姓名_ 时间_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共48分)1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仁者爱人”贵贱有“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ab c d 2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多年前中国思想家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荀子3下列对孔子“仁”的学说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仁者爱人”b统治者不要过度压迫人民,要爱惜民力c目的要实现“天下大同”d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4孔子“克己复礼”中的“礼”,指的是a上古时候的禅让制b东周时候的分封制c西周时候的井田制d西周时候的等级名分制度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应当出自春秋战国时的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6建武十七年(41年)冬十月,刘秀回到家乡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曾对族人说:“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这一治国理念最有可能来自于a孔子b老子c庄子d董仲舒7“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满足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8现在,我们提倡“以德治国”,而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过“以德治民”的主张。这说明a不管时代怎样发展,我们所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一致的 b对传统文化必须绝对地予以肯定或否定c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加以继承 d“德治”将要取代“法治”9清康熙帝为北京孔庙提写“万世师表”的匾额,主要是为了表彰孔子对中国古代a政治思想的贡献b伦理道德的贡献 c哲学思想的贡献d教育实践和理论的贡献10下列对孔子的“仁”和德政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主张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e维护奴隶制,反对社会变革ab cd 11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c主张统治者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12老子对中国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在于a强调人们必须遵守社会秩序,要克制自己b主张“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c提出了“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d指出任何事务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二非选择题(13题30分;14题22分,共52分)13(3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材料二 孔子30岁左右开始讲学,培养出大批有才干的学生,孔门弟子世称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在地域上弟子们来自各诸侯国;就成分而言,除少数出身贵族外,大部分都是平民,所以当时就要有人说“夫子之门,何其杂也。” -节选自中国教育史讲稿材料三 孔子之道,远传与四域之外东京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热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于新约全书竞胜 -摘自日本学者岛鲜吉朗诸子百家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24分)(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6分) 14(2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材料二 美国前总统里根在1987年国情咨文中引用了中国某家著名语句“治大国如烹小鲜“引起了重大反响。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老子的思想主张。(12分)(2)材料二反映了其怎样的政治主张,如何评价该主张?(10分)第1课 孔子和老子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共48分)bccda bbcdc cd二非选择题(13题30分;14题22分,共52分)13(30分)(1)政治主张:思想核心是“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必须遵循“忠恕”之道,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出了“正名”的主张,达到贵贱有“序”;提倡“以政为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12分)哲学思想: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问题放在优先位置。(4分)教育思想:主张“有教无类”;教学上实施“因材施教”;主张把学与思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等。(8分)(2)奠定了传统社会主流思想的基础;整理和修订的“六经”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影响中国2000多年,对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影响。(6分)14(22分)(1)老子将“道”抽象化,概括为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在他看来,“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同时老子认为“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哲学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任何事物中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他主张只要能“守静”,就可以“以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