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的一场战争”。“一把枪”寓指的是( )a. 战场上首次使用坦克b. 德国人打响战争第一枪c. 萨拉热窝事件是导火线d. 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宣战2一战后期,促使同盟国集团迅速崩溃的主要因素有( )日本对德国宣战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集团的实力苏俄退出战争使德军放松警惕协约国展开强大攻势a. b. c. d. 31916年5月底,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的北海海域发生了大规模的海战。当时的交战双方是( )a. 英军和德军b. 法军和德军c. 法军和意军d. 俄军和德军4施里芬计划是德国军事家施里芬制订的作战计划,其特点是速战速决。使这一计划破产的战役是( )a. 东普鲁士战役b. 索姆河战役c. 马恩河战役d. 凡尔登战役5学者罗素说:“这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发展的原因则是由于以下因素:俄国渴望占有君士坦丁堡;德国在控制土耳其后,还渴望扩展到巴格达和波斯湾;而对于波兰的独立问题而言,虽然德国希望波兰享有自治权,但是俄国却并不希望如此。”罗素强调的是( )a.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发展不平衡演化成战争b. 列强争夺势力范围斗争的发酵引发了战争c. 巴尔干地区成为一战前欧洲的“火药桶”d. 德俄两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孕育了战争61916年初,德国发动了凡尔登战役,其战略目的是( )a. 迫使英国退出战争 b. 迫使法国退出战争c. 迫使俄国退出战争 d. 威慑正想投入战争的美国7在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总是让人难以预测。德国与法国、俄国在欧洲有深刻的矛盾,但甲午战争后三国却一起干涉还辽。英国一直奉行“光荣孤立”的政策,但20世纪初却与法、俄结盟。造成其关系难以预测的主要原因是( )a. 各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完全以自身的利益为转移b. 各国制定外交政策受国内政治局势的左右c. 各国政党交替执政导致其对外政策缺乏稳定性d. 各国外交领域的喜怒偏好经常随意地变化8在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总是让人难以预测。德国与法国、俄国在欧洲有深刻的矛盾,但甲午战争后三国却一起干涉还辽。英国一直奉行“光荣孤立”的政策,但20世纪初却与法、俄结盟。造成其关系难以预测的主要原因是( )a. 各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完全以自身的利益为转移b. 各国制定外交政策受国内政治局势的左右c. 各国政党交替执政导致其对外政策缺乏稳定性d. 各国外交领域的喜怒偏好经常随意地变化9日本经济在一战期间长足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 本土没有遭受战火b. 接受了欧洲大量订单c. 利用西方列强无暇东顾之机向中国扩展势力d. 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转向东京10根据有关材料统计: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加一战时,由美国华尔街银行给予协约国方面的现金已达20亿美元,而给德国的贷款只有2700万美元,上述情况表明( )美国借战争之机同交战双方做生意美国参战前实行中立政策美国在参战前就已经倾向于协约国集团世界金融中心转移到美国a. b. c. d. 11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进入全球规模阶段的主要因素是( )a. 中国的参战b. 日本的参战c. 美、中等国的参战d. 巴西的参战12下列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美国对德宣战德国基尔港水兵起义协约国总反攻德皇威廉二世退位a. b. c. d. 1319171918年德国所处的不利形势有( )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苏俄退出大战德国爆发革命a. b. c. d. 14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战场重心转移的顺序是( )a. 南线东线西线b. 东线西线东线c. 西线东线西线d. 东线南线东线15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这里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 )a. 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b.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c. 三国同盟建立 d. 三国协约建立16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帕克在其历史著作剑桥战争史中有这样一段话:“长远看来,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却遭到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阐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在作者分析同盟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的原因中,正确的是( )a. 美国始终援助协约国b. 德国拖入两线作战和持久战、阵地战的泥潭c. 德国资源匮乏,工业力量薄弱d. 协约国经济实力总体强于同盟国171918年,苏俄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该和约有利于苏俄( )a. 清除国内反动势力b. 恢复国民经济c. 向社会主义过渡d. 巩固新生政权181917年发生了一系列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事件。这些事件不包括( )柏林工人起义美国参战俄国十月革命苏俄坚决退出帝国主义大战a. b. c. d. 19美国的参战给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了重大的变化,包括( )战争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协约国的实力得到加强参战国家进一步增多战争结束的进程加快a. b. c. d. 20一战后期促使同盟国集团迅速崩溃的主要因素是( )“施里芬计划”过低估计了对手的实力美国的参战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使德军放松警惕协约国军队的总反攻a. b. c. d. 2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加速大战进程的事件有( )美国对德宣战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协约国力量增强,加强对德打击a. b. c. d. 22一战爆发后美国外交政策发生转变的决定因素是( )a. 伪装和平,大发战争横财b. 美国的国家利益c. 一战中协约国集团掌握了战争主动权d. 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破坏了国际惯例23材料:1914年6月,一战爆发。8月,北京政府颁布的局外中立条规,宣告中国恪守中立,一切事宜,均按国际公法办理。1915年,协约国为打击德国在华势力,曾劝诱中国加入协约国阵营。袁世凯政府为摆脱日本控制,亦有参战打算,终因日本反对作罢。朝日新闻对中德问题有评论:“中国参与战事,将于和平会议得一席地,而获与日本对等之投票权,则会议处分青岛等问题时,日本将不利。”1917年2月德国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而致美国参战,协约国胜券已握。中国政府以中立国的身份,从维护国际公法和遵守人类公理道义原则出发,对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提出严正抗议。协约国承认日本在中国山东的权利后,转而支持中国参战。北京政府内部却意见不一,演变出府院之争,最终段祺瑞掌握政局,决定参战。孙中山、梁启超、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等有识之士皆主张对德宣战并掀起舆论热潮。8月中国正式对德宣战。中国随即收回德奥在华特权,掀起对协约国的修约谈判。李志学“一战”对德外交与中国加入国际体系(1)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参加一战的原因。(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一战期间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认识。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4年9月5日,英法军队转入反攻,展开了马恩河战役经过马恩河战役,德军在西线的进攻被遏制,法军保住了巴黎到年底,西线转入相持,各自挖壕对阵。1914年的战争,由于西线德军攻势的受挫,东线的迅速开辟,德国被迫分兵两线作战,因而,以速决战为其战略目标的“施里芬计划”彻底破产了,总参谋长小毛奇被革职,由法金汉取代。材料二1915年战争重心东移。德国鉴于在西线的失败,决定改变“施里芬计划”,把主力调往东线,企图击溃俄军,迫使俄军单独媾和,以解除东方的威胁1915年春,在伊普尔战役中,德国首次使用毒气,英法损失惨重。材料三1916年,对于交战双方来说,都是关键性的一年。双方都力图打破僵局,决一胜负。1915年东线的战事表明,俄军不堪一击,但其幅员辽阔,德军不敢贸然深入,便决定在西线寻找英法主力决战德军总参谋长法金汉选择了凡尔登为德军1916年进攻的主要目标战斗一直持续到12月凡尔登战役是德国进攻的高峰,因此,它的失败也就成了一个转折点:此后,德奥方面每况愈下。以上材料均摘自新编世界近代史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恩河战役的影响。(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凡尔登战役的影响。(3) 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指出一战战局的演变及战场重心的转移过程。答案1c2b3a4c5b6b7a8a9d10b11c12c13c14c15b16d17d18a19b20b21a22b23(1)希望融入国际体系,提高国际地位,收回国家主权。协约国的诱导和支持。美国参战,协约国胜券已握,参战时机成熟。段祺瑞为代表的主战派掌握政局。有识之士与社会舆论主战强烈。(2)利用国际法、国际规则和国际机遇,主动融入国际体系,是一种外交进步。中国一战期间融入国际体系虽非完全主动,成果也有限,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既不可能真正融入国际体系也不可能完全、主动地收回中国主权。24(1)遏制了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竞赛线上活动方案设计
- 大学生消费扶贫营销方案
- 智慧零售明星营销方案
- 心理咨询推广方案
- 装修地面工程施工方案
- 钢结构施工方案大全电话
- 信息化网络营销方案
- 故宫文创的营销活动方案
- 东莞火灾显示盘施工方案
- 餐饮商业策划咨询方案
- 人才服务合同书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 剪切工技能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塔吊月检表优质资料
- 污水改排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石材检测报告2023
- 高三上学期体育单招考试英语模拟卷3
- DLT 1055-2021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技术监督导则
- 安全(文明施工)检查记录表
- 通信光缆线路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大全
- 综合实践活动:我们身边的一次性物品PPT通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