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模拟题.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模拟题.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模拟题.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模拟题.doc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模拟题.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9-20 H工作室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模拟题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A提防(d) 坎坷(k) 颠簸 (b) 高屋建瓴(lng)B修葺 (q) 懊悔 (hu) 参差 (c) 刚正不阿()C执拗 (ni) 避讳 (hu) 妥帖 (ti) 断壁残垣(hun)D脊梁 (j) 勉强(qing) 联袂(mi) 深恶痛疾(w)2.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 鼎盛 炒作 布置 明察秋豪B 竟然 隐蔽 对决 不懈置辩C 遗漏 焕散 姿势 承前起后D 慨叹 干燥 双赢 再接再厉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是( )A可歌可泣 四面楚歌 B 依然如故 依山傍水 C诚心诚意 好意难却 D 精雕细刻 无精打采4.在括号内填入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是(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忽略了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 玉兰花肥大的绿叶上闪烁着太阳的金光 连平常我非常喜欢听的清脆的鸟鸣,也听而不闻了 窗外碧水粼粼,垂柳依依 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景致,现在都视而不见了 A. B. C. D.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是( )A 左传 春秋 左丘明B 登飞来峰 宋代 王安石C 背影 现代 朱自清D 变色龙 法国 契诃夫6.名著阅读(2分) 请任意写出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的姓名、绰号并说出他(她)的绰号所反映出的人物特点:如:人物:张顺 绰号:浪里白条 人物性格特点:人很白、水性好7.背诵默写(8分,每小题1分)(1) 小桥流水人家。(2) 商女不知亡国恨, 。 (3)望岳中,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 , 。(4)、李商隐的无题中运用神话来表达自己美好愿望的诗句是: , 。 (5)我们写文章,在表达旧事物必然被新事物代替这个意思时,经常引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这句诗。三、综合性学习(7分) 1994年12月,第49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委员会)的建议,决定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某中学准备开展“了解土地荒漠化,约束人类自身行为”的主题演讲活动,请你完成三项任务。8.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写一段激情洋溢的开场白(80100字),要求用上“心驰神往” “与日俱增”两个词语。(2分)9.从下面三则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作为演讲稿的论据。(3分)材料一:1994年的联合国关于防治荒漠化的公约对“荒漠化”的定义是: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材料二:我国土地沙漠化的情况时间5060年代7080年代90年代目前年增长数额1560平方千米2100平方千米2460平方千米3436平方千米材料三: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灾害,涉及100多个国家,荒漠化土地面积为3600万平方公里,几乎等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我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全球1/6的人口受到危害。10.下面这段演讲稿中划线的5处,你觉得哪两句的表达错误或不妥当。(2分)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A)对人类产生的危害及其产生的灾害也是持久和深远的。它不仅对当代人产生影响,(B)而且对我们的先人已经产生了影响。据专家测算,中国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C)直接或间接影响近4亿人口的生存、生产甚至生活。土地荒漠化、沙化不仅恶化生态环境,(D)衰退土地生产力,威胁江河安全,而且加剧沙化地区贫困。2003年,中国重沙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中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E)与之相比,发达地区差距更大。答:不妥的是 两句。四、文学常识填空。(10分)11、秋水节选自 。庄子是 时期哲学家, 家代表人物。12、韩非, 末期著名思想家,先秦 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与 、 、 并称“战国散文四大家”。13、扁鹊见蔡桓公者篇故事所体现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从本单元的课文中,我们还学到了几个成语: 。(最少写出三个)五、文言文阅读与理解 (一)(15分)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1)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2)“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也。 , ,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时( ) 辩( ) 是( ) 旋( )15、解释文中划横线的两句话。(6分) (1) 。 (2) 。16、在横线上补充原文(3分): , , 。 17、用线把文段分两层,归纳第二层大意(2分): 。18、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 (二)(28分)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1)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饿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3)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4)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9、按要求用原文填空。(5分)(1)、回顾过去六十年的遭遇,其结果是乡邻 ,而蒋氏却 。 (2)眼下的情况是“悍吏之来吾乡”闹得乡邻 而蒋氏却 。(3)从一年的情况看,蒋氏自己是 ,而乡邻却“旦旦有是”。20、蒋氏的悲惨遭遇可用第三段的哪句话概括(2分): 。2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病 出 乎 食 2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