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 辛亥革命(作业).doc_第1页
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 辛亥革命(作业).doc_第2页
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 辛亥革命(作业).doc_第3页
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 辛亥革命(作业).doc_第4页
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 辛亥革命(作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 辛亥革命(作业)一、选择题(45分,每题3分)1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封建统治被推翻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临时约法的颁布2有人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革命党人为袁世凯量身定做的纸制枷锁。”此处的“量身定做”意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 )a三权分立 b总统制c责任内阁制 d民主共和制3有学者研究指出,“民国初年的政党犹如春草怒生,群起建立。经过令人眼花缭乱的分化组合后,由300多个政党逐渐形成了30多个有一定力量的大党”。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贯彻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责任内阁制度得到切实贯彻c法律规定人民有集会、结社的权利d广大民众积极投身政治生活4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也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毛泽东还曾说过,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林则徐、洪秀全、孙中山都( )a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b反对封建统治c主张向西方学习 d反对外来侵略5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某班同学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总结了四句话,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民权有了,国家强了 b皇帝倒了,清朝完了c国号变了,时代换了 d习惯改了,风俗新了6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就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a实现了民主共和国的革命目标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c推翻了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d揭开了走向共和的历史篇章7 “被民族危机催得早熟的中国资产阶级顾不得自己的幼稚和力量弱小,一代又一代付出努力,想把西方近代化运动引入中国,每一代人都在自己所处的历史条件下做了前人所不曾做的事。”其中,辛亥革命“做了前人所不曾做的事”是指( )a建立民主共和政体b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d促进国人的思想解放8 “(它)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侧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下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中,不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a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b网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实行贵任内阁制 d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泊体制9历史的很多时候,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对此,鲁迅先生曾深有感触的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a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b脱离下层人民群众c反封建不彻底d果实被袁世凯窃取10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说:“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这种变化主要说明( )a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了中外反动势力d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1 “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上述评价意在指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12辛亥革命“在新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基础上重建统一的政治共同体。从此,中国的政治发展不再依托以臣民政治文化为载体的消极被动的政治认同”。这是指辛亥革命( )a.结束了封建帝制 b.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 d.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13某诏书写道:“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又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上为一大中华民国。”该诏书( )a.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c意味着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d宣告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14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化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以此观点评价辛亥革命的功绩,正确的是( )a把中国人由皇帝的臣民变为国家的主人b推倒了封建帝制,根除了中国的封建势力c建立了独立自主、民主共和的新社会d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民族进步15中国近代的两首竹枝词写道:“都城一洗帝王尊,出入居然任脚跟。为问大家前二载,几人走过正阳门”、“政局纷纷类弈棋,本来约法尚临时。四番总理曾更替,内阁从新组短期。”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现象是( )a八国联军侵华与政局动荡b帝制倾覆与人民当家作主c帝制复辟与政府更替频繁d帝制倾覆和共和政体飘摇二、材料题(1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那一种共和政体是一个大失败,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被除去。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材料三 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的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为中国带来的“前无古人的变化”。(8分)(2)材料一、材料二对“民国”的评价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5分)(3)据材料二、材料三,你认为“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的内涵是什么?(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5分,每题3分)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中要求所选事件必须符合“前所未有”“破天荒”的特点,而在中国近代,辛亥革命并不是第一次革命运动;封建王朝被推翻的事件在此之前也经常出现;临时约法虽然是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属于“破天荒之创举”,但不是“变局”。因此a、b、d三项都不正确。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三权分立在中华民国政体中有所体现,但不是针对袁世凯的,故a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没有规定总统制,故b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责任内阁制,旨在架空即将担任总统的袁世凯,故c项正确;民主共和制本身并不针对袁世凯,故d项错误。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目考查的是民国初年政党兴起的原因,a项与材料没有关系,排除;b项说法错误,民国时期责任内阁制没有得到切实贯彻;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d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民享有集会、结社自由,这使组织政党合法化。从而出现政党林立的局面,故选c项。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林则徐代表地主阶级利益、洪秀全代表农民阶级利益、孙中山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因此a项错误;林则徐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维护清朝统治,因此b项错误;c项不符合题干要求;林则徐、洪秀全、孙中山都领导了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5【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明确辛亥革命的主要功绩:一是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存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二是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三是推动了社会习俗的变革。据此分析b、c、d三项都是对辛亥革命功绩的高度概括。辛亥革命后,国家并没有富强。a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6【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故a、b、c三项错误。7【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这是前人所不曾做的事,a项符合题意;b项太平天国运动做过;c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辛亥革命前已经得到了初步发展;d项维新变法就已经促进思想解放了。故选a项。8【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材料信息“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侧的最高权力”等反映了的是主权在民和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思想,故选a项。9【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可知是指即使辛亥革命之后但是社会中依然存在大量封建残余,即反封建不彻底性,符合题意的是c项,abd项不符合题意。10【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题干描述的是辛亥革命前后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这和辛亥革命之后民主观念深入人心有关系,符合题意的是b项,cda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11【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关键词及所学知识可知, “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分别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b和c、d只体现了材料的部分内容。1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在新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基础上重建统一的政治共同体”、“不再依托以臣民政治文化为载体的消极被动的政治认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君主专制制度),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指的是中华民国成立带来的意义,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与材料信息不相关,排除;d项提及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故选a。13【来.源:全,品中&高*考*网】【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清帝退位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大中华民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揭示的是清帝退位诏书,即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标志着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错误,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元旦;c项错误,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排除;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清帝还没退位,排除。故选a。1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没有实现把中国人变为国家的主人,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没有根除了中国的封建势力,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没有建立了独立自主、民主共和的新社会,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民族进步,故d项正确。1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都城一洗帝王尊”“本来约法尚临时”表明是辛亥革命之后,而八国联军侵华在辛亥革命之前,故a项错误;没有涉及人民当家作主,与材料中“政局纷纷类弈棋”不符,故b项错误;政府更替频繁只反映了表面现象,未涉及本质,故c项错误;材料中“都城一洗帝王尊”表明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材料中“政局纷纷类弈棋,本来约法尚临时”表明共和政体并不稳定,故d项正确。二、材料题(15分)16【答案】(1)政治上,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共和政体,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经济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社会生活上,礼仪习俗发生重大变化。(2)材料一认为民国的建立为中国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二认为民国在中国缺乏根基,失败是必然的。分析评价的着眼点不同。(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民族资产阶级照搬西方模式,走西方资本主义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解析】试题分析:(1)据材料一“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说明“民国”为中国带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