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宁县周家乡城镇总体规划(2010-2025)第一章 基本概况1.1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周家乡地处正宁县宫河塬西端,距县城37公里,211国道和正长公路穿境而过。南与陕西彬县毗邻,西与陕西长武县接壤,北与宁县隔无日天沟相望,历来有“鸡鸣听四县”之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是西安经济圈和西陇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甘肃省宁正煤田中心区和开发区。土地总面积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3万亩,人均耕地2.2亩。地形东高西低,北高南低,东宽西窄,乡域略呈三角形。全乡辖13个行政村,72个村民小组。2009年底户籍常住人口2227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927人。计入暂住一年以上的外来人口约920人,人口密度297.4人/平方公里。1.2 历史沿革周家乡是1961年由宫河公社分设出来的,以境内较大自然村周家而得名。1949年解放后,周家属正宁县七区(宫河区)所辖,并设周家乡,1958年初撤区并乡时,划归牛家沟圈直属乡,同年末成立公社时,社址由核桃峪迁至周家,仍用原周家公社名称,而后改为周家乡至今。1.3自然条件1、气候周家乡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湿润半湿润气候。因季风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降雨量年、月分布不稳定,一般七、八、九月降水偏多,春旱较频繁,年平均降雨量635毫米左右,年降水总量为8.51亿立方米。日照条件较好,年平均日照总时数2400多小时;气温较高,年平均温度8.3;无霜期较长,无霜期年平均180天左右。主要自然灾害是干旱、霜冻和冰雹等。太阳辐射问题和日照时数较同纬度的华北平原为高,属我国辐射能源高值区之一,光能利用潜力很大。由于气温日差大,积温高,利于光合作用和干物质形成以及糖分积累。雨热功当量基本同步,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2、地形地貌周家乡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地势东北高而西南低,地形主要为塬,境内塬、梁、川、峁沟相间,是典型的黄土高塬沟壑区。平均海拔1283米。其中周家乡车家沟村河滩海拔最低880米,为全县海拔最低点。3、水文地质乡域南部有泾河、四郎河两条水系。四郎河全长26000米,河道平均宽度为7米,水深05米,最高洪水位3米。1.4 资源优势1、自然资源周家乡资源丰富,不仅有十分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石料等,而且有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丰富的地下资源,目前探明的宁正煤田中心就位于周家乡境内,据测算,煤炭储藏量达到18.48亿吨的宁正煤田的核心区就在周家乡,煤炭储量达到15亿吨。同时细沙、豆石、块石等石料资源比较丰富。全乡盛产小麦、玉米、豆类、油料等,素有“粮仓”之称。较大的特色产业有柿子、花椒、黄花菜、中药材,大麻生产、柳编加工历史悠久,其加工生产的柳编簸箕远近驰名,行销大西北,年产值达到50多万元。2、历史文化资源周家乡人文历史积淀深厚。现有燕家村元代燕提领墓(安西郡总管燕桂之父)、周家村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300万年前后)两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有宫家川彩陶遗址、核桃峪遗址、吴家坡遗址、车家沟遗址(均为新石器时代,系古人类烧制陶器的地方)和惠家塬曹山化石点(黄河古象牙化石)等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周家乡与庆阳市其他7个乡镇被确定为国家重点保护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区。这里出土的石器、彩陶等文物省市罕有。剪纸、香包刺绣等民间艺术异彩纷呈;民歌、曲艺等黄河文化源远流长,1997年被庆阳行署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2004年下冯村妇女朱惠琴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西庄村妇女王重阳,被甘肃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甘肃省民间艺术家”。目前,全乡有一个刺绣加工厂和一个香包刺绣公司,从事香包刺绣的重点户有30多户。庆阳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周家这块土地为中国革命作出过积极贡献,红色文化源远流长。 1.5 社会经济概况2009年,全乡生产总值7699万元,较上年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15万元,增长12.1;第二产业增加值835万元,增长11.2;第三产业增加值1949万元。粮食总产量7万多吨;财政收入142万元,增长23.8。工农业总产值6017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1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02元。经济建设呈现出总量增加、提质增效、全面提速的良好势头,各项事业步入了发展最快、成效最好、变化最大的历史时期。表1-1 周家乡各村综合指标表 2009年序号村名自然村数量(个)常驻户数(户)常住人口(人)暂住人口(人)非农业人口(人)外出从业人员(人)行政区面积(KM2)耕地面积(亩)1徐家村5462164201727656.0340202芦堡村7578338709459736.449653乔坡村542815755701647604.6130754西庄村5456169301838234.9433005惠塬村5207741230754103.3722506车家沟村42207880833853.7725207燕家村65892229024110728.6458958下冯村6460184302017807.1347559梁家村8539209502269217.78519010周家村88422959120647157910.45762011大璋村4470171101867507.27484512房村5358133006537104.21280513核桃峪村4368138301515403.42280合计725977222769203927104597853520表1-2 周家乡历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一览表项目1995年2000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万元)3852419145105395604668027699其中第一产业产值(万元)2594371336324326451847204915从业人数(人)105371037894639282909088778653第二产业产值(万元)51.3239.9542.9597.3626.4706.9835.3从业人数(人)290304236263275284291第三产业产值(万元)206.5238.1335.1471.7901.61375.11948.7从业人数(人)39257842134512480450175241工农业总产值(万元)2158.32717.93531.94195.34833.45473.96017.3其中工业总产值(万元)51.3239.9542.9597.3626.4706.9835.3农业总产值(万元)2107247829893598420747675182国民收入(万元)3052316736584238419244274720财政收入(万元)1541982793114697142农民人均纯收入(元)1027144218471989214024902802表1-3 周家乡历年人口统计及集市贸易额变动表 单位:人,万元1995年2000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户籍人口20856210752131321506217452201322276其中农业人口20036193991950117968180941825618349非农业人口820165818123538365137543927暂住人口129158231352612856920乡域总人口20985212332154421858223572286923196集市贸易成交额1.121.261.311.471.681.822.75表1-4 乡镇工业情况统计表企业名称从业人员产值(万元)备注周家地毯厂6018.6梁家水泥预制厂920.6徐家砖厂5678.2周家砖厂78121.7车沟砂石厂582.1房村预制厂1227.9惠塬砂石厂7140.3周家预制厂953.5合计236542.9第二章 规划总则2.1规划背景1、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推进国家对西部开发高度重视,逐步采取各种政策措施支持西部发展。近年来,西部发展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今后发展步伐将会继续加大,因此周家乡将面临新一轮发展时期,经济的增长、规模的扩大、职能的转变等等问题也随之而来,这就迫切要求编制新的规划指导小城镇发展与建设。2、宁正煤田开发,大工业的带动作用伴随着宁正煤田的开发,将在周家乡境内开工建设核桃峪煤矿千万吨矿井、坑口发电厂、煤歼石电厂等大型工业项目,在周家和宫河之间建设煤电化工业集中区,因此周家乡的建设将面临着一个高速、跨越式发展的时期,上一轮规划已不能适应目前的周家乡发展的形势和要求,因此,迫切需要重新编制总体规划,以适应大工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指导小城镇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全乡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3、基础设施逐步改善随着宁正煤田二级煤专用通道建设,规划远期宁长二级公路可能改建成高等级公路。西安平凉铁路也将建设通往核桃峪煤矿的运煤专线,使周家乡由原来正宁最偏僻的地方,逐步成为正宁县交通条件最好的地方,唯一通铁路的地方。对周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2.2 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甘肃省村庄和城镇规划建设条例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698);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庆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5);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5);周家乡小城镇建设规划(2007-2020年);正宁县周家煤电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2009-2020年)周家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 规划。2.3 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近期:20102015年,远期:20162025年。2.4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东临房村二、三组,南接大璋一组,西靠芦堡三组,北至周家一组,房村二四组。总面积约为412.1公顷2.5 规划指导思想1、服务煤田、建设城镇。充分利用宁正煤田开发的契机,扩大镇区规模,完善镇区功能,强化镇区的中心作用,加快城镇化进程。2、突出特色、城乡一体规划要充分发挥周家乡地域自然、经济和文化特色,建设有黄土高原地域文化特色的并适应服务现代工业的小城镇,并兼顾城乡一体的协调发展,充分考虑城镇建设与村庄建设的关系。3、商贸领先、基础先行坚持以商贸建设为中心,大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煤田开发,吸引八方来客,把周家乡建设成大工业服务基地。4、超前规划、科学可行充分体现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合理确定小城镇规模,妥善处理小城镇建设时序与规划空间合理发展的协调关系,使规划既具有相对稳定性,又具有一定的弹性,并保证小城镇发展的持续性;技术指标力求先进,确保规划对小城镇长远发展的有效引导和控制。5、统一规划、配套建设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坚持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相统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走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内涵与外延相结合的发展道路。2.6 规划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2、人本主义原则:一切从人的基本需求出发,体现人文关怀。3、市场经济原则:按市场原则进行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和设施建设。4、环境优化原则:切实改变小城镇的环境形象和环境面貌,优化人居环境。5、灵活创新原则:不拘泥现状和固有模式,因地制宜,灵活创新,但求实效。2.7 规划重点1、从小城镇发展战略的角度确定小城镇发展方向,并预留控制小城镇远景发展用地。2、明确小城镇性质,拉开小城镇骨架,进一步优化小城镇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3、完善道路系统,加大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改善和提高全乡人民生活质量与环境质量。4、确定小城镇改造和用地调整的原则、措施和实施步骤。5、对小城镇中心和其他重要地段的建筑高度、体量等提出控制性要求。第三章 乡域发展总体规划3.1发展条件分析1、优势分析(1)大工业开发的带动作用宁正煤田总面积159平方公里,经过普查、详查,探明地质储量18.48亿吨,可采煤层厚度1.77-2173米,平均厚度13.94米,煤层埋深600-900米,属易燃、焰长、低灰、低硫、高发热值的不粘煤一弱粘煤,是优质的动力、化工及民用煤。现在周家乡境内布局建设了年产1200万吨的核桃峪矿井,及2*100万千瓦的坑口电厂和2*30万千瓦的煤矸石发电厂。大工业的建设将彻底改变周家乡几千年来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经济结构,乡域经济将转向以工业为主,社会将转型为以城镇为主。这一条件是周家乡面临的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周家乡距正宁县周家煤电工业集中区1.4km。(2)农产品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周家乡形成了以苹果、药材、畜禽、蔬菜为主的四大农业产业。粮食、油料、林果、烤烟、瓜菜、大葱、畜禽、香菇、花椒、柳编等土特产品资源丰富。同时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文化资源,剪纸、香包刺绣等民间艺术异彩纷呈;民歌、曲艺等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加之陕甘宁边区的红色文化,形成了乡镇农业和乡土旅游开发的良好基础。(3)交通条件改善周家乡位于正周公路沿线,随着大工业的开发,同时开工建设了周家至长庆至宁县路口至正宁县城的二级公路项目,总投资12.04亿元,总里程157公里,其中省道308线长官路口至正宁段80公里,正宁至长庆桥段72公里。宁长二级公路从宁县长官路口开始,经宁县的焦村乡、新宁镇(宁县县城)、早胜镇、良平乡、平子镇、米桥乡,再经正宁县的山河镇(正宁县城)、永正乡、榆林子镇、宫河镇、周家乡,最后经过宁县中村乡、米家沟,终点位于宁县长庆桥。建成后将惠及沿线37万群众。可连接规划建设中的核桃峪、宁县新庄两个大型煤矿和核桃峪坑口电厂及长庆桥煤炭化工园区。计划于2011年建成通车,工期36个月。其中,我县宫河镇至宁县长庆桥段44.66公里的路段由华能甘肃公司出资5.32亿元承建。规划远期宁长二级公路可能改建成高等级公路。西安平凉铁路也将建设通往核桃峪煤矿的运煤专线,使周家乡成为正宁县唯一通铁路的地方。2、劣势分析(1)经济基础薄弱虽然全乡已经初步形成了石料、建材、地毯、钢门钢窗、柳编加工五大工业主导产业和林果、蔬菜、畜禽、中药材、荏籽五大支柱产业。但由于自然和历史因素,农业、工业都的开发都处于初级阶段,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生产效益低,产品附加值低。(2)周边竞争激烈由于小城镇建设滞后,经济发展力度不足,致使要素集聚、服务业发展等方面都受制约。因此在上层次规划中除了煤矿和电厂以外主要的资源加工工业和生活服务基地都没有安排到周家乡,致使周家乡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3.2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周家乡规划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服务于煤炭产业开发的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生活富裕、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商贸服务型小城镇。2、经济发展目标规划期内,经济增长速度赶上或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015年,全乡GDP达到1215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30元;2025年,全乡GDP达到4.12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元。3、社会发展目标(1)发展学前教育,普及三年学前教育;优化义务教育,保证适龄少儿都能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改善办学条件,至2010年全乡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100%,全面实行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人口自然增长率近期控制在6,远期控制在5。(3)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提高乡、村级道路网的标准等级,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形成安全、高效的供电保障。(4)完善医疗卫生网络,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5)加强小城镇的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发展和扩大群众业余文化团体。3.3产业发展战略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周家乡产业发展具备一定发展基础,形成了农业、手工业以及煤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1、第一产业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高科技农业、观光农业。具体抓好四个转移,即:从传统的养殖业向优质、高产、高值的养殖转移;从传统的种植业向优质、高效的种植业转移;从传统的家庭经营模式向股份制集约化规模经营模式转移;从传统的耕作水平向现代化耕作水平转移。加大农田的整治、改造力度,使第一产业得以稳定并逐步提高。重点发展食用菌产业、中药材产业、突出发展蔬菜产业。坚持做大做强,强化宣传,广泛动员,提高技术服务。2、第二产业发展战略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以本地资源及经济技术优势为基础,以调整产品结构为突破口,发展外向型经济,组织集团经营,发挥提高一批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逐步实现传统产业高级化。结合本乡资源和区位优势,吸引外资,抓好民营项目的培植。煤业主要是指围绕宁正煤田开展的煤产品深加工。围绕煤田的开发,重点开发煤电产业和为煤电产业配套的机械加工、设备修理、零部件加工、建筑材料等工业。围绕农业资源,开发一批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建设中药材加工贸易基地,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并加强品牌管理,走精品化路线。围绕柳编簸箕、剪纸、香包刺绣等民间艺术,开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生产。3、第三产业发展战略协调发展一、二、三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发展商贸业,重点突出商贸、流通等服务业的地位。利用宁正煤田的服务基地,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房地产业,培育发展社会服务业。不断开发医疗保健、社区文化、法律咨询、失业居民就业技能培训、家政服务、社会保洁和保绿等服务项目。现代商贸业:以不断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增强便民利民功能,发展综合消费为目标,加快商业设施建设和结构性调整,不断开拓商贸服务业发展领域,建立商品流通安全体系,努力营造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房地产业:随着当地人民对居住条件改善的意愿加强,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营造满足有益健康的人居生态环境。3.4 村镇体系规划1、现状分析周家乡现有13个行政村,人口规模在2000人以上的村庄有4个,1000-2000人的村庄有7个,小于1000人的村庄有3个。2009年全乡人口2227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927人,占总人口的17.6%。2、建设战略规划随着煤炭产业的开发周家乡的建设重点将转移到小城镇的开发建设上来。村镇建设的战略是“退一进三,集中发展,小城镇扩容,村庄撤并。”3、村镇体系规划(1)乡域人口预测2009年周家乡域总人口为:22276人。根据庆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要求,2009-2015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011年2020年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同时随着大工业的开发,周家乡将成为一片投资旺盛的地区,外来人口的数量变化会日趋明显,因此机械增长也将会达到较高水平。根据相关产业发展计划,机械增长率2009-2015年间可以达到35,2016-2025年间可达到15。根据以上数据,采用综合增长率法预测乡域总人口,公式为式中:P0为基期人口数Pn为预测年份人口数a为自然增长率b为机械增长率t为预测年份距基期的年数经过计算,周家乡域总人口2015年为28349人,2025年为34557人。(2)城镇化水平预测根据正宁县社会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庆阳地区城镇体系规划等相关预测,到2010年和2020年庆阳市城镇化水平分别为30%和45%,正宁县城总体规划预测2015年正宁县城镇人口为7.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28.8;2025年正宁县城镇人口为15.3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7.8。由于2009年周家乡现状城镇化水平为17.6%,略低于县域的城镇化水平(2006年全县城镇化水平为19.7)。综合考虑周家乡的现状和发展机会,县域城镇化水平等因素,规划预测2015年和2025年周家乡的城镇化水平分别为30%和45%,城镇人口分别达到0.85万人和1.56万人。(3)村镇体系规划按照“重点建设小城镇,重点建设中心村,适当集中,撤并分散的村庄”的基本原则,规划规划把镇区扩大,镇区相关的周家、房村、芦堡3村合并到镇区建设。建设燕家、下冯、梁家、大璋、乔坡5个规模较大的重点村。将所有自然村都集中到行政村所在地进行建设,最终形成1个小城镇,5个重点村,5个中心村的建设格局。表3-1 村镇体系规划一览表名称数量(个)规模(人)性质与发展方向周家乡小城镇120000商贸服务型重点村乔坡村52000粮食、苹果、蔬菜燕家村2500苹果、药材、畜禽下冯村2000苹果、药材、畜禽梁家村2200苹果、药材、畜禽大璋村2000苹果、药材、畜禽中心村徐家村51800粮食、苹果、蔬菜西庄村1900粮食、苹果、蔬菜惠塬村1000粮食、苹果、蔬菜车家村1000粮食、苹果、蔬菜核桃峪村1600服务、加工(4)区域基础设施规划为实现镇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应本着科学性、民主性、可行性的原则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服务设施。规划期内实现村村通公路,并在各村完成人畜饮水工程建设,逐步实现自来水入户,实现统一供水。积极建设各村庄的通信设施,普及电话用户,发展互联网用户,普及农村有线电视,巩固和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完善排水设施,改变村容村貌,保护人居环境。完善供电设施,改造老化的供电线路,扩容变压器,提高农村的供电质量。周家乡镇区按照中心镇的标准和要求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村庄建设应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规划近期彻底消除危房,中心村建起高标准的小学和幼儿园,学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通过逐年实施,每个村建成标准化卫生所,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规划近期在周家乡镇区建设高标准的小康示范住宅,小康住宅户户通自来水、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和互联网,农民和城里人一样可以坐在家里上网,并配水窖、太阳灶、沼气池、水冲式厕所,既方便生活又有利于环保。第四章 小城镇性质与规模4.1小城镇建设目标(1)建设特色小城镇鲜明、布局合理、设施完备、城乡结合的小城镇。(2)建设服务型的小城镇现代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商业金融、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设施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3)建设宜居小城镇。居住用地既集中成片,又接近自然,交通便捷、公共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根本改善居民的居住水平,形成有吸引力的宜居小城镇。(4)建设高标准小城镇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协调配套的基础设施,供电、邮电、供水、绿化、环卫等设施建设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5)建设生态绿色小城镇严格控制各类污染,保护小城镇良好的生态环境,划定永久保留的农业地带,使周家乡小城镇建设体现田园风景特色。4.2小城镇性质通过对周家乡主要功能及特色的分析,确定其性质是:周家乡是宁正煤田的生活配套服务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为主的商贸型的绿色生态宜居小城镇。4.3小城镇规模1、人口规模现状小城镇规划用地范围内的人口主要有:周家村、房村、芦堡村、大璋村的部分人口和驻乡单位的非农业人口,共计43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30人。另有暂住人口约200人,现状城镇总人口为4500人。考虑宁正煤田开发而产生的人口机械增长,结合乡域村镇体系规划,采用综合增长率法对城镇人口进行预测。2009-2015年周家乡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011年2020年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同时随着大工业的开发,周家乡将成为一片投资旺盛的地区,外来人口的数量变化会日趋明显,因此机械增长也将会达到较高水平。根据相关产业发展计划,机械增长2009-2015年间可以达到3000人,2016-2025年间可达到8000人。根据以上数据,采用增长率法预测城镇总人口的自然增长部分,公式为Pn= P0(1+a)t式中:P0为基期人口数Pn为预测年份人口数a为自然增长率t为预测年份距基期的年数经过计算,周家城镇人口只按照自然增长2015年为4665人,2025年为4904人。再分别加上机械增长的3000人和8000人。近远期城镇人口将分别达到7665人和13000人。同时考虑周家、房村、芦堡三村撤并的人口约3000人,近远期城镇人口将分别达到10665人和16000人。考虑为规划远期保留充分的弹性,为煤电工业基地建设创造条件,周家乡小城镇规划控制规模为:近期(2015年):小城镇人口为10000人;远期(2025年):小城镇人口为20000人。2、用地规模2009年周家乡小城镇建设用地为80.06公顷,人均177.9平方米。现状人均用地180.51平方米,超出了国标人均用地指标分级中的级,根据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要求调整到140平方米以内,且为了充分有效的利用土地,因此,规划近期人均建设用地140平方米,小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140公顷。远期控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147.99平方米,小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295.98公顷。第五章 小城镇总体布局5.1小城镇发展方向本着节约用地、合理布局的原则,结合本乡的地形地貌情况,规划以现状建成区为基础,以正周商城为中心向东和向西发展,由于东南部受限于沟壑,适当控制向南,而东北部有211国道经过,所以有向北发展的趋势。5.2小城镇布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用地结构在现状小城镇建设总用地中,居住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为主,分别占小城镇建设总用地的58.0%和19.1%。(详见表5-1周家乡现状小城镇建设用地平衡表)建筑根据重要程度分三类建筑,普通建筑属于二类建筑,设计耐久年限为50年,三类的是25年以下的次要建筑,四类是15年以下的临时性建筑。表5-1 周家乡现状小城镇建设用地平衡表分类代号用地名称面积(hm2)比例(%)人均(m2/人)R居住用地51.4663.35114.36C公共设施用地12.5715.4727.93其中C1行政管理用地1.381.703.07C2教育机构用地22.923.596.49C3文体科教用地0.941.162.09C4医疗保健用地1.471.813.27C5商业金融用地2.753.396.11C6集贸市场用地3.113.836.91M生产设施用地0.040.050.02T对外交通用地0.290.360.64S道路广场用地16.720.3637.11U工程设施用地0.170.210.09小城镇建设用地81.25100.0180.51E水域和其它用地330.87小城镇规划范围用地412.1(注:小城镇现状人口按4500人计)表5-2 现状小城镇建设用地结构用地分类用地面积(公顷)占小城镇建设用地比例(%)周家乡国 标居住用地51.4663.3530-50公共设施用地12.5715.4712-20道路广场用地16.7016.711-19公共绿地002-6四大类用地合计80.7399.3665-85小城镇建设总用地81.251002、存在问题目前,小城镇建设的框架尚未形成,用地沿公路方向扩展,道路骨架没有形成,用地的功能分区不明显,呈现出各项用地相互混杂的状态。(1)生活居住用地较分散,临街住宅多为上宅下店式,垂直交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外部造型单调。(2)工业用地尚未形成规模,工业用地布局较分散。(3)公共设施用地集中分布于正周公路两侧和与之相交的十字街上,但其规模较小且分散,未形成商业中心。(4)各项市政设施,如水、电等的建设较为滞后。(5)从表看出,现状居住、公共设施、道路广场和绿地四大类用地总和占小城镇建设用地的比例为99.3%。已超出国家标准较多。同时,从四大类用地内部结构来看,居住用地和道路用地比例明显偏高,而绿地偏低。5.3规划布局原则1、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使各项建设布局合理,协调发展。 2、规划布局体现整体性与时序性,同时要富有弹性,做到近、远期结合,在时序、空间上协调发展。土地利用体现兼容置换的可能,提高小城镇中心地段的土地利用效率。3、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4、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传统特色,创造优美且具有地方风格的小城镇景观。补充:根据现状以及规划思想,把规划区分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已建区,然后进行具体布局。高压线路以及地块北部的生态农林用地为禁建区,地块西部及南部为限建区,正周公路以及与之垂直的主干道周围为已建区,其余部分为适建区。5.4规划布局结构小城镇用地结构将在现状基础上充实、拓展,形成“三心两轴五片区”的功能结构。三心:以正周商城为中心,集行政、商业、文化、娱乐和医疗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服务中心,以乡政府为中心的行政管理服务核心,以加工物流为中心的产业核心。两轴:沿正周公路和南北向主干路为小城镇的发展轴。五片区:商贸文化区,居民居住区,村民居住区,加工物流区,生态备用区。5.5用地布局规划1、居住用地(1)现状概况现状居住用地较为分散,用地面积51.46公顷,以独立民居为主。(2)规划原则统一规划,形成外型美观舒适、安全、安静的居住环境。重视居住用地的交通联系,通达性好,能满足居民出行方便。统一配套基础设施。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借景、创景,形成居住建筑的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积极开发多层公寓。(3)规划布局规划居民居住和村民居住两种住宅组合形式,规划用地面积98.89公顷,占建设用地的33.41%,人均居住建筑用地为49.445m2/人。其中一类居住用地面积48.74公顷,布置在现有居住较多的南部,二类居住用地面积50.15公顷。(4)规划要求住宅建筑应根据周家乡小城镇用地的地形条件,选择造型、间距、绿地、层数和密度,布置方式、群体组合和空间环境等因素。住宅间距应满足地方法规规定的日照间距,并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震、管线埋设、避免视线干扰等要求。2、公共设施用地(1)现状及存在问题周家乡现状沿正周公路两侧和与之相交的十字街两侧均为商店。现行政办公用地主要为乡政府办公用地,零星的有派出所、工商所、财税所等。商业金融用地较为集中,小城镇有一商贸城正周商城。现状公共设施用地12.57顷,人均用地27.93占小城镇建设用地15.47%公共设施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公共设施没有形成体系,公共设施较为分散,使小城镇中心功能的发挥受到了抑制。商业设施以商住形式开发为主,利用率较低,档次不高,规模不大。缺乏文化娱乐、体育等公共设施,不能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2)规划目标规划拟建设与周家乡小城镇规模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结构清晰、能集中体现新世纪现代化要求的小城镇公共设施。(3)用地布局小城镇公共建筑现在主要集中正周公路和与之相交的十字街上,应正周公路还有对外交通的功能,所以对公建干扰大的应往十字街上布置。规划公共设施用地71.48公顷,占建设用地的24.15%,人均35.74平方米。行政管理用地规划行政管理用地3.25公顷,主要还是保留现状为主,部分集中搬迁到政府周边,以形成行政办公中心。教育机构用地小城镇现状教育机构主要有一所中学(周家初级中学),两所小学(房村小学和芦堡村小学),一所幼儿园(周家幼儿园)。根据近年的发展趋势以及周家乡的实际情况,规划确定在地块西部设置一所技校级别的教育机构,拟用地10.25公顷。中学在原地扩建,用地面积2.04公顷,规模36班;房村小学迁移,并在居住区内靠西再另设一所小学;在居住用地内,根据不大于500米的服务半径,设置三所幼儿园。规划教育机构用地14.68公顷,人均7.34平方米。文体科技用地规划期内在商业较集中的地块形成文化中心,可综合设置图书室和影剧院等设施。结合技校设置一所体育馆,占地面积约2.38公顷,结合公园绿地和广场增设文化设施,如灯光球场、体育健材等,以满足小城镇及周围地区居民体育活动和健身的需要。其它一些小型的文化娱乐设施,如青少年活动室,老年活动室则就近安排在居住组团内。规划文体科教用地6.58公顷,人均3.29平方米。医疗保健用地现卫生院不能满足小城镇居民就医需求,且用地狭小、建筑破旧等,因此,卫生院在原址进行整修扩建,并在地块北部新设置一所医院。规划医疗保健用地1.69公顷,人均0.85平方米。商业金融用地保留现在以正周商城为中心,已初步商业氛围的商业中心。并随着发展向两侧延伸,且以后在正周公路两侧附近的道路布置商业,最终形成一个“十”字型商业系统。其他根据服务需要,在居住、学校等附近布置一些商业用地。规划商业金融用地36.7公顷,人均18.35平方米。集贸市场用地考虑今后的发展,规划布置两处集贸市场用地,一处布置在原址,主要为的居民服务;另一处布置在加工物流区,主要服务于农产品加工物流交易等。规划集贸市场用地8.58公顷,人均4.29平方米。3、生产设施用地为了充分利用周家乡的优越区位条件,考虑当地的常年风向,规划工业设施用地布置在小城镇东北部,主要以中药材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形成东北部工业组团。同时在组团内部规划专业贸易市场,形成前店后厂的布局格局。小城镇内部现有工业用地对小城镇环境影响也相对较大,规划期内搬迁到东北部工业组团内。规划生产设施用地34.75公顷,占建设用地11.74%,人均17.38平方米。4、仓储用地规划仓储用地集中安置在工业组团内,主要是服务于工业。规划仓储用地9.94公顷,占小城镇建设用地3.36%,人均4.97平方米。5、小城镇发展备用地周家乡是正宁县煤电工业集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宁正煤田的中心区和开发区,具有良好外部环境和资源优势,为适应小城镇发展的不确定性,策略性为小城镇建设预留发展备用地,为未来的发展尽可能留有余地。周家乡小城镇由于受地理地形和交通的影响,发展备用地位于规划小城镇的西部和南部,总用地为78.78公顷。表5-3 规划小城镇建设用地平衡表(2025年)分类代号用地名称面积(hm2)比例(%)人均(m2/人)R居住用地98.8933.4149.445其中R1一类居住用地48.7416.4124.37R2二类居住用地50.1516.9425.075C公共设施用地71.4824.1535.74其中C1行政管理用地3.251.101.62C2教育机构用地14.684.967.34C3文体科技用地6.582.223.29C4医疗保健用地1.690.570.85C5商业金融用地36.712.4918.35C6集贸市场用地8.582.904.29M生产设施用地34.7511.7417.38W仓储用地9.943.364.97T对外交通用地9.223.124.61S道路广场用地38.6613.0619.33其中S1道路用地34.6911.7217.35S2广场用地3.971.341.99U工程设施用地0.760.260.38G绿地32.2810.9116.14其中G1公共绿地16.165.468.08G2防护绿地16.125.458.06小城镇建设用地295.98100.0147.99小城镇规划范围用地412.1(注:小城镇规划人口规模为20000人)第六章 道路交通规划6.1对外交通1、现状及存在问题周家乡镇区现状对外交通主要是正周公路。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公路等级低、路面质量差、不能适应迅速增长的交通量的需求。(2)过境交通穿越城镇,并与城镇道路的交叉口太多,交通组织混乱。2、对外交通规划处理好镇区过境道路与镇区的关系,避免过境道路穿越。规划要既保证过境交通安全地通过,又尽可能减少对镇区内部的干扰。(1)正周公路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拓宽、改造。原正周公路规划为镇区内主干路。(2)新修建镇区北环路为镇区近期外部过境交通的需求,主要考虑为煤炭运输及其他货运的道路。考虑到外部过境交通量的增长,远期将南环路规划为第二条镇区过境交通性道路。过境道路通过镇区环形道路,与外部交通连接。既减少与镇区的干扰,又满足了过境交通的要求。(3)现有的周家乡新客运站的基础上扩建,完善客运站功能。(4)规划在北环路和东环路交叉口仓储区布置货运站。城镇规划对外交通用地9.22公顷,占城镇规划建设用地的3.12%,人均用地4.61平方米。6.2道路广场规划1、现状及存在问题(1)镇区道路系统骨架尚未形成,主要依靠过境公路承担内部主干路;(2)道路设施简陋,而且不配套;(3)道路等级不分,性质不明确,交叉口交通无组织;(4)缺少社会停车场和道路绿化用地。2、路网系统及交通设施规划(1)规划原则结合镇域产业规划,在镇区范围内形成快捷、方便的道路系统。明确功能,提高路面等级。针对镇区东西向交通量大的特点,将对外交通与镇区内部交通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现状路网的基础进行改造和扩建,统一规划,形成完整统一、快速通畅的城镇道路系统和完备的城镇交通设施;在城镇道路建设上,近远期结合,严格控制道路红线,严禁建筑物紧靠道路红线,新建房屋一律后退红线建造,近期建设以控制红线和通车为目标,形成道路系统骨架,远期逐步实现规划目标;(2)路网系统规划规划路网结合现状道路,按自然形态呈方格网布局。路网结构镇区路网形成“主干路 干路支路”三级道路体系。主干路红线宽度为40m、36m、24m。考虑到镇区东西方向交通量大,主干路布置为“三横一纵”,分别为周家大道、房村路、大璋路和民风大街。干路红线宽度20m。干路主要功能为镇区南北的交通联系,规划4条南北向道路。分别为民俗街、民艺街、民福街和民生街。支路红线宽度以12m为主,其余道路为支路。支路为区内交通联系道路,主要承担小区内用地产生的交通,直接为区内用地服务,并起到提高交通可达性、增加道路网密度的作用。路网密度城镇主干路间距500m以上,干路间距为250500m。道路横断面考虑到远期道路的服务水平及交通量的发展,将主干路的建筑红线距离均控制在60m、50m、40m。40m道路:为一块板。人行道各6m,车行道为21m。建筑红线距离均控制在60m。36m道路:为一块板。人行道各4.75m,车行道为21m。建筑红线距离均控制在60m.。24m道路:为一块板。人行道各4.5m,车行道为15m。建筑红线距离均控制在50m.。20m道路:为一块板。人行道各4.0m,车行道为12m。建筑红线距离均控制在40m.。12m道路:为一块板。人行道各2.5m,车行道为7m。(3)道路交叉口的交通组织形式 镇区道路交叉口均采用平交的形式。主干路与主干路、干路交叉口均采用信号灯管理平面交叉口,支路与主干路、支路与干路、支路与支路的交叉口均采用不设信号灯的平面交叉口。表6-1 规划道路一览表 道路等级道路名称红线宽度(米)起迄点道路长度(米)备注过境道路东环路(北段)24北环路-南环路639(639)括号内数字为本次规划道路长西环路(北段)24南环路-北环路688(688)北环路24西环路-东环路2359(2359)合计3686 (3686)主干路周家大道40西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包含答案详解【培优a卷】
- 智能锁控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练习题附答案详解(培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练习题包含完整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必刷100题附参考答案详解【a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过关检测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练习题和答案含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5年四川小金县考核招聘10名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的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练习题库含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考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污水处理站运行记录台账范本
- 无人机地下结构探测技术-洞察及研究
- 化工设备开车相关课件
- 校园基孔肯雅热防控措施课件
- 图像特征提取讲解
- 垃圾焚烧发电厂课件
- GB/T 8165-2025不锈钢复合钢板和钢带
- 2025年上半年Skynet稳定币全景报告-CertiK
- 【公路监理大纲】公路工程监理大纲(含桥隧工程)
- 2025年高考真题物理(山东卷)
- 小学健康教育二年级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