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课内阅读重点.doc_第1页
五年级课内阅读重点.doc_第2页
五年级课内阅读重点.doc_第3页
五年级课内阅读重点.doc_第4页
五年级课内阅读重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杨小-五年级-班学生作业纸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我是-本节研学内容课内阅读窃读记预期达成目标梯度习题设计阅读下面的片断后完成练习。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din din)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ln nn)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f f)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di di)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 这雨 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 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 大些 再大些 1、上面的片断选自 ,作者是 ( ) 。课文以( )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 ) 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生动细腻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 2、划去括号内错误的读音。 3、给文中没有标点的部分注上标点。 4、从片断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或近义词。 贪心( ) 缺乏( ) 害怕( ) 暴露( ) 5、片断中加点的字是作者细致入微的( ) 描写,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 6、片断中带横线的句子通过对 ( ) 和( ) 的对比描写,趣味盎然地写出了“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 ) 。 7、“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将( ) 比作( ) ,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进食。这样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 8、用波浪线画出最能表达课文中心的一个句子。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_ 9.作者的白日梦是_。这说明窃读有快乐、有惧怕,还有_。 10、“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这句话里,作者明智“ ”这样一个动作,写出了此时“我”尽管是腿酸脚麻眼倦肚饿,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_。这种窃读犹如一次精神的盛宴,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11、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吃饭长大”指的是 ,“读书长大”则是 12、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的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 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的喊:“在些,再大些!” 这句话是作者通过发愁表情的( )描写和快乐内心的( )描写的( ) ,趣味盎然地写出了作者( ),更加表现( )了 13、记叙文的六要素 是: 、 、 、 、 、 。14、转过街角,我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 我放慢了脚步。 仿写:(1)清晨走进校园,看见 ,闻 见 ,听见 ,啊!多么美好的校园! (2)放学回家,看见 ,闻 见 ,听见 ,回家的感觉真好!、书写等级教师激励批阅日期杨小-五年级-班学生作业纸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我是-本节研学内容课内阅读狼牙山五壮士预期达成目标梯度习题设计1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_ (略写)_ (详写)_ (略写)_(详写)_ (详写)五部分内容。表现了五壮士_2理解句子: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 面。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哩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 落深谷。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的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请用小标题概括这部分内容_ 2、为什么说五壮士口号声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的声音”? 3、文中表现声音大的词语是_表现英雄气概的词语是_。 4、加点的“屹立”能否换成“站立”?为什么?_ 5、文段选自课文_6、把“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改为“把”字句:改为“被”字句:7、五壮士把敌人引上绝路的原因是()。A、追不上连队B、无路可走C、不让敌人追上连队D、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书写等级教师激励批阅日期杨小-五年级-班学生作业纸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我是-本节研学内容课内阅读走遍天下书为侣预期达成目标梯度习题设计文段一走遍天下书为侣 对此,我回答是: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背诵的程度。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你喜爱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 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你每天都回家 可不管过了多少年 你还会说 我怎么没注意过 灯光照着那个角落 光线怎么那么美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1、 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熟悉( ) 喜爱( ) 2、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1)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改为陈述句: (2)书是朋友。 扩句: 3、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一个朋友“的理由是什么?(3分) 4、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家“的理由是什么?(3分) 5、“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谈谈你的想法。(5分) 6、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6分) 欣赏( ) 忽略( ) 思考( ) 7、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仿写句子。(2分)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一位良师 ,也是 让你不断进步的阶梯 。 8、文中用了表示顺序的词语“首先然后最后”,请用上这些词语写一段话。(2分) 9、“我”是怎样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把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方式的句子画上“”。 10、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2分) 11、“我”为什么觉得一遍又一遍地读书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12、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2分) 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缩句: 我读书。 9、他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3分) 10、找出能够体现作者读书顺序的词语:( )、( )、( )、( )。 11、作者的读书方法 概括讲是:( ) 书写等级教师激励批阅日期杨小-五年级-班学生作业纸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我是-本节研学内容课内阅读钓鱼的启示梅花魂预期达成目标梯度习题设计1钓鱼的启示中,我得到的启示是:“_。”终生的启示是:“_。” 2理解句子: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 诱惑人的“鱼”。” 联系实际 3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阅读梅花魂选段,回答下面问题。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回国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 1、 请从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慎重( ) 到底( ) 本性( ) 境况( ) 凌辱( ) 大概( ) 2、联系上下文,文中带点字词“无所谓”的意思是: 3、文中“旁的花”具体指的花有: (最少写两种) 4、用横线划出文中的排比句。 5、“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中的“他们”是指: ,像梅花这样的人我知道的具体有: (最少写两个) 6、梅花与松柏、青竹被称为“岁寒三友”,你知道描写梅花的诗句有: 7、文段写了有关外祖父的哪两件事? 答: 8、文段很多句子体现出外祖父浓浓的思乡情,请用波纹线划出其中的一句,并写写体会。 答:书写等级教师激励批阅日期杨小-五年级-班学生作业纸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我是-本节研学内容课内阅读七律 长征预期达成目标梯度习题设计长 征 1、本诗是毛泽东在红军_时写下的。全诗生动地概述了_,赞颂了_。诗眼是不怕,描述的五幅图画是:1腾越五岭山2疾跨乌蒙山3巧渡金沙江4 飞夺泸定桥5喜踏岷山雪。 2这是一首七律诗,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3.默写 _诗意:_书写等级教师激励批阅日期杨小-五年级-班学生作业纸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我是-本节研学内容课内阅读新型玻璃落花生预期达成目标梯度习题设计阅读新型玻璃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起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不是值夜班的看(kn kn)守,而是被划破的玻璃!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犯罪嫌疑人划(hu hu)破玻璃,碰着了金属丝网,警报就响起来了。这种玻璃叫 夹(ji ji)丝网防盗玻璃 博物馆可以采用 银行可以采用 珠宝店可以采用 存放重要图纸 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即 既)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nin zhn)在一起,不会伤人。有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需 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 1、用“”划去括号里错误的读音和字。 2、给画线的部分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珍贵( ) 企图( ) 反义词:坚硬( ) 安全( ) 4、这两段主要讲_ 和_两种新型玻璃的 _5、在介绍“夹丝玻璃”时,作者运用_和_这两个词形象而又准确地描述出夹丝玻璃非常坚硬、不易破碎的特点。 6、读了这两段后你一定对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而振憾,请谈谈你读后的感受吧。 答: 落花生 1落花生是一篇_散文,采用_的写作方法,告诉我们,_。(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指看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 2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_、_、_、_。其中,_是课文的重点,作者通过花生的特点,赞美了_。 3许地山:笔名_,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4理解句子: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 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答:书写等级教师激励批阅日期杨小-五年级-班学生作业纸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我是-本节研学内容课内阅读开国大典预期达成目标梯度习题设计1、开国大典: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 2、本文记叙了_年_月_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_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_的领袖风采。 3课文按照_顺序叙述。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 最后讲群众游行。4理解句子:1.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2.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 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3.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样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并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 野炮 山炮 榴弹(dan tan)炮 火箭炮 各式各样的炮 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 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骑兵一个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cha cha)不多把嗓(sang san)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 ”(3分)2、“装甲车”的“甲”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 部,再查 画。“甲”在字典中有4种解释:(1)第一,(2)古代军人打仗穿的衣服,(3)动物身上的硬壳,(4)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用的装备。“装甲车”的“甲”该选第( )种解释。3、给划“”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4、这段主要写了 ,表达了5、这个片断中的第一自然段写到受检阅的部队的次序是 、 、 三军。其中重点写了 军,它有 、 、 、 等兵种。6、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3分) 7、哪个句子最能体现群众的高兴和激动的心情,用“ ” 画出来。人们激动的原因是 ,朗读这个句子应该用 、 的感情来读。(3分)8、如果你在电视机前看到阅兵式的经过,你会想些什么?(2分)书写等级教师激励批阅日期杨小-五年级-班学生作业纸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我是-本节研学内容课内阅读钓鱼的启示预期达成目标梯度习题设计阅读钓鱼的启示选段,回答问题。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1、 请用横线画出本段话中的一个夸张句。并用这种手法自己试着写一句。 答: 2、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 如: 3、这个文段主要写 此时作者的心情是 4、请你就画横线的句子提问,并回答,看谁的问题最有价值。 提问: 回答: 5、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感受。 书写等级教师激励批阅日期杨小-五年级-班学生作业纸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我是-本节研学内容课内阅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预期达成目标梯度习题设计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14分)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发亮,兴奋得嚷道:“巴迪,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着我,不住地赞扬。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诗确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妈妈 爸爸什么时候回来 我红着脸问 我有点迫不及待 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 他晚上七点钟回来 母亲抚摸我的脑袋 笑着说 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等待父亲回来。我用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画上了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侯,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1、给第二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2分) 2、“誊”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2分) 3、写母亲看诗后的神态的词有两个:_、_,这两个词说明了写母亲赞扬我以后,我的神态的词有两个:_、_。(2分) 4、默读带横线的句子,然后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4分) 问题:: 回答: 5、当母亲赞扬我的诗写得精彩极了后,我是怎样想?又是怎样做的?(4分) 答:_6、两种声音是 和 ,它们像 。这是一个 句,是把 比作 。(4分) 7、“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3分) 答: 8、“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这句话中,“这个”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不全面?(3分) 答: 9、你觉得拥有这样的母亲和父亲的“我”幸福吗?为什么?(3分) 答: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按_顺序,讲述作者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_,爸爸的评价是_。“我”对“精彩极了”的评价的反映是“_”,而对“糟糕透了”的评价的反映是“_”。 母亲的评价是针对“我”_;父亲的评价注意的_。这两种评价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 )。 2作者“幸运”的是:_ 3“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意思是说: _4多年后,我成功的因素有: _书写等级教师激励批阅日期杨小-五年级-班学生作业纸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我是-本节研学内容课内阅读圆明园的毁灭 预期达成目标梯度习题设计阅读课文片段,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圆明园中,有 的殿堂,也有 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 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 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 其间,仿佛_ _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_、_、_、_、_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 、 。1、我能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剔”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再查音节_,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部,再查_画。 2我能把这两个自然段补充完整。 3读一读加点的词语,我能仿写句子。 有也有有也有 _ 不但还 _ 4我知道画直线句子的作用是:_ _ 5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有哪些感受? 答:_ _ 6、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呢? 答:_ _1圆明园的毁灭一课,首先介绍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接着介绍了圆明园_的布局、_的建筑风格、_,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最后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本文首尾呼应,表达了对_和_,激发_. 2不可估量:“估量”是推算、计算的意思。“不可估量”这个词语 说明圆明园的毁灭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