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我的老师教案.doc_第1页
3我的老师教案.doc_第2页
3我的老师教案.doc_第3页
3我的老师教案.doc_第4页
3我的老师教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我的老师3.我的老师执 笔: 周 丹 时 间: 2012-2-7 一、教学目标1. 从文章内容的感悟分析中,了解刘老师的人物特点和内心世界,学会与文本对话。 2. 感受作者的感受,了解作者心目中的刘老师,学会与作者对话。 3. 了解本文写作上的一些特点,掌握一些写作知识与方法。 4. 结合文章内容与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二、重点与难点作者的情感体验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1】预习导学 1. 从上学到现在,大家接触过的老师一定不少,其中肯定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让你尊敬爱戴的老师,你能说说他们是谁?为什么让你尊敬爱戴吗?(学生答)今天我们也将看到一位老师,他究竟怎样?请看2. 整体感知本文主要写了刘老师的什么? 刘老师的肖像刘老师解释他缺一条腿的原因刘老师上课时的动作神态刘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激情刘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放风筝3. 词语积累,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空白处,注意字音和字形。【活动2】学习研讨1.文章脉络 全文共15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其中第3段在文中的作用是:总领全文,标志着转入回忆第二部分(413)48段回忆了刘老师上课的情景,让我们认识了一位乐观豁达、充满激情、亲切和蔼、风格独特的老师:第5段记叙了上课时刘老师对自己残疾的自嘲,这自嘲赢得了学生们的笑声和尊敬第6段叙述刘老师板书转身时以拐杖为圆心的跳跃旋转,这旋转引起学生们激动的心跳第7段概述刘老师上课时充满激情,以爱国情怀影响着他的学生第8段描写了刘老师课堂提问的两个细节,他亲切的声音,他期待的目光,深深留在学生心中913段记叙课外活动时刘老师放风筝的两个场景 第9段在文中作用:承上启下,开始转入对刘老师放风筝情景的叙述第三部分(1415)“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在文中的作用是:结束回忆,转入现实2.探究主旨: 回忆老师,不重点写老师教学和奉献,却大写老师和学生一起放风筝,这是为什么? 因为老师身体残疾,缺了一条腿,通过放风筝,“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绳端”充分地表现了老师生命的顽强;放风筝后的满足与喜悦,可以看出老师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正是老师这种顽强的生命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的性格及精神感染了作者,才致使三十年后还不能忘怀。同时,这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怎样理解“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这句话的含义? 这里的“风筝”已经不再是实指的风筝,而是引申了一个概念,他暗示我们,刘老师的顽强生命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影响了作者的人生理想。【活动3】拓展延伸关于作家:苏叔阳,当代作家。他常写北京市民和知识分子的生活,描写细致,意蕴深厚,具有浓烈的北京风俗画色彩。1994年他患肾癌,切除了一个肾,但他带病创作,成果丰硕,2004年,苏叔阳又查出肺癌,他照样从容应对,潇洒起居,散步写字,自得其乐。作者在身患癌症后曾说“良好心态可却癌,乐观情绪能去病”,本文正是通过回忆少年时代一位历史老师课堂教学和课外放风筝的情景,表达了自己乐观顽强的生活态度,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生活信念。【活动4】课时评价1.听写字词。2.阅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订正并整理学案。第二课时【活动1】预习导学 在文中画出描写或叙述刘老师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并进行交流,讨论:这些内容表现了刘老师什么样的特点? 【活动2】学习研讨1.这些内容表现了刘老师什么样的特点? 刘老师是一位身有残疾的老师,但他超越了残疾:课堂上机敏的自嘲,显示他并未被残疾带来的精神压力所控制;板书时的跳跃旋转,表明身体的缺陷并未影响他的工作;对祖国的深情、对学生的亲切,让人感受到他那博大的爱心,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更袒露出他那颗赤子之心,袒露出他生命的健康和强壮。2.细节赏析: 句段: 春天又到了。 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天里尽情飘舞,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而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品析:这一段是景物描写。突出了生命的活力,作者睹物思人,引出自己所想。 句段: 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的泥巴变成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摔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 品析:这一段是刘老师对自己缺腿原因的解释。 句段: 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筝。这时候,他最幸福,笑声朗朗,指着天上的风筝,同我们说笑。甚至于,有一次,他故意撒手,让天上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绳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绳,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那天,他一定过得最幸福、最充实,因为他感到他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品析:这一段是作者回忆刘老师和学生一起放风筝的情景。浓郁的诗情,给文章染上了强烈的抒情色彩。这种浓郁的诗情,既体现在文章的人物塑造上,也体现在文章的遣词造句上。3本文是怎样表现刘老师的?本文在材料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通过对刘老师的外貌、动作、语言、行为等的描写直接表现;通过写“我”和其他同学的感受间接表现;通过景物描写侧面烘托;通过与另一位老人的对比表现。先写刘老师的外貌,再写刘老师的教学,最后写刘老师放风筝,由外到内逐步深人。【活动3】拓展延伸1.推荐阅读魏巍我的老师、海伦凯勒我的老师和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等文章。 体会:只有热爱校园热爱自己的老师,才会发现蕴藏在校园里那平常日子中的美丽而高尚的灵魂。2.这是一篇回忆自己老师的文章,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从内容上看,文章主要从刘老师教学和放风筝两个方面来进行叙述和描写,既体现了刘老师的基本特点,义展示了刘老师丰富的内心世界。在作者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性鲜明,情感丰富,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尊敬的充满人格魅力的刘老师。义中,作者还不时穿插一些表达自己情感的语句,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最真实的内心体验,感情饱满,从另一个侧面烘托了刘老师的形象。 本文在选材与材料的安排上也颇有独到之处。作者与刘老师交往的时间不短,能让作者汜住的关于刘老师的事肯定很多,但作者只选取了三个内容:刘老师的外貌、刘老师的教学、刘老师放风筝。这三个内容从外到内,逐步深入地展现了刘老师的特点。 在人物的刻画与结构的安排上,本文也很有特点。刻画人物,作者直接描写了刘老师外貌、语言、动作,而且都抓住了人物独特的地方。作者还描写了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感情,问接地烘托了刘老师的形象。在结构的安排上,作者先描写景物,引起回忆,然后是回忆的具体内容,最后是结束回忆,抒发感情,各部分内容之间,非常注重过渡与衔接,这些也是值得我们在写作时借鉴的。 教学时,一方面要抓住文章对刘老师的刻画这一主要内容,把握人物的特点和情感世界,感受刘老师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要抓住表现作者感受和情感的内容,体会刘老师对作者的巨大影响;再一方面,了解本文在材料的选择与安排、人物的刻画等方面的特点,学习并掌握写人类文章的一些基本写法。整篇课文教学的基本目的是让学生能从刘老师身上获得启发,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知识。【活动4】课时评价六、小结反思综合性评价3.我的老师 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天穹( ) 女娲( ) 擎着( ) 抻动( )2根据拼写汉字。Gng y( ) zh立 ( ) 沉zu( )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教室里自然 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 一股酸涩的感情 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木棍 地,右腿离地。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绳,脸上 得意和满足的稚气A. 腾起 泛起 撑 飘起 B. 腾起 泛起 点 露出C. 泛起 腾起 撑 露出 D. 泛起 腾起 点 飘起4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刘老师上课和放风筝时的特点。上课时:课讲得好,极富感染力,喜欢提问,会鼓励学生,深受学生喜爱;放风筝时:纯朴、热情、开朗,让人感到他生命的强壮和力量。5文中写了刘老师放飞风筝,你怎么看刘老师所放飞的风筝?刘老师仅仅是放飞了风筝吗?他还放飞了些什么吗?对生活强烈的爱和追求,学生们的理想和希望。二、阅读与鉴赏课内阅读:读913段6、选文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过渡)7、选文虽是节选,却相对完整,写了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这一部分从结构上看是总分总关系,最后一段从表达方式上看是议论。8、第三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刘老师放风筝时的快乐。9、你怎样看刘老师故意撒手,又去追线拐而不让别人帮忙这件事?刘老师没有认为自己是个一句话人而放弃生活中的乐趣,他生活得幸福、充实,有着蓬勃的生命力。10、通过选文所写的这件事,你对刘老师有哪些印象?他有着一颗永远年轻的心,对生活充满乐观,生活得幸福、充实。课外阅读:不识字的老师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惟一延续求学的方法。仗着强壮的身体,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州,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了,大伙儿叫他“路瑟”。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嘴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那黝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我开始欣赏他,继尔在那个夏日结束时,他成为我生活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了个大包,中午时,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枝。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说:“真是倒楣又痛苦的一天。”他温柔地指了指太阳:“别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楣与痛苦的。”我俩在珍惜中,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眼看卷起袖子就要挥拳了,他走过去,在每人耳边喃喃地轻声说了句话,两个便分开了,不久便握了手。我问他施了什么“咒语”,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俩:你们正好都站在地狱的边缘,快退后一步。”午餐时,他总爱夹条长长的面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道:“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分享,才好吃吧。”从此我常常在午餐中,掰一段他长长的面包,填饱了肚子,也温暖了心坎。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脏话,刻薄地叫骂着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果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择柔软而甜密的话说。”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我仔细地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真的懂得那么些深奥的道理。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说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中,你能呼吸,就能读它。”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11第自然段“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句中,“依约”一词应怎样解释?这句话在用词上有何特点?“依约”是按照规律的意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显得生动、形象。12第段中“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言外之意是什么?言外之意是:就是痛苦终会过去。13第段中“在回忆里,是不会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