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9月历史月考(附答案).doc_第1页
高三9月历史月考(附答案).doc_第2页
高三9月历史月考(附答案).doc_第3页
高三9月历史月考(附答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二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月月考试题高三历史一、选择题(每道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12小题,共48分)1、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2、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3、抗日战争期间,延安“吸引了一个美国军事观察团、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官和一个美国总统特使前来访问,另外还有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其主要原因是A、中共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 B、中共的抗日主张得到了普遍认同C、中共坚持抗战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广泛同情D、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在抗战中的地位日显重要4、“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 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 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5、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6、19 世纪 60 年代,清政府打算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在这一点上,中国的领导者这时已准备超越纯军事范畴,广泛地将铁路、轮船航线、机械工厂和应用科学包括在内。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 “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 ”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这一“自治”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其荒谬是因为A、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 B、儒家的至尊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C、西方文明与儒家文明处于根本对立,双方无法兼容 D、中国的西方化不彻底,无法真正推动中国进步7、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中说: “经历了思想解放进程的中国就像一个混血儿,也许这个孩子很快就会在吸取父母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长处之后, 独立走出一条新路。”这种认识A、站在西方中心主义立场 B、承认中国道路已经成功C、肯定了中国的改革开放 D、赞赏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相融8、钱钟书指出:“史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 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 ”这里他强调的是,历史学家A、在研究历史时不能有自己的观点 B、研究历史不可借助想象和推论 C、应亲自参与历史实践,感触历史 D、进行历史想象时要尊重历史原貌9、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山东、山西 B、湖南、湖北 C、河南、河北 D、广东、广西10、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准确的是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巧合 鸦片成为引发战争的原因是个偶然 鸦片战争的爆发与世界历史发展大潮密切相关A、 B、 C、 D、11、“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A、工农武装割据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 抗击外来侵略 D、推翻国民政府12、年12月13 日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71周年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沉重愿望是A、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C、正视历史,不容篡改 D、铭记历史,不忘仇恨38、(24分)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穰);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二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一一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分)并指出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2分)材料二 (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才莫,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洪武二十年(1397年)中“禁人民无得私自出海与外国互市”。一一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2)材料二反映了明初法律的哪些内容?(4分)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4分)材料三 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 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一一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 (3)归纳材料三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4分)指出其历史作用。(2分) 材料四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一一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 (4)材料四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观点? (2分)是在吸取什么“历史教训”情况下提出的?(2分)综上,谈谈法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分)39、阅读下列材料。(28分)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材料二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材料三 五十年来,人民英雄纪念碑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精神象征。下面是选自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四幅浮雕:1839年 1919年 1942年 1945年4月21日 材料四 从l840年到l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对鸦片战争的共同认识是什么?(2分)为什么?(4分)用材料二中的哪一结论可以说明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2分)(2)指出材料三中图二、图四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和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地位。(8分)(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辛亥革命为了“使国家民主化”做了哪些努力?(4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4分)参考答案:15 ACDAB 610 ACDAB 1112 BA38、(1)对危害统治的行为给予严惩。(2分)维护君主专制统治。(2分)(2)加强市场管理;实行“海禁”。(4分)市场立法规范了商品市场;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4分)(3)经济立法涉及领域较为广泛;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将西方有关法规与本国实际相结合。(4分)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4)加强法制建设。(2分)“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2分)法制伴随社会发展不断进步与完善;法制是民主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2分)39、(1)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或“界碑”。(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分)因为鸦片战争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