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上册语文学科与法制教学渗透教案11 去年的树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从文本语言文字中受到启示,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条例,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条例,加强诚信与环境教育。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条例有关条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有这样一篇童话:播放媒体(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它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同学们,看着这画面你想说些什么?是啊!生活在森林里的小鸟和大树曾经是多么的和谐和亲密。鸟儿坐在枝头,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如此美好情境却因大树被砍而从此消失了。如今,大树的不辞而别,让曾带着幸福的想念而来的小鸟失去了原本美好的家园和亲密的朋友,谁来为它负责呢?让我们来学习第11 课去年的树。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三、研读句子,感受友情。(课件出示句子: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1、交流想象:天天唱,天天听是怎样的一种情境?2、引读感悟:当烈日当头,骄阳似火的时候,鸟儿钻进叶缝间给树唱歌,而树呢,;当大雨倾盆,暴雨袭来的时候,鸟儿躲在巢里给树唱歌,而树呢,;当清晨,3、从这段话中你能想象这是一种怎样的情境?4、小结:一个天天唱,一个日日听。唱的快乐,听的开心。这彼此间快乐的分享成了鸟儿与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可是这样的日子会继续吗?(课件出示句子: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鸟儿要离开,飞到南方去。)1、交流想象:离别前鸟儿和树会说些什么?2、这样的离别情境,你又有什么感受?三、研读对话,渗透法律。1、鸟儿与树信守承诺。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大树不见了,这是为什么?为了找到自己朝思夜想的好朋友,他是怎么样找的?2、默读课文。用直线划出鸟儿和树桩、大门、小女孩的三组对话。3、出示三组对话,指名分角色朗读。(1)、“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鸟儿问树根。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2)、鸟儿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大门回答说:“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3)、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4)、小鸟满怀希望从遥远的南方飞回来,满心希望看到的是那绿意盎然的大树张开怀抱欢迎她。可是,她怎么能想到,她的好朋友竟然不见了,只留下了一截树桩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如果你是小鸟,你的心情怎样? 预设:(着急了。在为大树担心。体会得真好。是那么迫切地要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大树。)(5)你认为伐木人的做法对吗?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三条:国家依法实行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记发证制度。依法登记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权属证书式样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规定。 第二十一条规定:禁止毁林开垦、毁林采种和违反操作技术规程采脂、挖笋、掘根、剥树皮及过度修枝的毁林行为。(6)、如今,大树不见了。鸟儿对大树的这种焦急、牵挂、担心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珍贵的友情。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个动人的故事,师生配合读3-14 自然段。四、领悟真情、真情对话。1、当小鸟千辛万苦飞了好远的路好不容易找到老朋友时,它当时的神情是怎样的?读一读课文15-17 自然段。2、你从这些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3、小鸟盯着灯火看了又看,它心里想说些什么?4、学生交流。5、鸟儿唱完了去年的歌,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这是一只_的鸟? (预设:诚实守信、重情义、讲信用、说到做到、珍视友情)五、总结课文、拓展升华。1、鸟儿的所作所为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朋友?2、是谁让原本亲密、和谐的一对朋友变成这样的局面?伐木人随意破坏森林的行为对不对?我们该如何与身边的人一起保护生态环境?六、作业。1、说一说,面对鸟儿、大树和伐木人,你想对他(它)们说此些什么?2、写一写,请你在森林边上立一条标语,你写什么?七、板书设计大树(图) 小鸟(图)珍惜友情 信守诺言遵守法律 保护环境17 长城教学目标:1、认识“祟、峻”等8个生字,会写“崇、旋”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崇山峻岭、盘旋”“智慧、气魄雄伟”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长城的气势和自豪感。3、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4、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相关资料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5、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九条。教学重、难点: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课前准备:1、预习,让学生感知课文,粗知内容。2、学生广泛搜集长城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祟、峻”等8个生字,会写“崇、旋”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崇山峻岭、盘旋”“智慧、气魄雄伟”等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教学过程:一、展示资料,交流信息1、说说长城的来历,和有关的故事。2、课件出示长城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二、初读,感知课文1、板书课题。要求学生结合文中的背景图或插图再读课文,谈一谈自己的感受。2、学习生字a、识易读错字:“峻”不能读成jn,“峪”不能读成y,“屯”不能读成tn;能巧记字:“嘉”用形声法,“嘹”可用意合法组成“嘹望”来识记等。老师用多种形式对生字特别是难记难识字进行强化。 b写:老师对学生已写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点拨即可,如“嘉”字的“吉”下不能少两点,“隔”中门字里的部分两点一横一竖不能多写一横;其次要强调把字写的工整好看;更正写字本上的错别字。3、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长城?4、画出优美的文段多读几遍。三、作业1、练读课文,读正确、流利、熟练。 2、抄写本课生字词。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长城的雄伟气势和自豪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放开品读1、由学生交流怎样读好课文。2、自选方法,自读自悟。一是在自己最想读的句段上多读,读出自己的感悟和想象。二是注意作者几个观察点。第一段:读文看图,看图读文。结合课件让学生感受长城的长和雄伟。问:读了这段,你们有话想说吗?第二段:读文解图,认识长城。 问:从这段中你们读出了什么?一是让学生了解长城的结构;二是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作用,可图文对照讲述;三是让学生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第三段:走上长城,体验伟大。A、品味“站”“踏”“扶”,引导学生在读中一步步融进作者的思绪与情感。你是怎样走上长城的? 这时,你脑海里出现了什么?古代人民修建长城的情景。b、朗读第二句话,让学生充分感受工程的浩大,充分想象施工艰难,充分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所付出的代价。此时,你面对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长城伟大,古代劳动人民更伟大。c、指名读第三句,让学生抓住“多少”“才”品味、想象:你们从“多少”这个词想到了什么?从“才”上体会到什么?更进一步激发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所以说抓住“气魄雄伟”“伟大”引导学生读出精神丰收、读出无比自豪。3、走出文本,抒发情怀。让学生用自己的全部情感对着长城:a、说(喊)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b、面对长城这份世界遗产,你们想到了什么?二、解说长城,拓展延伸1、解说:a自主准备,小组练习。可以解说全文,也可解说某一部分;可以照文本讲,也可适当增减用自己的话讲。b展示风采,解说交流。对着长城挂图、图片展览或影像讲。以评价推波助澜。2、积累:摘抄自己最喜欢的精彩词句。3、拓展:自读文后“资料袋”的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并择其一处写成百字景点简介。三、渗透法制教育: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文物保护,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确保文物安全。基本建设、旅游发展必须遵守文物保护工作的方针,其活动不得对文物造成损害。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海关、城乡建设规划部门和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应当依法认真履行所承担的保护文物的职责,维护文物管理秩序。19* 秦兵马俑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个生字8个,两条绿线中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5、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条。重点难点: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课前准备:兵马俑的资料。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导入新课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刀的偶像。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读准字音,勾划新词,理解词意。2、思考:秦兵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三、检查、交流:1、指名朗读生字、找出新词。2、意思:享誉世界:在全世界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极其稀有。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久经沙场:形容参加过多次战斗。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身材魁梧:指人的身材长得高大、强壮。3、朗读词语。4、指名朗读课文,说每一自然段讲什么意思。5、从过渡段入手给课文分段。(将3至10节归并在一起。引导学生用过渡段概括段意。)四、探究第二段1、指名朗读,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2、这一段在说明方法上有何特点?(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增强直面感受。)3、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1)这是什么句?(双重否定句)(2)换一种说法。(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五、感情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1、听写词语2、课文除了写兵马俑“规模宏大”,还写了什么?二、精读第三段1、学习过渡句,领会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找出承上句与启下句。兵马不仅俑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2、自学课文第三段3、朗读有关语句。4、学习第10节引读5、小结: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三、齐读最后一段1、这一段写了什么?与第一段是怎样呼应的?划出相互呼应的句子。(“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与“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2、找出两句中的一对近义词。(“举世无双”与“绝无仅有”)3、体会句中体现出的秦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流露出的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四、总结课文1、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博士数学测试题及答案
- 传媒运营面试题及答案
- 刀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财务管理学术交流活动试题及答案
- 大学测试题目及答案
- 制定职场社交计划的思路
- 设定切实可行的季度目标与计划
- 高效学习工程法规的秘籍试题及答案
- 趣味运动社团比赛方案计划
- 评估品牌影响力的关键指标计划
- IATF16949-2016体系管理质量手册(压铸铝合金)
- 超职数配备干部整改方案
- 中考模拟考试实施方案
-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目录(一至六年级上册下册齐全)
- 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英语试卷
- 智能化完整系统工程竣工验收资料标准模板
-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书分享
- 广东省江门市语文小升初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2025学年)
- 阀体结构优化设计提升截止阀可靠性
- 常压储罐管理制度
- 高中英语外研版 单词表 必修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