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4师说 学案 (1).doc_第1页
粤教版必修4师说 学案 (1).doc_第2页
粤教版必修4师说 学案 (1).doc_第3页
粤教版必修4师说 学案 (1).doc_第4页
粤教版必修4师说 学案 (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4师说 学案(时间:40分钟分值:56分)一、文言基础专练(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没有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固:本来c余嘉其能行古道 嘉:赞许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益:更加解析:选a无:无论。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句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b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d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解析:选ba项,“学者”古义指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c项,“从而”古义是两个词,“从”是动词,跟随,“而”是连词;今义“从而”是一个词,连词。d项,“众人”古义是指普通人;今义指大家。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而耻学于师 不拘于时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解析:选aa项,都是语气词,表句中停顿。b项,连词,表转折;副词,就是。c项,介词,向;介词,表被动。d项,介词,相当于“于”;疑问词。4下列各句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圣人无常师b余嘉其能行古道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解析:选cc项与例句均为判断句,其余为一般陈述句。5下面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师说”,就是谈谈从师求学的道理。b第1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以及有道者为师的道理,是全篇论证的中心,下文都紧扣这一论题展开议论和批判。 c第2段以对比的方法借古讽今,针砭时弊,着重批判了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从正面论证为学必从师的中心论点。 d本文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重要性,阐明了能者为师的道理,抨击了流俗轻视师道的不良风气,为开展尊师重教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解析:选cc项,应该是“从反面”论证。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分)译文:(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分)译文: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4分)译文:参考答案:(1)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2)因此无论(地位)高贵还是低下,无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3)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道理有早有迟,学问和技艺上各自有专门的研究,如此罢了。二、阅读理解专练(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节选)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衒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仆自谪过以来,益少志虑。居南中九年,增脚气病,渐不喜闹,岂可使呶呶者早暮咈吾耳,骚吾心?则固僵仆烦愦,愈不可过矣。平居望外遭齿舌不少,独欠为人师耳。抑又闻之,古者重冠礼,将以责成人之道,是圣人所尤用心者也。数百年来,人不复行。近有孙昌胤者,独发愤行之。既成礼,明日造朝。至外庭,荐笏言于卿士曰:“某子冠毕。”应之者咸怃然。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曰:“何预我耶?”廷中皆大笑天下不以非郑尹而快孙子何哉独为所不为也今之命师者大类此注韦中立:潭州刺史韦彪之孙。柳宗元又有送韦七秀才下第求益友序,称“其文懿且高,其行愿以恒,试其艺益工,久与居,益见其贤,然而进三年连不胜”。后于元和十四年(819)中进士第。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语见孟子离娄上。 挈(qi)挈:急切貌。 屈子赋:指九章怀沙。 仆来南: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中途又贬为永州司马,故说来南。 二年:唐宪宗元和二年(807)。 呶(no)呶:哗闹貌。 咈:乖戾。 冠礼:周代二十岁行冠礼。 荐笏:古代做官者,插笏于绅带。荐,插。1“仆道不笃”中“笃”解释为深厚。2“甚不自是也”为宾语前置句。解释为我自己很不以为都是正确的(不敢自信)。3“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中“怪”为意动用法,解释为以为怪,对感到奇怪。“目”为名词作动词,解释为使眼色。4“幸大雪逾岭”中“幸”解释为有幸。5“不以病乎”中“以”通“已”。6“而谁敢衒怪于群目”中“衒”通“炫”解释为“炫耀”。7“平居望外遭齿舌不少”中“望外”解释为“意料之外”;“齿舌”解释为“口舌”,指闲话,是非。8“应之者咸怃然”中“咸”解释为都。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注音和释义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辱书云,欲相师相:xin,互相b虽常好言论 好:ho,美好c虽常好言论,为文章 为:wi,写作d如是者数矣 数:sh,几次解析:选ca项,“相”,代词,偏指一方,指“我”;b项,“好”读音为“ho”,意为“喜欢”;d项,“数”读音为“shu”。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廷中皆大笑天下/不以非郑尹而快孙子/何哉/独为所不为/也今之命师者/大类此/b廷中皆大笑/天下不以非郑尹而快孙子/何哉/独为所不为也/今之命师者/大类此/c廷中皆大笑/天下不以非/郑尹而快孙子何哉/独为所不为也/今之命师者/大类此/d廷中皆大笑/天下不以非郑尹/而快孙子何哉/独为所不为也/今之命师者/大类此/解析:选b解答此题,主要注意句子的内容与语气词的标志作用,如“哉”“也”“者”等。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自己道德修养不够深厚,学识浅陋,因而不敢担当老师的名誉。b从孟子生活的时代起,世风就非常不好,人们耻于从师学习。c韩愈敢冒犯流俗,招收后辈学生,世俗之人都诋毁他。d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韩愈的做法和主张持不赞成态度,自己也不愿像他那样做。解析:选c“仆道不笃,业甚浅近”为书信开篇的自谦之语,故a项错;引孟子的话是为了说明人不能自高自大,当老师的也必须不断学习,且文中有“由魏、晋氏以下”的明示信息,据此可判断b项错;文中作者对韩愈敢冒犯流俗,招收后辈学生的精神明显是肯定的,故d项错。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4分)译文:(2)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6分)译文:参考答案:(1)想不到您从京师来到这蛮夷之地,我有幸被您认为可以取法。(2)这几个州中的狗,都仓皇地狂叫着乱咬乱跑,好几天都是这样,一直到雪消完后才不叫,这样我才知道以前听说的蜀犬吠日的事是真的。参考译文:二十一日,宗元告白:承蒙您屈辱地来信,想拜我为师。我的道德修养不够深厚,学业也非常浅近,检点其中,没有值得别人师法的地方。虽然常常好发表一些言论,写一些文章,我自己很不以为都是正确的(不敢自信)。想不到您从京师来到这蛮夷之地,我有幸被您认为可以取法。我自己估量自己,实在并无可取之处;假设我有可取之处,也不敢当别人的老师。当一般人众的老师我尚且不敢,何况是当您的老师呢?孟子曾经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从魏、晋以来,人们更不去拜老师。当今之世,便不曾听说有谁要做别人的老师;有这种想法,人们便总是七嘴八舌地嘲笑他,认为他是个狂人。只有韩愈不顾流俗,顶着世俗的嘲笑和侮辱,收召后辈学生,还写了师说 这篇文章,并态度端正地做别人的老师。世俗之人果然群聚而以为怪事,纷纷咒骂,添油加醋地污蔑诽谤。韩愈因此而得到了“狂”的名声。居住在长安城中,连饭都来不及做熟,便急切地避开别人的诽谤而东去任洛阳令了。像这样的情形,已经发生不止一次了。屈原曾经作赋说:“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我过去听说庸和蜀地以南的地区,经常下雨,很少见到太阳,太阳一出来,狗便狂叫不止,我当时认为这样说有点过分了。六七年前,我被贬来到南方。元和二年的冬天,有幸赶上大雪越过五岭,覆盖了南越中的好几个州。这几个州中的狗,都仓皇地狂叫着乱咬乱跑,好几天都是这样,一直到雪消完后才不叫,这样我才知道以前听说的蜀犬吠日的事是真的。现在韩愈既然把自己当成蜀地的太阳,可是您又想使我成为越地的雪,这样想难道不是太令人难堪了吗?不仅我会感到难堪,您也会受到连累。然而,雪和太阳难道有什么过错吗?狂咬乱叫的只是那些狗罢了。您揣度一下今天天下的人能不像蜀地的狗那样乱咬乱叫的能有几个人?而谁又敢于在众人面前显露自己,而招惹来喧闹,叫人怒怪呢?我自从因罪被贬以来,更加少用心思。在南方住了九年,多了脚气病,逐渐不喜欢吵闹,怎可让那些唠叨不休的人,不分早晚常在我耳边讲些我不喜欢听的话,来干扰我平静的心呢?那么,不来往就神智混乱苦闷心烦的日子,就更加不能过下去了。平时也会意外地受到别人不少议论和指责,就只欠做人家的老师了。又听说古时候重视加冠礼,用来要求成人之道,这是圣人所特别注重的礼节。数百年来,世人不再举行。近来有个叫孙昌胤的人,独自下定决心,振奋精神,举行此礼。行过礼后,隔天上朝。到了外庭,把笏板插入绅带,向众官员们说:“我的儿子行完冠礼了。”听到的人都非常诧异的样子。京兆尹郑叔却生气地放下笏板,退后站住说:“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廷上的人都大笑。天下的人不去指责郑叔行为的不是、称赞孙昌胤作为的得当,为什么?因为他做了别人不愿做的事。现在自命为师的人,大都和这情形相同。三、语言表达专练(12分)11下图题为标签国的教育,请写出图的寓意及你的观点。要求语言鲜明、得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