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轼以淋漓巨笔,开豪放一派先河,成为豪放词的开创人和代表者。在传统的观念中,词以表现舞筵歌场、闺情离思为正体,而苏轼则率先在词的境域上求新求变,所谓“以诗为词”(陈师道后山诗话)。凡能写进诗的社会和生活题材,举凡登览、怀古、咏史、咏物、游猎、感遇、悼亡、壮行、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等,无不摄入笔端,“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煕载艺概)。这种意象的扩大,冲破了传统词境的囿制,将词体提高到与诗言志抒情的同等文学地位,使人自然而然地对苏词产生“曲子中缚不住”的感想。同词体的解放相配合,苏轼雄驰的感情与健拔的笔力,也一新天下耳目。“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等都不止是寻常的夸张,而是奇情豪气的自然流露。东坡词“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陆游跋东坡七夕词后)的印象,即在此。他的词作,或清新明快,或沉挚深永,或雄壮超脱,或奔放流转,着重表现个性化的情感和个性化的生活情调,突出了作者的自我形象,增强了词的主体性。苏轼以其豪放杰出的创作,在题材、立意、语言、境界等方面开拓了词的表现世界。1初步了解苏轼词清新明快、沉挚深永、雄壮超脱、奔放流转的艺术风格。2通过苏轼词与晏殊词、柳永词、张先词的比较,了解苏轼词“新天下耳目”的特色。3通过探究性学习,了解宋词豪放和婉约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1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词的上下两片都是从叙事到抒情,以具体的日常小事寄寓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学习时,可鉴赏将深邃的人生哲理和日常生活小景有机统一的、缘事抒情的艺术手法,了解苏轼的思想性格与艺术风格。2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词,表现了苏轼与亡妻间的真挚深厚、令人回肠荡气的情感。学习时,可鉴赏这首词质朴自然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以及词作中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3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这是一首咏物词,贵在既描摹出物的形态,又别有寄托。明写杨花,暗咏思妇,更隐然寄托了身世坎坷沦落的寂寞幽怨。学习时,可鉴赏词中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的艺术技巧,还可结合对此作的相关评论,对作品进行多元解读。4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作者运用比兴手法,描绘了一个萧索、冷落的环境,细腻地刻画了孤鸿的神情动态。这是一首有寄托的咏物词,学习时,可反复诵读词作,仔细体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鉴赏作者匠心独运的象征手法和拟人手法。第一板块对应学生用书p72一、字音识记1一蓑(su)2.料峭(qio)3乙卯(mo) 4.鬓如霜(bn)5轩窗(xun) 6.松冈(n)二、词语释义1何妨吟啸且徐行:吟诗、长啸。表示意态闲适2谁怕:有何可怕3料峭春风吹酒醒:形容早春微寒的样子4回首向来萧洒处向来:刚才萧洒:寒风冷雨吹打树林的声音5夜来幽梦忽还乡:梦境隐约6相顾无言:看三、名句背诵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2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4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5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对应学生用书p7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整体感知一、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是北宋著名的大文豪,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诗、文、词、赋、书、画,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在词史上有开创之绩,突破了词必香软的樊篱,拓宽了词的题材,爱情、离别、旅况、报国壮志、乡村生活、贬居生涯等皆能入词,扩大了词境,开创了豪放词派。前期词大气磅礴、豪气奔腾,后期词空灵隽永、质朴清淡。今存词345首,有东坡乐府。二、相关背景定风波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苏轼被贬黄州已整整两年了。苏轼在黄州的处境十分险恶,生活也很困窘,但他很坦然乐观,对人生路途中的沉浮有了深刻的领悟,并准备在沙湖买田终老。那年春天他到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沙湖看新买的农田,路上遇雨,因为没有雨具,同行的人都狼狈不堪,独有苏轼从容不迫。事后他写作这首词记述了这次经历,也表达了他从中悟出的有关人生的哲理。三、内容提要上片写遇雨的情形,下片写雨过天晴的景象,作者巧妙地把自然界的风雨和政治变化中的风风雨雨联系起来,给人们以多方面的联想,大大增强了词的韵味。此词通过对出行遇雨这一件生活小事的描写,表现出词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他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四、写法借鉴1写眼前景,想心中事写眼前景,就是着笔于眼前所看到的真实景物;想心中事,就是着意于心中所萦绕和所要表现的事物、人情;这两者之间有着异质同构的关系,引导读者由此而想像到彼。本词直接描述的是作者在沙湖道中遇雨的情景,但所表现的却是苏轼被贬黄州后的境遇和心情,因而作者在创作这首词时是“一心二用”即言在此而意在彼。2若即若离,隐寓寄托这首词的言与意之间,不是局部的一对一的直接比喻关系,而是整体性的隐喻寄托,这种整体性隐喻寄托具有若即若离的特点。例如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中,隐寓着苏轼遭贬后泰然自若的情绪;在“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中,寄托着作者历经坎坷后对世事更加清醒,从而对将来充满希望的人生感受。3以小寓大,言外无穷这首词以道中遇雨,隐喻仕途风雨,并进而借雨后“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景象,寄托作者不为风雨阴晴所累的超然心境。词中不仅表现出苏轼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在仕途风险中泰然处之,在痛苦中旷达自适,在醒悟中心仪归隐等一系列复杂而深微的情致,还透出万事应放开眼量、自我调节,只有洞达事理,才能旷达超脱的人生哲理。重点揣摩1上片连续用了“莫听”“何妨”“谁怕”“任”等词语,表达了词人什么感情?参考答案:上片连续用了“莫听”“何妨”“谁怕”“任”等词语,表达了苏轼面对自然风雨时从容的心理感受,也表达了他面对人生风雨时的旷达和乐观。2“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参考答案:即使一生顶笠披蓑出没于烟雨之中,也任凭他去。表达了词人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3“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中,“冷”字好不好?为什么?参考答案:好。“冷”既是实写酒醒后身体感到冷,也是写梦醒后又想到自己的遭遇而产生的心冷。4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参考答案:词中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但在这些简朴的描述中却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整体感知一、相关背景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王弗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二十六岁时就谢世了。这对词人无疑是一位沉重的打击。公元1075年,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此时词人四十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二、内容提要上片抒写自己的哀思,诉说十年来的苦难生活,而致“纵使相逢应不识”,才40岁就白头了。下片通过梦境写相思之切,梦中相逢之悲,最后写“明月夜,短松冈”下的孤坟,反映了“无处话凄凉”的苦痛。全篇采用白描手法,流露出诗人怀念亡妻的真情实感,句句沉痛,字字悲哀,动人肺腑。三、写法借鉴1想像丰富,结构往复曲折作者在漫长的时间与广阔的空间中驰骋想像,并把过去与未来、梦境与现实、生者与死者融为统一的艺术整体。全词组织严密,一气呵成,但又回环往复,曲折有致,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作者真挚深婉的情感历程。2写景、记事、抒情,纯以白描取胜“尘满面,鬓如霜”,写词人的容貌特征,足见仕途坎坷、心力交瘁之苦。“小轩窗。正梳妆”,选取的是日常生活场景,却是夫妻恩爱的艺术再现。“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属细节描写,却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丰富的情感内容。“明月夜,短松冈”,余味悠长,思致无穷。白描手法的运用,使这首词显得情感真挚,意象清新。3层层递进,纲目清晰第一句“两茫茫”是纲,以下层层推进:首先点明虽“茫茫”却“自难忘”;因此想见妻子然而生死相隔,无法对话;进而指出纵使相逢也不相识,只因“我”的辛苦与衰老;最后描写梦境,寄托哀思,料想妻子也应如“我”,“年年断肠”把别恨提到无法再高的境地。重点揣摩1怎样理解“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参考答案:本该是尽情话凄凉之时,然而夫妻相见了,并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之态,而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无言”包括了千言万语,表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之感,这样下语简洁、有力。2“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这样写有何用意?参考答案:此句是词人在向亡妻诉说“凄凉”,即使夫妻能够相见,看见我这般风尘满面、两鬓斑白的衰颓模样,也一定认不出来是我了。死生异路,怎能重逢?不得重逢而切盼其重逢,设想其重逢,“纵使”表让步,其效果却使感情的发展更近一层,相逢而不相识比不能相逢更使人不堪。虽是刻画了人物的外部形象,却表现出生活之蹭蹬和心境之凄凉的复杂的思想感情。3“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几句是虚写还是实写?参考答案:本词为记梦之作,有明确的日期,所以说应确有其梦。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是实写。可是,梦本来就是虚幻的,所以说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4白描手法的运用是本词的一大艺术特色。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参考答案:苏轼在这首词中运用了白描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内心细腻的情感。如“小轩窗。正梳妆”,写梦中所见亡妻之形态,似乎呼之欲出,历历可见,几乎使人误以为回到了年少情浓的十年前,再如“相顾无言”,又一转,却是十年风霜后梦中所见。妻子往昔对镜梳妆的情景顿时远去,而千言万语,却无法说出,只能在相顾无言中流下千行泪。对应学生用书p123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料峭春风吹酒醒(形容早春微寒的样子)b回首向来萧洒处(以前)c不思量(考虑)d夜来幽梦忽还乡(梦境隐约)解析:选bb项,向来:刚才。2下列语句中没有运用白描手法的一项是()a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b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解析:选a白描指简练单纯、不加渲然烘托的写作手法。a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用“月”“霜雪”作喻,描绘了卖酒少女冰清玉洁的美丽。3下列各项中与例句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a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b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c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d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解析:选da项为类比;b项为拟人,作者赋予“明月”以灵性;c项为“移情”手法;d项为比喻,“似练”“如簇”与例句同。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1)_。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2)_。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3)_,尘满面,_。(4)夜来幽梦忽还乡。_。_。(5)_,明月夜,短松冈。(6)_。不思量。自难忘。答案:(1)竹杖芒鞋轻胜马(2)回首向来萧洒处(3)纵使相逢应不识鬓如霜(4)小轩窗正梳妆(5)料得年年断肠处(6)十年生死两茫茫二、拓展阅读5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蝶 恋 花暮春苏轼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路尽河回千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杖飞魂招楚些注。我思君处君思我。注凭杖飞魂招楚些: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1)你认为“山青一点横云破”一句中最具表现力的词语是什么?为什么?答:_(2)本篇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答:_答案:(1)“点”或“破”;突出了青山的高峻。(言之成理即可)(2)虚写(或“想像”)朋友路途遥远,孤独寂寞;化用典故(前人诗句)表达与朋友早日重逢的愿望。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西 江 月注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注苏轼的这首词写于他被贬黄州的时候。(1)“人生几度新凉”中“新凉”指什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答:_(2)结合具体词句,赏析本词中的主要表现手法。答:_答案:(1)“新凉”照应“中秋”,指又一个秋天的来临,突出了秋天乍到的“新”;“新凉”亦指词人因“乌台诗案”被系入狱,备受凌辱,后侥幸不死被贬黄州的人生际遇;“几度新凉”表达了对年华似水的无限惋惜和悲叹;同时也表达了含冤被贬后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之情。“新凉”亦指词人再次遭到排挤打击的人生际遇,用一个“凉”字,表达了词人心中的凄凉(或答“被贬的落寞悲凉”)之情。(2)(示例一)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表现手法。“夜来风叶已鸣廊”,中秋之际,西风飒飒,落叶萧萧。既烘托了悲凉的气氛,又引出了下句词人的迟暮之悲。(或:“月明多被云妨”,借眼前之景,暗寓对小人当道、才高人妒、忠而见谤的愤懑之情)(示例二)主要运用了烘托映衬等表现手法。“夜来风叶”烘托“眉头鬓上”的孤独。“中秋”烘托“把盏”的凄凉。(或“中秋是传统意义上团聚的节日,苏轼选取中秋这一宴乐的节日作为背景,以虚笔中的乐景写哀情,使哀情为之更哀”)(示例三)主要运用了象征比喻等表现手法。“明月”用以象征(比喻)词人美好的理想和高洁的人格;“云”则象征(比喻)奸佞小人。“明月”多被“云”遮,含蓄地抒发了词人含冤被贬的愤懑之情。(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三、语言表达7阅读下面的文段,选择文后恰当的语句填入文段中的空缺部分。(只填序号)中国名人的泰山情结肇始于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对后世名人文士产生了巨大影响和示范作用,_。曹植宣称“我本泰山人”,“俯视五岳间,人生如寄居”,_。李白狂吟“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_。杜甫高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_。苏轼、苏辙兄弟以未登泰山为憾:“恨君不上东封顶,夜看金轮出九幽。”自称“诗人爱山爱彻骨”的元好问,登泰山时,“山灵见光怪,似喜诗人来”,_。把泰山看做精神寄托与生命归宿与泰山有着高度的心灵契合给人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鼓舞创造了奇丽壮美的神奇意境,体现了纵横天地的放逸精神沿袭成为积淀深厚的文化心理,蔓延成为流传久远的文化风气,演变成为传统文化中的一大景观解析:这是一道嵌入式衔接题。对语言连贯的考查,要考虑七个基本点:话题的同一性、行文的照应性、格式的一致性、分承的对应性、风格的趋同性、事理的逻辑性、音节的和谐性等。此题排序的原则较为简单,那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2025云南红河州泸西县急需紧缺人才公开招聘(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湖北交投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服务区管理员遴选8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新疆果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3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技能定向招聘9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长虹佳华信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招聘媒介运营总监等岗位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面向系统内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球校园招聘正式启动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建筑地勘中心陕西总队招聘(1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危险废物生产安全培训课件
- 危险品仓库安全培训小结课件
- 秋天的怀念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 医学细胞生物学第13章 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
- 微生物学第九章 微生物生态
- 雪落在中国土地上
- GB/T 31155-2014太阳能资源等级总辐射
- 2023年蒸汽管路设计
- 耳部解剖及急慢性中耳炎课件
- 食品质量安全抽检数据分析模型优质资料
- 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进场验收记录表
- 军事训练教学法模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