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必修三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案 (1).doc_第1页
——人教A版必修三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案 (1).doc_第2页
——人教A版必修三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案 (1).doc_第3页
——人教A版必修三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案 (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政治第四课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导学案编写:史可玉 审核:高二政治组教师寄语:【“学不可以已”。只要不停止前行的脚步,你会听到你迈出的坚实的足音!】一【课程标准】2.4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二【学习目标】(1) 结合生活经验,讨论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能准确说出传统文化继承性的四个方面;(2) 结合探究解释并归纳传统文化的特点及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作用;(3) 辩论“传统文化是财富还是包袱”,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识别不同性质的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作用,归纳总结出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三【学习重难点】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四【评价设计】1、通过导学案的检查,90%的学生能够自主完成导学案-课前导学部分,以检查学生对所预习知识的掌握情况。2、通过观察课堂探究部分学生的参与情况,并结合课中评价,90%的学生能够完成选择题上的题目,以检测学生对教学目标1的达成情况。 3、通过自评和互评相结合,90%的学生能够掌握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课前导学案(15分钟)】相信自己、我能行!【自主导学基础知识,自主探究】温馨提示:对照新坐标和下列问题看书对应 页,把新坐标的填空填好,把问题具体落实到课本上划清楚并做对应的课前评价题;在我的困惑中写出不懂的问题。1、 基础知识梳理 课本p39-43页2、 课前评价 (1)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结构建筑“鸟巢”(国家体育场)(见下图)和世界上首个基于“气泡理论”建造的多面体钢架结构建筑“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正在成为北京城新的标志性建筑。这被称为()a传统习俗 b凝固的艺术c民族精神的火炬 d传统思想(2)2009年清明节,献花、植树、朗诵、折纸船、网上祭奠等文明祭奠形式开始取代放鞭炮、烧纸钱等旧习俗,成为很多地方人们寄托哀思的方式。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文化的发展必须否定传统b文化的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c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d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变迁被现代文明所取代(3)不管是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还是旅居国外的华人,每到清明都会祭祖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吃年夜饭。这说明()a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具有时代性和稳定性b传统习俗因时而变,具有鲜明的民族性c传统习俗移风易俗,对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d传统文化根深蒂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4)和谐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经常运用“和”的观念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今天,我们所说的“和以处众”、“政通人和”、“和谐社会”、“内和外顺”等都是这一思想的延伸。这说明()a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b传统文化体现了浓厚的历史色彩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d先进文化只能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合理内核 (5)(2008广东卷18)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3、 我的困惑:_。【课内探究导学案】积极参与、互助同行!【课中导学重点知识、合作探究】一、 温故而知新 1、 生活中文化传播的途径2、 大众传媒的作用 3、 对待文化交流的正确态度二、 重点知识探究知识点一:传统文化面面观教学目标一:结合生活经验,赏析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探究什么是传统文化,感受并了解中国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等在现实生活中的深远影响,1、设置情景探究、众说纷纭,归纳提升探究一: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及在今天的作用设置有关中秋节、四合院、京剧、“大同”思想等材料,引导学生从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方面感受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1) 中秋赏月吃月饼的习俗为什么能够保留至今?(2) 北京的四合院展现了哪些传统文化特色?(3) 京剧至今能活跃在文艺舞台上的原因是什么?(4) 毛泽东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针对性评价通过观察课堂探究部分学生的参与情况,并结合课中评价,90%的学生能够完成选择题上的题目,以检测学生对教学目标1的达成情况。 3、学以致用(1)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说法,正确的是( 红色为答案 )结构体系独特艺术造型优美 艺术装饰丰富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 b c d(2)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 )理论观点 学术思想 道德观念 文学艺术a b c d知识点二:传统文化的特点及作用1、 情景探究、众说纷纭,归纳提升教学目标二:结合探究解释并归纳传统文化的特点及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作用材料一:在 2008 年奥运会上,青花瓷这一传统的中国元素大放光彩,从奥运支线青花瓷风格站台到奥运颁奖礼仪小姐青花瓷花饰的旗袍,从奥林匹克公园里的青花瓷雕塑到青花主题公园等,青花瓷成了设计师们最为钟爱的元素之一。材料二:2009 年青花的魅力依旧,以青花瓷为基调的青花手机、青花热水器、 “海上青花”家具层出不穷等。60周年国庆大阅兵上,“世纪跨越”方阵中的歌舞表演和“崛起江西”游行彩车都不约而同的选用了青花瓷的色彩和图案作为主题。材料三:更值得一提的是,青花瓷器已成为我国外交礼仪上的珍贵礼品。如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访华时,周恩来总理送给他一套名贵青花餐具;1978年10月邓小平副总理访日以青花文具礼赠日本皇太子以及福田首相。展示关于青花瓷的三则材料,讨论(1) 材料中奥运支线青花瓷风格站台、奥运颁奖礼仪小姐青花瓷花饰的旗袍、奥林匹克公园里的青花瓷雕塑和青花主题公园打上了哪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哪些特征?(2) 这对我们有何启示?2、针对性评价通过观察课堂探究部分学生的参与情况,并结合课中评价,90%的学生能够完成选择题上的题目,以检测学生对教学目标2的达成情况。 3、学以致用(1)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a相对稳定性 b鲜明民族性 c较强融合性 d明显渗透性(2)我国古代婚礼分六个阶段,称为“六礼”,依次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与现在的婚礼有巨大的差别。关于这种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这种变化与生产力的发展无关传统文化的内容应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这种变化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这种变化对人的发展起着消极作用 a b c d知识点三: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教学目标三:辩论“传统文化是财富还是包袱”,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识别不同性质的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作用,归纳总结出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1、设置情景探究、众说纷纭,归纳提升(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2)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呢?2、针对性评价通过自评和互评相结合,90%的学生能够掌握本框题的重点知识。 3、学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