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 第1章第1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作业.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1 第1章第1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作业.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1 第1章第1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作业.doc_第3页
人教版必修1 第1章第1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作业.doc_第4页
人教版必修1 第1章第1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作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1安全性是汽车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安全气囊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在汽车 发生碰撞时,迅速在乘员和汽车内部结构之间打开一个充满气体的袋子,使乘员 扑在气袋上,避免或减缓人与汽车的二次碰撞,从而达到保护乘员的目的气囊 中的气体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选择或设计化学反应时需要考虑下列哪些角度()反应速率 反应限度 气体的量 气体毒性 反应的能量变化a bc d【解答】解:安全气囊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在汽车发生碰撞时,迅速在乘员和汽车 内部结构之间打开一个充满气体的袋子,使乘员扑在气袋上,避免或减缓人与汽 车的二次碰撞,从而达到保护乘员的目的,气体由化学反应产生,常用的是氮气, 起保护作用时,需要快速产生,即反应速率快,产生气体的量适当,就要考虑限 度和量的问题,气体不能使有毒的,综上,需要考虑的角度有:反应速率,反应 限度,气体的量,气体毒性,即。故选:b。2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广州处处鸟语花香,这里的“花香”体现的化学知识是() a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b分子只有在特定的季节才会运动 c分子是不可再分的d分子只有在特定的空间才会运动【解答】解:春暖花开的季节里,能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 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 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运动有关,故 a 正确;b分子是不停运动的微粒,与季节无关,故 b 错误;c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是否能 分无关,故 c 错误;d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不需要特定空间,故 d 错误; 故选: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会毁灭在化学物质中b化学具有创造性;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c化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认识分子 d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了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解答】解:a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人类可以利用化学反应将 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并进一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故 a 错误; b化学具有创造性,不管是有机合成还是无机合成,利用合成化学的知识可以 制造出许多材料,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故 b 正确; c化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故 c 错误; d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故 d 错误, 故选:b。4下列涉及化学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观:二氧化硫是由硫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转化观:升高温度可以将不饱和硝酸钾溶液转变为饱和 c守恒观:1g 镁与 1g 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 2gd结构观:金刚石和石墨由于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性质存在着较大 的差异【解答】解:a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 s 原子和 o 原子 构成的,故 a 错误; b升高温度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升高温度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仍然为不饱和溶 液,故 b 错误;cmg 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则 1g 镁与 1g 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小于 2g,故 c 错误; d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金刚石和石墨由于结构中碳原子的排 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故 d 正确; 故选:d。5下列关于化学科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分支的联系不紧密 b化学知识只是在工业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 c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 d化学科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 和应用的重要自然科学【解答】解:a任何一个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与其它学科紧密联系的, 故 a 错误; b化学知识不仅在工业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也在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与人 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故 b 错误; c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人类可以利用化学反应将有毒物质转化 为无毒物质,并进一步解决环境问题,故 c 错误; d化学科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燃科学,是在微观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 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等方面,故 d 正确;故选:d。6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 子式确定结构式以下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重结晶法一般适用于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混 合物的分离b对有机物分子红外光谱图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 c燃烧法是确定有机物分子官能团的有效方法 d质谱法通常用于分析确定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解答】解:a、温度影响溶解度,若被提纯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适用重结晶法分离,故 a 正确; b、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上处于不同的位置,所 以红外光谱图能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化学键或官能团,故 b 错误; c、利用燃烧法,能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无机物,并作定量测定,通过无机物的 质量推算出组成该有机物元素原子的质量分数,然后计算出该有机物分子所含元 素原子最简单的整数比,即确定实验式,故 c 错误; d、质谱仪能记录分子离子、碎片离子的相对质量,质谱图中数值最大的即是该 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故 d 错误,故选 a。7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方 法之一。下列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溴水中通入 so2 后,颜色褪去,说明 so2 有漂白性b加热,试管底 nh4cl 晶体完全消失,又在试管口形成 nh4cl 晶体,说明 nh4cl 易升华 c常温下,将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铝不和冷的浓硫酸反应 d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产生白雾,说明浓盐酸易挥发【解答】解:a溴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表现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 故 a 错误;b加热时氯化铵分解,在试管口 hcl 与氨气化合生成氯化铵,与升华无关,故 b 错误; c、常温下,将铝片放入浓硫酸中,由于金属铝遇到浓硫酸会发生钝化,所以无 明显现象,故 c 错误; d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所以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挥发出 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盐酸小液滴(白雾),故 d 正确; 故选:d。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b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c研究物质的性质常运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d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不能保存在石蜡油中【解答】解:a化学反应就是旧物质的变化,新物质的生成,所以化学的特征 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故 a 正确;b1661 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故 b 正确; c运用观察物质的物理性质、进行化学实验、对物质进行分类、比较物质的性 质等方法,来研究物质的性质,故 c 正确;dna 与煤油、石蜡油都不反应,钠的密度大,所以 na 也能保存在石蜡油中, 故 d 错误。故选:d。9人类对有机化学的研究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研究有机化合物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根据需要对有机化合物分子进行设计和合成从天然的动植物中提取、分离出一些纯净物这是有机化学发展的必经之路下 列按先后顺序排列的是()a b c d【解答】解:人们对有机物的研究经历了“从天然的动植物中提取”,“分离出一 些纯净物”、“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根据需要对有机 物分子进行设计和合成”的发展过程,故正确顺序为:,故选 c。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核磁共振氢谱图上可以推知有机物分子中有几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及它们的 数目 b红外光谱是用高能电子流等轰击样品分子,使分子失去电子变成分子离子或 碎片离子c质谱法具有快速、微量、精确的特点d通过红外光谱可以测知有机物所含的官能团【解答】解:a、核磁共振氢谱中吸收峰的数目等于有机物分子中 h 原子种类, h 原子数目之比等于对应峰的面积之比,可以推知有机物分子中有几种不同类型 的氢原子及它们的数目,故 a 正确; b、质谱法是用高能电子流轰击样品分子,使分子失去电子变成分子离子或碎片 离子,红外光谱是用红外光照射有机物分子时,分子中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可发生 振动吸收,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上将处于不同位置, 从而可获得分子中含有何种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故 b 错误; c质谱法是用高能电子流轰击样品分子,使分子失去电子变成分子离子或碎片 离子;质谱法是一种同时具备高特异性、高灵敏度且得到了广泛应用的方法,故c 正确; d、用红外光照射有机物分子时,分子中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可发生振动吸收,不 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上将处于不同位置,所以通过红 外光谱可以测知有机物所含的官能团,故 d 正确;故选:b。11下列仪器与仪器名称一一对应的是()a 坩 锅b 容 量 瓶c 蒸 留 烧 瓶d 蒸 发 皿aabbccdd【解答】解:a图为坩埚,名称中锅错误,故 a 错误; b容量瓶名称正确,仪器无规格和温度,故 b 错误; c蒸馏烧瓶图象正确,名称中留错误,故 c 错误; d蒸发皿和仪器图象相符,故 d 正确;故选:d。12下列实验仪器不能直接用于加热的是()a试管b坩埚c蒸发皿 d量筒【解答】解: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坩埚等;需要垫 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漏斗、量筒、集气瓶 等。a试管可用于直接加热,故 a 错误; b坩埚可用于直接加热,故 b 错误; c蒸发皿可用于直接加热,故 c 错误; d量筒不能用于加热,故 d 正确。 故选:d。13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a试管b烧杯c容量瓶 d坩埚【解答】解:a试管能直接加热,故 a 错误; b烧杯需要垫石棉网加热,故 b 错误; c容量瓶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不能用于加热,故 c 正确; d坩埚能直接加热,故 d 错误。故选:c。14下列试剂贮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b浓硫酸保存在带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c漂白粉密封避光保存 d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中【解答】解:a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密度比煤油密度大,金属钠存放于煤油中, 不易与空气接触,所以用煤油保存,故 a 正确; b浓硫酸为强氧化性酸,能氧化橡皮塞,但不与玻璃反应,可保存在带磨口玻 璃塞的试剂瓶中,故 b 正确;c漂白粉中含有 ca(clo)2,易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稳定的 hclo,反应的方程式为 ca(clo)2+co2+h2ocaco3+2hclo,次氯酸见光易分解生成 盐酸和氧气而变质,故 c 正确; d烧碱溶液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粘和合性的硅酸钠,容易将瓶 口和瓶塞粘结在一起,故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故 d 错误; 故选:d。15化学试剂不变质和实验方法科学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试剂保存方法 或实验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中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里b存放少量白磷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c保存 fecl3 溶液时,通常在溶液中加少量的单质铁d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置于阴凉处【解答】解:a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密度比煤油密度大,金属钠存放于煤油中, 不易与空气接触,所以用煤油保存,故 a 正确; b白磷易自燃,少量白磷保存在冷水中,故 b 正确;c保存 fecl3 溶液时,若在溶液中加少量的单质铁,则铁与三价铁离子反应生成 二价铁离子,溶液变质,故 c 错误; d浓硝酸见光分解,所以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置于阴凉处,故 d 正确; 故选:c。1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根据你 掌握的知识判断,下列实验操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从试剂瓶中取出的任何药品,若有剩余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 b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c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时可用水扑灭d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滤纸于天平的两托盘上,将 naoh 固体放在左盘纸上称 量【解答】解:a并不是所有的试剂用完后不能放回试剂瓶,如钠、钾等对原试剂没有污染的药品,用剩的可放回原瓶,故 a 错误;b稀盐酸能够与碳酸钙反应,可以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故 b 正确; c由于酒精密度比水小,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时不能用水扑灭,否则会造成火 势蔓延,无法灭火,可以使用湿抹布盖灭,故 c 错误;dnaoh 固体具有强腐蚀性,易潮解,应放玻璃容器中称量,故 d 错误。 故选:b。17中药的煎制直接关系到其疗效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a 冷水浸泡 b加热煎制 c箅渣取液 d灌装保存【解答】解:a冷水浸泡属于物质的溶解,故 a 错误;b加热煎制属于加热,故 b 错误;c箅渣取液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属于过滤操作,故 c 正确;d灌装是液体转移,故 d 错误。 故选:c。18实验室进行 nacl 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放置酒精灯固定铁圈位置放置蒸发皿加热搅拌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b c d【解答】解:组装仪器时要从下向上组装,酒精灯在铁圈和蒸发皿的下方,所以 要先放酒精灯;然后再固定铁圈,放置蒸发皿;然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并搅拌, 当有较多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借余热蒸干,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故 c 正确;故选:c。19石油分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的()a沸点差异b密度差异c溶解度差异 d化学性质差异【解答】解:石油分馏与混合物中的沸点有关,利用混合物的沸点不同将混合物 分离,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所有与密度差异、溶解度差异、化 学性质差异无关,a 符合,故选:a。20某学生只有下列仪器和用具:烧杯、试管、硬质玻璃管、圆底烧瓶、量筒、 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水槽、导气管、橡皮塞、橡皮管、100ml 容量瓶、玻璃棒、药匙、火柴从缺少仪器或用品的角度看,该学生不能 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制取氢气、粗盐提纯、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用氯化钠晶体配制 100ml0.1moll1 的氯化钠溶液()abcd【解答】解:制取氢气可用试管、铁架台、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玻璃片, 这些仪器都有,故能完成,故错误;粗盐提纯要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过滤时要用到漏斗,蒸发时要用到 蒸发皿。而所给仪器中没有,故正确;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用到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导管、橡皮塞,这些仪器都 有,故能完成,故错误;用固体物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称量中要用到 托盘天平,溶解要用到烧杯,玻璃棒,没有托盘天平,不能完成,故正确。 故选:d。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21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 分子 和制造 分子 ,它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 学【解答】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化学反应是有新物质即新分 子生成的过程故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和制造分子故答案为:分子; 分子22化学守恒法是指 整个反应过程或物理过程中,质量、元素种类、原子个数、 电子得失个数、电荷个数和数目、化合价变化和能量不变 ,其具体的特征形式 质量守恒、元素守恒、原子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化合价守恒、能量守恒 【解答】解:守恒存在于整个自然界的千变万化之中,是指在整个反应过程或物 理过程中,质量、元素种类、原子个数、电子得失个数、电荷个数和数目、化合 价变化和能量的变化不变其具体的特征形式有质量守恒、元素守恒、原子守恒、 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化合价守恒、能量守恒等等, 故答案为:整个反应过程或物理过程中,质量、元素种类、原子个数、电子得失 个数、电荷个数和数目、化合价变化和能量不变;质量守恒、元素守恒、原子守 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化合价守恒、能量守恒23通常使用的分类方法是 交叉分类法 、 树状分类法 【解答】解:由于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一定局限,所能提供的信息较少,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需要采用多种分类方法,如交叉分类法;还可以对同类事 物进行再分类,如树状分类法,故答案为: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24根据氧化物能否与酸或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性质,可把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 物、酸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这种分类方法称为 树状 分类 法(填“交叉”或“树状”)【解答】解: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都属于氧化 物,则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是用树 状分类法分类的故答案为:树状25研究有机物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核磁共振氢谱蒸馏重结晶萃取红外光谱过滤,其中用于有机物分离或提纯的方法有 ,用于分 子结构确定的有 (填序号)【解答】解:在上述各种研究方法中,蒸馏、重结晶、萃取、过滤是有机物分离 或提纯的方法,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常用于分子结构确定,故答案为:;26用下列仪器的编号回答问题容量瓶蒸馏烧瓶蒸发皿量筒烧杯托盘天平分液漏 斗(1)加热时必须垫石棉网的有 (2)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 (3)标有零刻度的有 (4)标有温度的有 【解答】解:(1)蒸馏烧瓶和烧杯表面积较大,为防止因局部受热,使仪器炸裂,要垫石棉网加热,故答案为:;(2)容量瓶、分液漏斗能用来盛放液体,且有活塞,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故答案为:;(3)量筒和托盘天平都属于计量仪器,但量筒没有 0 刻度,托盘天平有 0 刻度, 使用前须先调 0,故答案为:;(4)因定量仪器有温度要求,不能受热,需要在常温下进行,如容量瓶、量筒 等,所以有温度标志的有容量瓶、量筒,故答案为:27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有如下仪器:试管 烧杯 量筒 蒸发皿 坩埚 温度计 蒸馏烧瓶,其中可以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有 (填序号)(2)4.5g 水与 24.5 g 磷酸(h3po4)所含的分子数相等,它们所含的氧原子 数之比是 1:4 【解答】解:(1)能加热的容器,容器底部面积小或陶瓷类硅酸盐材料,可直接 加热,所以试管蒸发皿 坩埚符合,故答案为:;(2)4.5g 水的物质的量为:n(h2o)=0.25mol,与磷酸的分子数相同, 则物质的量相同,则 n(h3po4)=0.25mol,m(h3po4)=0.25mol98g/mol=24.5g; 它们所含氧原子数之比是(0.25mol):(40.25mol)=1:4,故答案为:24.5;1:428(1)实验室常根据物质分类的原则存放药品,某学校实验室其中的四个药品 柜已经存 放了如下部分药品,实验室新购进一些晶体碘,应该将它存放在 乙 (填“甲”、“乙”、“丙”或“丁”)柜,理由是 都是非金属单质 药品柜甲柜乙柜丙柜丁柜药品乙醇、乙酸活性炭、红磷锌粒、铜片氯化钠、氯化钾3 4(2)磷的一种化合物叫亚磷酸(h po )已知:0.1moll1h3po3 溶液的 ph=1.7;h3po3 与 naoh 反应只生成 na2hpo3 和 nahpo3 两种盐h3po3 和碘水反应,碘水棕黄色褪去,再加 agno3 有黄色沉淀生成关于 h3po3 的说法:强酸弱酸二元酸三元酸氧化性酸还原性酸,其 中正确的是 d (填序号)abcd(3)“三酸(硫酸、盐酸、硝酸)”与“两碱(氢氧化钠、碳酸钠)”能发生反应将 一定量的稀硫酸逐滴滴入到氢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