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备课-《身者-治之本也》.doc_第1页
传统文化备课-《身者-治之本也》.doc_第2页
传统文化备课-《身者-治之本也》.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身者,治之本也教案目标:1、熟读成诵,并且能够流利地解说本文意思。2、认识到修身的重要性。3、探讨修身的具体可行的方法。过程:一、导语:问学生有谁知道管子的事迹。(管鲍之交、辅佐齐桓公称霸天下)二、简介管子:管仲(公元前725-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早年经商,初事齐国公子纠,助纠和公子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为齐桓公,管仲被囚。齐桓公不计前嫌,经鲍叔牙保举,任其为卿。辅佐齐桓公(小白),对内政外交政策进行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针策略,被齐恒公任为上卿,尊称“仲父”。执政四十年,因势制宜,分设各级官吏,选拔士子,赏勤罚惰,征赋税,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制定捕鱼、煮盐之法;对外采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他秉政三年,齐国大治,成为“五霸之首”。后人将其著作收编成书,名为管子共86篇,今存76篇16万言,内容极丰,包含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舆地、经济和农业等方面的知识,其中轻重等篇,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见的经济文作,对生产、分配、交易、消费、财政、等均有论述,是研究中国先秦农业和经济的珍贵资料。三、教师范读身者,治之本也一文。学生听生字读音以及节奏。(人情不二,故民情可得而御也。审其所好恶,则其长短可知也;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二者不失,则民能可得而官也。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故地不辟,则城不固。)有身不治,奚待于人?有人不治,奚待于家?有家不治,奚待于乡?有乡不治,奚待于国?有国不治,奚待于天下?天下者,国之本也;国者,乡之本也;乡者,家之本也;家者,人之本也;人者,身之本也;身者,治之本也。(故上不好本事,则末产不禁;末产不禁,则民缓于时事而轻地利;轻地利,而求田野之辟,仓廪之实,不可得也。)注:圆括号内为上下文,作为教师备课的参考,也可以给学生讲,尤其是怎样判断人的两句。四、学生熟读文章,并看看后面的文意。(人们本性没有什么两样。所以,人的思想性情是可以掌握的。了解他喜欢什么和厌恶什么,就可以知道他的长处和短处;观察他同什么样的人交往,就能判断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把握住这两点,就能够对人民进行管理了。国土的保障在于城池,城池的保障在于军队,军队的保障在于人民,而人民的保障在于粮食。因此,土地不开辟,就会造成城池不巩固。)君主不能治理自身,怎么能治理别人?不能治人,怎能治家?不能治家,怎能治乡?不能治乡,怎能治国?不能治国,怎能治理天下?而天下又是以国为根本,国以乡为根本,乡以家为根本,家以人为根本,人以自身为根本,自身又以治世之道为根本。(所以,君主若不重视农业,就不肯禁止奢侈品的工商业,不禁止奢侈品的工商业,人们就会延误农时农事而轻忽土地之利。在轻忽地利的情况下,还指望田野开辟、仓廪充实,那是办不到的。)五、一起探讨身者,治之本也的中心修身的重要性六、怎样落实修身修身的具体可行的方法大学第一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这一章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指发扬了善性之后,即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对于培养目标和方法,大学反复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格物”、“致知”是八条目的基础。格物是格除物欲,致知是致良知。“诚意”,就是要不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要慎独在与别人相处时是这样,在独处时也应该是这样。内心如此,表现于外更是如此,即所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慎独是一种主观的道德修养方法,注重道德理想和动机的培养。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欲望的偏向。“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人类不可能避免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等感情,但防止、克服不正当的感情、欲望还是必要的。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要注意“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修身”是“八条目”的基本,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所要达到的目的,即把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地步,也是大学中讲培养人的最高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德、生财、以义为利。“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这么多条条,能不能简单一点呢?可以,南怀瑾先生就指出,不论儒家、道家、佛家的修行方法,可以用三个字概括“善护念”好好地保护念头。那么保护人的念头的标准是什么呢?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1)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3)。”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4)斯语矣。”【注释】(1)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一说为“能够使自己”(榖梁曰:克者何,能也)。复礼,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2)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3)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4)事:从事,照着去做。【译文】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评析】“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但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是礼又是什么呢?礼是道德行为的规范,我们现在可以用弟子规作为我们的礼。把一千零八十个字的弟子规读熟、背过,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将弟子规落实到生活、学习、工作中。那么还有没有更简单的修身方法呢?台湾的耕云先生讲:“凡是怕别人知道的事,凡是不可告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