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 两极世界的形成 学案.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1 两极世界的形成 学案.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1 两极世界的形成 学案.doc_第3页
人教版必修1 两极世界的形成 学案.doc_第4页
人教版必修1 两极世界的形成 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习目标: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1.重点:“冷战”的含义;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具体影响。2.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教材整理1从盟友到对手1背景(1)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实质:美苏两分天下。作用: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2)世界主要国家实力的变化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也日益加剧。2序幕: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演说。3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教材整理2美苏“冷战”1美国的政策(1)政治: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2)经济:国务卿马歇尔提出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3)军事:1949年,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苏联的对策(1)经济:1949年,苏联等六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2)军事:1955年,苏联和阿尔巴尼亚等国政府首脑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组成华沙条约组织。3影响: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120“学思之窗”,思考:这两个条约的共同性质是什么?它们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性质:北大西洋公约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都是结盟性质的条约,构建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影响:美苏对峙格局形成,欧洲出现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整个欧洲被人为地分裂。教材整理3“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1特征: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2表现(1)德国分裂: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分别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2)朝鲜战争背景:在美苏支持下,先后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结果:1953年美国战败,签订了停战协定。(3)越南战争:1961年,美国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1973年停战。(4)古巴导弹危机缘起:1962年,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结果:美国武装封锁古巴,苏联被迫撤走导弹。3影响(1)世界在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之间交替。(2)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美国对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提出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采取了组建北约组织等措施。2.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针锋相对,组建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华约组织以示对抗,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出现,两极格局形成。3.“冷战”时期,虽然世界局部地区爆发了热战,但美苏两国之间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探究点一美苏“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史 料解 读史料一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地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不论在什么地方都与美国安全有关”是关键,反映了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史料二两个阵营形成了:一个是帝国主义反民主阵营,它的基本目的是建立帝国主义的世界霸权和摧毁民主;另一个是反帝国主义的民主阵营,它的基本目的是摧毁帝国主义、巩固民主和根除法西斯残余势力。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抓住“反民主”“民主”等主要信息;以分号作标志分层。【史料应用】(1)史料一表明战后美国的什么战略意图?为此提出了什么政策?其实质是什么?【提示】意图:战后美国欲称霸世界。政策:以杜鲁门主义为核心的“冷战”政策。实质:公开干预别国内政,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谋求世界霸权。(2)史料二反映了两大阵营对峙的实质是什么?两大阵营最终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提示】实质:以美苏两个大国为核心的不同社会制度阵营的对峙。标志:1955年华约组织的成立。【史论拓展】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的关系(1)所谓雅尔塔体系,简而言之就是美、英、苏三国主要通过雅尔塔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2)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3)“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4)三者的关系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一般说来,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和雅尔塔体系的瓦解。探究点二“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史 料解 读史料一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势力。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用以掩盖它腹脏的极权和势力地区。使得那个顽固的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胁迫,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注意“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势力”,体会“北风”“太阳”做法的不同效果。史料二朝鲜战争作为“冷战”中的第一场热战使“冷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白热化程度。“冷战”的起源与两极格局的形成史料二以省略号为界分为两层,前者是朝鲜战争的性质,后者是影响。【史料应用】(1)史料一中“北风的直接胁迫”的含义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采取的“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是什么。【提示】含义:战争。办法: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史料二中朝鲜战争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提示】实质:美苏“冷战”的产物。【史论拓展】“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美苏两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动荡不安,国际关系恶化。(2)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甚至不惜大举用兵,出现了局部热战,破坏了世界和平。(3)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4)美苏双方为了争夺在军事、科技等领域的优势,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5)造成西欧依赖美国、东欧依靠苏联的局面,不利于国际经济的良性发展。(6)促使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进行改革。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7)面对美苏两极对峙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这一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导学号:32700140】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约和华约的建立d经互会的成立【解题模板】抓关键“正式形成”是解答此题之关键要求排易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排除a项;马歇尔计划是“冷战”中美国实施的经济措施,排除b项;经互会的成立是苏联针对美国的马歇尔计划采取的反击措施,排除d项验结论1955年华约的建立使欧洲出现华约和北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两极格局正式形成,故选c项【答案】c1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导学号:32700141】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d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解析】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冷战”从此开始,a项符合题意;b、c两项分别是“冷战”中美国采取的经济、军事措施,排除;d项是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排除。【答案】a2有人说:“马歇尔计划远不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主要因为美国通过该计划实施()a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b向东欧国家经济渗透c向苏联经济渗透d帮助西欧复兴经济【解析】马歇尔计划并不是单纯的援助,而是通过援助西欧,进而控制西欧,最终让西欧为美国的争霸世界服务,故选a项。【答案】a3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推行马歇尔计划时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伴随着经济合作的运动又出现了一个共同自卫的运动。”由此可知,美国倡导的共同自卫运动是()a加入联合国b组建华沙条约组织c成立反法西斯联盟d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析】联合国并非一个共同自卫的运动,故a项错误;华沙条约组织是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故b项错误;成立反法西斯联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故c项错误;1949年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是一个以美国为首的抵御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是一个共同的自卫运动,故d项正确。【答案】d4在“冷战”时期,美国、苏联之间爆发了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使人类从未如此接近一场核战争。这一危机指() 【导学号:32700143】a修筑柏林墙b朝鲜战争的爆发c古巴导弹危机d美国发动越南战争【解析】由材料“使人类从未如此接近一场核战争”可以判断此危机为古巴导弹危机。a项并未发展到接近核战争的边缘;b、d两项没有发生美苏之间的直接对抗。【答案】c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一种集权政治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及任务落到我们头上。杜鲁门1947年在美国国会发表的演说材料二下面的漫画(画中的iraq指伊拉克,afghanistan指阿富汗,balkan指巴尔干)反映了“冷战”结束后人们发出的感慨。还是让我回到“冷战”中去吧!(1)材料一中“两种生活方式”指的是什么?杜鲁门的演说对国际关系有何影响?(2)材料二中漫画反映了“冷战”结束后的什么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中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对“冷战”哪一方面的评价?【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要注意材料的时间和作者的身份,据此进行定位分析;第二小问要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格局的特点。第(2)问,从材料可以看出“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呈现出不稳定状态,地区冲突不断,主要原因在于“冷战”遗留下的领土、宗教、民族等矛盾的爆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