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 第三单元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学案.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3 第三单元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学案.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3 第三单元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学案.doc_第3页
人教版必修3 第三单元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学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1汉字与书法艺术(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甲骨文起源: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文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图画文字”。演变:象形字后来逐渐符号化,脱离图画,形成汉字。商朝时,形成完整体系。此后,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趋势:其总的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2)书法艺术发展阶段:书法艺术的发展经历两个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特点、代表人物及作品魏晋南北朝以来书法的发展特征(1)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第一个辉煌时期。楷书特征得到完善,草书盛行不衰,名家辈出;行书书体完全成熟;涌现了钟繇、王羲之等大书法家。(2)隋唐时期是中国书法的繁盛时期,这一时期楷书步入盛世,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是这方面的代表作;盛唐的张旭、怀素是著名的草书大家。(3)宋元明清时期,书法向多样化发展。著名的书法家有北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朝的赵孟;明朝的文征明;清朝的郑板桥等。这些书法家的共同特点是诗、文、书、画兼通,又大都追求个性解放,自由挥洒,气象万千。【例1】 关于我国古代书法艺术发展的概述,正确的是()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臻于成熟两宋时期楷书进入盛世阶段草书极具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魏晋时期进入自觉阶段abc d解析:本题以古代书法艺术发展演变的历程及各类书法的艺术特点设题,以史实为基础,考查再认、再现能力。唐代楷书步入盛世,错;行书兼具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错。答案:d2笔墨丹青中国画(1)特点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种类繁多,风格各异;与文字相伴而生,相得益彰;融诗、书、画、印于一体。(2)发展演变时期特征绘画名家及作品备注原始社会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鹳鱼石斧图绘画艺术的源头战国以人物肖像为主,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色彩绚丽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魏晋以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隋唐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风格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中国古代绘画的一个高峰。人物画占主要地位两宋宫廷画院最活跃,画学兴起;风俗画是亮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绘画艺术全面发展元明清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写意画是其代表王冕墨梅图、徐渭牡丹蕉石图、郑板桥墨兰图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于一体【例2】 郑板桥的墨竹图,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是什么绘画的特点()a原始岩画b汉代帛画c中国文人画 d民间绘画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文人画的特点,即“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答案:c3京剧的出现(1)中国戏曲的发展演变戏曲是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的。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称为优伶。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明朝时候,戏曲演出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生活内容。江苏昆山一带形成昆曲,流传甚广。(2)京剧的形成形成的原因: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为京剧产生提供了环境;广大艺人的努力和徽剧、汉剧的融合。形成过程:乾隆末年,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道光年间,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演出,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形式,形成京剧。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传播:清末,京剧走向各地,成为全国流行剧种。民国以来,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特点: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用京胡、二胡、笛子、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鼓、板、锣等打击乐器伴奏。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各个行当的化妆都有一定的谱式。表演艺术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表演按一定程式进行,采用虚拟性动作,虚实结合,形神兼备。京剧艺术发展演变的启示(1)艺术要大胆创新,吸收借鉴,博采众长,才能有生命力,不能固守传统,因循守旧。(2)开放不仅适用于发展经济,也同样适用于艺术的发展和创新。(3)民族艺术的创新还要结合实际,扎根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例3】 生、旦、净、丑被称为京剧的四大行当,下列图片中属于“生”的是()解析:图中四项,a项为“生”,主要是男性人物的扮演者;b项为“净”,俗称“花脸”,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以表现其或粗犷豪迈或阴险毒辣等不同性格;c项为“丑”,一般在鼻梁、两眼之间画一块白粉;d项为“旦”,主要是女性人物的扮演者。答案:a4唐朝、两宋、明清时期的绘画特点及其反映的时代特征(1)唐朝的绘画艺术发展非常全面,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反映了唐朝的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2)宋代兴起了文人山水画,并发展成独立画种,开始注重意境。北宋文人山水画构图气势宏伟,画风豪放,体现了国家局部统一后开阔的心态。南宋的“残山剩水”反映了南宋偏安东南的心情。(3)明清时期的绘画继承宋元画风,艺术风貌不拘成法,风格奇特,反映了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动荡、文化的专制等时代特征。【例4】 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与无奈;隋唐时期的壁画则更多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的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b中外艺术的交融性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解析: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题干中壁画内容的变化,就是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反映。答案:d5.京剧被称为国粹的原因(1)京剧之所以被称为国粹,是因为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京剧经过历代艺人的千锤百炼,吸取了众多地方戏曲的精华,逐渐形成了固有的并具有综合性的一种表演形式。(2)从某种意义上说,京剧艺术是中国戏曲艺术,更广泛地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一种浓缩。(3)另一个原因是它被梅兰芳等人传播到世界各地,并被世界人民所认可和瞩目。(4)中国戏曲种类的繁多,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把京剧称为国粹,引申意为它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总代表。【例5】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晚会上,京剧被作为表演的重点节目之一,其主要原因是()a京剧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b京剧服饰华丽,体现了中国文化雍容华贵的一面c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d京剧代表中国戏剧的最高水平解析:京剧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将独具特色的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被称为“国粹艺术”,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答案:c6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的表现及原因(1)突出表现绘画方面:北宋清明上河图专门描绘市井生活;明清时期出现了百姓喜闻乐见的实用性的年画、布贴画、剪纸画等。文学方面:宋代士大夫为歌女写词,在歌舞楼榭中传唱;宋代话本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塑造了许多小市民角色。参考资料资料一社会学家认为:“从社会学意义上看,世俗化完全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积极趋向,世俗化肯定现实生活,肯定官能享受,肯定大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出以具体功利为追求、以感官享受为满足、以眼前利益为目标的价值取向。”资料二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2)原因:手工业、商业的不断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兴起;印刷术的不断提高,文化逐渐普及;传统的轻商意识逐渐淡化,新兴的商会群体对文学精神食粮的要求。文学艺术世俗化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参考资料法国著名史学家、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的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例6】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异彩纷呈,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他们又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创作者的心声、社会的喜好、历史的脉动和时代的风貌。其中,向世俗化的转变即是特点之一。阅读下面的图片:请完成:(1)以上作品,能体现世俗化的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2)试分析呈现世俗化趋势的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