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管仲列传 教案.doc_第1页
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管仲列传 教案.doc_第2页
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管仲列传 教案.doc_第3页
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管仲列传 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仲列传【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掌握重点文言基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翻译能力。 2、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过程与方法: 1、朗读法讲解法讨论法 2、学议讲练相结合 3、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同学情谊,使学生懂得同学、朋友之间相处贵在真诚,互相理解。 2、体会司马迁对观众的看法及写此传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文言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难点:了解司马迁为管仲列传的目的及课文所蕴藏的人才观对于今天的现实意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自学导案】1、熟读课文、正音正字颍上(yng) 鲍叔牙(bo)匡(kung) 仓廪(ln)齐桓公(hun) 少姬(j) 给予(jy) 好恶(how)2、课前布置翻译课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文言句式 2、整体感知课文,重点分析文章管鲍之交内容教学重点:文言文阅读翻译的能力培养及文章鉴赏分析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管仲列传,首先我们来看管仲祠堂内的一幅对联:“相桓公一匡天下,交叔牙万古高风”,横批“挚交千古”。上联提到的是管仲之才,下列褒奖了管鲍的友谊。二、朗读 ,完成自学导案颍上(yng) 鲍叔牙(bo)匡(kung) 仓廪(ln)齐桓公(hun) 少姬(j) 给予(jy) 好恶(how)三、整体感知:哪些段落写到管仲的“才”,哪些段落写到“交叔牙”呢?第一部分(1-2段),介绍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和深挚友情。第二部分(3-4段),叙述管仲任政相齐的显著成绩。第三部分(第5段),司马迁的赞词。四、我们首先来看“管鲍之交”1、齐读(1-2段),找出重点词句。(三分钟后,同桌交流,答疑解惑;)(组内补充,老师提问,展示大屏幕)2、重点字词 a、少时常与鲍叔牙游:少:年轻;游:交往 b、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贫困:古今异 义,贫穷,处境困难;欺:骗,欺诈;善:好好地;遇:对待;以为:古今异义,以(之)为,不把这件事对外人说 c、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已而:后来;事:侍奉 d、 及小白立为桓公:及:等到;立:登上王位;为:成为,做 e、鲍叔遂进管仲:举荐 f、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合:会合,联合;匡:使得以纠正 g、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始:当初;困:处境困 难;贾:经商,做买卖;与:给 h、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贪(不以我为愚,不以我为不肖,不以我为怯,不以我为无耻)为:替,给;而:表转折;穷困:古今异义,使困厄;以为:以:认为;为:是。以:把;为:作为;贪、肖、怯、无耻:作名词,贪婪(贤能、胆怯、没有廉耻)的人。 i、召忽死之:为而死 j、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羞、耻:意动用法,以 为羞耻;而:表并列或转折(2) 重要句式: a、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判断句 b、不以(之)为言。省略句 c、公子纠死,管仲囚焉:被动句式 d、管仲既用(被动句),任政(执政)于齐(状语后置),齐桓公以 (之)霸(称霸)(省略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判 断句)。 e、分财利多自与。宾语前置 f、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被动句式 g、吾幽囚受辱:被动句 h、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状语后置 i、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判断句3、分析管鲍之交部分内容课本69页,正文旁边批注引用韩兆琦在史记通论中的一段评价:这是对真挚友情的礼赞,至今仍让人为之激动不已。那么管仲和鲍叔牙能够成为挚交,建立深厚的友谊,主要原因是什么,找出你的依据?并概括出鲍叔牙的为人。学生可能会找到的答案:知、遇、进(终善遇)其中“知”最为关键。正因为“知”才能够好好地对待他,即便立场不同,即便可能触犯君王,也要举荐他。且第二段整段都是在谈鲍叔牙如何“知”深知、了解管仲,第二段从经商、谋事、出仕、作战、事君多个方面写鲍叔牙对管仲的深知和了解。(无论学生先答出哪个,都继续追问下去,再引导学生挑出最关键的“知”)可见,所谓“知己”,相知最关键。鲍叔牙:大度、善于知人等,可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来看,答得合情合理就行。五、接下来我们来看体现管仲才能的段落1、生读(3-4段),其他同学注意找出其中的重点、难点。 (提问难点,学生回答)2、 疏通文言知识点a、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相:做宰相或辅佐;以:凭借;区区:小小的;通货:古今异义,发展贸易;富、强:使富、强;b、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称:称言、主张;而:两个都是承接关系;服:遵循;度:礼法;则:就;固:稳固。c、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维:纲纪;张:宣扬、扩张;乃,就;下:动词,下达;之:动词,到,流入; d、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论:主张;卑:平易;而:承接关系;因而:古今异义,两个“因”:趁机,两个“而”:连词,承接关系;e、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其:代管仲,他;为:治理;善:善于、擅长;因:经由,通过;两个“而”:承接关系;为:转为,变为;贵:注重、重视、以为贵;慎:动词,谨慎对待。f、桓公实怒少姬,南(向南)袭蔡,管仲因而(同上)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向北)征山戎,而(转折,但是)管仲因而令燕修(修整、修治)召公之政。g、于(在)柯之(的)会(会盟),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使守信用)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给)之(取独)为(是)取,政之宝也。(判断句)” (时间关系,只疏通了三段文言知识也可以,可拿到下节课继续)六、小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十分动情,饱含着对鲍叔牙的感激,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的礼赞。知己之人、知遇之情的难能可贵。布置作业:七、翻译文中重点句子1、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2、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3、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4、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文言句式 2、整体感知课文,分析管仲成功的原因 3、分析司马迁对管仲的评价及作此传的目的教学重点:分析司马迁对管仲的评价及作此传的目的一、问题探究1、管仲能取得从政的极大成功,原因有哪些?明确:主观原因:内政:有“上下相亲”“顺民心”的施政指导思想。 外交:有“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的施政才能。 客观原因:1、朋友知己之情。好友鲍叔牙的知贤、荐贤。 2、君主知遇之恩。齐桓公对他的赏识。 2、本文是给管仲作传,有必要谈这么多管鲍之交吗,这样结构安排会不会喧宾夺主?明确:(1)前两段确实从几个方面写鲍叔牙对自己的深知和理解,突出强调了鲍叔牙的大度和“知己”。人生难得一知己,知己之交,友谊深厚,管仲何其幸运,得到了鲍叔牙,这是让人羡慕的;(2)鲍叔牙的推荐改变了管仲的人生之路,写传记当然要写这些在你生命中有重要影响的人;(3)通过鲍叔牙的“知”侧面烘托管仲的贤、智、才、孝、志等才干;(4)位高权重、叱咤风云的贤能之臣管仲回忆曾经与鲍叔牙的交往,话语中仍洋溢着无限的感激和对真挚友情的礼赞,书上p69管仲回忆与鲍叔的交往的一段,旁批“达而念旧,富贵不忘本。”可见管仲其人其性。二、作者司马迁对管仲的议论性评价1、疏通文言知识点:齐读(第5段),展示大屏幕:a、管仲世所谓贤臣(判断句),然孔子小之:意动用法,看不起。 b、岂(是否,莫非,难道)以为(古今同义,认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转折)(省略了管仲)不勉(勉励,鼓励)之(代,桓公)至王(称王),乃(却)称霸哉?c、将顺其(那些)美,匡救其恶:将,扶持;美,好的;匡,纠正;恶,不好的d、岂(是否,莫非,难道)管仲之谓乎:(句式:宾语前置句)2、从板块安排、行文结构安排、作者议论性评价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对管仲的态度如何?明确:羡慕、大力褒奖、丝丝遗憾也正因为羡慕欣赏管仲。3、司马迁为什么如此推崇管仲(即作者作此传的目的、包含的情感)?清代李晚芳读史管见中云:“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二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有知越石夫之晏子知之,亦可援法代赎。多鲍叔之知人,与执鞭所欣慕,皆情见乎辞矣。”如何理解? 参考:司马迁为管仲、晏婴立传,详叙管仲与鲍叔的交游情谊、晏婴礼贤越石父、晏婴识拔御者三则轶事,点染桓公与管仲、景公与晏婴的能知能用,以此礼赞友朋相知、君臣遇合的知己之情。 司马迁对于友朋相知、君臣遇合是极为企盼的。 在司马迁的人生际遇中,李陵事件是一重大转折。本于拳拳之忠、款款之愚挺身而出,为李陵辩护,但却换来诬上、下狱的悲惨下场。司马迁能为素无深交的李陵出面辩诬,然而当他身陷囹圄并且“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时,得之于朋友的,却是“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最后腐刑受辱。司马迁对于友谊的看重与他人对于友道的轻弃,适成鲜明的对比。司马迁不愿自尽而遭受宫刑,只为完成一生的志业史记的撰作,这分苦心孤诣有谁能懂?众人蔑视轻贱、不能知己的凄凉况味只能独自默默承受。而在管晏列传的管、晏轶事中,司马迁的类似遭遇与情感共鸣实在历历可见。司马迁基于爱才之心在汉武帝面前为李陵投降匈奴辩诬,犹如鲍叔推荐待罪之管仲于齐桓公。司马迁也曾有过管仲般“幽囚受辱”、越石父般“在缧绁中”的遭遇,亦渴望有人能如晏婴般“解左骖赎之”、“感寤而赎我”,如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