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作业.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作业.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作业.doc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作业.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时间:25分钟分值: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979年初,宣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标语是()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c“政治挂帅,提高觉悟,争取更大的跃进”d“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本题抓住关键信息“宣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a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初;c出现在“大跃进”时期;d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b与题干内容相符。答案:b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根本上看这是()a由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性质决定的b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由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d邓小平理论指导的结果解析: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答案:c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土地归农民所有的实现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1958年以来实行的人民公社体制被废止。答案:c41984年,在国庆的游行队伍中,农民开着拖拉机,载着“联产承包好”的牌子通过天安门广场。农民从联产承包中得到的实惠是()a获得了所承包土地的所有权b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c获得了一切劳动产品的所有权d获得了一切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解析: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的所有权,故a排除;并不是一切劳动产品都归农民所有,而是要上交一部分作公粮,故c错误;土地不归农民所有,d错误。故答案为b。答案:b5(2016全国卷31)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解析: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农民拥有了土地的使用权,生产自主权扩大,生产积极性提高,因而出现了题干材料中的增产现象,故a项正确;1980年与1975年相比当时的农业生产技术没有出现革命性的改变,故b项错误;1980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全国推广,并没有完成,故c项错误;1980年国家尚未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真正取消是在1992年,所以d项错误。答案:a6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确定的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改革管理体系 b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c改革分配制度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解析: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因此b项正确。答案:b7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c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d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解析: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答案:a8下列是我国政府定价在农副产品收购、生产资料销售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表时间农副产品生产资料社会商品1978年92%92%97%2005年1.2%5.9%2.7%导致这一变化发生的主要因素是()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c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明确了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方向解析:从材料的描述可知,从1978年和2005年对比来看,在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政府定价的比重大幅度降低,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故选c。答案:c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如果稳步前进,巩固一段时间再发展,就可能搞得更好些。1958年“大跃进”时,高级社还不巩固,又普遍搞人民公社,结果20世纪60年代初不得不退回去。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材料二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邓小平文选(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中的什么教训?(8分)(2)材料二评论农村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为什么?(10分)解析:第(1)问,主要体现了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水平,却不适应(忽视)生产力的实际发展水平,可以结合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回答。第(2)问,注意归纳材料主旨思想,材料强调了生产力发展这个评价标准,生产关系的变革不能脱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