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作业.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作业.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作业.doc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作业.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评价练课时检测夯基提能1.辛亥革命后,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一度成为国民政府文官制服的新式服装是()a中山装b列宁装 c长袍 d马褂【解析】辛亥革命后,中山装一度成为国民政府文官制服的新式服装,故a项正确。【答案】a2(2017山西学业水平测试)据上海研究资料记载,有个小东门岗警,将发辫盘于帽内,被商团窥出了破绽,逼令该巡士将制帽除去,于是真相毕露,看众大哗,揪住其油发大辫,要带他剪去。这种场景最早可能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 b辛亥革命以后c日本侵华期间 d新中国成立后【解析】根据材料描述可知是辛亥革命后得“断发易服”,故b项正确。【答案】b31912年8月9日晨报副刊报道,在北京一次有关中西餐的民意测验显示,爱吃西餐和兼食中西餐的人数占调查总数的23%,被调查对象包括普通市民、知识分子等。由此可知当时()a西餐开始传入内地b传统饮食结构有所改变c崇洋媚外风气盛行d政治革命促进习俗变迁【解析】 “爱吃西餐和兼食中西餐的人数占调查总数的23%,被调查对象包括普通市民、知识分子等”表明国人的传统的饮食结构已经有所改变,故b项正确。【答案】b4(2017海淀期末)右下图描绘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场景。画面能够明确、充分体现的是()a经济发展导致妇女地位提高b社会政治运动带来男女平等c社交方式和社交礼仪的变化d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解析】经济发展导致妇女地位提高,画面无法明确充分体现,故a项错误;男女平等画面无法体现,故b项错误;从图中无法看出社交方式和礼仪的变化,故c项错误;女性走出家庭,集体聚会是受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故d项正确。【答案】d5(2017杭州质检)谭嗣同曾说:“本非两厢情愿,而强合漠不相关之人,絷之终身,以为夫妇,夫果何恃以伸其偏权而相苦哉?实亦三纲之说苦之也。”其意为()a强化三纲五常 b否定孔子权威 c主张婚姻自主 d倡导新文化运动【解析】谭嗣同认为男女婚姻应该是两情相愿,但是现实情况却往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造成这种现象是由于三纲五常的思想对人们的束缚,材料反对三纲五常而不是强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反映否定孔子权威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谭嗣同主张婚姻自主的主张,故c项正确;谭嗣同是戊戌变法时期戊戌六君子之一,为变法英勇就义,不可能倡导新文化运动,故d项错误。【答案】c6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telephone),大足板子毕业生。”歌谣反映了当时()a传统旧俗遭否定 b新旧事物的冲突c新旧事物的并存 d社会转型的苦痛【解析】材料“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telephone),大足板子毕业生”体现新旧事物的并存,故c项正确。【答案】c7(2017佛山期末)先生、小姐、阁下、女士等中国人的传统称谓在大陆几乎消亡。突然间,人们似乎不再有身份、性别的差异,有时候为了表示一下区别,可以称“老同志”“小同志”“女同志”“男同志”,还有“领导同志”“解放军同志”“警察同志”。这个现象发生在()a鸦片战争后 b民国成立后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后【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因此“不再有身份、性别的差异”,出现了“老同志”“小同志”“女同志”“男同志”的称呼,故d项正确。【答案】d8近代以来,上海、黄埔等繁华地段经营西装、洋服、时装等业的西装店共有140家。“风气所趋,人人好异”,服饰自成一派,称为“海派”。这一现象()a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产物 b说明上海居民普遍接受西方服饰c源于辛亥革命彻底批判传统文化 d与上海经济发展和开放程度有关【解析】上海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加之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和对外开放程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有利于西方服饰在上海地区的流行,故d项正确。【答案】d9.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它的变化记录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上元元年,高宗又“敕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并金带;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并银带;八品深青,九品浅青,石带;庶人服黄,铜铁带”。新唐书车服志材料二在各个通商口岸城市,衣着华丽、不循规制者大有人在新式学堂里生动活泼的学生装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新式军队也一改过去兵勇时代邋遢的形象,呢制军装映衬出军人威武的英姿;民国以后衣饰上的平等观念更是得到了法律上的确认。苏文生、赵爽西风东渐衣食住行的近代变迁材料三19世纪的后三十年西方女性裙子的重心移向后臀,并用堆积的大蝴蝶结和褶裥来增加后部的丰满感,上体的造型则是突出胸部的丰满。塑造出的是既窈窕又丰满、既迷人又端庄的西方美女形象。张乃仁、杨蔼琪著译外国服装艺术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服饰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分析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3)依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后期西方女性着装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结合材料一中信息“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分析回答;第二小问原因,可以从政治上宗法等级观念及君主专制、经济上小农经济的产物的影响回答。 第(2)问第一小问变化,结合材料二中信息“不循规制”“衣饰上的平等观念”、服饰的职业化和追求个性方面归纳,再具体分析原因。第(3)问第一小问19世纪后期西方女性着装的特点,结合材料三中信息“女性裙子的重心移向后臀塑造出的是既窈窕又丰满、既迷人又端庄的西方美女形象”,分析回答;第二小问原因,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分析回答。【答案】(1)特点:具有严格的等级规范。原因:宗法等级观念的影响;君主专制制度;小农经济占据统治地位。(2)变化:突破等级观念;个性鲜明;职业特点突出;服饰平等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