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议论文阅读指导一.doc_第1页
课件议论文阅读指导一.doc_第2页
课件议论文阅读指导一.doc_第3页
课件议论文阅读指导一.doc_第4页
课件议论文阅读指导一.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文阅读之-议论文阅读指导(一)一、温故知新:1、回顾说明文阅读的技巧;2、上次作业评讲。二、感受新知:(一)常见考点:1.概括中心论点、分论点。2.找出论据并说明作用。3.论证方法及其作用。4.结合语境理解词句。5.谈作品感悟(拓展延伸)。(二)、解题程序1、通读全文,明确文章的论题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2、明确文章从哪些方面围绕中心论点来进行论证的,也就是分析观点与材料的关系。3、掌握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体会在具体语境的作用。4、根据作者的倾向,体会议论文的语言,探究关键句的内涵。5、联系生活实际或自身经历,多角度思考作者的论题或辩证地看待作者的观点。三、题型及答题方法:1.找论点或归纳论点。答题方法: 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 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要防止误把分论点当作中心论点,误把结论当成论点)题例:闲话生活在一起,没事坐到一块儿,往往天南地北地侃上一阵。但需要注意的是:忌传闲话。人们比邻而居,朝夕相处,彼此相互了解的事情自然多一些。东家的孩子犯了什么过失,西家夫妻拌上几句嘴,相互都会很快知晓。有的人则爱把邻家的过失、短处或不便公之于众的隐私作为传闲话的“佐料”,有的人还爱在邻居之间搞小动作,以搬弄是非为乐趣。当然,这些传话的人并不都出于恶意,但无论出自何种动机,传闲话,往往会给邻里关系带来许多麻烦。再说大家在一起,哪有勺子不碰锅沿的,出现某些矛盾,相互有些误会,本是正常的现象,而传闲话的人却常常在矛盾的双方之间搬弄口舌,只能是无事生非,使本来和睦相处的邻居变得相互戒备,使本来就有的误会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大动干戈。邻里相处之大忌传闲话。通读以上文段,说说此文段的中心论点是:_【解题技巧】:论点是作者对所述问题的见解或主张。论点通常是一个陈述性判断语句。如何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呢?有以下几种方法:看题目(题目即论点);看开头(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看结尾(归纳全文,篇末揭示中心)找正文中关于论题,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正面表述句,或找提示性词语(“总之”“所以”等),如果没有原句,则要概括层意,归纳中心论点。要求:一般不用疑问句,不用修辞,正面判断。本例文中前后均有提出论点的语句,很容易就可以找到。2找论据或补充论据(事例和道理)。答题方法:事实论据(能用一句话事例论据:什么人+做什么(怎样)+结果怎样;知道事实的代表性古今中外、不同领域、不同职业等)题例:2010年安徽芜湖市中考卷科学不怕挑战第6题:第段运用了事例来论证,请分别概括这两个事例的内容。思路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概括事实论据的能力。方法运用: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次序安排(照应论点)答案:第段:量子力学曾受到爱因斯坦理想实验的挑战;第段:进化论曾受到创世说者的频频发难。 3文段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及作用。举例论证:通过举的例子,具体、生动地论证了的中心论点。道理论证:通过引用 的话,具有权威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有力地论证了 的论点。比喻论证:把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形象,通俗易懂,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对比论证:将和比较,突出强调 (中心论点)的重要性。(正面:重要性;反面:危害) 题例:2010年龙岩市中考卷爱自己是一种责任第12题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3分)思路分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方法运用:准确判定论证方法,须为四个字 套用公式 答案:比喻论证(1分)。具体形象地指出了忽略自己、不爱惜自己导致的严重后果(1分),告诉我们爱自己是很重要的(1分)。(意思对即可)4议论文词语的表达效果:严密准确;生动形象。 多用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频率等限制副词准确严密地表达(往往、常常、一般、许多)使说话留有余地,避免绝对化。答题方法:(1)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2)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作用(深层、比喻或引申)。题例:2010年浙江(义乌市)中考卷将兴趣进行到底第12题: “兴趣不仅是 我们学习的入场券,而且是承载我们事业远行的飞船。”句中加点的“入场券”、“飞船”在文中分别喻指什么?(4分)入场券:_飞船:_思路分析:本题考查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比喻作用。方法运用:词语在语境中的深层含义;修辞的作用。答案:(1)对学习产生兴趣,开始认真学习 (2)对学习产生持久的动力5文章开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两种情况:开头讲故事: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出论点(或论题),充当事实论据。开头引用名言:提出论点,同时充当道理论据。题例:2010年湖北襄樊中考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第23题: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3分)思路分析:本题考查议论文开头运用事例的作用。方法运用:引出中心论点,作为论据证明中心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每个要点1分)6选文语段(句)顺序能否对调?请说明理由。 方法运用: (1)不能,因为这几段和第段的句是一一对应关系。 (2)不能,因为这几段存在着逻辑顺序或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或不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题例:2010年四川眉山中考卷小议读书第 17题:第段这三个论述语段能否颠倒一下顺序?为什么?思路分析:本题考查议论文结构的严密性。 不能。其理由是:它符合我们认识事物的一般顺序,或它有一个从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1分),体现了议论文论证思路的严密性(1分)。7.简析论证过程。 先(正反两方面)举出事例或道理论据,然后得出结论(或证明说明观点)(分总) 首先提出什么观点,接着用事例(从正反两方面)或者道理论据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或说明了道理) (总分总)题例:2010年河南中考卷匠人与大师第16题:请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简析议论文的论证过程。方法运用: 论点是怎样提出的;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 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 答案:先从三个方面分析匠人和大师的区别,然后揭示研究这种区别的目的,提出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 8.补充论据。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论据要有说服力,要能很好地证明论点;(2)论据要有代表性。力求大众化,尽可能是人所共知的;(3)表述力求简洁流畅,不能超过规定的字数;(4)必须真实,人物与事实要相符,不能张冠李戴、瞎编乱造。题例:2010年湖北襄樊中考卷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第26题:如果把文章第段中的“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一句作为观点,请你参照下面示例再写一个具体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限制在所学初中教材的范围内)。(2分)示例:闻一多日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终于写成了唐诗杂论 (凡举教材中所涉及的事例,如海伦凯勒、邓稼先、宋濂、司马迁等均可)思路分析:此题考查论据的补写。方法运用:首先所写的论据要能证明论点。其次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最好是大家所熟知的。 9.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答题方法:、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要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 题例:2010年山东东营中考卷淡竹第25题:本文语言形象优美、含蓄隽永,试举一例并加以赏析。(3分)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议论文语言赏析的能力。方法运用:要从修辞手法的角度,不能从内容的哲理角度。答案示例:“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 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百草园里的其它植物面对灿烂而虚无的诱惑要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 10.迁移拓展,阅读感悟。(1)仔细审题,明确答题方向。要弄清题干是要求对文中涉及的某个观点作评价,还是对全文的思想内容提看法,还是谈写作上的心得,还是联系实际或“相关链接”作探究。(2)紧扣选文中心和材料。不管是谈启示,还是作探究,都不能脱离文本。紧扣主旨,走进文本,这是答题的基础。(3)联系生活,有感而发。整理思路,形成观点。同时连接生活,找到自己生活中与文章的切口。把自己最有感受、体会最深的一点,提炼出来,做到有理有据,内容准确全面。(4)表达明确,语言通顺。表达时观点要鲜明,同时注意表达层次清楚。题例: 2010年浙江义乌市中考卷将兴趣进行到底第14题文中说“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请认真探究这句话的深刻含意,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会。(50字左右)(4分) 例:我们要不断进步,就必须有持久的学习兴趣。过去。我对语文学习忽冷忽热,影响效果。要取得进步,就应当调动学习积极性,长期快乐思路分析:本题考查了多方面内容:既要明确表态,又要联系实际补充事实论据,再谈体会。方法运用:紧抓原文中心,至少写三四句话,语言通顺,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启示可适当用原文)。可分三步走:先谈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用生活或自身实例来印证;总结强调主旨意思。四、例题解析:(一)阅读心系一处,难能可贵,回答1-4题(10分)心系一处,难能可贵 很多人都知道要有所作为就应该“心系一处”的道理,但现实生活中能真正做到“心系一处”的人并不多。“心系一处”,难能可贵。 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具有顽强的毅力。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在40岁时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有人问他成功的原因,丁先生说:“与物理无关的事我从来不参与。”事实的确如此,几十年来他始终把精力集中在科学研究上,集中在探索宇宙的奥秘上。他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有时候连续四五天不睡觉,正是凭着这股韧劲,他的实验获得了成功。 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守住内心的宁静。在这个越来越繁华的世界,人们的目光能够不被五光十色的景色所吸引,的确不易。作家苏童一直以来潜心创作,心无旁骛。作品妻妾成群被改编成电影后,他名声大噪,上门的采访者、崇拜者络绎不绝,但是苏童很冷静,他对记者说:“门外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我是过室内生活的人,以前很安静,现在更安静。”另一个作家张炜则奉行三不主义“不看热闹的书,不去热闹的地方,不交热闹的朋友。对于许许多多的成功者而言,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成功后依然做到了“心系一处”。 “心系一处”是一种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