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直接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b. 当土壤样品中纤维素分解菌数量较多时,选择培养这一步可以省略c. 可先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微生物,再用刚果红溶液染色d. 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是纤维素分解后的产物不能和染料形成红色复合物【答案】a【解析】分离纤维素分解菌时,经选择培养后,样品应稀释后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a项错误;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加菌体浓度,当土壤样品中纤维素分解菌数量较多时,选择培养这一步可以省略,b项正确;可先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微生物,再用刚果红溶液染色,也可以在倒平板时加入刚果红,c项正确;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是纤维素分解后的产物不能和染料形成红色复合物,d项正确。2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发现,秸秆还田的过程中施加外源纤维素酶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其中纤维二糖酶能够将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b. 纤维素分解菌主要分布于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常用刚果红染液进行鉴定c. 菌落周围的透明圈大小可以反应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酶的多少d. 为了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生纤维素酶的实验【答案】a【解析】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三种,其中能够将纤维二糖分解为葡萄糖的是葡萄糖苷酶,a错误;纤维素分解菌主要分布于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刚果红染色体可用于鉴定纤维素分解菌,b正确;菌落周围的透明圈大小可以反应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酶的多少,纤维素酶含量越多,透明圈越大,c正确;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采用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d正确。3下列关于纤维素酶的说法,错误的是a.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多种组分b. 葡萄糖昔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c. 纤维素酶可用于去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d. 纤维素酶可把纤维素最终分解成葡萄糖【答案】b【解析】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a正确;葡萄糖苷酶可把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b错误;植物体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所以纤维素酶可用于去掉植物的细胞壁,c正确;纤维素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d正确。4下列关于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通常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b. 当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释放的纤维素酶分解后,培养基中会出现透明圈c. 该实验用的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d. 在用刚果红染色时只能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不能在倒平板时加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刚果红能鉴别纤维素,可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a正确。刚果红只能与纤维素结合呈红色,当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释放的纤维素酶分解后,菌落周围的纤维素被分解,所以培养基中会出现透明圈,b正确。由于碳源是纤维素,所以只有能分解纤维素的菌才能生存,所以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c正确。在用刚果红染色时可以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也可以在倒平板时加入,d错误。考点: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5以农作物秸秆等含纤维质丰富的材料为原料,经加工可制成燃料乙醇,这种“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关注。农作物秸秆经预处理后,应该选用某种酶进行水解处理,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你认为这种酶可从以下哪种微生物中提取( )a. 制作腐乳的毛霉 b. 酿制果醋的醋酸菌c. 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 d.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答案】c【解析】毛霉产生的主要是蛋白酶和脂肪酶,a错误;醋酸菌能够利用葡萄糖或乙醇,但不能利用纤维素,b错误;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能够分解利用腐木中的纤维素,可以产生纤维素酶,c正确;土壤中分解尿素的微生物能够产生脲酶,能使尿素分解,d错误。6在做分离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实验中,加入刚果红应该在()制备培养基时梯度稀释时倒平板时涂布时长出菌落时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另一种是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综上所述,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7下内所注的酶不属于纤维素酶组分的是a. 麦芽糖酶 b. c1酶 c. cx酶 d. 葡萄糖苷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纤维素酶,是由多种水解酶组成的一个复杂酶系,自然界中很多真菌都能分泌纤维素酶;主要包括: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点睛:熟记纤维素的的类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同时考生还需要在填空题时能正确书写。8不能够与刚果红反应生成红色复合物的是()a. 纤维二糖 b. 纤维素 c. cmcna d. 淀粉【答案】a【解析】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成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a正确;b错误;cmcna (羧甲基纤维素钠)也能与刚果红反应,c错误;淀粉是植物多糖,也可以与刚果红形成红色复合物,d错误。9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原理、方法或选材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制作果醋时,通氧不足或温度过低会使发酵受影响b. 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细菌计数时需借助于显微镜c. 只要生物材料中含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就可直接用于还原糖的鉴定d. 利用二苯胺试剂鉴定细胞提取物,若产生蓝色变化即表明有rna存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制作果醋时,醋酸杆菌的代谢类型为需氧型,通氧不足时会使发酵受影响,故a正确;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酵母菌计数时,只需要计数培养基中的菌落数,不需要显微镜,故b错误;生物材料中含有还原糖,并且材料接近无色,才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故c错误;二苯胺试剂可以用来鉴定dna,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实验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10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通常用刚果红染色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筛选。某同学在实验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则纤维素分解菌位于a b c d【答案】b【解析】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通常用刚果红染色法。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的红色复合物,在纤维素被分解后将不再存在,因此在培养基上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据此可判断图示中的纤维素分解菌位于,所以b正确。 【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11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a. 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b. 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少c. 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d. 对照组可用同样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答案】a【解析】经选择培养后,再经梯度稀释,才能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a错误;富集培养可省略,但培养分离的纤维素分解菌少,b正确;经稀释培养后,纤维素分解菌可以用刚果红染色进行鉴别,c正确;对照组可用同样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设置对照能证明经富集培养的确得到了欲分离的微生物,d正确。12为了验证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淀粉,取两只烧杯甲和乙,都放入等景的淀粉溶液20ml,甲中加入30ml制备好的土壤浸出液,乙中放入等量的蒸馏水,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罝7天。然后从甲中取出等量的溶液放入a1、a2试管,从乙中也取出等量的溶液放入试管b1、b2,在a1、b1中加入碘液,在a2和b2中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下列对该实验结果的预测正确的是a. a1和b1都会有蓝色出现,而且颜色深浅一致b. a2有砖红色沉淀出现,b2无砖红色沉淀出现c. a2和出都有砖红色沉淀出现d. 以上结果都不正确【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斐林试剂是鉴定还原糖的,土壤中会含有些微生物能产生分解淀粉的淀粉酶,淀粉水解后是还原糖,所以a2会出现砖红色,其它的都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故b正确。碘液是鉴定淀粉的,a1和b1都会有蓝色出现,但b1的蓝色应比较深,故a错误。b2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故c错误,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物质鉴定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分析应用能力。13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后还需要用下列哪一实验来确定( )a发酵产纤维素b发酵产纤维素酶c纤维素酶 分解滤纸d纤维素分解产生葡萄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后还需要用发酵产纤维素酶来确定,通过测定酶的产生来确定筛选是否成功,b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定。14某种细菌菌株需要亮氨酸才能生长,但此菌株对链霉素敏感。实验者用诱变剂处理此菌株,想筛选出下表格中细菌菌株类型,则配制相应选择培养基类型正确的是l:亮氨酸 s:链霉素 +:加入 -:不加入选项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的菌株筛选出抗链霉素的菌株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的抗链霉素的菌株al+s+l-s-l+s-bl-s-l+s+l-s+cl-s+l+s+l-s-dl+s-l-s-l+s+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目要求,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的菌株,即在没有亮氨酸的培养基上能够生长,应使用的培养基为l-、s可加可不加;筛选出抗链霉素的菌株应使用的培养基为s+、l可加可不加,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抗链霉素的菌株应用的培养基l-、s+。b正确考点:选择培养基的应用1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所以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b. 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c. 只有得到了3个或3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才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d.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明显大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细菌菌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样品的稀释度直接影响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土壤中各类微生物数量不同,含量最多的是细菌,其次是放线菌,最少的是真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稀释倍数进行分离,以保证获得菌落在30300之间、适于计数的平板,a项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b项正确;如果涂布三个平板能够得到2个菌落数目在30300之间的平板,就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计数的方法是舍弃相差很大的一个,然后取平均值,故c项错误;验证选择培养基是否具有选择作用,需设立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对照,若后者上的菌落数明显大于前者,说明前者具有筛选作用,d项正确。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二、非选择题16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难溶性磷酸盐,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够将难溶性磷酸盐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可溶性磷的优良解磷菌株,以便将其添加到有机肥中,改善植物磷元素供应。科研人员进行如下实验:实验原理:固体培养基中难溶性磷酸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溶解,会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如右图),透明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的比值(d/d)代表微生物溶解磷的能力大小。实验步骤:步骤1 取某地区土样5g制得土壤溶液后稀释,取稀释液1ml接种到基础培养基a上,在适宜温度下培养72h。步骤2 在基础培养基a上用接种环挑取代表性菌落再次接种,培养34d后观察菌落特征和透明圈的大小,初步筛选出三种优良解磷菌株(如右表)。分析回答:(1)从物理形态看,培养基a属于 培养基。培养基中磷源应该是 。(2)步骤1中接种方法是 ,步骤2中接种环的灭菌方法是 。(3)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溶解磷能力最强的菌株是 。(4)为进一步测定初步筛选的三种菌株实际溶解磷的能力,研究人员将它们接种到基础培养基b中,并在37、200 rmin-1 摇床培养,定期取上清液,测定溶液中可溶性磷含量,得到右图所示曲线。用摇床进行培养的好处是 。结果表明最优良的解磷菌株是 。【答案】(1)固体 难溶性磷酸盐(2)稀释涂布平板法 灼烧(3)b3-5-6(4)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有利于物质的交换(2分)m-3-01【解析】(1)菌落必需在固体培养基上才能形成(培养过程中菌体不能运动);要筛选溶解难溶性磷能力强的菌株,必须以难溶性磷酸盐作为唯一磷源。(2)步骤1的目的是从土壤微生物中筛选解磷微生物,由于土壤样液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多,因此,最好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如果用平板划线法,则有可能不能将全部种类的微生物进行接种,当然本题步骤1中“取稀释液1ml接种”也暗示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3)接种环灭菌方法是灼烧,涂布器的灭菌方法是先将涂布器浸入酒精中,再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4)根据实验原理中“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代表微生物溶解磷的能力大小”,结合表格数据可以确定解磷能力最强的菌株是b3-5-6。(5)摇床培养是实验室培养需氧微生物的常用方法,使用摇床培养,不仅可以增大培养液中溶氧量,促进微生物的有机呼吸,而且能够增加菌体与培养液的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6)根据实验曲线图,不难看出m-3-01实际溶解磷能力最强。【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17(12分)地球上植物产生的纤维素中有40%60%被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利用,从土壤中分离并研究这些微生物有利于人们更有效地利用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请回答:(1)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宜从 的土壤中取样。纤维素分解菌之所以能够利用纤维素,是因为其细胞内含有 。(2)培养基除含有碳源、氮源、水和多种无机盐外,还应含有 。其中,碳源主要为 。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高压灭菌,目的是 。(3)纤维素分解菌纯化培养中常用的接种方法 。在添加刚果红的培养基上,可通过是否产生 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4)从纤维素分解菌中提取纤维素酶,可采用 方法,如果采用 法对该细胞菌进行固定,也可不经过酶的提取和分离等繁杂操作即可实现纤维素发酵。【答案】(1)富含纤维素(或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或多年积累的枯枝败叶) 纤维素酶(2)某些特殊营养物质(或生长因子) 纤维素 杀死细菌的芽孢(3)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透明圈(4)电泳法(或凝胶色谱法)包埋【解析】试题分析:(1)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较多;细胞内含有纤维素酶,就可以利用纤维素。(2)培养微生物时,除了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外,常常要加入生长因子;培养分解纤维素的细菌时,培养基中的碳源是纤维素;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的目的不仅可以杀死细菌,而且可以杀死细菌的芽孢。(3)微生物纯化培养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由于纤维素能被刚果红染成红色,因此微生物分解纤维素后,就会在培养基上出现透明圈。(4)提取分离蛋白质时可以采用电泳法或凝胶色谱法;固定化细胞技术有吸附法和包埋法,最常用的方法是包埋法。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和分离、dna和蛋白质技术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8纤维素是一种重要的碳水化合物,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能将其分解利用。下图是纤维素分解菌培养与分离流程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需要加入_染料,在纤维素酶的作用下纤维素最终被分解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上海房屋租赁合同样本:房屋租赁合同
- 2025年法院司法辅助人员题库检测试题打印带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专业艺术品拍卖与交易合同
- 2025年发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国新控股校园招聘笔试预测试题及答案
- 2025电子产品买卖标准合同
- 2025劳动合同的模板范本
- 多项目管理计划及监控平台
- 轻资产运营合同续签
- 社交商务投资协议
- 【建筑专业】16J914-1公用建筑卫生间(完整)
- DL∕T 5776-2018 水平定向钻敷设电力管线技术规定
- 邮政市场业务员(中级)理论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
- DZ∕T 0070-2016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程(正式版)
- 消化内镜进修总结汇报
- 兽医检验题库与答案
- 换电柜地租赁合同范本
- 影响安全生产的六种员工心理状态
- 儿童视角下幼儿园班级主题墙创设的策略研究
- (高清版)DZT 0432-2023 煤炭与煤层气矿产综合勘查规范
- 2023年广东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评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