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is10环境下oracle10g 数据库的架构.doc_第1页
Solaris10环境下oracle10g 数据库的架构.doc_第2页
Solaris10环境下oracle10g 数据库的架构.doc_第3页
Solaris10环境下oracle10g 数据库的架构.doc_第4页
Solaris10环境下oracle10g 数据库的架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题目 Solaris10环境下oracle10g数据库的架构 摘要 本论文按先后顺序,先是简单介绍了oracle数据库的支撑平台,sun公司solaris操作系统的发展史,如何安装及常规的维护,接着详细介绍了oracle数据库的架构过程,一些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处理,最后及着重介绍了oracle数据库中最重要的一项功能,备份与还原恢复.分别列出了oracle数据库备份恢复的几种常用工具包括tar、export/import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并结合新安装的数据库进行实例演示,并单独列出一章专门讲述了rman的体系结构,如何配置,及结合具体案例展示了rman最核心的几种备份恢复的方法。文中使用的相关软件,操作系统为solaris10,数据库版本为oracle10g,连接主机的工具为securre CRT 5.0,均可从相应官方网站下载。关键词 oracle数据库、备份、恢复AbstractIn this paper, in chronological order, first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oracle database platform support, sun company development history of solaris operating system, how to install and regular maintenance, and then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process of oracle database architecture, the analysis of some common questions and deal with Finally, and highlights the most important oracle database to a function, restore backup and restore. separately listed oracle database backup and recovery of several commonly used tools include tar, export / import and use of the principle, combined with the newly installed Examples of presentation of the database and are listed in a separate chapter devoted to one of the rman architecture, how to configure, and display light of the specific case of the core rman restore several backup methods. The text used in the software, the operating system for solaris10, database version oracle10g, connect to the host instrument securre CRT 5.0, can be downloaded from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corresponding.Keywords Oracle Database、Backup、Recovery目 录1前言12 Solaris操作系统的介绍12.1历史22.2支持的系统架构22.3 桌面环境22.4 软件许可32.5 主要版本32.6 solaris10版本新增的功能33 几种热门数据库的比较43.1 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43.2 SYBASE 10数据库管理系统53.2.2 SYBASE的不足63.3 DB2数据库管理系统64 ORACLE 10g 的体系结构74.1 ORACLE服务器84.2 ORACLE 例程84.2.1 内存结构84.3 ORACLE 数据库104.4 其他关键文件104.5 进程结构104.5.1 用户进程114.5.2服务器进程114.5.3 后台进程114.6 逻辑结构125安装Solaris10环境125.1 安装solaris10125.1.1分区简介:(仅做参考)125.1.2 准备过程:135.1.3 用grub引导:135.1.4 利用安装过程中出现的shell进行虚拟光驱136 solaris10的基本维护146.1 文件系统146.2 系统日志156.3 系统性能检测156.4 双机状态166.5 查看网卡状态166.6 查看硬件资源信息176.6.1查看cpu状态176.6.2查看内存大小176.6.3查看硬盘物理信息176.7 查看进程信息177 oracle 数据库的基本维护187.1 数据库日志187.2 表空间检查187.3 查看连接数197.4 查看脱机数据文件207.5 查看无效的数据对象207.6 查看是否有死锁208 Oracle10g数据库中常见的问题解析208.1 数据库连接数达到最大值208.2 数据库归档日志未能及时归档208.3 数据库索引被误删218.4 数据库控制文件不一致219 Oracle10g数据库的性能调优239.1 通过操作系统的一些工具检查系统的状态249.2 迅速发现Oracle Server的性能问题的成因2610 Oracle10g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2810.1 备份简介2810.1.1为什么要做备份2810.1.2 备份什么2910.1.3 备份的分类方式2910.1.4系统备份策略2910.2 创建数据库实例CNC3010.2.1设置环境变量3010.2.2创建初始化参数文件3010.2.3建立需要的目录3110.2.4建spfile后启动实例并开始建库3110.2.5 运行数据字典脚本3210.2.6 新建sqlplus属性和帮助、USERS表空间3210.2.7 最后修改为归档模式并重启3310.3 创建表空间及用户3310.4 新建库CNC中的结构3610.5 系统备份策略简述3910.5.1 OS的备份3910.5.2 数据库系统执行代码的备份3910.5.3 Application备份3910.5.4 Data in Filesystem的备份3910.5.5 Data in DBMS的逻辑备份4010.6 备份与恢复工具及应用4310.6.1 tar工具4410.6.2 exp、imp导出导入工具4510.6.3 Rman备份工具4911 Rman的使用4911.1 Rman的体系结构4911.2 启动与运行Rman5111.2.1 运行要求5111.2.2 基本运行方法5111.2.3 如何运行RMAN命令5111.3 RMAN的自动配置5211.3.1 备份策略保持5211.3.2 通道配置与自动通道分配5311.3.3 控制文件自动备份5311.3.4 设置并行备份5411.3.5 配置多个备份的拷贝数目5411.3.6 备份优化5511.3.7 备份文件的格式5611.4 用RMAN备份5611.4.1 映象副本5611.4.2 备份与备份集5711.4.3 常见备份参数5811.4.4 增量备份6411.4.5备份检查6811.4.6 Rman动态性能视图7011.5 还原与恢复7111.5.1 常规还原与恢复7111.5.2 还原检查与恢复测试7911.5.3 块级别的恢复8112 总结83中文与外文参考书目84附录851.1准备安装环境851.2解压oracle10g安装包861.3开始安装86致谢901前言随着企业数据量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拥有一套高性能、高稳定性的系统对企业来说是很有必要的,solaris是sun的操作系统,属于unix的一个分支,企业应用范围很广泛,oracle10g企业版是一种可伸缩且易于管理的对象关系数据库,在solaris10 环境上搭建oracle10g,使得企业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系统的速度和扩展性都很高,并且与java有很强的兼容性。本论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在solaris环境下搭建搭建oracle10g数据库服务器,以及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如何对该应用系统的性能进行高效的维护和调优、故障处理、备份恢复和容灾。本论文通过对unix操作系统solaris10以及oracle10g数据库的详细的介绍,结合具体实践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及教训,介绍了如何搭建一个以操作系统solaris10为平台的oracle10g数据库服务器。以及对该系统性能调优、故障排除及处理、备份恢复和容灾等方面的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2 Solaris操作系统的介绍Solaris是一种计算机操作系统,它被认为是UNIX操作系统的衍生版本之一,它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生产的,它是基于Intel和Sparc处理器的一种操作系统。SUN公司一直掌握着大型UNIX工作站市场,随着90年代Internet的发展,SPARC/Solaris系统也被广泛地应用于Web站点上。Sun主要强调自己系统的稳定性,它的设计是面向网络的。它的高可用性指的是如果有了问题此系统不用停机即可修改错误。它的稳定性甚至可以和IBM十分著名的MVS大型机操作系统一样,每个可能出错的环节都进行了检查。此操作系统也提供了远程控制的功能。它是为网络计算而设计的,作为第一个也是最成功的一个网络服务器系统,它在网络功能上花费了不少功夫;在网络安全方面它支持IPsec,Kerberos,AMI和智能卡。SUN为Solaris提供了三个扩展:Easy Access Server:是用于为同时运行了Windows NT系统的企业级服务器而设计的; Enterprise Server:是为可靠商业运行环境而设计的,支持集簇功能;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SP) Server: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网站服务器;因为SUN开发了独立于平台的JAVA语言,因此在所有的操作系统中均包括JAVA虚拟机和JDK,Solaris代替了SunOS,后者在许多SUN的机器上仍然在使用。2.1历史Sun的操作系统最初叫做SunOS,由于Sun Microsystem的创始人之一,Bill Joy来自U.C.Berkeley,因此SunOS主要是基于BSDUnix版本。SunOS 5.0开始,SUN的操作系统开发开始转向System V Release 4,并且有了新的名字叫做Solaris 2.0;Solaris 2.6以后,SUN删除了版本号中的2,因此,SunOS 5.10就叫做Solaris 10。 Solaris的早期版本后来又被重新命名为Solaris 1.x. 所以SunOS这个词被用做专指Solaris操作系统的内核,因此Solaris被认为是由SunOS,图形化的桌面计算环境, 以及它网络增强部分组成。2.2支持的系统架构Solaris支持多种系统架构:SPARC、x86和x64。x64即AMD64及EMT64处理器。在版本2.5.1的时候,Solaris曾经一度被移植到PowerPC架构, 但是后来又在这一版本正式发布时被删去。与Linux相比,Solaris可以更有效地支持对称多处理器、即SMP架构。Sun同时宣布将在Solaris 10的后续版本中提供Linux运行环境, 允许Linux二进制程序直接在Solaris x86和x64系统上运行。 Solaris传统上与基于Sun SPARC处理器的硬件体系结构结合紧密, 在设计上和市场上经常捆绑在一起,整个软硬件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也因此大大增强。然而SPARC系统的成本和价格通常要高于PC类的产品,这成为Solaris进一步普及的障碍。可喜的是,Solaris对x86体系结构的支持正得到大大加强,特别是Solaris 10已经能很好地支持x64(AMD64/EMT64)架构。Sun公司已推出自行设计的基于AMD64的工作站和服务器,并随机附带Solaris 10。2.3 桌面环境第一个Solaris的桌面环境是OpenWindows。紧接着是Solaris 2.5的CDE。 在Solaris 10中,Sun又推出了基于GNOME的,Java Desktop System。2.4 软件许可Solaris的大多数源代码已经在CDDL的许可下在OpenSolaris开源项目中发布。二进制和源代码目前都可以被下载和许可而无需任何费用。 Sun的Common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License被选择用做OpenSolaris的许可, 并通过了Open Source Initiative评审和批准(尽管它与时下流行的GPL是互不兼容的1)。 OpenSolaris于2005年6月14日正式启动,源代码来自当前的Solaris开发版本。Solaris未来的版本将从OpenSolaris衍生。2.5 主要版本Solaris版本SunOS内核版本发布日期简介Solaris 10SunOS 5.102005年1月31日包括DTrace (动态跟踪), Solaris Containers, Service Management Facility (SMF),SMF取代了传统的UNIX的init.d脚本, 和iSCSI支持。 基于Gnome的Java Desktop System作为默认桌面, 还包含了CDE。Solaris 9SunOS 5.92002年5月22日最近的更新是Solaris 9 9/05Solaris 8SunOS 5.82000年2月包括Multipath I/O. 引入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RBAC)功能。 最近的更新是Solaris 8 2/04.Solaris 7SunOS 5.71998年11月第一个64位版本。2.6 solaris10版本新增的功能在以下方面新增了功能:安装增强功能系统管理增强功能系统资源增强功能系统性能增强功能安全性增强功能桌面增强功能联网增强功能设备管理增强功能驱动程序增强功能其他软件增强功能语言支持增强功能免费软件增强功能3 几种热门数据库的比较目前,商品化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关系型数据库为主导产品, 技术比较成熟。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虽然技术先进,数据 库易于开发、维护,但尚未有成熟的产品。国际国内的主导关系型 数据库管理系统有ORACLE、SYBASE、INFORMIX和INGRES。 这些产品都支持多平台,如UNIX、VMS、WINDOWS,但支持 的程度不一样。在下面的分析中会比较他们的平台支持能力。IBM 的DB2也是成熟的关系型数据库。但是,DB2是内嵌于IBM的 AS/400系列机中,只支持OS/400操作系统。根据选择数据库管理 系统的依据,下面比较、分析一下这几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性能。3.1 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 无范式要求,可根据实际系统需求构造数据库。 采用标准的SQL结构化查询语言。 具有丰富的开发工具,覆盖开发周期的各阶段。 支持大型数据库,数据类型支持数字、字符、大至2GB的二进制数据,为数据库的面向对象存储提供数据支持。 具有第四代语言的开发工具(SQL*FORMS、SQL*REPORTS、SQL*MENU等)。 具有字符界面和图形界面,易于开发。ORACLE7。1版本具有面 向对象的开发环境CDE2。 通过SQL*DBA控制用户权限,提供数据保护功能,监控数据库的 运行状态,调整数据缓冲区的大小。 分布优化查询功能。 具有数据透明、网络透明,支持异种网络、异构数据库系统。并行 处理采用动态数据分片技术。 支持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及混合的体系结构(集中式、分布式、 客户机/服务器)。 实现了两阶段提交、多线索查询手段。 支持多种系统平台(HPUX、SUNOS、OSF/1、VMS、 WINDOWS、WINDOWS/NT、OS/2)。 数据安全保护措施:没有读锁,采取快照SNAP方式完全消除了分布读写冲突。自动检测死锁和冲突并解决。 数据安全级别为C2级(最高级)。 数据库内模支持多字节码制,支持多种语言文字编码。 具有面向制造系统的管理信息系统和财务系统应用系统。 在中国的销售份额占50%以上。 3.2 SYBASE 10数据库管理系统SYBASE数据库系统从1992年11月开始开发,历经12 24个月的开发形成产品,产品包括:SQL SERVER 10(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核心),REPLICATION SERVER(实现数据库分布的服务器),BACKUP SERVER(网络环境下的快速备份服务器),OMINI SQL GATEWAY(异构数据库库关), NAVIGATION SERVER(网络上可扩充的并行处理能力服务 器),CONTROL SERVER(数据库管理员服务器)。属于 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提供了在网络环境下的各节点上的数 据库数据的互访。 3.2.1 SY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技术特点 完全的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能适应OLTP( 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要求,能为数百 用户提供高性能需求。 采用单进程多线索(SINGLE PORCESS AND MULTITHREADED) 技术进行查询,节省系统开销,提高内存的利用率。 支持存储过程,客户只需通过网络发出执行请求,就可马 上执行,有效地加快了数据库访问速度,明显减少网络通讯量, 有可能极大的改善网络环境的运行效率,增加数据库的服务容量。 虚服务器体系结构与对称多处理器(SMP)技术结合,充分发 挥多CPU硬件平台的高性能。 数据库管理系统DBA在线调整监控数据库系统的性能。 提供日志与数据库的镜象,提高数据库容错能力。 支持计算机蔟族(CLUSTER)环境下的快速故障切换。 通过存储和触发器(TRIGGER)由服务器制约数据的完整性。 多种安全机制对表、视图、存储过程、命令进行授权。 分布式事务处理采用2PC(TWO PHASE COMMIT)技术访问 支持IMAGE和TEXT的数据类型,为工程数据库和多媒体应 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3.2.2 SYBASE的不足 多服务器系统不支持分布透明 REPLICATION SERVER数据方面的性能较差,并不能与操作系统集成 对中文的支持较差 多用于银行系统等 尚无在此数据库基础上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3.3 DB2数据库管理系统DB2是内嵌于IBM的AS/400系统上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直接由硬件支持。它支持标准的SQL语言,具有与异种数据库相连的GATEWAY。因此它具有速度快、可靠 性好的优点。但是,只有硬件平台选择了IBM的AS/400,才能选择使用DB2数据库管理系统。4 ORACLE 10g 的体系结构Oracle体系结构包括很多基本组件。 Oracle 服务器:Oracle 服务器中包含多种文件结构、进程结构和内存结构;但是,处理SQL 语句时,并非所有这些结构都会用到。某些结构用于提高数据库的性能,确保该数据库在遇到软件或硬件错误时可以恢复,或者执行维护该数据库所需的其它任务。Oracle 服务器包括一个Oracle 例程和一个Oracle 数据库。 Oracle 例程:Oracle 例程是后台进程和内存结构的组合。只有启动例程后,才能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每次启动例程时,会分配系统全局区(SGA) 并启动Oracle 后台进程。后台进程代表调用进程执行各种功能。它们把为每个用户运行的多个Oracle 程序所处理的功能统一起来。后台进程执行输入/输出(I/O),并监视其它Oracle 进程来提高并行性,从而使性能和可靠性更加优越。 Oracle 数据库:Oracle 数据库包含操作系统文件(也称为数据库文件),这些文件为数据库信息提供了实际的物理存储。数据库文件用于确保数据一致性并能在例程失败时得以恢复。 其它关键文件:非数据库文件用于配置例程、验证特权用户以及在磁盘出现故障时恢复数据库。 用户进程和服务器进程:执行SQL 语句时,用户进程和服务器进程是其中涉及的主要进程;但是,其它进程也会有助于服务器完成SQL 语句的处理。 其它进程:还有很多供其它选件使用的其它进程,例如,高级排队(AdvancedQueuing)、实时应用集群(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共享服务器(Shared Server) 和高级复制(Advanced Replication) 等4.1 ORACLE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是信息管理的关键。一般来说,服务器必须可靠地管理多用户环境中的大量数据,以便多个用户能够同时访问同一数据。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在保证高性能的同时进行。数据库服务器还必须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并为故障恢复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它是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它为信息管理提供了开放、综合和集成的方法。Oracle服务器包括oracle例程和oracle数据库。4.2 ORACLE 例程Oracle 例程由系统全局区(SGA) 内存结构和用于管理数据库的后台进程组成。例程是通过使用特定于每个操作系统的方法来标识的。例程一次只能打开和使用一个数据库。4.2.1 内存结构Oracle 的内存结构由两个内存区组成,分别是: 系统全局区(SGA) :在例程启动时分配,是Oracle例程的基本组件 SGA 包括以下几种内存结构: 共享池 共享池环境既包含固定结构,也包含可变结构。固定结构的大小相对保持不变,而可变结构的大小会根据用户和程序的需求增减。固定结构和可变结构的实际大小由一个初始化参数和Oracle 内部算法来确定。 数据库缓冲区高速缓存库高速缓存的大小视所定义的共享池大小而定。内存分配是在对语句进行语法分析或调用程序单元时进行。如果共享池的大小太小,就会将语句连续重新载入库高速缓存,从而使性能受到影响。库高速缓存由算法LRU 来管理。高速缓存填满时,将从库高速缓存中删除最近很少使用的执行路径和语法分析树,以便为新条目腾出空间。如果某些SQL 或PL/SQL 语句未再次使用,它们最终会被删除。 重做日志缓冲区重做日志缓冲区是一个循环缓冲区,它包含对数据文件块所做的各种更改。此信息存储在重做条目中。重做条目包含将数据恢复到使用INSERT、UPDATE、DELETE、CREATE、ALTER、或DROP 操作进行更改前的状态所需要的信息。 其它结构(例如锁定和栓锁管理以及统计数据) 在SGA 中还可配置其它两种内存结构: 大型共享池通过从大型共享池为共享服务器、Oracle XA 或并行查询缓冲区分配会话内存,Oracle 可将共享池主要用于高速缓存共享的SQL 语句。这样,便减轻了共享池中各区的工作负担。共享池无需再提供内存以高速缓存SQL 语法分析树,来支持共享服务器会话信息、I/O 以及备份和恢复进程。由于增减共享SQL 高速缓存的开销降低,性能得以提高。 Java 池Java 池是一个可选设置,但如果安装并使用Java,则需要使用Java 池。Java 池大小可以使用JAVA_POOL_SIZE 参数设置,单位为字节。在Oracle9i,Java 池的缺省大小是24 MB。 SGA 是动态的 大小由SGA_MAX_SIZE 参数指定 由SGA 组件以粒组为单位进行分配和跟踪 连续的虚拟内存分配 粒组大小由估算的SGA_MAX_SIZE 总计大小确定 程序全局区(PGA) :在服务器进程启动时分配 为连接到Oracle 数据库的每个用户进程保留的内存 在创建进程时分配 在终止进程时回收 仅供一个进程使4.3 ORACLE 数据库数据库的一般用途是存储和检索相关信息。Oracle 数据库具有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数据库的物理结构是数据库中操作系统文件的集合。Oracle 数据库包含以下三类文件: 数据文件,包含数据库中的实际数据 重做日志文件,包含数据库的更改记录,可以在出现故障时恢复数据 控制文件,包含维护和验证数据库完整性所需的信息4.4 其他关键文件Oracle 服务器还使用一些其它文件,这些文件并不是数据库的一部分: 参数文件,用来定义Oracle 例程的特性。例如,它包含调整SGA 中一些内存结构大小的参数。 口令文件验证哪些用户有权启动和关闭Oracle 例程。 归档的重做日志文件是重做日志文件的脱机副本,当必须从介质失败中进行恢复时可能会需要这些副本。4.5 进程结构Oracle 利用了以下几种进程的优势: 用户进程:在数据库用户请求连接到Oracle 服务器时启动 服务器进程:与Oracle 例程相连接,在用户建立会话时启动 后台进程:在Oracle 例程启动时启动4.5.1 用户进程需要从数据库请求信息的数据库用户必须先建立与Oracle 服务器的连接。连接由SQL*Plus 这类的数据库接口工具请求,并开始用户进程。用户进程并不与Oracle 服务器直接进行交互操作,而是通过用户程序接口(UPI) 生成各种调用。用户程序接口则可以创建会话并启动服务器进程。4.5.2服务器进程用户建立连接后,服务器进程便会启动,以处理用户进程的请求。服务器进程可以是专用服务器进程或共享服务器进程。在专用服务器环境中,服务器进程只处理一个用户进程的请求。用户进程断开连接后,服务器进程就会终止。在共享服务器环境中,服务器进程将处理多个用户进程的请求。服务器进程可以通过Oracle 程序接口(OPI) 与Oracle 服务器进行通信。4.5.3 后台进程Oracle 体系结构有五个必备的后台进程 必备的后台进程:DBWn:数据库写入进程PMON:过程监控器CKPT:检查点LGWR:日志写入器SMON:系统监控程序 除了必备的后台进程列表以外,Oracle 体系结构中还有很多可选的后台进程。如果选择使用这些可选的后台进程,它们便会启动。除了ARCn 后台进程之外,下面列出了一些可选的后台进程:RECO:恢复程序QMNn:高级排队ARCn:归档程序LCKn: RAC 锁管理器 例程锁LMON:RAC DLM 监控程序 全局锁LMDn:RAC DLM 监控程序 远程锁CJQ0:协调程序作业队列后台进程Dnnn:调度程序Snnn:共享服务器Pnnn:并行查询从属4.6 逻辑结构逻辑结构的层次如下: Oracle 数据库至少包含一个表空间。 表空间包含一个或多个段。 段由区组成。 区由逻辑块组成。 块是读写操作的最小单元。 Oracle 数据库体系结构包括构成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物理结构包括构成数据库的控制文件、联机重做日志文件和数据文件。 逻辑结构包括表空间、段、区和数据块。 Oracle 服务器通过表空间和逻辑存储结构(包括段、区和数据块),使能够实现磁盘空间使用的小粒度控制。5安装Solaris10环境以下的操作都已经通过了实践测试,主要讲述如何从硬盘来安装solaris10 操作系统。 5.1 安装solaris105.1.1分区简介:(仅做参考)第一主分区 10G C盘 NTFS格式 安装WINDOWS XP,第二主分区 15G 空闲未分配 准备留给Solaris10,扩展分区分为三个逻辑盘:D盘 24G NTFS格式E盘 26G FAT32格式F盘 3G FAT32格式5.1.2 准备过程:在E盘建一个Solaris的文件夹,然后用winrar或者虚拟光驱打开sol-10-u2-ga-x86-dvd.iso,将里面boot目录下的multiboot和x86.miniroot这两个文件提取出来,放在Solaris文件夹中,然后把sol-10-u2-ga-x86-dvd.iso镜像文件也放在Solaris文件夹中。(其实这三个文件放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但必须是在FAT32分区中。而且最好不要放在最后一个分区中,安装过程中mount最后一个分区可能会出错)5.1.3 用grub引导:用grub或grub for dos引导,在命令提示符下键入以下命令:find /solaris/multiboot会显示 hd(0,5),这里的hd(0,5)和我的分区有关,如果分区不同,可能显示不同。然后再键入以下命令进行引导:kernel hd(0,5)/solaris/multiboot kernel/unix -B install_media=dskmodule hd(0,5)/solaris/x86.minirootboot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应该就可以进入引导画面。5.1.4 利用安装过程中出现的shell进行虚拟光驱正确引导以后,首先会出现6个安装模式选项,选择1或者等待超时(默认是1)。这时屏幕上会出现类似的如下提示:NOTICE: rtls0 - link downERROR: Unbale to configure network intefaceExiting to shell# NOTICE: rtls0 - link up 100Mbps Full_puplex这时候安装程序会停止,光标会停止不动。这时敲一下回车,会出现shell提示符 #这个shell是可以用的,敲几个简单的命令试试。有了这个shell就好办了,我们可以用它进行虚拟光驱。首先要知道E盘在Solaris中是怎么表示的:进入dsk里面看一下 cd /dev/dsk然后 ls 看一下,里面有类似c0d0p0,c0d0p1,c0d0p2,c0d0p3,c0d0p4的设备。这里c0d0p0代表第一主分区即C盘,c0d0p1代表第二主分区,c0d0p2代表扩展分区。因为Solaris不能识别逻辑盘,所以c0d0p2代表的是整个扩展分区(即D盘、E盘和F盘),分别用c0d0p2:1、 c0d0p2:2、 c0d0p2:3 来区分D盘、E盘和F盘,因为Solaris不能识别NTFS,所以c0d0p2:1就是我的E盘,c0d0p2:2就是我的F盘,接下来把E盘mount上去:mount -F pcfs /dev/dsk/c0d0p2:1 /mnt然后进入mnt目录下去看看吧,应该可以看到E盘的文件了。这时候就可以用Solaris的DVD镜像做虚拟光驱了。lofiadm -a /mnt/solaris/sol-10-u2-ga-x86-dvd.isomount -F hsfs /dev/lofi/1 /cdrom (必须挂载在/cdrom目录中)再进入cdrom里面去看看吧,应该成功了。这时系统会认为光驱里面有光盘了。等这一切做完之后,然后键入 exit ,就会退出shell,安装程序会自动继续进行下去。进入图形化安装界面6 solaris10的基本维护Solaris10 作为oracle10g数据库的平台,其稳定性直接影响到了企业数据的安全,因此,日常对solaris10操作系统进行维护是很有必要的,主要查看以下几点:6.1 文件系统如果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满了,即使用率为100%,此时可能造成系统的宕机,无法接入。需要经常清理tmp文件下产生的临时日志,最重要的是oracle数据库的监听日志,tracer文件,sqlnet.ora等文件的清理,查看的指令为:df k -bash-3.00$ df -k文件系统 千字节 用了 可用 容量 挂接在/dev/dsk/c0d0s0 14120743 6333405 7646131 46% /devices 0 0 0 0% /devicesctfs 0 0 0 0% /system/contractproc 0 0 0 0% /procmnttab 0 0 0 0% /etc/mnttabswap 834448 872 833576 1% /etc/svc/volatileobjfs 0 0 0 0% /system/object/usr/lib/libc/libc_hwcap1.so.1 14120743 6333405 7646131 46% /lib/libc.so.1fd 0 0 0 0% /dev/fdswap 901804 68228 833576 8% /tmpswap 833604 28 833576 1% /var/run/dev/dsk/c0d0s7 6011682 1327054 4624512 23% /export/home6.2 系统日志在系统中,大部分的系统错误可以从系统日志中发现,因此,及时查看messages能够避免延误问题的处理。查看指令:tail -100 /var/adm/messages过往日志名字类似/var/adm/messages.0 messages.1由于messages文件中包含了机器自运行以来的所有系统日志,条目数庞大,不便于观察,一般只看最后100行,最近几天的信息。如果message文件一直未更新,则可以重启inetd服务来让系统重新写入。-bash-3.00$ tail -100 /var/adm/messagesMar 16 10:41:15 unknown unix: ID 168242 mem = 392764K (0x17f8f000)Mar 16 10:41:15 unknown rootnex: ID 466748 root nexus = i86pcMar 16 10:41:15 unknown rootnex: ID 349649 pseudo0 at rootMar 16 10:41:15 unknown genunix: ID 936769 pseudo0 is /pseudo.Mar 16 10:41:15 unknown rootnex: ID 349649 scsi_vhci0 at rootMar 16 10:41:15 unknown genunix: ID 936769 scsi_vhci0 is /scsi_vhciMar 16 10:41:15 unknown rootnex: ID 349649 isa0 at rootMar 16 10:41:15 unknown rootnex: ID 349649 pci0 at root: space 0 offset 06.3 系统性能检测来自内核和 init 脚本的引导消息通常在屏幕上停留的时间很短,错误消息在咱们能看清楚它以前,它已经消失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系统引导之后到两个地方去查看以找出错误(并且有希望找到修复它的方法)。 -bash-3.00$ dmesg2009年03月16日 星期一 14时29分17秒 CSTMar 13 10:25:35 unknown rootnex: ID 349649 pseudo0 at rootMar 13 10:25:35 unknown genunix: ID 936769 pseudo0 is /pseudoMar 13 10:25:35 unknown rootnex: ID 349649 scsi_vhci0 at rootMar 13 10:25:35 unknown genunix: ID 936769 scsi_vhci0 is /scsi_vhciMar 13 10:25:35 unknown rootnex: ID 349649 isa0 at rootMar 13 10:25:35 unknown pcplusmp: ID 736762 pcplusmp: vector 0x9 ioapic 0x2 intin 0x9 is bound to cpu 0Mar 13 10:25:40 unknown unix: ID 672469 SMBIOS not loaded (SMBIOS format is too old for processing)Mar 13 10:25:40 unknown last message repeated 1 timeMar 13 10:25:41 unknown pseudo: ID 129642 pseudo-device: dld06.4 双机状态一些比较重要的企业系统,需要设备具备高冗余性,于是有了双机的概念,双机是两台及其以上的的主机配置成的一个集群,最早将业务配置成一个package,然后将业务包挂载在其中一台主机上,当其中一台主机不能正常运行了,另外一台主机会接管这个业务包,这对于客户来说是透明的。Sun主机有自己的双机软件Sun cluster查看双机的状态用指令:scstat veritas公司的vcs 查看状态用指令hastat6.5 查看网卡状态当其他主机无法telnet或ssh本主机时,一般需要查看主机的网卡状态,及网卡的IP地址信息,一个主机如果网卡不能正常工作,那么它就失去了与其他主机的联系,即使其业务和主机性能是正常的,也无法对外提供服务,具体指令及得出结果如下:-bash-3.00$ ifconfig -alo0: flags=2001000849 mtu 8232 index 1 inet netmask ff000000 rtls0: flags=1004843 mtu 1500 index 2 inet 9 netmask fffffc00 broadcast 55在以上信息中,本主机的网卡名为rtls0 ip地址为9 掩码为556.6 查看硬件资源信息6.6.1查看cpu状态# psrinfo -v虚拟处理器 0 在下列时间的状态:03/16/2009 15:18:05 自 03/16/2009 10:41:20 开始已在运行。 i386 处理器以 1614 MHz 运行, 而且有 i387 compatible 浮点数处理器6.6.2查看内存大小查看总共的内存大小。相关指令:# prtconf | grep MemoryMemory size: 384 Megabytes6.6.3查看硬盘物理信息# iostat -Ecmdk0 Soft Errors: 0 Hard Errors: 0 Transport Errors: 0 Model: ST340810A Revision: Serial No: 6FB1AXD6 Siz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