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语文六年级下词两首.doc_第1页
苏教语文六年级下词两首.doc_第2页
苏教语文六年级下词两首.doc_第3页
苏教语文六年级下词两首.doc_第4页
苏教语文六年级下词两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时 备 课 卡课题9、词两首课时1课型新授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3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在理解词的内容的基础上,在脑海中建立形象的画面,体会词的意境,感受生活的情趣。教法与学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法相结合教 学 过 程二次修改一、揭示课题,简介常识1复习学过的古诗。2揭示课题,请学生说说曾经学过的“词”。3师简介什么是词及两首词的作者。诗词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词牌是填词时用的曲调的名称,它规定某一词牌的字数、句数、平仄和韵脚。二、读通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纠正“兴尽”的“兴”,这个字又读xng又读xng,什么时候读xng,什么时候读xng你们知道吗?什么时候读xng?这个地方应该读第四声,咱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2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注意标出句子的停顿。3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三理解这首词1请大家轻轻地读,再用自己的话轻轻地说,看看能不能把话说顺了,说通了,说明白了。这两首词中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边读边在相应的句子或词下面画上横线。2了解学生所画字词情况,并适当解释这两首词中的字或词的意思。理解:沉醉不知归路 沉醉(深深地陶醉了)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怎么出去啊,怎么出去啊?)3连起来说说这首词的意思。四、美读全词,想象画面。1学生朗读课文,抓住课文中所描绘的景物,感知这些景物所构成的美妙的画卷。一)画面1:“溪亭日暮”生: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媒体播放黄昏情景,配乐)“黄昏时候,太阳慢慢地从山的后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处的山,近处的水,还有小亭子,都笼罩在晚霞的余辉当中。水面上波光粼粼的,使我们想起这样的诗句来“一道残阳扑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样的情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让我们把这种美通过朗读传递出来。二)画面2:藕花深处师:除了这个溪亭日暮让你想起了这么美丽的画面之外,还有哪个词也让你想起了美丽的画面了?再读一读,品一品。“藕花深处”。荷花,一大片满池都是。你想起怎样的句子来了?咱们学过荷花吧,把优美的句子吟诵一句到两句给大伙听听。(这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全部展开了。有的在微风中轻轻舞动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师:这就是写黄昏时候荷花的情景的。这个时候啊,已经是黄昏了,一切都变得朦朦胧胧,“藕花深处”,那是一个清香四溢、色彩缤纷、幽静而神秘的世界。我想这个时候他们肯定是更加陶醉了。来,请读读第三句、第四句。生: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三)画面3:一滩鸥鹭师:你还从哪些词语中联想起画面来了?自己读下去。“一滩鸥鹭”。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四)一幅流动的画师:刚才我们边读边想象,读出了那么多美的画面,有“溪亭日暮”,还有“藕花深处”,还有“一滩鸥鹭”。其实整首词就是一幅流动的画。你们看,因为是观赏“溪亭日暮”陶醉了,所以才会误入“藕花深处”,因为是误入“藕花深处”,所以才会惊起“一滩鸥鹭”。来,一起读整首词。一边读一边想像这幅活动的画。五、品味语言。看看,这首词是围绕这里边的哪一个字来写的?小声地读一读,品一品。交流,品读。六指导朗读背诵。七、学习渔歌子1简介作者。2解题。渔歌子,词牌名。3自学。(1)自由读,说说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2)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3)小组内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八全班交流。1、指名读2、出示关键字词,看图说说它们的意思。(1)箬笠 蓑衣(2)斜风、细雨联系生活经验,猜想是怎样的风,怎样的雨。(3)不须归(4)师解:西塞山:在湖州,西塞山前有一溪,但樊漾湖已不存在。2、整体感知(1)自由读,找一找,这首诗中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它们是怎么样的?眼前仿佛看到怎样的一幅画面,(秀丽的春天)(2)交流(3)词中的人是怎样的?(4)交流3、用自己的话说说词意。九想画面,体会意境1、划出表示颜色的词,想象中的画面是怎样的?(交流)2、除了色彩缤纷,许多事物是处于动态的,找一找,你仿佛看到哪些事物正处于动态之中。(交流)3、看书中插图,再读读词,你脑中出现怎样的画面。生闭上眼睛,师读词。交流4、探讨:渔翁为什么“不须归”?5、朗读十诵读,体会感情1、指导背诵,并自由练背。按由景到人的顺序。2、作者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塑造了一渔翁形象,要表达怎样的感情呢?赞美渔家生活情趣,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融和作者隐忧后的淡泊、澄清的高情远意。十一、拓展诵读1、再读柳宗元的绝句,体会情感,同样有着隐者的淡泊、澄清的高情远意。2、背诵写春的古诗教学反馈(巩固练习)古人说,诗言志,意思是:写诗歌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愿或心境。那么,在这首词中,作者描绘了这么一种美妙的场景,表达了他的什么意思?作业布置1、从两首词中任选一首,想象它所描绘的景象,先说说,再写下来。指名讲解对这首词的理解,其他同学可以问难质疑,可以补充、更正,教师给予适当点拨。学生看图描绘这首词所描写的景物。板书设计9 词两首 白鹭飞斜风细雨如梦令李清照渔歌子 桃花流水日暮沉醉-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鳜鱼肥不须归爱大自然爱生活教学反思教学如梦令时我学习了葛老师的教案,抓住了“西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三幅画面来组织学生想象画面,品味诗句之美,给人美的享受。力求达到美文美教的特点。渔歌子由于这首词学生早已熟读成诵,在理解上没有什么难度,所以在课堂上我着力让学生想象画面,感受作者的情怀。我让学生自主吟读,品味词意,想象画面,借助课文插图,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色彩鲜明、富有动感的画面,再让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想象出的画面,这一环节,主要是拓展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样,一方面加深了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欣赏鉴别能力。最后,我让学生说说渔翁为什么“不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