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ppt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ppt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ppt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ppt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学以致用 请你解释文中成语的意思 并造句 1 醉翁之意不在酒 2 峰回路转 3 水落石出 4 前呼后应 5 觥筹交错 3 水落石出 本谓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 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露 1 醉翁之意不在酒 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 而在别的方面 也比喻别有用心 2 峰回路转 谓山势曲折 道路随之迂回 今常比喻事情经历曲折后 出现新的转机 4 前呼后应 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 后面的人在应答 现多用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 5 觥筹交错 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 形容宴饮尽欢 小结 成语 是浓缩的文化 它言简意赅 深刻隽永 滴水藏海 折射出了历史的千姿百态 欣赏美景 初读第1 2 3段 思考 围绕 醉翁亭 作者描写了哪些景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醉翁亭周围的环境 醉翁亭四季 早晚之景 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的情景 景 美 有感情地朗读第1 2 3段中你最喜欢的写景句子 并作赏析 从感官 修辞 用词的角度赏析 讨论 小结 写景 需要调动感官 运用修辞 抓住景物的特征 用词生动 准确 细读第1 2 3段 思考作者分别采用了怎样的写景顺序 第1段 由远及近的顺序 第2段 时间顺序 第3段 由外而内的顺序 写景 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做到层次清晰 小结 体悟情感 再读第1 2 3段 找出文中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 结合全文 说说作者究竟是为什么而乐呢 山水 自然 之乐 宴饮之乐 百姓之乐 文中多次提到 醉 字 你是怎么理解的 这与 乐 有什么关系 醉 既是酒醉 又是心醉 醉 是表象 乐 是实质 找出第4段中的议论性句子 齐读 探究主旨 请你谈谈对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这句话的理解 讨论 提示 先翻译句子的意思 再结合写作背景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从而理解作者的理想抱负 宋仁宗 1045 范仲淹遭谗离职 欧阳修上书替他分辨 得罪了当权派 被贬滁州 在今安徽 知州 欧阳修虽壮年被贬 仕途失意 但不悲戚嗟叹 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当好他的地方官 为百姓办事 滁州风光秀丽 欧阳修便寄情山水 以诗酒自娱 与民同乐 把内心的抑郁掩压在山水与诗酒之乐之中 第二年 写下了 醉翁亭记 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 穿插 这句话的意思是 人们只知道跟从太守一起游玩的快乐 却不知道太守以人们的快乐为乐 这句话表达了欧阳修寄情于山水以排遣郁闷的复杂感情 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主旨 与民同乐 见贤思齐 作者在被贬谪之后没有沉沦 而是积极治理滁州 与百姓同乐 这表现了他怎样的人生态度 你能从学过的课文中 再举一个相同的例子吗 范仲淹 在被贬之后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表达了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伟大抱负 其实 不仅是欧阳修 范仲淹 在封建社会中 很多文人骚客面对自己的生活和遭遇 都会进退皆忧 以天下为己任 表现出高尚的人格和情怀 这些文人骚客的生活态度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请你根据 醉翁亭记 的内容对出上联 上联 下联 范仲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