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doc_第1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doc_第2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doc_第3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doc_第4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冷和热第一节 冷热与温度1、什么叫温度?答: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光凭自己的感觉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3、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出物体的温度。4、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使用温度计应注意些什么?)a、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b、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c、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5、常用的温度单位摄氏度计作。6、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怎样的?答:温度是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的,温度下降呈先快后慢的规律。7、温度下降为什么是先快后慢?答:热水刚倒入水杯时,与周围环境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就减慢了。8、如果继续观测下去,温度会怎样变化?答:温度会继续慢慢降低,直至与室内温度相同就停止降温了。第二节 热的传递1、什么叫传导?答: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2、什么叫对流?答: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3、什么叫辐射?答: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4、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 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2/3。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 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 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 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注意: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5、加热金属汤匙柄上的蜡,发现:在固体中,热从加热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6、把木屑放入水中加热,观察木屑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答:木屑在水中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循环流动。7、举出生活中热辐射的例子。答:夏天的烈日下,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坐在炉子旁边的人,感觉很热。8、分析P20图中热的传递方式。炉子到水壶传导壶中的水对流炉中的热传递到四周辐射第三节 加热和冷却1、加热和冷却会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答:加热和冷却会改变物体的形态和体积。2、举出加热和冷却会改变物体形态的例子。答:糖、蜡烛、松香、巧克力等物体受热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凝结成固体。 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电影中的雾是固态的二氧化碳。3、实验名称:认识固体热胀冷缩现象的实验实验器材:固体热胀冷缩演示器(铜球、铁圈)、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实验过程:让铁球恰好通过铁圈。 用酒精灯给铜球加热,再让铜球通过铁圈。 把铜球放在冷水中冷却,再让它通过铁圈。实验现象:刚开始铜球能通过铁圈,加热后铜球不能通过铁圈,冷却后铜球又能通过铁圈。实验结论: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4、实验名称:认识液体热胀冷缩现象的实验实验器材:中间插有细管的胶塞、锥形瓶、染了颜色的水或酒精、水槽、热水实验过程:准备一只中间插有细管的胶塞。用胶塞塞紧瓶口。 往瓶里加满染了颜色的酒精或水。 把瓶子放入水槽,记下细管里水面的位置。 往水槽里加入热水,观察细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加入热水后,细管内的水面升高了,从热水中拿出来放了一会后,水面下降了。实验结论:液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5、实验名称:认识气体热胀冷缩现象的实验实验器材:饮料瓶、气球、2个水槽、冰水、热水实验过程:把气球皮套在瓶口上。 将瓶放入热水中。 将瓶放入冰水中。实验现象:放入热水中后,气球鼓起来了,放入冰水中后,气球瘪了,甚至被吸入瓶内。实验结论: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6、什么叫热胀冷缩?答: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7、温度计就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发明的。8、温度计的发明年代国籍发明人职业发明或发现备注1593意大利伽利略科学家气体的热胀冷缩1603意大利伽利略科学家空气温度计由于气压原因,不能准确测定温度。1654意大利斐迪南酒精温度计与今天温度计的样子一样,得到流传,但没有统一的标准1714德国华兰海特物理学家华氏温标用表示,纯水的冰点32,沸点2121742瑞典摄尔修斯天文学家摄氏温标用表示,纯水的冰点0,沸点1009、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做哪些事情?答: 弯曲玻璃管。炼钢。使瘪了的乒乓球变圆。预留铁轨缝隙。夏天架电线得松一点,以免冬天冷缩绷断。夏天不要给自行车充太多气,以免爆胎。天冷瓶盖不易打开,可用热水烫一下。饮料瓶、啤酒瓶不能装满。火车的金属车轮(靠热胀冷缩原理组装和拆卸)。第四节 吸热和散热1、实验名称: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实验器材:烧杯、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和温度计各2个、油、水、表实验过程:同时加热等重量的水和油6分钟,每隔1分钟测量并记录水和油的温度。 停止加热后,每隔一分钟测量并记录水和油的温度,也测量6分钟。实验现象:同时给相同重量的水和油加相同的热,油的升温速度比水快,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油的降温速度比水快。实验结论:油比水吸热快,散热也快。2、实验名称: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实验器材:纸盒和温度计各2个、纸板、金属片、表、剪刀实验过程:准备两只同样大小的纸盒。 各剪一块同样大小的纸板和金属片,放在纸盒上。 把它们放在阳光下晒,10分钟后测一测盒子里的温度,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实验现象:放金属片的盒子里温度高,放纸板的盒子里温度低。实验结论:金属片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优于纸板。3、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一样吗?答: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固体的吸热、散热性能通常优于液体。4、同一种物质,如果表面颜色不同,它们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一样吗?答:深色物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浅色物体吸热慢,散热也慢。5、实验名称:研究深色和浅色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实验。实验器材:2个同样大小的纸盒(一个表面是白色,一个表面是黑色)、2个温度计、表实验过程:准备两只同样大小的纸盒,一个表面是白色,一个表面是黑色。 把他们放在阳光下晒,10分钟后测一测盒子里的温度,看看有什么不同? 把他们放在阴凉的地方,10分钟后再测测盒子里的温度,看看有什么不同?实验现象:黑色盒子比白色盒子升温快,降温也快。实验结论: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好。6、为什么冰箱后面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答:因为深色物体的散热性能更好。7、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答:因为沙漠地区的人常穿的白色长袍吸热性能差,而且宽大的长袍中可以形成气体对流,会使人感觉凉爽。8、为什么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度不一样?答:海水和沙的吸热性能不同,在相同的光照下,沙升温快,海水升温慢,所以水中凉快而沙滩温度高。第五节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1、我们见过哪些形态的水?答: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2、实验名称:造雨的实验实验器材:烧杯、水、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玻璃片、火柴实验过程:加热烧杯里的水至沸腾。 用一块冷玻璃罩在烧杯的上方,观察玻璃片上是否有水珠。实验现象:玻璃片上有水珠,水珠变大后会落下来。实验结论: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增大后,由于重力所致降落就形成雨。3、实验名称:造霜的实验实验器材:深色铝制易拉罐、试管、水、2只温度计、冰块、盐、湿毛巾实验过程:将装有少量水和一只温度计的试管放入易拉罐中,并将其放在湿毛巾上。 在易拉罐中放入冰盐混合物,使试管完全处于冰盐混合物当中。 观察冰盐混合物的温度和水结冰时的温度。实验现象:易拉罐的杯壁上有白霜出现。实验结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4、实验名称:造雾的实验实验器材:水杯、冰棒或冰块、温水实验过程:准备半杯不冒热气的温水。 把一支冰棒(或一块冰)放在杯口,观察出现的现象。实验现象:杯中出现了白雾。实验结论:水蒸气遇冷在空气中凝结成细小水滴,它在自然界中位于低空就是雾。5、什么叫蒸发?什么叫凝结?答: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6、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空气中的水来自于海洋、湖泊、植物、土壤中的水。7、自然界中的蒸发现象有晾衣服、晒粮食、海水蒸发。8、空气中的白气是水蒸气凝结成的极细小的小水滴,它在高空是云,低空是雾。9、水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通程度、周围的温度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