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模拟试卷第五套.doc_第1页
初中语文模拟试卷第五套.doc_第2页
初中语文模拟试卷第五套.doc_第3页
初中语文模拟试卷第五套.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密 封 线 内 请 勿 答 题 密.封.线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考 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 名密封线内不要答题2014年深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五)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2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3答选择题时,请将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内;答填空题和简答题时,请将答案写在指定的位置上;作文写在本卷作文格内。题 号一二三四合 计156891013141819得 分得 分评卷人一、语言技能考查。(15分)1下列词语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A妖娆(ro) 风骚(so) 磅礴(png b) 长途跋(b)涉B亵(xi)渎 睿(ru)智 佝偻(gu lu) 恪(g)尽职守C谀(y)词 栈桥(jin) 恣睢(z su) 怒不可遏()D煞(sh)白 发窘(jing) 狡黠(jio ji) 孜孜(z)不倦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陈涉世家记叙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经过,它节选自西汉司马迁所著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B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作品我的叔叔于勒构思巧妙、情节曲折,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亲情至上的人情关系。C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事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D“沁园春”“破阵子”“卜算子”“武陵春”“江城子”都是词牌名。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对。B教室里一片寂静,静得能听见赵小桢轻轻抽泣的声音。C在芦叶的清香里,杜小康不时地去用劲嗅着。D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4下面的四个句子,依次填入横线上,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3分)_,你尽可以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文学是一副意境高远的中国画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ABCD5下列各组句子和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两组是:( )(3分)A会天大雨,道不通/会宾客大宴B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否极泰来C笑而止之/古文观止得 分评卷人二、课内阅读古诗文能力考查。(22分)D长跪而谢之/花开花谢.课内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落,完成68小题。(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乙)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6翻译句子。(2分)(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翻译:_(2)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翻译:_7回答问题:(3分)(1)根据第一段话用自己的话回答,士之怒的结果怎样?答:_(2)根据第二段话推测一下,刘备“凡三往,乃见”诸葛亮的原因可能是什么?答:_8历史的风云中总会涌现诸多个性鲜明的形象,结合两个文段说说你最喜欢哪类历史人物,原因何在?(2分)答:_.古诗文默写能力考查(15分)9把下列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1)浊酒一杯家万里,_。(渔家傲范仲淹)(2)人家在何许,_。(鲁山山行梅尧臣)(3)今夜偏知春气暖,_。(月夜刘方平)(4)_,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_!(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6)蓬莱文章建安骨,_。(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7)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陆游)(8)_,_,人比黄花瘦。(醉花阴李清照)(9)_,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李商隐)(10)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李煜相见欢)(11)_,玉盘珍馐直万钱。(李白行路难)(12)_,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13)人际交往中,择友要谨慎,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对后主刘禅的告诫给我们以启迪,“_,_,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得 分评卷人三、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23分)(一)课外议论文阅读(9分)洁身自好的莲花一提到莲花,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莲叶上滚动的露珠,也许还会想到宋代文人周敦颐的爱莲说,对“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肃然起敬。20世纪7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在研究植物叶面时发现,光滑的叶子表面有灰尘,要先清洗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而莲叶等叶面却总是干干净净。他们利用人造的灰尘粒子污染玉兰、林山毛榉、莲花、芋、甘蓝等植物的叶面,然后用人造雨清洗2分钟,使雨滴滑落,再观察叶面灰尘粒子残留状况。实验发现,有些植物叶面残留的污染物多达40,而莲花等植物叶面的污染物残留比例均小于5。这就是所谓的莲花效应。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莲花效应呢?通过电子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莲叶表面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多重微米、纳米级的超微结构。莲叶表面上有一些微小的蜡质颗粒,并且覆盖着无数个约10微米的突包,每个突包的表面又布满了直径仅为几百纳米的更细的绒毛。在突包间的凹陷部分充满着空气,从而使得在尺寸上远大于这种结构的灰尘、雨水等落在叶面上,不会大范围直接接触叶面,而是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并且其能接触的点也只是叶面上若干个凸起的点。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正是这种特殊的超微结构,使得莲叶表面不沾水滴,可以保持清洁:当莲叶上有水时,水会在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状,风吹动水珠在叶面上滚动时,水珠可以沾起叶面上的灰尘,并从上面高速滑落。这种自洁能力对于防止病原体的入侵也有着特别的意义。像莲花这样的植物,就是生长在很“脏”的环境中也不容易生病。因为即使病原体到了其叶面上,一经下雨就会随雨水冲走;如果不下雨,叶面很干燥,病原体还是生存不了。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努力模仿这种表面,使应用研究迅速发展。20世纪末,基于“莲花效应”的涂料陆续问世,在越来越多的建筑中得到应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周围将会出现不会脏的地板、墙壁和没有灰尘的无线电用品。10第一段中写到“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其作用是什么?(2分)答:_11请根据第(2)段文意,简要解释“莲花效应”。(2分)答:_1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3分)(1)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答:_(2)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答:_13“莲花效应”能给植物本身带来哪些好处?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2分)答:_(二)课外文学作品(14分)每一棵草都会开花(1)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2)我问:“怎么草也开花?”(3)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4)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5)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6)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吸在里头。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7)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8)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9)刹那间,台下一片静。(10)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14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与母亲的话“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语句相近而含义不同,各是什么意思?(2分)答:_15文章前四节运用大量笔墨细致描写各种草开的花,其作用是什么?(3分)答:_16品读第(6)节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分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内心阳光的孩子?(可以引用原文回答)(2分)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