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斑竹的教育学博客 /u/14919084002000-200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期末考试试卷A 一、不定项选择 (每空1分,共4分) 1、 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深感小学生作文言之无物,于是设计“情景作文”方法在班上试行,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学生作文质量有较普遍的提高。在这个实验中,其设计特点是: A 单组仅后侧设计 B 单组前后侧设计 C 准实验设计 D 真实验设计 2、实验和研究结果的概括程度称为( ) A 外在效度 B 内在效度 C 效度系数 D 依存效度 3、“初中数学自学辅导法的实验研究”是一个( ) A 多因子实验研究 B 前实验研究 C 验证性实验研究 D 单因子实验研究 4、被誉为教育实验创始人的教育家是( ) A裴斯泰洛齐 B 梅依曼 C 拉依 D 蒙台梭利 E杜威 二、材料分析题: (每题3分,共9分)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对小学16年级每年级三个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智力测验,然后将每班学生分成两组,并谎称这是根据智力测验成绩来分组的。其中一组占班级总人数20,称为高智商组(A组),实验支持者将该组学生名单交给所在班级新任教师,并告诉他们,预测表明,这一部分学生“在智力上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 “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能力”。各班其余80的学生组成普通组(B组)。实际上,各班学生是用随机分派的方法分成两组的。这就是说,分组时根本没考虑事先进行的智力测验。在实验前各班内A、B两组被试智力在统计上是相等的。经过8个月教学后,发现A组学生比B组学生智商有了更大的增长。 1、 该实验设计属于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亦或真实验设计? 2、 该实验中的因变量、自变量分别是什么? 3、 这种实验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三、说出下列情形是缺乏内在效度还是缺乏外在效度 ?(每题2分,共8分) a 实验发现对于结果有四种同样有道理的解释; b 不能区别是教材的影响还是使用教材的教师的影响; c 一位六年级的教师发现一个学习实验的结论不适用于六年级 d 几个人同做一项人种志研究,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 四、假定一研究者想从事开放课堂教学对中学生成绩影响的研究,哪些术语需要下操作性定义 ?举一些对这些术语下操作性定义的例子。(9分) 五、假定对高中一年级至三年级的男生进行身体素质的测试。确定可能对测试成绩的差异产生影响的变量或因素。 (9分) 六、“一旦我不从表面意义来看待专业职业这个观念,而是着重探讨产生这个观念所必需的聚类工作与符号强加过程,一旦我把它看成一个场域,即一个具有结构并充斥着各种社会力量和争斗的空间在这个场域里,你怎么去抽取样本 ?如果你按照方法论教科书所规定的教条,做一个随机抽样,就会支解了你想要去建构的对象。比如说,在研究司法场域时,你漏掉了萨特,或者在研究美国学术界时,你忽略了普林斯顿大学。但只要这些人物类型或制度机构还在独当一面,占据着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你的场域就是个残缺不全的场域。某种场域或许有不少位置,但它却允许一个位置的占据者控制整个结构。” 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7分) 七、有一个健康教育工作者正在设计一项研究,其目的是在于对六所城市中学生的饮食习惯进行调查。饮食习惯涉及这样的一些因素,如学生吃喝什么东西、什么时候进食等。假设决定使用访谈法对学生中的随机样本进行访谈,请为该访谈设计 34个样题。你如何核对是否有粗心的或不诚实的回答?这样的回答是否可能就是一个问题?如果是,为什么?如果不是,为什么? 八、请为前一题的健康教育工作者写一个研究计划,要求完整、有说服力。 九、在一个拥有 1500名本科生的文学院进行一次学生对公共心理学课的态度的研究,一种方法是设计一项纵向研究,从新生班级开始,每年一次调查这一总体中的随机选择样本。另一种方法是运用横向设计,从4个本科班级总体中随机选择样本,同时对它进行调查。 讨论一下两种设计的优缺点。 如果采用焦点团体访谈法,请设计一个访谈提纲和访谈计划。 参考答案 不定项选择 1、A 2、A 3、D 4、BC 材料分析题: 真实验设计 因变量是学生的智商,自变量是老师对学生的期望。 (1)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随机方式选择和分配的,两组在统计上是相等的;(2)实验组前后测比较,对照组前后测比较,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比较,能较充分的说明自便量的作用,因果分析可靠性程度高;(3)采用了“双盲”设计来抵消“霍桑效应”等负效应。 说出下列情形是缺乏内在效度还是缺乏外在效度 a、缺乏内在效度; b、缺乏内在效度;c、缺乏外在效度;d、缺乏外在效度 开放课堂、中学生成绩作为该研究的主要自变量和因变量,尤其需要首先下操作性定义。例如,对于中学生成绩可下如下操作性定义:中学生成绩指参加 2001年7月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甘肃省农村文理考生的标准分数之和。 对此测试成绩可能会产生影响的变量和因素有: 1、学生的年龄、性别、生源地、家庭出身、病史、生活习惯;2、测试的时间、地点、方式;3、测试者的状态、对测试的期望和动机4、结果的统计计算方法,研究者对结果的解释,等。 这段话可以用来说明“目的性抽样”的原则及其研究目的在抽样中的重要地位。“目的性抽样”指的是按照研究的目的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研究对象。“目的性抽样”和概率抽样具有十分不同的逻辑。在“目的性抽样”逻辑中,研究结果的效度不在于样本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该样本是否可以比较完整的、相对准确的回答研究者的研究问题。 1、您认为吃早餐有什么好处?您平时喜欢吃零食吗?您对晚餐有什么营养上的考虑? 2、在教育研究中总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粗心或不诚实的回答。核对的方法主要是在调查过程中密切注意研究对象的所有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我们容易忽略的是非言语信息,如研究对象的表情、动作等流露出的相关信息。如果能有效的抓住这些信息前提是积极关注的听、建构而不失时的追问、掌握访谈的技巧,才可以较有效的核对这一问题。 研究计划完整,提及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文献、方法、组织及分工、成果形式、经费预算等方面,可得 12分,选题、设计方面现实、科学,有创意,得3分。 1、优缺点略 2、座谈提纲:你们认为学习心理学对师范生有什么意义?你们喜欢学习心理学吗?如果你们是老师,心理学会怎样教? 本斑竹的教育学博客 /u/14919084002000-200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期末考试试卷 B 一、选择 ( 每空 3 分,共 12 分 ) 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定类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的性质和类别的指标。 B 定序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所具有的不同等级或顺序程度的指标。 C 定距指标是反应研究变量在数量上的差别和大小的指标。 D 定比指标是反映变量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指标。 2. 下列不属于设计研究指标的原则的是( )。 A 以理论假设为指导的原则 B 完整性原则 C 简明、可行性原则 D 经济性原则 3.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一般情况,研究计划的形式分为七个部分,对于特定的研究项目不可能提出其它一些研究计划的形式。 B 研究计划的准备是研究过程的重要一步,许多研究在开始进行之后都要求提交研究计划。 C 具体到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尽管存在着性质和层次上的差异,研究工作的程序是一成不变的。 D 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研究目标和理论框架,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4. 下列关于区分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区分度又称鉴别度,指每一题目对所测量的心理特性 ( 或学习成绩 ) 的区分程度。 B. 区分度分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题目内部一致性分析,另一个是外在效度的分析。 C. 外在效度的分析与外在效标无关。 D. 题目内部一致性分析即检查个别试题与整个测验之内间的一致性。 二、现抽出 3 位教师参与一项研究。该研究的目的是验证不同类型的教材对初二年级自然科学课学习是否有所不同。其中两名教师每人教 4 个班的初二年级自然科学课,一名教师教 3 个班。其中有一所学校的班级是按照能力分组的。碰巧,参与研究的这个学校的这名教师教的是能力高的班级。每位教师使用 1 种教材,试用教材的时间为 9 周。教师们使用不同的材料,没有教师使用超过一种的材料。 9 周以后,对学生进行自然科学的成绩测试,每位老师使用各自出的试卷。根据研究计划,研究者计算出使用 3 种教材的自然科学的平均分数。对于 3 种教材的相对结果,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为什么呢?如果得不出什么结论,为什么呢?怎样改进? (15 分 ) 三、 一些教师想在学校里做一个有关班级大小对化学成绩的影响的实验。班级大小是自变量,有 4 种水平,分别为 10-14 , 8-23 , 26-31 , 34-38 个学生。参与研究的有 4 所中学,每所有 8 个化学班,每种水平各 2 个班。请问,该实验中的因变量是什么?列举出尽可能多的无关变量。( 15 分) 四、“一旦我不从表面意义来看待专业职业这个观念,而是着重探讨产生这个观念所必需的聚类工作与符号强加过程,一旦我把它看成一个场域,即一个具有结构并充斥着各种社会力量和争斗的空间在这个场域里,你怎么去抽取样本 ? 如果你按照方法论教科书所规定的教条,做一个随机抽样,就会支解了你想要去建构的对象。比如说,在研究司法场域时,你漏掉了萨特,或者在研究美国学术界时,你忽略了普林斯顿大学。但只要这些人物类型或制度机构还在独当一面,占据着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你的场域就是个残缺不全的场域。某种场域或许有不少位置,但它却允许一个位置的占据者控制整个结构。” 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7 分 ) 五、认真阅读下面一段访谈记录,回答后面的问题。 ( 共 51 分 ) 访谈者:您的孩子上小学前,您对她是如何要求的?是否让她参加一些学习班? 受访者:她上小学前我们让她参加绘画班。 1983 年我去美国时给她买了一个电子琴,注意对她在心灵上进行陶冶。 1986 年孩子上小学,上小学前本来不在本校幼儿园,我们托人给她送到了外面的一个幼儿园。 访谈者:为什么给她送到哪个幼儿园? 受访者:那里条件好,老师的素质高,对孩子的影响好。 访谈者:那里的条件怎么好?您看重的素质是什么呢? 受访者:那里的老师都是幼师毕业的,而且本校幼儿园没有整托,那里有整托。 访谈者:在那里学习什么? 受访者:拼音、诗歌、美术等等。学到了一些东西。但是那里也有一个毛病,吃完晚饭以后六、七点钟就让孩子上床了。老师走了以后孩子就开始闹了,有人放哨,老师一来放哨的就打一个暗号,孩子们就假装睡觉。所以孩子从小就学会了撒谎,用撒谎来保护自己。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她在幼儿园里年龄最小,所以总是受欺负。 访谈者:您孩子上小学的情况如何? 受访者:孩子上小学时,我们又有两个错误的选择。本来孩子是划片上小学,上本校的附小。我们托人让孩子上了外面的一所小学。第一个错误的选择是孩子年纪小,比一般的孩子小一岁。第二个错误是让孩子上实验班,要求五年级的时间上完六年的课程。由于孩子年级小,在实验班里学习比较吃力。老师对学习吃力的孩子通常采取批评的态度,她总是感到受压抑。 访谈者:您的孩子在中学的情况怎样? 受访者:中学有一段时间出现反弹,也许是因为在小学太受压抑了,在中学阶段就要反弹。她自己想扬眉吐气,她个子高,跑的快,在体育上出风头。 访谈者:学习成绩怎样? 受访者:学习成绩属于中等。初中毕业时面临两个选择,或者是上普通高中,或者上中专。我们没有替她选择,而是与她商量,向她摆出路,哪条路都行,让她自己选择。她坚决不去高中,而是报考了一个中专。我们上门看了,还不错。 访谈者:她在这个学校学习情况怎么样? 受访者:也许是她自己选择的,所以学习比较努力,学习成绩也不错。她自己有很强的奋斗精神,表示什么课都要学好。 访谈者:你们作为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有什么希望或要求? 受访者:我们的想法是,我们根据你的情况,你能够学到什么程度,我们提供你到什么程度。 访谈者:如果您的孩子学完中专就不再学习了,您怎么看? 受访者:我们也不会干涉。 访谈者:据我所知,一般的家庭对子女大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期望,而您和您的爱人似乎有所不同。您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呢? 受访者:一般的家庭有一个明确的期望,但是我觉得这样做不符合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必须有内在的动力。现在的孩子都比较早熟,一般都有自己的判断。作为父母,只能对孩子进行引导,而不能强求。孩子如果没有自己的内在动力,是发展不好的。我们对孩子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不允许孩子有奢侈的要求,不准超过允许的范围。我们注重孩子的营养,孩子打扮的比较朴实。我们经常在一起聊天,用间接的方式,而不是直接的方式,上诱导的方式。 (下面继续讨论自己对教育孩子的看法和做法) 录自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P298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访谈的问题是:家长对孩子教育问题的看法 访谈者是一位 35 岁男子,在北京某大学从事教育管理工作。 受访者是一位 47 岁男子,在北京某大学任教,有一 17 岁的女孩。 问题 1 :这段访谈有什么不足之处?请结合访谈记录一一列举出来。 45 分 问题 2 :如果您是这位访谈者,为了了解受访者对孩子教育的看法,下面将提出哪些问题? 6 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 2.D , 3.D , 4.C 二、该实验研究的因变量是初二学生自然科学课的学习成绩,自变量是教材。因为该实验没有对几乎所有的无关变量进行有效控制,因此,该研究得不出任何科学的结论来。 改进的的措施有:( 1 )最好能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被试;( 2 )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对两组的自然科学课成绩进行前测;( 3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课任教师、教学方法、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和学生的关系、教学经历等要匹配,最好完全相同;( 4 )对因变量的测量应当客观、准确、前后一致。 三、该实验的因变量是学生的化学成绩。无关变量有 1 、学生自身的差异,如年龄、性别、生源地、家庭出身、家长的期望、学习习惯、化学学习动机; 2 、测试的时间、地点、方式; 3 、教师的因素,如知识、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关系; 4 、结果的统计计算方法,研究者对结果的解释,等。 四、这段话可以用来说明“目的性抽样”的原则及其研究目的在抽样中的重要地位。“目的性抽样”指的是按照研究的目的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研究对象。“目的性抽样”和概率抽样具有十分不同的逻辑。在“目的性抽样”逻辑中,研究结果的效度不在于样本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该样本是否可以比较完整的、相对准确的回答研究者的研究问题。 五、(在括号中标出,每处 3 分,共 45 分) 访谈者:您的孩子上小学前,您对她是如何要求的?是否让她参加一些学习班? 受访者:她上小学前我们让她参加绘画班。 1983 年我去美国时给她买了一个电子琴,注意对她在心灵上进行陶冶。(这是一种什么类型的“陶冶”可继续追问) 1986 年孩子上小学,上小学前本来不在本校幼儿园,我们托人给她送到了外面的一个幼儿园。 访谈者:为什么给她送到哪个幼儿园? 受访者:那里条件好,老师的素质高,对孩子的影响好。 访谈者:那里的条件怎么好?您看重的素质是什么呢? 受访者:那里的老师都是幼师毕业的,而且本校幼儿园没有整托,那里有整托。 访谈者:在那里学习什么? 受访者:拼音、诗歌、美术等等。学到了一些东西。(学到了什么东西?可继续追问)但是那里也有一个毛病,吃完晚饭以后六、七点钟就让孩子上床了。老师走了以后孩子就开始闹了,有人放哨,老师一来放哨的就打一个暗号,孩子们就假装睡觉。所以孩子从小就学会了撒谎,用撒谎来保护自己。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她在幼儿园里年龄最小,所以总是受欺负(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撒谎”和“受欺负”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具体的影响?)。 访谈者:您孩子上小学的情况如何? 受访者:孩子上小学时,我们又有两个错误的选择。本来孩子是划片上小学,上本校的附小。我们托人让孩子上了外面的一所小学(为什么?受访者没有说明,但这个信息似乎非常重要,应该追问)。第一个错误的选择是孩子年纪小,比一般的孩子小一岁。第二个错误是让孩子上实验班,要求五年级的时间上完六年的课程。由于孩子年级小,在实验班里学习比较吃力。老师对学习吃力的孩子通常采取批评的态度,她总是感到受压抑(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其他孩子是如何对待她的?老师是如何批评她的?她学习方面感到吃力?她感受到受压抑有什么表现?这几件事情之间的因果关系:年龄小 + 实验班学习吃力老师批评受压抑,是否如此明确?)。 访谈者:您的孩子在中学的情况怎样? 受访者:中学有一段时间出现反弹,也许是因为在小学太受压抑了,在中学阶段就要反弹。她自己想扬眉吐气,她个子高,跑的快,在体育上出风头(体育对她意味着什么,“体育好”的学生在学校里处于什么地位?)。 访谈者:学习成绩怎样? 受访者:学习成绩属于中等。初中毕业时面临两个选择,或者是上普通高中,或者上中专。我们没有替她选择,而是与她商量(当时家长有什么具体的考虑?他们相互之间是如何商量的?),向她摆出路,哪条路都行,让她自己选择。她坚决不去高中(为什么?她对高中有什么情绪和想法?),而是报考了一个中专。我们上门看了,还不错。 访谈者:她在这个学校学习情况怎么样? 受访者:也许是她自己选择的,所以学习比较努力,学习成绩也不错(什么情况属于不错?)。她自己有很强的奋斗精神,表示什么课都要学好。 访谈者:你们作为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有什么希望或要求? 受访者:我们的想法是,我们根据你的情况,你能够学到什么程度,我们提供你到什么程度。 访谈者:如果您的孩子学完中专就不再学习了,您怎么看? 受访者:我们也不会干涉(为什么不干涉?什么情况属于“干涉”?家长对孩子的未来有什么设想?)。 访谈者:据我所知,一般的家庭对子女大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期望,而您和您的爱人似乎有所不同。您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呢? 受访者:一般的家庭有一个明确的期望,但是我觉得这样做不符合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必须有内在的动力(“内在的动力”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应该重点探讨)。现在的孩子都比较早熟,一般都有自己的判断(他似乎在暗示他的孩子在这方面有所表现,应该继续询问)。作为父母,只能对孩子进行引导,而不能强求(什么情况属于“强求”?是否有具体的例子说明?)。孩子如果没有自己的内在动力,是发展不好的。我们对孩子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不允许孩子有奢侈的要求,不准超过允许的范围(家长的范围在哪里?具体所指是什么?如果孩子违背了这些要求,家长是如何做的?“要求严格”表现在哪里?)。我们注重孩子的营养,孩子打扮的比较朴实。我们经常在一起聊天(效果如何?是否还采取了其他的措施?为什么这么做?),用间接的方式,而不是直接的方式,上诱导的方式。 (下面继续讨论自己对教育孩子的看法和做法) 录自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P298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2002-2003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育研究方法 期末考试试卷 A 写一份关于本人毕业论文的论证报告。报告要求包括: 1 选题: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 2 内容: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主要观点。 3 预期价值:本课题理论创新程度或实际应用价值。 4 研究基础:课题负责人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请分 4 部分逐项填写,限 3000 字内 ,40 )。 下面是高碧鲜同学所设计的“关于环境教育的调查问卷 ”。阅读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1.您所生活的地方是以下哪类: A.城市 B.城镇 C.郊区 D.农村 E.其他(请举例: ) 2.您的住宅属于以下哪类: A.楼房 B.平房 C.其他(请举例: ) 3.您住宅周围的自然环境如何: A.很好 B.一般 C.很差 D.没观察过 4.您工作或学习的地方属于以下哪类: A.城市 B.城镇 C.郊区 D.农村 E.其他(请举例: ) 5.您工作或学习的地方周围环境如何: A.很好 B.一般 C.很差 D.没观察过 6.您对您所处环境的情况的态度是: A.很满意 B.还可以 C.很不满意 D.无所谓 7.您周围有何种您认为的污染: A.水污染 B.空气污染 C.土壤污染 D.噪音污染 E.生活废品污染 F.其他(请说明: ) 8.您是否听说过环境教育: A.听说过而且很清楚内容 B.听说过但不清楚内容 C.没听说过但很想了解 D.没听说过也不想知道 9.您认为环境教育的意思是: 10.您认为环保运动: .很有必要 .有必要但并不重要 不重要 无所谓 11.您所处的单位或学校是否对您进行过环保教育: 有且经常进行 有但不经常 很少 从未进行过 12.您认为进行环保教育有何作用: 13.当您看见一些保护环境的行为时: 积极参与 很感动但不会参与 认为没有必要 无所谓 14.当您见到破坏环境的行为时会: 立即上前制止 心里想去制止但不敢 认为无所谓 15.您对环境的保护的行动更多的取决于: 自己内心的想法 别人的行为 所处的时间、地点 其他(请举例: ) 16.您更愿意参与何种形式的环保行动 集体进行的大规模的行动 限于小范围内的行动 个人的行动 其他(请举例: ) 为什么: 17.您怎样看待今天我们进行的一系列环保行动: 很有用且有利于今后各方面的发展 用处不大 不清楚有什么样的行动 无所谓 18.您认为现今最好的环保宣传应采取何种形式: 学校教育 媒体宣传 政府政策 其他(请举例: ) 19.您认为今后环保应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宣传(力度、方式、对象、形式、其他: ) 政策(内容、力度、奖惩措施、其他: ) 教育(对象、方法、内容、教育者、时间、地点、其他: ) 其他(请举例): 20.请您对今后的环境教育提一些建议和意见 : 问题之一:上述问卷,从结构上讲是否完整?如果不完整,请将残缺的各部分一一补充出来。 8 问题之二:对问题设计作一评论。 12 问题之三:对研究对象生活、娱乐和学习的研究,调查法是否最理想的方法?如果采用访谈法,请设计一份访谈提纲。 10 认真阅读下面一段访谈记录,回答后面的问题。 王:咱们学校四位教师,四个年级,个个都是班主任吗? 贾:个个都是班主任。包括校长在内。(笑) 王:你是哪个年级的班主任? 贾:我负责一年级。语文、图画、国情等,除数学外,都由我教。四年级数学也由我带。音乐课一周一次,由女教师(马占梅教师)给全校的学生教唱歌。别的老师音乐知识没有,带不来。 王:您的学生对您的评价很高,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您是怎么备课的。 贾:现在方便一些,因为有现成的教案。上课前看一看课上面临的主要问题。 王:你是说特级教案? 贾:对,特级教案。看看上面的要求、做法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那是特级教案,而我们的学生见的少,完全按特级教案,学生接受不了。当然,我们作教师的也不一定完全了解特级教案。(笑) 王:有没有别的备课用书? 贾:其它基本上没有。 王:有没有教学大纲? 贾:教学大纲有哩。 王:人教社出版的那套教学参考书,有吗? 贾:没有。 王:你平时上课时所采用的方法和今天所采用的方法都一样吗? 贾:都一样,平时就这么上,你们来听课,我也没做什么准备。 王:你为什么那么上课,依据是什么? 贾:我是根据教学内容,看学生的情况,和大夫象呢,大夫是根据病情,打针吃药,把病治好,老师想把自己的知识全面、系统的教给学生,所以,想些办法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给他们讲。老师在课上讲的多一些。 (资料来源 : 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 (CHINA/U.K.GANSU BASIC EDUCATION PROJECT) 基线调查 , 资料中 ” 王 ” 为研究人员 , 研究生 , 年龄 25 岁 , 男性 , 汉族 .” 贾 ” 为临夏某小学教师 , 男性 ,52 岁 , 教龄 30 年 . ) 问题 1 :这段访谈有什么不足之处?请结合访谈记录一一列举出来。 12 问题 2 :如果您是这位访谈者,为了了解受访者对孩子教育的看法,下面将提出 哪些问题?为什么? 8 问题 3: 请您结合自己的访谈实践,选择谈谈访谈中的听、回应、记录或资料整理技巧。 10 参考答案 一、 写一份关于本人毕业论文的论证报告。报告要求包括: 1 选题: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 2 内容: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主要观点。 3 预期价值:本课题理论创新程度或实际应用价值。 4 研究基础:课题负责人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请分 4 部分逐项填写,限 3000 字内 ,40 )。 评分标准: 1 、检索到本课题涉及的国内外主要研究,对研究的问题认识明确,语言流畅,表达准确,得 25% ; 2 、思路清晰,对方法的理解和使用完全、透彻,得 25% 。 3 、选题注重实践,面向教育生活,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得 25% ; 4 、文献的呈现格式规范,得 25% 。 二、问题之一:上述问卷,从结构上讲是否完整?如果不完整,请将残缺的各部分一一补充出来。 8 问题之二:对问题设计作一评论。 12 问题之三:对研究对象生活、娱乐和学习的研究,调查法是否最理想的方法?如果采用访谈法,请设计一份访谈提纲。 10 从结构上而言,缺少前言和结束语。 前言:您好!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完成这份关于环境教育的调查问卷,该问卷仅为调查日常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基供学习研究之用,卷内有若干问题为不定项选择,有些为填空题,有些答案中未涉及,请根据您的真实想法和情况回答,对您的回答,我们不会外传,谢谢合作!教科院管理专业 1999 级本科班 结束语:再次感谢的合作!我们不会泄露您在问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的通信地址是:甘肃兰州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3321 号信箱(邮政编码 730070 ),电话:,电子邮箱: ,如果您有什么遗漏的见解,请和我们联系。谢谢! 问卷不能有效的反映所调查的问题。问题:( 1 )问题太少,不能全面了解主题;人口学资料毫不涉及?欠妥。( 2 )问题呈现的逻辑是什么?( 3 )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最好能分开。而且,后者不能太多。( 4 )主题是西北地区环境教育资源开发研究,也就是说,环境问题只是问卷内容的一部分,被调查者眼中有什么环境教育资源?问卷中涉及很少。( 5 )问题比较抽象,不够具体。例如第 3 题,可以落实到一些细节上,例如,您住宅周围有无工厂企业,看到绿色您的感受。(每个要点 1 分,如能联系问卷实际,则得 2 分,共计 10 分,) 调查法不一定是最理想的方法。访谈可以深入有效的对诸如生活、娱乐和学习等问题进行研究。访谈提纲的评分标准:具体的问题居多( 5 分);推论的问题要有分寸(礼貌, 1 分);问题的次序和呈现方式有艺术性( 2 分);对访谈知识的综合理解( 2 分)。 认真阅读下面一段访谈记录,回答后面的问题。 问题 1 :这段访谈有什么不足之处?请结合访谈记录一一列举出来。 12 问题 2 :如果您是这位访谈者,为了了解受访者对孩子教育的看法,下面将提出哪些问题?为什么? 8 问题 3: 请您结合自己的访谈实践,选择谈谈访谈中的听、回应、记录或资料整理技巧。 10 问题 1 参考答案(在括号中用斜体字给出) 王:咱们学校四位教师,四个年级,个个都是班主任吗? 贾:个个都是班主任。包括校长在内。(笑) (贾老师想通过“包括校长在内”透露什么信息?王先生没有呼应) 王:你是哪个年级的班主任? 贾:我负责一年级。语文、图画、国情等,除数学外,都由我教。四年级数学也由我带。音乐课一周一次,由女教师(马占梅教师)给全校的学生教唱歌。别的老师音乐知识没有,带不来。 (贾老师在访谈中显得十分主动。研究者应在“你是哪个年级的班主任?”的问题之后,进一步追问贾老师当班主任的体会。) 王:您的学生对您的评价很高,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您是怎么备课的。 (没有呼应“班主任”的问题,缺乏有效过渡,太突然。) 贾:现在方便一些,因为有现成的教案。上课前看一看课上面临的主要问题。 王:你是说特级教案? 贾:对,特级教案。看看上面的要求、做法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那是特级教案,而 我们的学生见的少,完全按特级教案,学生接受不了。当然,我们作教师的也不一定完全了解特级教案。(笑) (此处应追问细节) 王:有没有别的备课用书? 贾:其它基本上没有。 (基本是什么意思?应追问) 王:有没有教学大纲? 贾:教学大纲有哩。 王:人教社出版的那套教学参考书,有吗? 贾:没有。 (“有”不等于“读过”,有必要追问) 王:你平时上课时所采用的方法和今天所采用的方法都一样吗? (此为“没有悬念”的问题,可以就此问题结合观察访谈学生和其他教师) 贾:都一样,平时就这么上,你们来听课,我也没做什么准备。 王:你为什么那么上课,依据是什么?(此问太抽象,应结合听课记录询问细节) 问题 2 参考答案 下面要问的问题可以是“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什么意思?”“能否结合您的教学实际,谈谈您是如何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给他们讲的?”等。 原因:首先,语境的自然过渡之需要;其次,对教育的理解中,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关键。 问题 3 参考答案 在听时,忌轻易打断受访者的谈话;戒急用忍,容许沉默。回应中,忌论说,忌评价。记录时,语言要具体、清楚、实在。 一、填空题(每空1分,合计25分)1、分层随机取样是指对由_ _并非完全的部分组成的总体,按照性质不同分层,然后对各层次按_的方式选择样本。2、总数为N=500,样本容量n=50,求出间隔50050=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连续抽样50次。“这时采用_。系统抽样指从一个正确排列起来的总体序列中,每隔一定间隔_的方式。4、一般来说,在自然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其结果的_较高;然而,在实验室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其结果的_较高。5、搜集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的主要渠道有:_,档案馆,博物馆,社会、科学教育事业单位或机构,学术会议和个人资料交流,_。6、内容分析法中,_是在描述或解释研究对象时,所使用的最小的,最基本的单位。7、搜集研究文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检索工具查找方式和_。8、在编制尺度式问卷时,尺度范围在_之间最好。9、问卷的编制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确定研究目的,提出研究假设了解研究问题的特质_了解施测对象的特征及选择施测的被史样本选择并决定问卷形式拟定问题的题目并随时修改预试_确定除问卷法之外进行研究的其他辅助方法。10半结构型访问法是把_交给访问者,但无一定的_,这种方法访问时比较方便,被试易于合作。11不同的环境也可以作为自变量。学校、地区、班级等环境因素都可以作为变量,即_变量。12对同一个刺激,被试个体所进行的或能形成的反应种类是无限的。如何把无限的被试个体的反应控制在主试所意想的方向上,这就是所说的_问题。13观察纪录的方式有频率记录、等级记录、行为核查记录、_、_。14_是教育与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人的个性及其它个别心理差异的定量化研究。15_是编制测验的中心环节,_是具体体现测验目的的重要内容,也是决定测验好坏的重要方面。16相关系数r的_1之间。“+”号表示变化方向一致,即正相关;“-”号表示变化方向相反,即负相关。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大小表示两种变量之间的密切程度,或相关的程度,其取值不同,表示相关程度不同。17总体方差与总体标准差,是以_时的离差平方的平均数和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的开平方数、。18当遇到顺序变量、相应的数据总体不是正态分布、而且抽样的样本容量_时,采用等级相关法计算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行为样本取样操作性定义区分度分析次数分布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在教育科学的实际研究中,往往出现多种多样的影响研究结果的无关变量,该怎样控制这些无关变量?请简述之。2、在实验室实验研究中,对自变量的控制应注意哪些问题?3、简单叙述测验在选择题目及编排上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四、论述题(每题13分,共26分)1、试述内容分析法的四种设计模式。2、评价一个测验的优劣,应从哪些方面入手?一、填空性质 比例抽样 2.等距随机取样法 3. 选择样本 4内在效度 外在效度 5 图书馆 计算机互联网6分析单位 7参考文献查找方式8 十六 9 确定行为样本 确定除问卷法之外进行研究的其他辅助方法10 要问的有关问题 问题顺序11 环境变量 12 控制13 现象描述记录 图形记录14 测验法15 编制测验题目 题目16 数值范围介于 17 总体作为研究对象 18 小于30时二 名词解释行为样本:是指代表研究问题特质各方面内容的具体行为表现取样,即问题样本。取样:为了实现研究目标,而从确定的研究对象总体中随机选取一定容量样本的过程。从这些样本推论总体的情况,而形成一般性的研究结论操作性定义:在教育科学中,给研究变量或指标做出明确而恰当的操作定义,是指用可感知、可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或指标作出具体的界定。区分度分析:区分度又称鉴别度,是指每一题目对所测量的心理特性(或学习成绩)的区分程度。对于区分度分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题目内部一致性分析,另一个是外在效度的分析。次数分布:也称为频数分布,指的是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所出现的次数情况,或者是指一批数据在按等距划分的各个区域内出现的次数情况。某一个随机时间在n次实验中出现的次数情况,称为该随机事件的次数,各种随机事件在n次实验中出现的次数分布情况称次数分布。三 简答题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消除法,恒定法,平衡法。消除法是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将影响研究结果的各种无关变量消除掉。它是控制无关变量的理想方法和基本方法。消除无关变量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无关变量产生的原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恒定法是采取一定措施,使某些无关变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它也是一种基本方法。平衡法就是对某些不能被消除,又不能或不便被恒定的无关变量,通过采取某些综合平衡的措施或方式,使其影响通过平衡而抵消,达到控制它们的方法。平衡法主要采用对比组方法和循环法。2 对自变量控制的如何,直接影响研究的成功与失败,控制包括两方面:(1)给自变量规定操作定义(2)规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检查点或实验处理。3(1)选择题目时,首先要注意测验的目的、功能、性质,分析项目是否能够测定所需要的特征。选择区分度较高的题目题目的难度一般要适中所选题目要与当初的编题计划做对照,看是否各部分的题目都能按比率选入。同时还要看项目数量是否适合测验所限定的时间。(2)试题编排时,题目的编排要合理,一般开头安排些难度较小的题目。一般情况下,题目有两种方式安排,一是并列直进式。二是混合螺旋式。四 论述题试述内容分析法的四种设计模式。内容分析法提供四种设计模式。(1)A-X-T分析模式在同一总体中,以时间为取样标准,定量分析变量(x)在不同时期内的状态。这种模式适用于趋势研究。At1At2来源AT1时期的样本 T2时期的样本比较:XAt1 XAt2量化处理XAt2量化处理XAt1发现变化内容和发展趋势(2)A-X-S模式这一模式的S表示情境,从模式符号中可以看出,它是在不同情境下,对同一信息来源(A)进行取样分析。与第一种模式相比,它的区别在于不是用时间(t)而是以情境(S)为取样标准。As1As2来源A情景s1的样本 情景S2的样本比较:XAs1 XAs2量化处理XAs2量化处理XAs1发现稳定因素和变化内容(3)A-X-Y模式该模式与上述模式的区别在于:在同一资料来源(A)中,不是用一个内容变量,而是用不同的内容因素X和Y作为抽样的标准。而时间(t)与情境(S)两种因素不作为研究因素。AxAy来源A内容X的样本 内容Y的样本比较:XAx XAy量化处理XAy量化处理XAx作相关分析,找出基本因素(4)这一模式与上述三个模式的区别,在于取样的总体来源为两个。A B分别表示两个不同的总体来源,X代表同一个内容的变量。以X为内容变量,对它们分别取样并对取自不同总体的两个样本作内容分析,再将分析结果进行比较。来源AA1来源BB1情景s1的样本 来源B的样本量化处理XB1量化处理XA1 X内容变量 X内容变量比较:XA1 XA22评价一个测验的优劣,应从哪些方面入手?评价一个测验的优劣,要对以下特征进行鉴定,这些特征分析是测验常摸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保证测验客观性的重要环节。 信度分析信度即测验的可靠性,亦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一是用同一个测验重复测量某项持久的特性时,是否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即测量的尺度是否稳定,值得信赖,二是测验能否减少随机误差的影响,而能提供关于所要测量的某特性的真实情况。在进行信度系数的计算时,必须认真考虑实际所求信度的类型,然后选择恰当的计算信度系数公式。通过再测信度,可以反映测验分数的稳定程度。优点是提供测验结果是否随时间而变,缺点是易受练习和记忆的影响。复本信度是先后对一组被试施测两个复本测验当题目数很多,又奇偶题同质,在没有复本的情形下想考察测验的信度时,通常是将受测者的分数按题目的单双数分成两半记分,然后选用恰当的方法计算相关系数,称为分半信度。同质性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项目分数之间的一致性,而不是内容或形式的一致性。评分者信度是指不同评分者的评判结果的可靠性,方法是根据不同评分者对同测验所评分数计算相关。影响信度的因素有:被试者的身心健康状态,动机,注意力,持久性,回答态度,焦虑等;主试者的态度,言语,暗示,评分主观性;测验情境方面的通风状况,光线效果,噪音等;内容与取样方面;时间方面即两次测验的间隔时间。效度分析效度是指测验的准确性,即测验能够测量所要测量特性的程度内容效度,即指测验内容的适切性,测量所要测量特性内容的程度。系统检验方法有专家判断,再测,统计分析等。构想效度,是指测验能够检验理论的概念或特质的程度,可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加以考察。实证效度,又称效标关联效度,用测验分数与效度标准之间的相关系数表示。对题目的分析包括两方面:一是质的分析,二是量的分析。对于题目的命题原则要体现测验的目的和要求,取材要有代表性,行文浅显,题意明确,各个题目互相独立,不可互相牵连,不应对本题答案或另一题答案具有暗示性,应有正确确定的答案。也不要超出受测团体或个人知识能力的范围。同时对于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要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区分度高于0.4就是属于非常优秀的。一般来说,难度在0.5时,区分度最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五校联考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金华、丽水市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贵州省黔南州名校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辽宁省海城市第六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太原市名校2026届化学九上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开发商原因退房合同5篇
- 离职补偿协议范本:针对离职员工职业发展培训及提升
- 研发机构劳务派遣个人合同范本(含知识产权归属)
- 砼工程施工进度控制与协调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生态保护区物业管理股权收购与生态保护合作合同
-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研讨发言稿
- GB/T 9115-2010对焊钢制管法兰
- GB/T 6208-1995钎料型号表示方法
- 45G互操作及信令流程
- 酿酒系统安全培训课件
- 2018年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答案
- 灭火器每月定期检查及记录表
- 卡西欧PRO-TREK-PRW-6000使用手册-基础操作
- 小学英语外研版5A Unit2 They sell many different things Module 2部优课件
- 档案职称考试培训练习题汇总(带答案)
- 完整版:美制螺纹尺寸对照表(牙数、牙高、螺距、小径、中径外径、钻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