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饮 酒 陶渊明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2、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1、 朗读诗歌,背诵诗歌2、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内涵教学设计1、 由学过的陶渊明的文章导入想一想,我们学过陶渊明的哪些作品?1、 散文桃花源记 桃花林优美景色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 传记五柳先生传性格:闲静、不慕荣利志趣(爱好):“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精神风貌: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3、 田园诗归园田居全体背诵2、 了解作者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 ),自号(五柳先生)。是(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有陶渊明集。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爱好:“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喜爱的花卉:“晋陶渊明独爱菊”(宋周敦颐)理想追求:世外桃源代表诗作:田园诗;饮酒诗3、 整体感知1、 明确学习目标:朗读、背诵2、 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诗歌节奏以及轻重音、初步感知诗歌内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两遍,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划分朗读节奏)4、 品味诗意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建造房舍在众人聚居之处,却没有车马的喧闹。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要问我为什么能够这样,只要心远离尘俗,自然觉得住处僻静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不经意间看见了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傍晚南山的景色真好,飞鸟相伴飞回巢。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里面有人生的真谛,想要辩识却不知怎样表达。5、 问题研讨1、用文中的原句回答为什么“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心远地自偏”。2、 “问君何能尔”的“尔”指代什么?“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3、“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将“见”改为“望”不好。“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用“望”就变成了有意看了。4、 把握这首诗的思想情感的关键词是哪两个字上?“心远”。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的心灵超脱世俗才能感受到的。6、 学习探究1、 本诗的主旨是什么?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出诗人厌恶官场,决心归隐,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2、 选出你喜欢的诗句读一读,谈谈你喜欢的原因。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物我合一,心和自然亲近。怡然自得的悠然之情充分表现出,“心远地自偏”,隐居重在精神上的自由,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如果心灵“焦距”调好,就可以“大隐隐于市”,处闹市若幽谷。7、 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自叙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通章意在心远二字,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从古高人只是心无凝滞,空洞无涯,故所见高远,非一切名象之可障隔,又岂俗物之所妄干。”(王士祯古学千金谱)这首诗中,景、情、理三者巧妙结合,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八、布置作业:背诵默写诗歌。9、 板书设计饮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