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卷四新人教版必修220200103063.doc
2020高中历史 单元测试卷(打包4套)新人教版必修2.zip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10页/共12页)
编号:5633883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2.61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3-11
上传人:扣***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5
积分
- 关 键 词:
-
2020高中历史
单元测试卷打包4套新人教版必修2
2020
高中历史
单元测试
打包
新人
必修
- 资源描述:
-
2020高中历史 单元测试卷(打包4套)新人教版必修2.zip,2020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卷打包4套新人教版必修2,2020,高中历史,单元测试,打包,新人,必修
- 内容简介:
-
单元测试卷一(第一、二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给出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正式确立,成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强调农事应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注重农时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男耕女织a b c d解析:从材料“二十四节气”中可以分析出中国古代农业比较重视农时,故正确;从材料“农事应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精耕细作,故正确,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故排除。本题选a项。答案:a2下图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庭关系示意图。形成和维护图中社会家庭关系特征的根本因素是()a皇权专制 b等级观念c自然经济 d社会习俗解析: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是,“男尊女卑”,男女的社会地位不同,“男耕女织”,男女的社会分工和家庭分工不同,在礼教上确立了夫为妻纲的夫权主义,所有这些都是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产生的;根本因素是自然经济,因此选择c项。a项与题意无关,b、d两项不是根本因素,排除。答案:c3北宋以后,北方水利工程项目日趋减少,南部各省如江苏、浙江、福建则快速增加,甚至明代的湖南与云南也增加了许多水利工程。关于上述变化的正确解读是()a显示政府对南方农业生产的重视b可看出粮食作物生产重心的转移c水利工程大多位于人口迁出地区d上述省份都是工商业发达的地方解析:北宋以后北方经济发展缓慢,水利工程减少;南方各省包括后来明代的湖南、云南等地农业经济发达,从而导致水利工程的增多,可见水利工程向粮食作物生产重心转移,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体现封建政府对农业的重视,排除a项;人口迁出地区即农业发展缓慢的地区,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农业的发展和水利工程的兴修,没有涉及工商业的发展情况,排除d项。答案:b4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贵族组织奴隶、平民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两种耕作方式()a都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b都引发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c都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d都实行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解析:商周时期,生产力低下,实行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出现,小农经济发展,两种耕作方式均与当对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故选c项。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属于井田制,不能调动生产者积极性,a项错误:商周时期井田制没有引发阶级关系变化,b项错误;前者属于集体劳作,后者属于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d项错误。答案:c5宋代没有田产的客户(即佃户)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按宋代法律,客户退佃离开时,地主不得阻挠。这表明宋代()a政府户籍管理松散混乱b地主对佃农的封建剥削减轻c租佃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d地主对佃农的人身控制减弱解析:依据材料“没有田产的客户(即佃户)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客户退佃离开时,地主不得阻挠”可知客户(即佃户)租种或退佃都是自由的,地主不能干涉,表明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户籍制度,a项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地主对佃农的控制减弱,不是剥削减轻,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租佃制的地位问题,c项不正确。答案:d6先秦典籍周礼考工记中载:“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发明)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手工业()a有独特的工艺造物文化b推崇行业间的分工协作c工匠有崇高的社会地位d注重对生产工具的改进解析:“有独特的工艺造物文化”与材料中“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相符,故选a项。材料信息不能体现行业间的协作,b项错误;夏、商、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工匠地位低,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生产工具的改进,d项错误。答案:a7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关于下列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一反映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b图二可作为汉代丝织业高超工艺的实物证据c图三反映了东汉时期地方政府对水利灌溉工具的重视d图四是西汉海昏侯发行的五铢钱解析:素纱单衣是西汉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历经两千年仍完整无缺,反映出汉代丝织业的高超工艺,故选b项。司母戊鼎是商代青铜器,a项错误;水排是冶铁工具,并非灌溉工具,c项错误;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铸五铢钱,d项错误。答案:b8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反映出当时江南地区()a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b家庭手工业注重面向市场c世俗拜金主义之风盛行d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解析:据材料“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可知家庭手工业注重面向市场,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a项错误;材料“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只能说明农户重视商业利润,但不能说拜金,c项错误;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表现是出现雇佣劳动,材料中没有涉及这一生产关系,d项错误。 答案:b9战国城市有固定的产品交易场所市。据史书记载,“市”上有金铺、粮铺、珠宝玉器铺、绸布铺、皮铺等,促使城市手工业竞相为“末作奇巧”,生产“悦在好玩”之品。此记载表明当时()a工商业以迎合贵族的需要为主b手工业促进了商业的繁荣c私有制促成手工业兴盛d从事商业利润丰厚解析:由材料“城市手工业竞相为末作奇巧,生产悦在好玩之品”,可知工商业以迎合贵族的需要为主,故选a项。从材料看,商业促成了手工业的精巧,b项错误;材料与私有制无关,c项错误;材料未反映商业利润问题,d项错误。答案:a10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南宋时期,都城临安出现南方人开的酒馆往往仿效汴京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的现象,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以上材料反映 ()a南北文化习俗的不断融合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北方的茶叶来自南方地区,南方的酒馆和茶馆学习北方的风格,体现了南北方文化习俗的融合,a项正确;b项“趋于一致”的说法过于绝对;c项“开始”的说法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南北方习俗的相互影响,没有涉及经济水平的高低,d项不正确。答案:a112000年前后,多位学者到徐闻县考察,发现汉代“万岁”瓦当、汉墓等文物遗存,结合古代文献记载,你认为徐闻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最早可以从哪个朝代开始 ()a夏朝 b西汉 c宋朝 d清朝解析:在徐闻县发现了汉代“万岁”瓦当、汉墓等,说明汉代的时候就已经有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经过,所以最早可以从西汉开始,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西汉时期开通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故a、c、d项排除。答案:b12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有一段描述:“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这段描述反映清政府()a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b绝对禁止中外贸易c坚持“重农抑商”政策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解析:清政府对外贸易中的种种限制,反映出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选d项。材料描述了清政府对广州十三行外国商人的规定,与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无关,a项错误;材料中清政府对外贸易政策,是限制而非绝对禁止中外贸易,b项错误;材料中清政府的规定与重农无关,c项错误。答案:d13新全球史作者本特利说:“正当中国船队在印度洋上进行探察之时,欧洲航海家也正准备进入大西洋和印度洋。与郑和及其同伴不同的是他们的探险有两种不同却互补的动机。”欧洲航海家两种不同却互补的动机是指()a政治和军事动机b经济和政治动机c经济和宗教动机 d政治和宗教动机解析:欧洲人迫切希望得到来自东方的贵重金属和贵重商品,这是物质方面的动机;基督教为了传教,这是精神方面的动机;两者虽有不同,但物质与精神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故选c。根据材料“与郑和及其同伴不同”可知,欧洲新航路开辟,主要目的不是政治因素,而郑和下西洋主要出于政治目的,a、b、d三项错误。答案:c14世界经济千年史记载了一位欧洲航海家在探险活动中的新发现:“到圣诞节前夕,他已环绕非洲一圈,而且沿非洲东海岸访问了莫桑比克、蒙巴萨和马林迪。他发现那里的经济生活比西非要先进和丰富得多。”这位航海家最有可能是()a迪亚士 b哥伦布c达伽马 d麦哲伦解析:从材料“沿非洲东海岸访问了莫桑比克、蒙巴萨和马林迪。他发现那里的经济生活比西非要先进和丰富得多”可知,这位航海家先到达了西非,然后再到达东非,这与达伽马的航线相一致,c正确。迪亚士到达了好望角,没有到达东非,a错误。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b错误。麦哲伦死于菲律宾,未到达非洲,d错误。答案:c15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材料反映()a三角贸易 b“商业革命”c“价格革命” d商业危机解析:据材料“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发生,世界贸易的范围迅速扩大,商品和物种的交流频繁,b项正确;三角贸易主要包括黑奴贸易,材料未涉及,a项错误;“价格革命”指物价上涨,材料也没有反映,c项错误;商业危机是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答案:b16下表是16世纪末欧洲部分主要国家的物价与16世纪初相比的上涨倍数。由此可以推断()国家西班牙 英国荷兰法国倍数4.232.62.2a.殖民掠夺影响国内市场b商业革命引发价格革命c经济实力决定物价水平d殖民战争导致价格动荡解析:早期殖民扩张,殖民者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进入欧洲,导致欧洲白银数量暴涨,货币贬值,故选a。新航路开辟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经济实力信息,c项错误;殖民战争表格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答案:a171618世纪,在美洲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英格兰等新地名。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源是()a欧洲的殖民扩张 b美洲国家的独立c工业革命的扩展 d美洲社会的进步解析:由于欧洲的殖民扩张,侵占了一些地方,殖民国家以“新”加其本国的地名命名,故选a。这一现象不是美洲国家独立的反映而是美洲国家被殖民的反映,b项错误;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与此题时间不符,c项错误;这一现象反映的不是美洲社会的进步而是被殖民,d项错误。答案:a18“随着一股股黄金热的到来,英国殖民者考虑建立海外殖民地,并在殖民地上生产在国内无法生产的东西。”英国的这一历史活动事实上()a以掠夺黄金作为其根本目的b加快了世界市场的形成c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d说明英国工业水平先进解析:英国的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得到拓展,故选b。英国的这一历史活动,即殖民扩张,其主要目的是建立殖民地,而不是掠夺黄金,a项错误;英国的殖民扩张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c项错误;此时,英国尚未进行工业革命,工业水平并不明显比殖民地先进,d项错误。答案:b19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 00千克,白银246 000千克。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而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荷兰和英国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地广阔 b工场手工业发达c工业革命开始较早 d资产阶级代议制完善解析:荷兰、英国殖民地广阔,与它们从西班牙获得财富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荷兰、英国工场手工业发达,西班牙从海外获得的财富用来向它们购买工业品、奢侈品,这是它们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的主要原因,故b项正确;英国工业革命开始较早,工业资本具备,是它从西班牙获得财富的结果,故c项错误;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与它从西班牙获得财富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b2018世纪末,英格兰人约翰马卡丹设计了新的筑路方法,用碎石铺路,路中偏高,便于排水,路面平坦宽阔。后来,这种路便取其设计人的姓,取名为“马卡丹路”,简称“马路”。马路的出现主要是适应了()a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b产业变革的需要c对外殖民扩张的需要d农业灌溉的需要解析:马路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商品运输的需要,故选b。马路是公路,不属于铁路运输,a项错误;和对外殖民扩张没有关系,c项错误;农业灌溉与马路的出现没有关系,d项错误。答案:b21下面是某一时期英国的对外贸易示意图,该示意图 ()a表明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b反映了英国成为工业强国时的外贸特征c表明英国的对外贸易出现逆差d反映了英国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外贸状况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对外掠夺原料倾销商品,与材料相符,故选b。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确立是在18世纪中期,材料体现的英国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是在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之后,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英国进出口贸易额的比较,c项错误;生产工业制成品是在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场手工业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错误。答案:b22某欧美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中期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a瓦特给远在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说自己在蒸汽机研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b泰晤士河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c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d英国有钱人以乘坐轮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为时尚解析:1769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但1876年美国人贝尔才发明电话,时间不符,a项错误,符合题意;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导致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大量兴建,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a23下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情况统计表。(注:当时资本输出的利润率是商品输出的5倍左右)()年份1870年1890年1910年商品输出/万金镑199.6263.5430.4资本输出/万金镑51.2101.3207.1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英国()a经济指导思想的转变b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c经济扩张方式的调整d世界工厂地位的动摇解析:题干中提到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扩张的两种方式,故选c。题干中并未体现出经济指导思想,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出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出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d项错误。答案:c24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国家的一些企业共同出资设立销售公司,实行统一销售,或者由共同组成的集团将所有成员企业的产品都买下,然后统一销售。这一组织形式的出现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大企业控制产品的生产和价格b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c工业结构的大幅度变动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解析:材料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的形成,垄断组织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项正确;大企业控制产品的生产和价格,属于现象,不是实质,a项错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是垄断组织形成的原因,不是实质,b项错误;工业结构的大幅度变动,与材料无关,c项错误。答案:d25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这段话的正确含义是()a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的倒退b民族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趋于消亡c资本主义生产不需要民族基础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解析:抓住题干中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及“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可以得出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由此得出答案为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第26题18分,第27题20分,第28题12分,共50分)26(1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三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清)雍正皇帝材料四苏州府志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状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吴县志记载清代苏州情况是:“各账房除自行设机督织外,大都以经纬交与织工,各就织工居处雇匠织造,谓之机户。”清稗类钞记载:“(账房)散放丝经,给予机户,按绸匹计工资。”凤麓小志记载:“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恃账房为生。”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1)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指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三,黄宗羲的观点和雍正皇帝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4分)(3)材料四主要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反映的本质是什么?(6分)(4)材料三中雍正皇帝的观点对材料四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4分)答案:(1)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一种自然经济形态。(2)黄宗羲认为农工商业皆为本业;而雍正皇帝认为农业为本业,工商等业皆为末业。(3)现象:苏州地区纺织业较发达,机户和工匠之间存在着雇佣关系。本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4)“重农抑商”政策维护了自然经济的稳定,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7(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主要把丝和丝织品送给了出使诸国,而后开通了陆上丝绸之路,远及中亚。汉至唐初,交往以“敦睦邦交”为主,逐渐建立起西域都护、北庭都护府等军政机构,实现有效的控制,曾出现“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的盛况。“安史之乱”后陆路渐趋衰落。中唐至两宋时,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盛,尤其在两宋时,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通达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政府还在广州、泉州、明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制定市舶法,不许官员经营海外贸易、买卖外商货物。此时市舶贸易分官营和私营,以后者为主。进出口货物达400种,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宋代市舶贸易税成为财政的重要收入,一度占国家总收入的20%。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材料二15世纪末开始的地理大发现使欧洲发现了世界,世界也从此向欧洲人敞开。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16世纪末17世纪初,远航需要政府特许和自备装备。为筹集远征的资金,西欧早期的航海家都到处奔走,向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和英国宫廷求助,更多的是求助于商人组建大型国际商业公司。这些船队只对股东负责,政府作为股东授以海外贸易的专营特权,鼓励本国造船业,保护本国海外商业利益,支持开拓海外殖民地。到1800年,拉丁美洲的矿场每年大量流往欧洲的金银产值为四千万美元,正如马克思所指出,“是用血与火的文字,写在人类的编年史中的”。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1)根据材料一,以中唐为界,概括古代中国走向世界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10分)(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欧洲人通向外部世界的不同,并结合所学加以简要评价。(10分)答案:(1)变化:以港口为中心,水路到达的区域更广;设置专门机构管理,日趋规范严密和法制化;货物品种日益丰富;由朝贡贸易、市舶贸易到私营贸易为主;经济交往的目的越来越明显。(其他答案酌情给分)原因: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经济重心逐渐南移;造船和航海技术进步;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政府重视海外贸易;手工业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2)不同:逐渐形成西方为主导的全球性市场;政府、商人与航海家合伙组成垄断性的贸易公司进行海外贸易;以武力征服和殖民掠夺为手段;控制金银,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评价:这是资本主义产生的结果;它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逐渐建立起以西方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但给殖民地人民带去了深重的灾难,也破坏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2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根据上面两幅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提炼一个主题并进行论述。(要求:主题明确,论据充分)答案:示例1: 主题:1719世纪中英下层妇女社会角色的比较。论述:清朝妇女角色仍以家庭为主,英国部分妇女已成为独立的社会劳动者(职业妇女);清朝前期,家庭和手工业结合的小农个体经济仍占主流;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大机器、工厂制的建立,社会分工的发展,劳动力的性别占比发生变化。(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2: 主题:清朝前期和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棉纺织业比较。论述:清朝前期的棉纺织业仍然没有从家庭分离出来,仍从属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手工操作仍然是生产方式的主流,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棉纺织业已经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经济;机器大生产、工厂制成为生产方式的主流,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大大提高。(言之成理即可)- 12 -单元测试卷三(第五、六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中西方饮食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材料中“牛排”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最早始于()姚文通后来吃到一样拿刀子割开来红利利的,姚文通不认得。胡中立便告诉他说:“这是牛排,我们读书人吃了补心的。”姚文通不肯吃。康伯图道:“上海的牛肉,不比内地专门把它养肥了,宰了吃,所以又叫做菜牛,吃了是不作孽的。”a鸦片战争时期的被迫开放b同光新政时期的仿洋改制c清末新政时期的以洋为尚d民国初政府提倡文明开化解析:鸦片战争之后,外国人到中国同时也将外国的饮食带入了中国,故选a。洋务运动时期主要学习西方的器物,此时早已有外国人将西餐传入中国,b项错误;清末新政时期早已出现了西餐,c项错误;民国初年早已出现了西餐,d项错误。答案:a2泰山东岳庙供奉的娘娘,泥塑金身,三寸金莲。民国成立以后,朝拜者多用自制的大脚锦鞋为娘娘祝寿,这表明废止妇女缠足得到认可。与上述现象同时发生的还有 ()a男女平等的实现b称呼上“先生”取代“老爷”c婚姻自由的普及d绿军装的盛行解析:“先生”取代“老爷”的变化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后,封建等级制度遭到冲击,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民国成立以后的现象,“男女平等的实现”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a项错误;婚姻自由的普及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c项错误;“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左”倾思想的影响,国家政治生活“以阶级斗争为纲”,全民皆兵,绿军装成为服饰的主流时尚,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错误。答案:b3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女孩子喜欢穿带有苏联风情的“布拉基”,花布衣衫或花布袄是中青年女性的衣装。这里的“布拉基”指()a旗袍 b绿军装 c连衣裙 d牛仔裤解析:20世纪50年代中前期,中苏关系密切,苏联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对中国影响较大,“布拉基”是俄语中连衣裙的发音,故选c。答案:c4历史变迁往往可以通过一些社会生活细节来反映。下列选项中能反映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生活细节是 ()a粮票股票 b集中管理分散管理c父母官人民公仆 d自由放任国家干预解析:粮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行的购粮凭证,是计划经济的体现,股票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所有权,体现的是以市场配置为主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的市场经济体制,故选a。答案:a5下表是1881年到1911年中国新建铁路里程表。这反映了()项目清政府借款修建外国资本直接投资经营清政府独立筹资官商合办里程/公里4 171.22 746.11 042.41 042.4占总里程比例46.3%30.5%11.6%11.6%a.洋务运动推动了铁路修建b近代民族工业无从发展c西方列强实际控制了中国铁路修筑权和经营权d清政府通过独资、借款、合办等方式控制路权解析:根据材料中外国资本直接投资和借款给清政府等所占的比例,可知中国的铁路修筑权和经营权被外国控制,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18811911年中国铁路修筑情况,洋务运动在甲午战后失败,a项错误;近代民族工业在夹缝中艰难发展并不是无从发展,b项错误;清政府借款修筑铁路,借款的背后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实际筑路权已被列强控制,d项错误。答案:c6河南新乡的西瓜自“火车通行,销路益远”。奉天“昔年多种菜蔬,仅销境内,近年交通便利,运销外县者甚多”。广西桂平自从轮船通行,“土物出境倍易于前而家畜鸡豚亦各载之舟中,随大江东去,售诸港粤,日月不休”。材料反映出近代交通()扩大了商品市场冲击了自然经济便利了列强侵略带动了沿线地区发展a b c d解析:“销路益远”“运销外县者甚多”“土物出境倍易于前”说明扩大了商品市场,“土物出境倍易于前而家畜鸡豚亦各载之舟中,随大江东去”说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冲击,交通事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沿途地区经济的发展,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列强的侵略,错误。故选a。答案:a7竹枝词中近代上海的新鲜事物:“不须鲤寄与鸿传,电线音驰万里天。两地语言传顷刻,胜于羽箭疾离弦。”这反映出()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市民衣食住行的西化c近代通信技术传入中国 d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解析:材料中的“鸿”指鸿雁,在中国古代鸿雁代指书信。材料内容反映的是上海的通信方式发生了变化,旧式的通信方式被新的通信方式所代替,故选c项。答案:c8下图所示白色柱状、黑色柱状分别代表我国改革开放后()a工业生产总值、农业生产总值b城市人口数、农村人口数c出口贸易总额、进口贸易总额d固定电话用户数、移动电话用户数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782000年,工业生产总值、农业生产总值、城市人口数、农村人口数、出口贸易总额、进口贸易总额数额不可能如此之低,固定电话用户数、移动电话用户数在改革开放初非常少,此后逐步增加,选择d项符合题意。答案:d9“中国一城一邑,一岁一市之中,有怀一端之事思告白于人而无由遍诉者,常贴墙阴屋角间罗,而致之不可枚举。然多旋贴旋扯,往往十无一二经人之眼者盖有新闻纸出,而民之情不至拥于上闻矣。”材料揭示了 ()a城市民众诉求的变化b报纸报道贴近民众生活c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 d报纸成为民众参政的渠道解析:材料讲述了信息传递方式发生变化,即报纸的出现,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出城市民众诉求的变化,a项错误;材料重点在讲述报纸出现的原因,而不是报纸报道的内容,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报纸成为民众参政的渠道,d项错误。答案:c10清末的一首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c报纸宣传反映社会生活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解析:“是非曲直报中分万般提创总由君”,说明人们已经认识到报纸的社会功能,故选d。报刊言论不可能不受限制,a项错误;清末民众的文化水平并未普遍提高,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社会生活,c项错误。答案:d111905年,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片断,是中国电影诞生的标志。这一事件发生于()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武汉解析: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片断是1905年任景丰在北京拍摄的,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12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 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 000万,你就是电视台”。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a促进了信息传播的平等性b将取代传统的传播媒体c成为思想解放的主要手段d激发了信息技术的革新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你就是”即可选出a项;b、c两项本身说法不符合史实,均排除;题目中未涉及互联网激发信息技术革新的功能,故排除d项。答案:a13垄断组织为了维持商品的垄断价格,把大批粮食、棉花、咖啡、水果倾倒在大海里,把成千上万头牲畜活埋掉,生产力遭到巨大的破坏。这段话描述的是()a1825年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b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c1929年第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d1973年战后第一次严重的经济“滞胀”危机解析:1929年第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时期出现了材料中所述的现象,故选c。1825年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垄断组织尚未产生,a项错误;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尚未开始,垄断组织尚未产生,b项错误;1973年战后第一次严重的经济“滞胀”危机的具体表现是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不会出现材料中的现象,d项错误。答案:c14据统计,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这表明()a经济危机并没对世界工业造成很大破坏b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c凯恩斯主义的盛行推动了世界工业的发展d国际关系持续恶化影响了世界贸易发展解析:在经济危机中,各国为渡过危机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提高关税、货币贬值),阻碍世界贸易的发展,故选b。经济危机对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a项错误;凯恩斯主义盛行于经济危机(19291933年)后,材料中涉及时间是“19131938年”,且强调的是世界贸易量的增长缓慢,c项错误;国际关系持续恶化的表述是不准确的,一战结束后(19181929年),国际矛盾是缓和的,d项错误。答案:b151932年,美国财政部长梅隆说:“我不相信我们没有什么秘诀或灵符来补救我们今日所受的灾害。我不相信我们的制度基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可见,梅隆 ()a反对自行调节 b主张干预经济c抨击经济改革 d相信自由经济解析:注意时间1932年,正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时期,梅隆所说的“我不相信我们没有什么秘诀或灵符来补救我们今日所受的灾害。我不相信我们的制度基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体现了他仍相信自由经济,主张经济的自行调节,反对干预经济,材料没有涉及经济改革,选择d项符合题意。答案:d16有人在1933年评价胡佛总统说:“因此历史站在那里犹豫,等待时间来作出判断,就为社会指明复兴的道路而言,胡佛是新时代总统的第一任,还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任。事实上,他两者兼具。”材料反映了当时()a经济危机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与发展b胡佛干预危机的措施取得明显效果c胡佛对危机做出了力所能及的应对d胡佛经济哲学思想更适合繁荣年代解析:胡佛属于美国经济危机时代的总统,美国从危机走向复兴是罗斯福新政,他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也是胡佛的反危机措施。进一步解读材料可以得出,胡佛的这一做法带有先导和启迪的性质,为罗斯福全面干预经济提供了借鉴。胡佛的做法既指出了美国摆脱危机,走向复兴的方向,也使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走向终结,c项正确。a、d两项说法不正确,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均排除。本题选c项。答案:c17某学者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下列属于“运用式创新”的有()a铁犁牛耕的应用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c“新经济”的出现d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解析:罗斯福新政的实施,是通过变革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属于“运用式创新”,故选b。铁犁牛耕的应用改变原来的耕作方式,属于“突破性创新”,a项错误;“新经济”的出现属于“渐进式创新”,它是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经济持续增长,c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则属于“突破性创新”,d项错误。答案:b18在研究罗斯福新政过程中有人提炼出“新政施力的三条主线”,其中“_”可填()1经济基础产业的重新组织和重新推进如:_2恢复美国在世界市场有利地位的政策如:放弃金本位,提高美国商品国际竞争力3寻求新的社会妥协,是新政精华所在如:颁布公平劳动标准法,改善劳资关系a通过了专利法,确保发明人正当权利b推行工业国有化,加大政府监管力度c颁布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大企业发展解析: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政府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以稳定农产品价格,符合材料定义要求,故选c。答案:c19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美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对外贸易输出快速增长,基本呈现出顺差的态势,但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面对如下情况,美国政府的应对措施是()a发起蓝鹰行动 b举办公共工程c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d实行美元贬值解析:题干反映了19281933年经济危机下美国对外贸易顺差在下降,实行美元贬值主要是为了增强美国商品的竞争力,扩大贸易,故选d。发起蓝鹰行动主要是解决企业盲目竞争导致的生产过剩,与对外贸易的变化无关,a项错误;举办公共工程主要是解决就业问题,与题干无关,b项错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缓和社会矛盾的举措,与对外贸易的变化无关,c项错误。答案:d20罗斯福称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深远意义的立法”,如将此立法置于新政内容示意图中,准确无误的位置是()解析: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深远意义的立法”的信息说明是罗斯福新政中的立法措施,全国工业复兴法主要是缓解劳资关系,促进资本家和工人关系的和谐。答案:d211946年,美国颁布的就业法案写道:“国会特此宣告:联邦政府的持续的政策和责任,在于运用一切与其需要和职责相一致的手段来促进最大量的就业、生产和购买力。”这一法案()a确认了政府有干预经济的职能b表明政府干预经济开始得到法律认可c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d说明当时美国仍存在严重的失业问题解析:这一法案的出台表明美国以立法的形式确认了政府有干预经济的职能,故选a。罗斯福新政时期已开始以法律保障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施行,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这一法案的影响,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美国失业问题严重,d项错误。答案:a22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种可怕的通胀形式“滞胀”,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新的噩梦:物价上涨,失业率升高,经济陷入长期衰退,原有的经济调控手段似乎失灵,人民的财富按照不可阻挡、不可预知的方式缩水。为应对这一危机,西方国家普遍的做法是 ()a采取自由放任政策b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放松对经济的干预 d加强福利国家制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自由主义的知识。结合所学,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资本主义经济面临“滞胀”,它宣告凯恩斯主义失灵了,所以必须改变政策,减少国家干预,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故选c,排除a;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只会使“滞胀”问题更严重,排除b;加强福利国家制度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排除d。答案:c23马克思曾说过:“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缓解这一现象采取的措施有 ()a采取“混合经济”模式 b推动“新经济”的兴起c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建立“福利国家”制度解析:材料强调导致经济危机的原因是“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因此要提高群众的收入和消费能力。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客观上有利于提高民众消费能力,故选d。a、b、c三项与扩大民众消费能力无直接关系,均错误。答案:d24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b大力推行强权政治c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解析:本题的题眼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结合所学,a、b、d三项在时间上与题目都不符合,20世纪90年代,美国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本题选c项。答案:c2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受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的西欧各国,纷纷行动起来,打造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社会工作的“三驾马车”。这表明西欧各国致力于()a开发“新经济”b发展第三产业c建立福利国家d实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解析:“新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开始出现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与材料中“三驾马车”不符,故a项错误;第三产业是指服务业,与材料中“三驾马车”不符,故b项错误;“打造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社会工作的三驾马车”是福利国家的内容,故c项正确;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材料中“三驾马车”侧重点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2分,共50分)26(2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封建社会便走上了日益衰落的穷途末路。除了洋务派为中国传统家训教化带来一股“新风”之外,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和启蒙学者在批判封建纲常礼教、提供西学的过程中,将西方的教育思想、家庭观念运用于对子弟家人的教育指导上,也给传统家训以局部的开新。然而,从总体上看,长达三千年之久的家训历史已由清前期的鼎盛逐渐呈现出衰落的趋势;而辛亥革命的爆发,则标志着中国传统家训已近尾声。 摘编自陈延斌家训:中国人的家庭教科书 材料二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一颁布,就引发了新、旧两种婚姻观念之间的激烈冲突。一般青年男女接受快,热忱拥护,不少的妇女说:“妇女受气算到头了,再也不寻死上吊了。”少数壮年人和一般的老年人一时不易接受,说:“年轻的闺女们都叫八路军撑起来了,满街乱跑,像疯马一样,动不动就上区、上县打离婚官司婚姻大事不让父母管是什么世界。”个别村干部也跟着群众喊:“可不得了,谁愿离就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