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业达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202001070748.ppt

2020春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课件+练习(打包8套)新人教版必修2.zip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2020春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课件+练习(打包8套)新人教版必修2.zip,2020春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课件+练习打包8套新人教版必修2,2020,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课件,练习,打包,新人,必修
编号:5637834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6.22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3-12 上传人:扣*** IP属地:宁夏
15
积分
关 键 词:
2020春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课件+练习打包8套新人教版必修2 2020 高中历史 第六 单元 世界 资本主义 经济政策 调整 课件 练习 打包 新人 必修
资源描述:
2020春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课件+练习(打包8套)新人教版必修2.zip,2020春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课件+练习打包8套新人教版必修2,2020,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课件,练习,打包,新人,必修
内容简介: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易混易错高考体验易混易错1胡佛政府所奉行的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其具体含义是指()a发挥市场运行机制,让经济“自我治疗”b政府加强干预,企业按照计划进行生产c听任经济形势恶化,政府始终置身事外d大幅降低关税,加强国际间的自由贸易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胡佛政府所奉行的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其具体含义是指发挥市场运行机制,让经济“自我治疗”。故选a项。2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反对国家对经济的任何干预,主张经济自由放任,实行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以及劳动、资本的自由流动。对该理论表述错误的是()a是英国近代经济思想的奠基石b刺激资本家进行盲目生产,导致无序竞争c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d成为19291933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答案d解析材料“反对国家对经济的任何干预,主张经济自由放任,实行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以及劳动、资本的自由流动”体现的是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经济政策,a、b、c三项都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故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3关于1929年从美国爆发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b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c加深了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d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是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特点而不是影响。故选a项。41936年美国国会颁布的土壤保持与作物调配法规定:凡不再种植消耗土壤肥力作物,而改种保持土壤肥力作物,减少粮食生产的农民,由国家发给奖金。该法案的颁布主要是出于()a平衡市场缓解危机 b保护农业生态环境c保障农场主的利益 d推动农业布局调整答案a解析1936年美国国会立法规定“凡不再种植消耗土壤肥力作物减少粮食生产的农民,由国家发给奖金”,反映了美国以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财政补贴,以提高和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生产过剩,从而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促进农业的恢复发展,可见该法案的颁布主要是出于平衡市场缓解危机的目的,故a项正确。5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劳动关系法,规定雇主不得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5万美元以上的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税。材料没有反映()a注重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b积极运用立法手段干预经济发展c着力增加就业扩大社会购买力d力求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规定雇主不得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可以看出注重调节企业和劳资关系,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从材料中国会通过的法案可以看出用立法手段干预经济,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增加就业,扩大社会购买力,c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项;从材料中“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5万美元以上的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税”可以看出是用税收的手段来缩小贫富差距和社会矛盾,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6城市地方自治是美国的传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上任后,联邦政府资助城市建成了大量的机场、桥梁、公园等设施,以及11万所学校、邮局等公共服务机构。到1937年已经有超过80个城市成立了专门机构与联邦相关机构对接。其影响在于()使失业者获得更多就业机会从市场经济体制向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城市率先走出经济危机阴影联邦政府与城市之间建立起新型关系a b c d答案b解析是罗斯福材料中措施的重要影响,正确;罗斯福没有搞计划经济体制,错误;错误,当时城市和农村一样,故排除;是材料措施产生的影响,正确。故选b项。7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取得一定成功,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其理论依据是()a重商主义 b自由主义c凯恩斯主义 d货币学派理论答案c解析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取得一定成功,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故c项正确。重商主义也称作“商业本位”,产生于16世纪中叶,盛行于1718世纪,a项错误;自由主义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得到广泛应用,b项错误;货币学派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实行,d项错误。8关于如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消除了社会矛盾,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b发达国家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c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已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d图示国家被称为“福利国家”答案a解析从图片信息中不难发现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在国家财政支出中占据较高的比重,这一方面会给发达国家带来沉重负担,另一方面过高的福利待遇不利于人们工作积极性的提高,更无法消除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a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c、d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9下列对战后福利国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b从单纯的救济发展为公民的社会权利c消除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d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答案c解析二战后的福利国家制度的推行,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但并不能消除社会矛盾,故c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a、b、d三项都是福利国家的表现或者影响,表述正确,故排除。10下列关于美国“新经济”的表述,正确的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新经济”的概念是由美国的一家杂志提出的“新经济”就是第三产业a bc d答案d解析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经济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所谓“新经济”是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经济持续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淡化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新经济”的概念是由美国的一家杂志提出的,均正确。“新经济”是经济现象,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等是产业模式,错误。故选d项。高考体验1(全国卷)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针对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美国总统呼吁“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体现了美国政府逐步调整经济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挥地方的自主性,以消除国家干预经济带来的弊端,故a项正确。“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并非美国联邦政府的主要意图,故b项错误;美国联邦政府旨在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扩大福利政策覆盖的范围正是加强对经济干预的体现,故c项错误;美国联邦政府意在“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并非是要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故d项错误。2(全国卷)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据上表可知,当时美国()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 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答案c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19291931年间,美国烟煤业、金属矿业、制造业等行业工人周工资处于下降趋势,且19301931年下降幅度超过19291930年,反映了当时经济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故c项正确。罗斯福新政时规定工人最低工资标准,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从材料中无法推出产业结构调整,排除b项;工人工资的高低与国家财政支出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3(天津高考)1930年,美国通过了极端贸易保护主义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该法案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一经实施即有33个国家提出抗议,随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幅度增加关税,引发了全面的贸易战。当时这种措施()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下滑诱发了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崩溃推动了本国经济的恢复a bc d答案c解析结合题干中时间信息可得出“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是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通过的,该法案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引起其他国家的报复和关税战,导致国际贸易萎缩,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影响了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密切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贸易战也不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不符合史实,排除。排除故a、b、d三项。4(浙江高考)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大危机审时度势、大胆突破,采取“三r”(复兴、救济、改革)行动对经济进行干预。新政的措施之一是实施“蓝鹰运动”,下列选项中属于执行该措施的机构是()a联邦银行 b全国工业复兴署c农业调整署 d紧急救济署答案b解析新政措施之一的“蓝鹰运动”是为了实现工业的复兴。联邦银行是对金融领域进行管理的机构,故a项错误;全国工业复兴署是领导工业复兴的机构,故b项正确;农业调整署是领导农业复兴的机构,故c项错误;紧急救济署是领导社会救济的机构,故d项错误。5(江苏高考)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表中数据表明()a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b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c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d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答案d解析通过纵向比较1990年和2003年高、中、低收入国家各自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可以看出,不同类型国家在产业结构上呈现的趋势是:农业、工业比重降低,服务业比重提高,d项正确。高收入国家的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低,是因为其经济发展程度高,而非忽视农业生产,排除a项;低收入国家的农业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然偏高,排除b项;不同收入国家的产业结构变革发展不平衡,排除c项。6(上海高考)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一次重大调整,它表明()a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b国家调控经济模式形成c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盛行d“滞胀”型危机得以缓解答案b解析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故b项正确。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盛行是在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故c项错误;“滞胀”型危机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故d项错误。7(海南高考)下表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表中的数据反映了三国()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b农业生产衰退c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d工业发展滞后答案a解析从表格中美国的服务业由55.1到64.7,日本由42.3到48.4,德国由39.6到45.0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对各国均有贡献,故a项正确。农业美国由7.2到2.9,日本由26.0到3.6,德国由10.7到3.3,说明各国农业所占比重下降,但无法说明农业衰退,故b项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第三产业兴起并带动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不符,故c项错误;表格中德国的工业由49.7到51.7,比第三产业45.0要高,这与工业发展滞后不符,故d项错误。8(江苏高考)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a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b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d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答案d解析材料图片显示“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说明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导致经济复苏,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故d项正确。1929年经济大危机,胡佛坚持实行自由放任政策,使经济形势恶化,故a项错误;罗斯福开始实行新政是在1933年,故b项错误;根据图中曲线走势可知,c项表述错误。9(山东高考)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答案a解析19281937年,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强国,到1937年其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在此期间苏联工业生产虽快速增长但依然落后于美国,而美国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工业萎缩,工业总产值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故选a项。10(海南高考)英国学者约翰凯伊在分析西欧经济时指出,“全球化”一词在1990年取代“民营化”成为经济改革的标语。这一变化表明在西欧()a经济已经逐步走出滞胀b凯恩斯主义取得主导地位c信息技术得到广泛使用d各国转而采用贸易保护政策答案a解析材料中“全球化”取代“民营化”说明西欧各国在调整经济政策,使得西欧经济逐渐恢复,故a项正确。凯恩斯主义是指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失灵,故b项错误;信息技术得到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时间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全球化”说明贸易壁垒在逐渐拆除,故d项错误。9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水平测试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在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纽约股票交易所的威斯汀豪斯公司的股票从151上升到286,通用电气公司的股票从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这表明()a美国电气、钢铁等新兴工业发展较快b垄断组织有利于美国的经济发展c“自由放任”政策刺激了消费市场d经济“繁荣”促使股票投机活跃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短时间内纽约股票交易所股市“繁荣”,股票价格高涨,根据材料时间“1929年夏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危机爆发前夕,美国经济“繁荣”促使股票投机活跃,故d项正确。当时钢铁工业并非新兴工业,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垄断组织,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消费市场的状况,c项错误。2下表是19131929年美国汽车产量变化表。年份1913192019251929汽车产量39万辆323万辆427万辆536万辆与此同时,19201929年,美国工人工资上升,农民的实际收入逐渐减少。以上数据反映出,美国经济“繁荣”背后的现象是()a美国工业快速发展跃居世界前列b凯恩斯主义促进美国经济快速发展c美国汽车销售价格下降d美国经济存在潜在危机答案d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一战后到1929年之前的经济发展中,汽车产量迅速增加,出现了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繁荣,当时经济繁荣而农民的实际购买能力却下降,说明当时繁荣的背后存在着严重的危机。故选d项。3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趋于繁荣,但在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危机,这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无限制的股票投机盛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盲目扩大生产劳动人民日益贫困化a bc d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造成的,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和企业追求利润的愿望加剧了生产的盲目性,人民的贫困降低了购买力,股票投机制造了表面繁荣,故a项正确。4如表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状况简表,表中数据反映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征是()指数国家工业生产下降对外贸易下降失业人数美国46.2%75.5%1700余万德国40.6%70%近600万日本8.4%50%近300万资本主义世界1/3以上2/33000万以上a来势特别猛 b波及整个世界c持续时间特别长 d破坏性特别大答案d解析由表中主要指数国家“工业生产”迅速下降,“对外贸易”也迅速下降,失业人口庞大可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破坏性特别大,故选d项。a、b、c三项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5如图是美国18901945年某项经济指标的统计示意图,示意图曲线出现最高点的原因是()a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d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答案c解析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在图中整个时期都存在,不可能导致该指标出现剧烈变化,排除a项;1935年美国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不可能是因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而出现高峰,排除b项;材料中的最高点应该是20世纪30年代,这一指标应该是失业率的指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应该是由于1929年经济危机所导致的,c项正确;国家干预在1940年以后并未削弱,该指标不可能出现剧烈变化,排除d项。6大危机发生后,美国总统胡佛迫于舆论压力,在农业、财政金融等方面采取了一些反危机措施,如部分收购农产品,发放信任贷款,成立复兴金融公司等,其核心是坚持推行自愿联合和赞助的政策。负债的农民、失业工人和破产企业界人士,要求联邦采取比总统乐于赞助的更为勇敢的行为。这表明胡佛政府()a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c应对危机的措施效果明显d全面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虽然胡佛政府局部干预经济,但在干预过程中,特别强调自愿原则,引起了经济从业者加强干预的呼吁。由此可见,胡佛仍然坚持自由放任的政策与思想,故b项正确。a、c、d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71933年,美国国会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授权政府招募失业者从事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建设和资源保护。该法案主要目的是()a提高公共事业水平以稳定社会秩序b拉动国内就业以恢复社会经济c扩大政府支出以平息公众不满情绪d加强资源保护以合理配置资源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招募失业者从事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建设和资源保护”可知,材料涉及的是以工代赈,其目的是解决就业问题,恢复社会经济,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是主要目的,排除。8罗斯福执政期间,美国国会通过了某项法案:“雇员享有自行组织起来,建立、参加或协助劳工组织,自行选派代表集体谈判以及为了集体谈判或其他互助或自卫事宜而采取协同行动的权利”。该法案是()a农业调整法 b紧急银行法c全国劳工关系法 d联邦紧急救济法答案c解析农业调整法主要是调整农业关系,没有涉及劳工组织,排除a项;紧急银行法主要是关于社会银行金融业,也没有涉及劳工组织,排除b项;从材料可以看出是协调劳动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c项正确;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法是为了解决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排除d项。9富兰克林罗斯福曾经明确表示:“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临到毁灭的边沿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这反映出他()a领导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b局限于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c坚定捍卫垄断资本集团既得利益d决心把美国经济纳入政府的全面管制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未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制度,而经济危机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引起的,不可能彻底摆脱,故b项正确,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维护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利益,但在某些方面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使美国由私人垄断过渡到国家垄断,并非全面管制,d项错误。10埃文斯认为:“(罗斯福)新政尽管不能完全消除贫困妇女和贫困家庭的贫困问题,然而它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使包括妇女在内的低收入阶层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这表明新政()a一定程度保护了弱势群体b出发点是解决贫困问题c增强了妇女的社会责任感d目的是提高妇女的地位答案a解析材料中明确指出新政关注弱势群体,并尽力改善他们的生活,故a项正确。新政出发点是摆脱经济危机,挽救资本主义,b项错误;c项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d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1120世纪初美国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执政时期,在联邦政府建议下国会相继通过大量的经济方面立法,如工厂检查法纯净食品和药物法肉食检查法童工法等。这反映了当时美国()a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b政府职能不断扩大c三权分立体制遭到破坏d阶级矛盾非常尖锐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法律看不出全面干预的特点,排除a项;从材料中联邦政府建议国会立法,可以看出政府职能有一定程度的扩大,故选b项;材料没有反映出三权分立遭到破坏,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阶级矛盾非常尖锐,排除d项。12经济大危机(19291933)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民族主义”,即面对经济危机,各国为最大限度地保护本国利益,而纷纷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其中实行货币贬值,让本国商品打入别国市场,带有浓厚的经济民族主义色彩。故b项正确。a、c、d三项措施都是针对国内的,排除。13钱乘旦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对西方国家来说,它似乎意味着现代化的结束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此处“修补资本主义”指的是()a“经营者革命” b全球化进程加快c区域集团化合作 d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答案d解析二战以后,资本主义新变化里面,涉及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的,主要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故选d项。141936年6月至1937年6月法国以布鲁姆为首的人民阵线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调整劳资关系,改组法兰西银行,成立国家小麦局,控制农产品销售,并规定农场抵押偿付办法,扶植企业发展,举办公共工程,改革税收制度等。这种做法()a使法国步入“人民资本主义“时代b与凯恩斯主义相吻合c防止了经济滞胀局面的出现d意味着政府全面管制经济答案b解析1936年6月至1937年6月法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调整劳资关系、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这些政策与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相一致,故b项正确。a、c、d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15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主张通过对货币供应的管理调节经济,反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1976年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体现米尔顿费里德曼这一主张的是()a二战后,经济进入20年的快速增长时期b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经济出现复苏局面c20世纪70年代初,经济出现滞胀局面d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复苏并低速持续增长答案d解析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一直实行的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随着石油危机爆发,美国经济陷入滞胀,长期得不到解决,直到80年代初,美国通过减少国家干预等措施,逐渐从危机中摆脱出来,经济开始缓慢增长,故d项正确。a、b、c三项时间上不吻合,排除。16肯尼迪曾说:“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也就不能保全少数的富人”。这表明西方国家实行福利政策的实质是()a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 b平等对待普通穷人c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 d加重国家财政负担答案a解析由材料“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也就不能保全少数的富人”可见,西方国家实行福利国家制度的实质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故选a项。b项不符合史实;自由放任的政策属于二战前特别是经济大危机前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及理论,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要求,故排除。17“20世纪90年代后,欧美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等新中产阶级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密切相关。”这说明()a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b农业产业比例上升c产业结构出现新变化d工业产业比例上升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这与题干所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农业产业比例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中“欧美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等新中产阶级日益增多”反映了社会阶层出现新变化,“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密切相关”说明是产业结构出现新变化的结果,c项正确;材料中也没有反映工业产业比例的变化,排除d项。18从1991年3月起,在随后的9年零9个月中,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近2.7万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3.5%,创造了2500万个新就业机会,年增长率达2%,失业率大幅下降,从扩张期开始时的7%以上下降到最低为3.9%。促使这一景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自由放任政策的实行 b福利国家规模的扩大c经济全球化趋势放缓 d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答案d解析从“199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失业率大幅下降”可知,该现象得益于美国的新经济,主要原因是克林顿执政时期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增加供应来刺激新需求,再用新需求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故d项正确。a项主要是在工业革命至1929年经济大危机期间,排除;b项主要是在二战后,排除;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排除c项。19如表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数据。该表反映了这一时期美国()gdp获得较快增长失业率逐年下降通胀率明显下降财政赤字问题解决a b c d答案b解析从表中可知,gdp获得较快增长,通胀率明显下降,故正确;错在“逐年”,排除;财政赤字问题无法从表格得出,排除。故选b项。20下图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示意图,其中从“复苏”到“繁荣”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b“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c第三产业的兴起与发展d“新经济”增长模式的推动答案d解析题干的限定是从“复苏”到“繁荣”,即美国在20世纪8090年代的经济状况。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福利国家”制度建立起来,第三产业迅速发展,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20世纪90年代初,“新经济”兴起,成为促使美国经济从“复苏”到“繁荣”的主要原因,故选d项。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21(16分)阅读以下图片和文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体制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制度的新应用。罗斯福演说(1)透过材料一,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5分)(2)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特点。(3分)(3)面对材料一的情况,罗斯福政府采取的措施与前任胡佛政府的政策有何不同?(4分)(4)材料二中,罗斯福说“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4分)答案(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危机首先从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所爆发;危机导致工人大量失业;资本主义国家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社会矛盾激化。(5分)(2)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强。(3分)(3)罗斯福政府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改变胡佛政府所奉行的自由放任政策。(4分)(4)不能。因为新政仅仅是一种政策调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4分)解析第(1)问,从图片的内容及时间“1929年”可知,材料主要揭示的是1929年经济大危机时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危机首先从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所爆发;从“求职者”可知危机导致人们大量失业;“荒芜的农田”说明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游行示威”反映了社会矛盾激化。第(2)问,根据材料一所获取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即可。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即可。第(4)问,依据所学可知,资本主义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决定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危机只能缓和而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这一点,新政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22(12分)美国经济政策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真正的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20世纪30年代)当绝望和大萧条来袭的时候,通过新的政策、新的工作和新的共同目标战胜了恐惧。是的,我们可以!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演讲文摘材料二罗斯福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新政期间,美国还建立起养老和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整个美国就像经历了一场由总统推动的社会革命。在美国人的记忆中,这是政府第一次如此广泛、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直到2000年12月克林顿任期结束时,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了112个月,超过了美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增长。特别是1996年起,年实际增长率达到4%,而且与此同时,美国经济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1999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为4.2%和1.9%。读书2003年第3期材料四首先,我们将大规模改造公共建筑物,使之更加节能。其次,我们将对国家基础设施进行最大规模投资,将创造数百万工作岗位,这将是五十年代建立高速公路网后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第三,新政府计划对学校建筑物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造,修复学校破损建筑物,并进行节能改造,在教室里安装新电脑设备。奥巴马发表讲话阐述经济振兴计划(2008年12月6日)(1)材料一中的“大萧条”和“新的政策”分别指什么?(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政的主要内容。(4分)(3)材料三表明美国经济形成了什么新的发展模式?分析这种发展模式出现的根本原因。(3分)(4)与20世纪30年代解决经济危机的措施相比,材料三中奥巴马的“经济振兴计划”更加关注什么?(3分)答案(1)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2分)(2)通过紧急银行法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4分)(3)新经济。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3分)(4)节能减排、基础设施建设、教育。(3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2)问,根据材料二“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建立起养老和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等信息概括作答。第(3)问,根据材料三“克林顿任期结束”“连续增长了112个月”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发展模式为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经济”,其出现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从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技术革命等角度作答。第(4)问,根据材料“将大规模改造公共建筑物,使之更好节能”“将对国家基础设施进行最大规模投资”“对学校建筑物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答即可。2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欧洲社会保障体系的演变摘编自周弘欧洲社会保障的历史演变根据图表内容,围绕“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一个问题,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予以解释。(要求:问题须具体明确,解释须史论结合。)答案(示例)问题:欧洲国家为何能在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4分)解释:19世纪以来,欧洲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为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提供了条件。经济上,工业革命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同时,工业革命的深入,使社会分化为两大对立阶级,社会矛盾加剧,这也迫使资产阶级要通过社会保障体系来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推动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加之工人运动的兴起,这些都推动资产阶级通过立法的形式制定社会保障法案。思想上,自由、平等、人权等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使全社会日益关注个人的权利和幸福,这为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提供了社会文化基础。总之,社会保障体系能在19世纪后的欧洲建立,正是此时欧洲社会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发生变化的反映。(8分)解析根据材料“欧洲社会保障体系的演变”可提炼出论点“欧洲国家为何能在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然后从工业革命的发展、缓和社会矛盾、资产阶级革命、工人运动的兴起、启蒙思想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其他论点言之成理即可。13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1929年夏,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股票价格由268美元上升到391美元,这种“牛市”最终导致的结果是()a社会财富再分配,社会矛盾得到缓和b社会财富高度集中,贫富分化严重c资本主义“黄金时代”来临d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29年”“牛市”,并结合所学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导火线是10月24日股价狂跌可知,d项正确。21929年10月,一场破坏力极大的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爆发,并迅速波及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前所未有的世界经济危机。时任美国总统是()a伍德罗威尔逊 b卡尔文柯立芝c赫伯特胡佛 d富兰克林罗斯福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经济危机时期,美国的总统是胡佛总统,他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故选c项。31930年,美国约有75种农产品和925种工业品提高了关税率,英国对棉纱和棉织品征收50%的重税。1933年,美国禁止黄金出口,美元贬值50%。这些做法()a加剧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b使两国政府信誉扫地c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d使各国政坛丑闻频出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做法加剧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故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41932年12月6日,胡佛在第四个国情咨文中谈到,联邦政府“只能扮演一个规范性的角色,而不能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参加者”。材料表明胡佛政府的态度是()a经济发展与政府无关 b推行自由放任政策c依照宪法的规定办事 d任由经济危机肆行答案b解析材料中胡佛在国情咨文指出联邦政府“不能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参加者”,这表明在其领导下的政府推行自由放任的政策,故选b项。a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美国宪法未规定政府不能对经济进行干预,排除c项;胡佛政府曾对经济进行过有限的干预,排除d项。5“牛奶白白被倒掉,玉米当作木柴烧。富人发疯去上吊,穷人饿得嗷嗷叫。”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b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c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经济危机时期资本家销毁过剩产品,人民生活水平剧降,其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a项正确。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不属于根本原因,b项错误;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属于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c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并不属于经济危机的原因,故d项错误。6“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着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这种享乐消费观()a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原因之一b有利于扩大需求,摆脱经济危机c是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实际应用d是解决当前欧债危机的主要途径答案a解析“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导致的过度消费是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原因之一,故a项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经济危机的原因,不是摆脱方式,故b项错误;凯恩斯主义理论主张有计划的消费,不是盲目消费,故c项错误;享乐消费观只能导致危机加剧,不可能解决当前欧债危机,故d项错误。7“整个来说,纽约证券交易所行情牌上的股票价格,只等于1929年的11%;投资者的损失达740亿元全国有五千多家银行倒闭,8.6万家商号暂停营业。”这主要反映了本次经济危机()a持续的时间长 b失业人数多c银行纷纷倒闭 d破坏性大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1929年经济危机到来时企业和银行大量倒闭,股票市场崩溃,整体上体现的是经济危机破坏性比较大。故选d项。8下表是19351936年美国收入分配状况。据此可知()占总人口比例占总收入比例无产者40%13.3%中产者20%14.1%有产者40%72.6%a大萧条使美国经济严重衰退b罗斯福新政未触及劳资矛盾问题c罗斯福新政未缓解经济危机d新政期间贫富差距问题依然严重答案d解析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无产者和中产者占总人口比例较大,但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较小,说明新政期间贫富差距问题依然严重,d项正确。表格反映的是19351936年美国收入分配状况,此时通过罗斯福新政,美国经济已经有所复苏,a、c两项错误;罗斯福新政中颁布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触及了劳资矛盾,b项错误。91929年从美国爆发的危机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危机期间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物价暴涨” b“各国友好”c“社会稳定” d“工作难找”答案d解析经济危机期间物价不是暴涨而是下跌,排除a项;人们主要体验的是与自己生活相关的问题,而不是各国之间的友好,而且当时国际关系紧张,各国之间矛盾重重,排除b项;经济危机期间社会动荡,而不是社会稳定,排除c项;经济危机期间失业率上升,工作难找,d项正确。10“1930年,美国提高近九百种商品的关税,其他国家也采取报复措施,提高关税壁垒。”这表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a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b促使世界大国联合应对人类困难c使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d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战争答案d解析“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与材料“其他国家”信息不符,a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以邻为壑,转嫁危机,b项错误;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根据材料“1930年,美国提高近九百种商品的关税,其他国家也采取报复措施,提高关税壁垒”可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战争,各国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彼此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d项正确。11大危机既给资本主义国家沉重打击,又为新的政治形势提供了一个机会,其含义是()a趁机加强中央集权,稳定资本主义b法西斯趁机上台,建立极权政治,以称霸世界c危机迫使各国改革内政,形成新的运行机制d危机迫使各国为缓和社会矛盾走上福利国家的道路答案c解析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法西斯趁机上台,建立极权政治,以称霸世界,这不是机会而是灾难,排除b项;“大危机既给资本主义国家以沉重打击,又为新的政治形势提供了一个机会”表明面对经济危机,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难以解决问题,这就使得资本主义国家被迫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最终由罗斯福通过新政探索成功,走上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道路,c项正确;d项应该发生在二战之后,故排除。12小苗当然需要温室的呵护,不过当它长大之后,温室就会成为阻碍其继续向上的桎梏,只有去经历外界的风雨,才能充分舒展它的枝桠。这是用来形容资本主义某经济思想的话,下列与之相符的是()a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 b罗斯福新政c“福利国家”的建立 d凯恩斯主义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不要对经济过多地干预,这是胡佛自由放任政策的特点,故选a项。罗斯福新政是主张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排除b项;福利国家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凯恩斯主义也是主张对经济干预,排除d项。13“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阿诺德汤因比产生上述言论的原因是()a国家对经济的宏观干预加强b“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失败c苏联实力壮大威胁西方安全d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31年”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西方正爆发大规模经济危机(19291933年),“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表明西方的政治制度遭到了人们的质疑,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法西斯主义和工人运动兴起,故d项正确。14一战后,英国自由党在选举中受挫,胡佛竞选美国总统连任失败。这些都说明()a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过时b经济衰退使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c垄断资本家加强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干预d劳动人民对贫富差距过大深表不满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英国自由党在选举中受挫”“胡佛竞选美国总统连任失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自由党和胡佛都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经济,从而加重了经济危机,使经济危机恶化,因此二者得不到人民的支持。a项正确。题干无法直接体现“经济衰退使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题干未体现,排除。15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一些西方经济学者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发展需要“两只手”,一是看不见的手,一是看得见的手。“看得见的手”是()a自由放任 b市场调节c国家干预 d微观自主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看得见的手”指的是国家干预,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各国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2/3,美、德、法、英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有3000多万。材料二经济风暴的另一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到妨害国际关系的程度。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的自卫措施都采取了诸如较高的关税、更严格的进口限额、结算协定、货币管制条例和双边贸易协定之类的形式。这些措施必然会引起各国间的经济摩擦和政治上的紧张关系。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美国将关税水平提高至53%,推动45个国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关税。国际贸易进一步趋于萎缩,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危机本身。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杨起善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1)根据材料一,归纳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说明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答案(1)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破坏性特别大。主要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自由放任”主义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危机。(2)影响:资本主义国家为加强贸易保护,打起关税战、货币战等,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裂,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加深了经济危机。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来归纳特点,而不是将教材中的特点全部列出;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市场、经济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概括说明经济危机的影响。 等级提升一、选择题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处于繁荣时期,财富集中在少数人和大企业手中,贫富差距不断扩大。1929年,占美国人口1%的富人拥有的财富超过美国全部国民财富的三分之一。上述现象对美国造成的影响是()a经济的持续繁荣发展b埋下经济危机的隐患c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d民主政治转变为富人专制答案b解析从题干可以看出,繁荣时期的美国,社会财富高度集中,贫富差距扩大,从而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加剧了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故选b项。2“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这是19291933年的某一个冬天里一对母子的对话。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这一现象的原因是1929年至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b当时生产和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c失业成了社会生活中主要的现实问题d导火线是纽约股票市场的暴涨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1929年经济危机时,一方面当时的生产和市场之间有矛盾,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大量工人失业,人民生活贫困,a、b、c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结合所学可知,危机爆发的原因是股市暴跌,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项。31929年,胡佛就任总统后,以扶助大企业为目标,通过扩大信贷和减低公司所得税的办法,给资本家以财政援助;成立了“复兴金融公司”,借贷给银行、工业和铁路企业;1930年,国会通过了“史幕特霍利关税法”,对美国进口的大部分商品提高了进口税率31%34%。这表明胡佛()a依然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对国家经济进行了有限干预c采取反危机措施已明显奏效d力图通过金融手段挽救危机答案b解析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胡佛采取了一些对经济干预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干预是有限的干预,b项正确,a项错误;胡佛政府的措施没有挽救经济危机,危机的危害进一步扩大,c项错误;材料中的提高进口关税不是金融手段,d项错误。4关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萧条”中胡佛总统的作为,史学界有两种评价。一种认为胡佛在危机期间是有作为的,曾采取积极果断的反危机措施,尝试使用多种革新性计划。但另一种观点认为,胡佛的反危机措施并没有缓解危机,反而使危机更加严重。这两种评价()a只有一种评价真实可信b由于视角不同而形成不同言论c都缺少对人物所处时空的分析d相互对立并且彼此矛盾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第一种观点侧重的是胡佛应对危机的态度和措施,第二种观点侧重的是胡佛反危机措施的效果,这两种评价是由于视角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结论,彼此并不矛盾,评价真实可信,故b项正确;a、d两项错误。c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5“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说明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a政府推行“自由放任”政策b金融市场投机严重c社会经济虚假繁荣d市场供需严重失衡答案d解析材料“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说明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市场供需严重失衡,故d项正确。a、b、c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61929年10月24日,美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极其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一周之内,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达100亿美元,农场主为了销毁“过剩”的产品,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a经济危机来势猛烈b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c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深重灾难d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答案b解析由“历史上极其严重”“失去的财富达100亿美元”“农场主”等信息,可以看出经济危机巨大的破坏性和广泛性,故选b项。71933年6月,资源自给力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意互相靠拢,形成了法西斯集团;而英法美也摒弃前嫌,于1936年签订了三国货币稳定协定和三国黄金协定。材料反映出经济危机()a推动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建立b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c使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d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两大不同利益集团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重新分化组合,这反映了国际格局的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家干预经济模式,排除a项;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是在二战后,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危机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排除d项。81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1929年以来新增的借书人大约在200万到300万之间,而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50%,小说是最大的受益者,西部小说和轻松杂志的读者都逐渐增加。这一现象()a表明美国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初步形成b体现了新政中公共开支的大幅增多c反映了广大民众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d说明后现代主义文学得到民众认同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时间19291933年可知,美国正处于经济危机时期,美国人借书人数增加,阅读时间增加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春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课件+练习(打包8套)新人教版必修2.zip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56378344.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